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
整個康國上下,都稱呼王復為康國公,這是一種尊敬,連公文里都在避諱王復的姓名,用康國公去代稱。
還叫王復為王御史的,大約只有大明的使臣陳循了。
陳循拄著拐杖來到了王復面前,上下打量了下,坐下后,低聲說道:「陛下飛鴿傳書,詢問王御史近況。」
陳循的表情略微有些複雜,他對王復的觀感更加複雜,他知道權力的味道有多麼的誘人,雖然陳循已經知道了王復夜不收的身份,可是如何保證王復在康國坐穩王位之後,仍然忠誠大明?
什麼是權力?
權力是一種極其珍貴的、人人追逐的資源。
權力存在於每一個人、和每一種關係中,它是在彼此需要的人之間傳播的一種資源。
人們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追逐著權力,因為掌握權力的人,就能夠控制別人的命運。
權力就是利用自己的力量,得到受人尊敬的地位,獲得更多的擁戴后,獲得更大的權力。
有了殺生之權,就嗜殺無忌;
有了行政之權,就作威作福;
有了度支之權,就為私斂財;
甚至有一點小小的權力,縣衙的差役、收稅的小吏、官員的隨從,都可以耀武揚威。
這就是權力的吸引力。
陳循見過一個知縣事的『家人』,這個家人住的坊市,非富即貴,但是這縣令的家人,是仰著臉用鼻孔看人而穿皂衣高帽的唯一的人。
穿皂衣高帽的大抵都是下吏,本身沒有多少權力讓人摧眉折腰,可是這位家人,就是可以用鼻孔去看人。
一群穿儒袍的名人雅士,都對這位家人點頭哈腰,但凡是詩會雅集,都要請這位家人,若是這位家人肯賞臉前來,那便是與有榮焉,並沒有人覺得不妥,因為這條狗的主人是知縣事。
在城裡如此,在鄉野之內,也是如此。
陳循巡撫地方時候,也見過村裡的惡棍充當村裡的里長,為禍十里八鄉,作威作福,無人可以處置,這些惡棍假以時日,就會搖身一變,成為鄉賢,找兩個讀書人寫兩本家譜,弄點家訓,門前牌額上寫幾個守善崇信的大字,就成為大善人,『造福』一方。
這就是權力附帶的好處。
王復這不是一個村裡的里長,更不是縣令的家人,他是四十個浙江大小康國地面,公認的王。
「讓陛下擔憂,是臣之過錯,今日休宴,我便寫疏請罪。」王復聽聞陛下飛鴿傳書也是愣了下神,才趕忙說道。
陳循猶豫了下說道:「身懷利器,則殺心自起,要殺人,沒有比王御史更方便,烏軍在手,軍權在握,眾人敬仰,億兆擁戴,想殺誰,甚至不用明說,只需一個眼神足矣。」
殺人可以立威,這是千年來屢試不爽的辦法。
王復倒是笑著說道:「老師父這番話說的是撒馬爾罕的京觀嗎?暴戾是暴戾了些,不過死的又不是大明人,我不在乎,死絕了就遷民過來,大明什麼都少,唯獨人多。」
陳循聽聞此番高論,沉默許久,才開口說道:「死的不是大明人,唉,老了,老了,年輕人真的是氣盛啊。」
陳循本來想站在過來人的角度,勸王復修仁德,但是王復一句話,死的不是大明人,反而說服了陳循。
大明的衛道士們,總是站在道德的高地指指點點,可是很多事,必然有人要成為代價,不讓外番蠻夷們成為代價,難道讓大明普通百姓成為代價?
「陳學士說笑了。」王復笑著回答道,相比較陳循,王復真的太年輕了。
陳循的告戒其實是好意,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殺人者,人恆殺之,陳循是怕王復出事才提醒一下。
王復在大宴結束之後,就寫了一封很長的奏疏,交給了墩台遠侯,送回了大明。
朱祁玉收到了王復的奏疏已經是兩個月後,也就是八月份的中旬,當然王復安全的消息,早在一個月前,就送回了大明。
朱祁玉此時正在看最新翻譯好的《論世界帝國》,皇帝要的書,自然是用最快的時間翻譯,而另外一邊則是拉丁文原本,朱祁玉可以無障礙的
在翻譯本中,有很多涉及皇權的內容被刪減優化。
《神曲》的作者但丁寫的這本政治哲學著作,是用拉丁文寫的,作為義大利人,但丁並沒有用義大利俗語寫作,是為了流傳需要。
但丁會也用義大利俗語寫作,因為他有一本專門寫俗語的《論俗語》和用義大利俗語寫成的《延席》。
《論世界帝國》中第一卷的主旨思想為:人類需要統一與和平,為了世界共同利益,有必要建立一統天下的世界帝國;
第二卷的主旨是這個世界帝國的載體應當是最高貴的羅馬人,這也是泰西的一種共同認知,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宣稱是羅馬正朔;
第三卷則是類似於中原王朝三代之上就做完的絕地天通,神國歸神國,世俗歸世俗,反對宗教掌管一切,一切的權力來自於神,並不是神在人間的代理人——宗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com 換源App】
對於大明而言,第一卷和第二卷,很有意義,的確應該建立一個世界級的帝國,為了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第二卷則可以李代桃僵,鳩佔鵲巢,將羅馬人換成大明人就可以了。
畢竟大明和羅馬在內海、海峽、多神、一院制、屯田、元老院與人民、世俗化等多方面都有契合之處。
所以只需要將《論世界帝國》第二卷中羅馬查找替換為大明,就可以完美平替,因為但丁對羅馬的敘述與想象,大明人都完全符合。
朱祁玉對大明版的《論世界帝國》進行了最高指示,添加了一些大明特有元素,比如四方、六合、八荒之地的論述之後,才拿起了王復的奏疏,認真的看了起來。
王復在收復了赫拉特之後,就一直在赫拉特設防和鞏固,而後才回到了撒馬爾罕,到了撒馬爾罕,王復就搞了大事,廢封建。
「王復這是在刀尖上跳舞啊,他的命不是命嗎?稍有不慎,人就死在了西域。」朱祁玉對王復的安危愈加擔心,至於堆京觀這種事,大明也沒少堆,一種常見的威懾手段。
朱祁玉不在康國,他不知道王復面對的是怎樣的壓力,所以他不對王復的行為做任何的評判,哪怕有一天王復真的一咬牙真的在康國稱王稱霸,不再對大明俯首稱臣,朱祁玉也會願賭服輸,點兵平叛,把王復抓來親自問問,他到底是怎麼想的。
興安斟酌了下,頗為確切的說道:「王復是大明恩封的康國公,如果康國公死在了西域,死在了康國,只要不是善終,有一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大明都必須要做出回應,報仇是一個不錯的出師大義。」
「想來,王御史也是做好了這個準備。」
大明的墩台遠侯,大多數都做好了以死報君的打算,王復也是墩台遠侯,也不例外。
朱祁玉看了眼掛在御書房的堪輿圖說道:「王複本人善武,墩台遠侯都是精兵,只要不是大軍圍剿,回還是能回來的,可就是要為王復報仇,我們也要打通前往康國的路才是。」
此時的西域地面上,大明和康國之間的阻礙,是大明在西域的直接影響力,還是太低了。
西域七國,也只有也密力火者的吐蕃國歸附。
朱祁玉對著興安說道:「讓兵部尚書江淵遞一個奏疏,廷議下西域行都司之事。」
西域行都司設立之後,大明就要對西域調兵遣將,遷民移戶,對不服王化的山匪進行清繳平定,將西域變成大明的西域,這是一切的開始。
「臣領旨。」興安領命,他給陛下的茶換上了新茶,俯首說道:「陛下,最近京師關於空氣是否有重量的非議越來越多了。」
自從許敦、貝琳、萬傑利提出了大氣有重量,所以只能將水壓到十丈、將汞柱壓到兩尺三寸七分二厘之後,大明京師關於這個的討論就從來沒有停過。
甚至有兩個翰林院的翰林,想用認可大氣有重量,來換取朝廷對士林、讀書人的更多優待。
大氣有重量,大氣壓強真實存在,這是鐵一般的事實,但是依然有人反對,這些人到底在反對什麼?
尤其是以翰林院、國子監為首的儒學士們極力反對。
反對大明小農經濟向商品經濟蛻變、反對大明的文脈不再是儒學士的專有、反對知識的解釋權的丟失、反對權力擁有者擴大化,反對一切一切的變化。
工業革命,絕對不僅僅是某些技術突破后產物,飛梭、八十錠紡車、蒸汽機、大氣壓強等等,這些科技突破是結果而不是原因。
工業革命,是一種思想觀念體系以及社會體系的變革,這種變化很有可能消滅這些酸腐儒學士的生存的土壤。
崇古的儒學士們自然要反對,他們恨不得大明回到他們心心念念的三代之上,回到井田制的先秦時候,以期許他們的地位可以萬古不移,千秋永續。
這些故步自封、不願改變的保守派們,正在用自己的手段,阻止變化。
阻止得了嗎?
朱祁玉可是大明的亡國之君。
「從御馬監挑選十六匹好馬來,準備兩個白銅球殼,在球殼周圍用紅銅墊片,既然不信,讓欽天監準備下,朕要給他們看看,大氣壓強是否真實存在。」朱祁玉並不打算改變國策。
于謙曾經提到過一個觀點,那就是哪怕一個錯誤的政令,只要不涉及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根本路線問題,哪怕是錯的也要貫徹到底,否則只會惹人嗤笑為:朝令夕改,治大國如顛大勺。
朝令夕改的危害,遠勝於一個不太明智的政令。
朱祁玉既然要做,那就打算一以貫之。
馬德堡半球實驗,就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
金秋八月,西山的楓樹林已經染成了火紅,在八月十四日的清晨,大明京師萬人空巷,齊聚於西直門外,大明皇帝下了敕諭,邀請大明無事的百姓,前往西直門觀禮,觀禮的內容為馬力與氣力孰大,給大明持續了近半年的爭論,做個裁決,做最後的評定。
評定的唯一標準,就是事實。
而這場觀禮,因為緊鄰中秋節,很快就從單純的觀禮,變成了一場大型的廟會,在觀禮現場,延伸出去幾條街,放眼望去全都是百種藝人獻藝和小商小販的吆喝,這場廟會紅紅火火頗為喜慶。
在萬眾矚目之中,悠揚的號角聲響起,大明皇帝的大駕玉輅在御道上緩緩行駛,來到了西直門下,沒過多久,朱祁玉便出現在了五鳳樓上。
人聲鼎沸之中,十六匹白色高頭大馬出現在城門之外,三百二十名大漢將軍站在了城牆下,他們會齊聲高呼大明皇帝的敕諭,而在五鳳樓下,連久未露面的前吏部尚書王直、胡濙都出現在陛下的周圍。
興安甩了甩拂塵,大聲喊道:「禮,起。」
無數的宦官一聲聲的呼喝著,而後三百二十名大漢將軍齊聲大喊,壓住了喧鬧的人聲,西直門外,慢慢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位於正中的舞台,十八匹馬已經準備就緒。
興安再甩拂塵,陰陽頓挫的喊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黃帝內經素問篇》有云:虛管既滿,捻上懸之,水固不匯,為無升氣而不能降也;空瓶小口,頓既不入,為氣不出而不能入也。」
「朕聽聞,今日京師議論者眾,皆因空氣是否有重量、是否真的有大氣壓強,朕聽說后,覺得很是有趣,廣邀萬眾前來觀禮,看看這氣力是否存在,到底有多大的力氣。」
兩個白銅半球,被兩個人抬著從街尾走了出來,任何人都可以敲一敲、看一看這白銅半球,驗驗貨,此物到底是否有異常。
而後兩個半球被抬到了正中間,而後墊上了紅銅墊片,開始注水,一台抽水機在幾個人的合力下,將銅球內的水抽干,這個過程用了將近半個時辰。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兩匹白馬開始入場。
而後又有數十人登台,開始查驗實驗條件,除了銅球和墊片之外,兩個半球再無其他連接,大氣壓將它們緊緊的壓在了一起。
待所有查驗之人下台之後,朱祁玉才站在憑欄處,笑著說道:「拉。」
實驗正式開始,西直門外,所有觀禮的人,都將目光鎖定在了銅球之上,兩匹高頭大馬嘶鳴著,將鐵鏈拉直,但是兩個半球仍然緊緊的貼合在了一起,紋絲不動。
到了這裡,已經證實了大氣壓強真實存在,台下眾人議論紛紛。
朱祁玉見狀,對著興安說道:「加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