第253章 潼關之戰
大順永昌二年,大明弘光元年。
退守西北的李自成和一眾大順軍將士並沒有新年的喜悅,全軍上下籠罩在一片沉悶壓抑的氛圍之中。
麵對多鐸和阿濟格的兩路夾擊,李自成最終還是選擇先在潼關和多鐸決戰,
李自成的好運氣似乎在崇禎十五年到崇禎十七年這兩年多來用光了,永昌二年的李自成厄運連連。
大順軍麾下的第一大將劉宗敏在山海關所受的傷傷未痊愈,但還是領兵出戰多鐸。但現在的大順五營兵卒多是新卒,在數量上雖然和山海關之戰時差不多,但在戰鬥力上卻是天差地別。
劉宗敏初戰不利,率五營將士激戰五日未能挫敗多鐸麾下的八旗兵和吳三桂、高第麾下的關遼軍,隻得領兵撤退。
劉宗敏退回來之後,李自成又讓劉芳亮整軍出擊,再度受挫。最後李自成不得不親自掛帥出擊,取得了不錯的戰績。擊斃了清軍兵部領事輝山、騎都尉昂錦等一眾清軍中下級將校。
雖然戰績不俗,但和在山海關,大順軍還能擊斃清軍副都統薩蘇喀、一眾滿蒙漢八旗驍旗校尉、參佐等清軍中高級將官相比,大順軍的戰鬥力已經下滑的非常厲害。
這倒不是李自成麾下的大順軍不盡心盡力,奮力殺敵,恰恰相反,這些新兵的鬥誌和迸發出來的戰鬥力比山海關之戰的大順軍還要強。
隻是強軍並非一朝一夕能練成的,山海關的那支五營精銳,是李自成從崇禎十四年出山以來就積攢下來的家底,身經百戰,戰鬥經驗豐富。
而現在的這支大順軍,多數都是新兵,能和清軍血戰十餘日,已經非常難得了。
李自成正率軍和清軍鏖戰,不知為何,此時清軍的炮聲驟減,在戰場上處於優勢和攻勢的清軍突然撤退了一半左右,隻留下一部分兵馬在原地轉攻為守。
李自成急忙抓緊機會,命令全軍向清軍發起猛攻,無奈清軍兵鋒甚銳,就算清軍抽調走了一半的兵馬,李自成也未能擊潰清軍的軍陣。
李自成見難破清軍軍陣便率軍返回潼關,以免清軍回師,最後的主力被清軍全殲。
至此李自成主動出擊多鐸所部清軍,擊退多鐸後北上迎擊阿濟格的戰略宣告破產。李自成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此時李自成得知了阿濟格依靠兵力優勢,雖然留守陝北榆林的李過、高一功防守得力,阿濟格未能攻下榆林,但阿濟格在留下一部分兵馬繼續包圍榆林,圍而不攻,自己則率軍南下,在占領李自成的米脂老家之後,將米脂屠戮一空,繼續向西安進發。
阿濟格所部的清軍從陝北南下,大順軍上下更是人心惶惶。清軍進入陝西腹地,再繼續守潼關已經沒有什麽意義。
兩年前李自成在這裏徹底擊敗孫傳庭的秦軍,奠定了大順朝的基業,而兩年後的今天同樣是在潼關,他敗於多鐸之手,當真是造化弄人,世事無常。
李自成讓潼關守將巫山伯馬士耀留守潼關,馬士耀見清軍勢大難敵,偽降於多鐸,獻上潼關,在清軍中做李自成的內應。
不想馬士耀的信件被清軍截獲,事情敗露,馬士耀以及偽降的七千大順軍盡數被多鐸誅殺。
麵對清軍的兩路夾擊,剛剛退入西安的李自成不得不放棄陝西,南下前往大順的最後一塊根據地,也是最穩固的一塊根據地:荊襄地區。
就在此時,李自成又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李自成讓權將軍田見秀負責殿後,並命令田見秀將西安倉庫官舍帶不走的東西全部焚毀,以免資敵。
但婦人之仁的田見秀以:秦人饑,留此米活百姓為由,並沒有執行李自成的命令,隻將東門城樓和南月城樓點燃應付了事。
好在朱琳澤提前布局,給陝西情報司下達了死命令,務必在闖軍撤退之後焚毀西安所有倉庫,不留一粒糧米資敵。
陝西情報司司長蔣一龍遂率部眾焚毀了西安城內的各個大小倉庫,一時之間西安城內火光衝天。
“閩王真乃諸葛在世也,料事如神。”
蔣一龍將手中的火把丟向糧倉,任由大火將糧倉吞沒。
此時田見秀剛剛出城,見城內火光衝天,覺得不對勁,遂而回城查看情況,見自己留給秦地百姓的活命糧被蔣一龍等人焚毀,急忙派人救火。
隻是火勢已經蔓延開來,無法撲救。田見秀大怒,讓人將捕獲的蔣一龍等人拿上來,喝問道:“爾等是何人的細作?!這可是秦地數百萬百姓的活命糧,爾等這是在斷秦地百姓的生路!”
“闖王的命令是讓田將軍焚毀西安的府庫官舍,田將軍卻留此糧米以資清軍,將軍的婦人之仁不是給秦地百姓活路,而是將闖王逼向絕路。”蔣一龍麵不改色,昂首挺立。
田見秀麵色一沉,感覺事情不簡單:“你怎知李萬歲是讓我焚毀這些府庫官舍?”
“蔣某是為閩王辦事,身上有閩王給闖王的書信。”蔣一龍的眼睛看向自己的胸口。
田見秀扯開蔣一龍的衣領,果然從蔣一龍的衣領中搜出了一封信件。
見書信上有“闖王親啟”的字樣,並封了火漆蓋了印信,田見秀也不著急打開,親自押解蔣一龍去見李自成。
“閩王?可是南明小朝廷的那位大逆不道,監國攝政的閩王?”
李自成接過田見秀手裏的信件,有些玩味地看著蔣一龍。
“天底下還有哪個閩王,闖王不了解閩王,相比劉將軍了解,閩王昔日和劉將軍在天津衛有過一麵之緣。”蔣一龍淡淡道。
“大膽!是永昌皇帝!”劉宗敏上去想給了蔣一龍兩個大耳刮子。卻被李自成製止了。
“宗敏,你且先退下。”李自成揮了揮手,讓劉宗敏先退下。
李自成拆開信件,在看完信件之後,李自成默然不語,讓顧君恩將信件上的內容念給身邊諸將聽。
朱琳澤信件上的內容是讓李自成取道藍田商洛,他已派遣兵馬在南陽接應李自成。
“聖上,閩王朱琳澤末將亦有所耳聞,此人奸詐,就連韃子都在他手底下吃虧。此人的話斷不可親信。”劉宗敏說道。
“聖上,朱琳澤的乃是唐王朱聿鏌之後,唐王的封地就在南陽,崇禎十四年,唐王朱聿鏌為我軍所擒殺,此子和聖上有不同戴天之仇,斷不可輕信之。”宋獻策也站出來附和道。
李自成看向顧君恩,問顧君恩道:“先生以為如何?”
“閩王朱琳澤的用意在信件中已經說的很明白了。”顧君恩說道,“我軍若為清軍所殲,對南明小朝廷而言也不是什麽好事。”
顧君恩點到為止,沒有繼續再說下去,他的建議已經很明白了,現在無論是大順還是大明都用共同的敵人,那就是滿清。
大順和大明的任何一方,軍力都不及滿清,難以獨存,閩王朱琳澤這時候來信合作也在情理之中。
顧君恩唯一顧慮的一點就是他沒和閩王朱琳澤接觸過,對朱琳澤的了解主要來源於道聽途說,不知道朱琳澤的為人如何。
但事已至此,留給大順的機會並不多,要是明朝方麵願意摒棄前嫌,攜手共同抗清,眼下的局勢也不是不能收拾。
“芳亮,你怎麽看?”李自成將目光轉向劉芳亮,劉芳亮是大順軍所有的高級將領中,唯一和閩王朱琳澤交過手的。
“此等大事,屬下怎敢妄言,一切聽憑聖上做主。”劉芳亮呆愣片刻,說道。
李自成來回踱步,片刻之後在蔣一龍麵前停下,銳利的目光射向蔣一龍:“朕憑什麽信你?就憑這一紙書信?”
“就憑閩王涉險出兵潼關相救。”蔣一龍淡淡道。
“你是說明軍曾出兵潼關?”李自成眼睛一亮。
“正是,我大明軍精銳盡出,以解闖王之困局,不想闖王敗的如此之快。”蔣一龍說道。
蔣一龍說的是實話,朱琳澤派遣西進救李自成的大軍,無論是李定國的一標禁衛軍,還是金勝的一兵,亦或是高傑兩萬營兵,都是弘光朝的精銳軍事力量。
李自成恍然大悟,他終於知道為什麽在和清軍交戰,打到一半的時候清軍突然轉攻為守,撤走了一半的兵力。原來是多鐸被明軍捅了屁眼。
李自成大喜,放下身段,親自給蔣一龍解綁:“多有得罪。”
“闖王,莫要……”
宋獻策正要上來勸阻李自成,李自成大手一揮,打斷了宋獻策。
“朕意已決,全軍拔營南下。”
……
多鐸的精銳主力雲集潼關,後方都是一些老弱病殘。
明軍對清軍的幾次用兵雖然己方傷亡不小,但連戰連捷,重創了清軍,士氣為之大振。
明軍一掃對清軍的恐懼,清軍在明軍眼中,尤其是這些曾經擊敗過清軍的明軍眼中也不是不可戰勝的存在。對陣負責殿後的清軍,明軍士氣高漲,重創了清軍。
金勝在探知清軍的軍糧囤積在靈寶後,在內應的配合下乘夜偷襲靈寶,身先士卒,突入清軍營地,殺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在焚毀清軍糧倉之後揚長而去。
清軍不明敵情,幾度在明軍手裏吃虧,清軍將領謹慎了不少,隻是在明軍退去之後奮力搶救糧食草料,並不追擊。
多鐸的哨騎此前也探知了明軍西進,隻是沒想到這些明軍進軍速度這麽快,沿途的城池失守的這麽快。
當然,這也和多鐸誤判了明軍的目的有關。多鐸以為明軍西進,不過是想趁亂攻下幾座城池向南京方麵邀功,並沒有將明軍的西進和救李自成聯係在一起。
明朝北廷亡於李自成之手,明廷和李自成有不同戴天之仇,巴不得李自成早點完蛋,怎麽可能出手救李自成。
直到明軍攻擊了多鐸殿後的部隊,多鐸這才意識到這支明軍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占領幾座城池向南京方麵邀功,而是直接衝著救李自成來的。
明軍的驟然出現了,讓戰局出現了變數。
原本打算對李自成窮追不舍的多鐸這時候不得不考慮怎麽處置這夥明軍。
“後軍傷亡如何?”多鐸陰沉著臉,問負責殿後的正白旗甲喇章京哈林以及漢軍旗的尚可喜。
“主子,傷亡倒不是很重,隻是糧食和草料為明軍所焚,奴才奮力搶救,也隻救出一半的糧食草料。”
哈林和尚可喜跪伏餘地,戰戰兢兢道。
多鐸大怒,幾馬鞭抽在二人身上,狠狠地咒罵了二人一番。
大清的糧食草料本來就不多,為了籌集這些糧食草料,他們甚至都把土默特、鄂爾多斯部蒙古給得罪了,沒想到這批糧食草料還是出現了閃失。
“哪一部的明軍可看得仔細了?”多鐸喝問道。
尚可喜讓人拿了幾把手銃上來說道:“南明閩王的騎兵。”
多鐸拿起其中的一把手銃,裝備這種手銃的騎兵,全天下也隻有南明閩王的騎兵才裝備。確實是南明閩王所部的明軍無疑。
阿濟格已經拿下西安,闖軍在離開西安的時候將西安的府庫燒的幹幹淨淨,沒搜刮到多少糧草,現在存放在靈寶的糧草又被明軍騎兵燒了一半,這讓多鐸感到非常頭疼。
當然,更頭疼的問題還是這麽解決這夥明軍,這夥明軍在他屁股後麵,他就不能安心地追擊李自成。
“這夥明軍現在何處?多少人?”多爾袞繼續問道。
“明軍已退至垣曲,根據奴才派出去的探子來報,垣曲的明軍少說也有兩三萬人。”哈林答道。
垣曲【1】和靈寶都在黃河邊上,垣曲距離靈寶約莫有一百四五十裏的路程。明軍在主力集中的垣曲的意圖再明顯不過,擺明了是守得住就守,守不住等開春黃河冰化之後直接乘船逃跑,退入山東。
多鐸若是想要消滅這股明軍,必須在黃河冰化之前攻破垣曲。
當初守聊城的明軍也是這個數,多鐸集中主力攻打聊城久都久攻不下。更不用說現在他還要分兵追擊李自成。
閩王麾下的明軍將領不是草包,這夥明軍敢守垣曲,就說明對方肯定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多鐸並不打算讓滿八旗的兵攻打垣曲,去年大清折損在明軍手裏的滿八旗兵已經夠多了。幾次入關折損的滿洲八旗兵都沒去年一年損失的多,哪怕是在山海關一片石和李自成苦戰,滿八旗也沒死這麽多人。
“讓吳三桂和高第速速來見本王。”
【1】明朝的垣曲和今天的垣曲並不在同一個地方,明朝的垣曲城築於黃河幹流旁邊,而今天的垣曲,則在明垣曲城西北二十五公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