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西夏
唐朝中和元年,拓跋思恭占據夏州,封定難節度使、夏國公,賜李姓,世代割據相襲。唐滅宋興,982年,李繼捧歸附大宋。引起其族弟李繼遷的不滿,於是與李繼衝等人組織黨項各部叛宋。曆經其子李德明,直到1038年,李元昊建國。便以夏為國號,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
??西夏是中國曆史上的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拓跋思恭及西夏的皇室便是黨項族。黨項族屬西羌族的一支,也稱“黨項羌”,發源於今青海省東南部一帶。西夏雖也有農耕經濟,但仍是以遊牧為主。正是因為西夏分國,才使得大宋失去了最後一塊兒天然的牧場,導致大宋無馬可養,部隊隻能以步兵為主,機動性極差。
??羌族自古以來沒有文字,信息傳承都是通過繪畫一途。
??自李元昊建立西夏國,便開始創建西夏文,設立“蕃學”,發布禿發令。其目的便是要與漢文明劃清界限,標榜自己的全新道統,並非是叛國謀逆。
??一個新政權的建立,刷新文化,有利於其建國初期的統治。這種手段屢見不鮮。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核心凝聚力。所以,擺脫他國文化的影響,建立自己的文化道統,是許多小國統治者都要做的事。
??韓國、日本以及許多中國周邊的國家,幾千年來受漢文化的影響,文字、禮儀、文學、服飾、道德傳統等等,均與漢文化息息相關、一脈相承。為了擺脫漢文化的影響,相繼都有了自己的文字等基礎文化。從漢字演化的日本文字,與漢文仍有極高的相似度。雖然韓文變身成了棒子,咋一看不識一字,然而放眼端詳,仍能輕易地看出是以漢字做胚。甚至漢城這個沿用了六百多年的首府之名,為了脫漢,竟改成了首爾。
??古代時,這些國家都以穿漢服、說漢語、執漢禮為榮,然而今時今日,為了脫漢,用心良苦之極。這不能怪人家,是我們自身不夠強大。
??君不見我們許多的中國人,還以說英語為榮呢!明明一句完整清楚的中文,偏偏將其中的詞句換成英文,以示炫耀。由母語給這些人帶來的民族榮譽感,不知還能存在多少……
??新中國建國,一樣經曆了文化洗禮。除四舊、批孔、繁體變簡體,與舊社會的一切,一刀兩斷。這些舉措,在建國之初,的確能夠使全國人民迅速團結起來,甩掉舊社會的封建思想,共同奔向共產主義這個偉大的目標。
??然而到了如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時期,當看到共產主義離現階段還很遙遠的時候,很多國人的信仰陷入了迷惘。
??數千年的文明出現了斷層,導致信仰的缺失。
??當信仰缺失的時候,民族凝聚力就會缺失,道德陣地就會淪喪,外來的信仰就會趁機而入,崇洋媚外也就順理成章的滋生。
??文化入侵,這不是一個危言聳聽的口號。
??曾幾何時,我們華夏數千年的文明思想,被我們自己棄之如敝履?
??曾幾何時,忠、孝、仁、義、禮、智、信,被我們自己嘲諷的千瘡百孔?
??曾幾何時,我們民族的禮儀傳統幾乎蕩然無存?
??曾幾何時,我們的社會變得物欲橫流,笑貧不笑娼?
??曾幾何時,我們覺得國產都是山寨貨,外國月亮比中國圓?
??如今願意自豪的站出來,拍著胸脯大聲的、由衷的說一句:
??“我是炎黃子孫,我是龍的傳人,我自豪,我驕傲!”
??這樣的人,有多少……
??那些台灣和香港鬧獨的人,他們一樣是黑眼睛、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人,他們的祖先一樣是飲的長江黃河之水,他們一樣說著漢話、用著漢字,他們小時候一樣是背誦著《三字經》長大的,他們難道不知道自己在做著分裂國家、分裂民族的舉動?他們難道不知道他們已經成為某些國外勢力打擊分化中國的工具?他們難道不知道這種數典忘祖的行為連外人都會恥笑?
??無它,一方麵為了謀求自身的利益;一方麵,民族的歸屬感在他們的身上幾乎蕩然無存。
??中國如今社會出現的許多怪現象,值得我們反思、檢討。
??如果說建國初期,矯枉必須過正,那麽,此時,是應該撥亂反正的時候了。
??當我們努力學習外來先進科技與文化的同時,並不妨礙我們對祖先留下的古老文明去粕存精、兼收並蓄。
??巨龍你睜睜眼吧,莫要等到國家分化、民族消融,才想起我們曾經數千年的璀璨文明,被我們自己束之高閣、冰封雪藏。
??“不肖子孫”這個惡名,不該由我們尊祖敬先、忠孝傳家的炎黃子孫擔負。
??當然,眼下的張石頭,沒有這份閑心去挖掘華夏的文明。然而他所做的一切,始終是在捍衛我們華夏的衣冠。雖然他個人的思想意識還未上升到這個高度,但這不影響他的作為。他的心中也有一份堅持、一份信念。
??作為神駿“潘安”的主人,從氣質上來講,顯然李顯忠更為契合。然而曾經的弼馬溫,一路之上對他的寶馬嗬護有加、愛若至寶,從汴梁斜上,走平陽府,經鄜延路出了延安府到達西平。這兩千裏路上,“潘安”的奮力狂奔,已經表明了它對這個新主人,那是十分的滿意。
??麵對西平府城門口西夏士兵的盤查,李顯忠直接亮明了身份,卻沒成想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原來李顯忠在西夏國,就如張石頭在大宋,早已是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尤其是與祁連公主的婚事,人人皆知。西夏是遊牧民族的國家,更為崇尚武力。對於他與祁連公主的聯姻,除了朝中少數大臣有些非議,舉國上下基本上都是抱著熱切的態度。
??於是西平知府王仁親率一眾官將,迎接李顯忠一行的到來,擺酒接風、殷勤招待。而後又一邊快馬送信給西夏國主,一邊以鄰國使臣的規格遣人馬護送李顯忠一行前往西夏國都興慶府。
??興慶府,便是如今的銀川。長方形城池,周十八餘裏,護城河闊十丈,南北各兩門,東西各一門。城門高大堅固,建築風格卻是地地道道的中國風,城樓之上坐著四簷八角閣,閣疊三層,琉璃飛瓦,氣勢不凡。而進了城之後,濃鬱的民族風便撲麵而來。
??興慶府道路成方格形,街道較寬,人群熙熙攘攘,穿著各色民族的服飾,兩旁的建築也各有民族特色。西夏國是以黨項羌族為統治的多民族國家,有漢族、羌族、回鶻、吐蕃、藏族、蒙古族等等。
??然而在文化禮儀方麵,早已不是西夏建國初期的形態。當時李元昊定蕃服、製蕃樂、修蕃學、創蕃字,甚至發布禿發令,不從者人人皆可殺之。西夏的禿發發式,與遼國的稍有不同。契丹男子的髡發總體上皆在兩側太陽穴上方各留有一綹頭發,延續至鬢角位置,正如史料文字記載的於“額後”“妥其兩髦”,西夏人則是將頭頂腦蓋的頭發刮光,留下頭頂一圈頭發,兼容髡發、斷發和髻為特點,將圈發垂於兩鬢和腦後。從漢人的角度上看,倒是頗為搞笑。
??然而李元昊之後,有許多西夏國王開始重視儒學,大力推廣漢文化。如今的夏仁宗李仁孝便是漢文化的忠實擁躉,他的父親李乾順更是漢文化的急先鋒。李仁孝大力發展儒學、佛學,甚至尊孔子為文宣帝。中國多少王朝,從唐至清,除了李仁孝外,其他也僅把孔子奉為文宣王。可見,西夏是將儒學作為最重要的統治思想。
??所以如今的西夏都城內,很少看到禿發之人。雖然民族服飾多種多樣,然而寒暄問候、待人接物,均頗有漢風。
??李仁孝對於未來姐夫李顯忠的到來,十分歡喜。在西夏王宮內接見了李顯忠和張石頭。李顯忠之名在西夏,威名赫赫,然而西夏朝堂之上,始終關注著宋金兩國的局勢。張石頭其人,同樣如雷貫耳,李仁孝不敢輕慢。
??因與祁連公主約定十月之後迎親,而今才是六月下旬,李仁孝問及李顯忠的來意,李顯忠苦於應對,閃爍其詞,隻言在宋朝閑來無事,想要趕來西夏遊曆一番。李顯忠如今在西夏,已經成為了“忠信孝勇”的代名詞,李仁孝年紀尚小,不疑有他。
??“既然如此,李將軍便請在驛館安然住下。公主月初剛剛返回雲霄宮,說是她門派中一年一度的節日就要開始,她要回去幫忙籌辦。不過不要緊,朕派火敕馬牌的信使,前去祁連山通知公主返回,屆時由公主帶將軍遊覽我大夏國各處的風景如何?”
??李顯忠尷尬萬分,連忙說道:
??“皇上萬萬不可如此。火敕馬牌信使乃是傳遞軍國大事所用,焉能以我私事而為?既然公主不在皇城,在下明日便前往雲霄宮,當麵拜謁公主殿下。”
??“嗬嗬,也好也好,皇姐見了將軍,不定會有多驚喜呢!朕今日也十分歡喜,南朝兩位英雄來我大夏,朕當大擺筵席,請眾位大臣一起,為二位英雄接風洗塵,也算為明日踐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