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三生有幸> 第二十九章 禦宴

第二十九章 禦宴

  禦宴設在皇宮內的弘德殿。


  ??弘德殿一般用於外事接待。鄰邦使節的接見與外交禮儀等活動,均在弘德殿舉行。李仁孝選擇弘德殿賜宴,正是向朝廷百官傳達這樣一個信號:李顯忠與祁連公主的聯姻,是一個重要的外交活動。因此,李顯忠與西夏過往的恩怨就不要再提了。


  ??事實上,自金國崛起,西夏就一直與金國不斷發生摩擦。雖然李仁孝的父親李乾順,迫於金國強大的軍事壓力,表麵上臣服,實際一有機會,便會和金國擦槍走火。要不然也不會答應借給李顯忠二十萬兵馬去向金國尋仇。李乾順與李仁孝這兩代皇帝,是漢文化的忠實擁躉,朝中大臣也多是親宋派,主張聯宋抗金。據《係年要錄》中所載,紹興二十九年歸宋官李宗閔的上書,西夏此前曾“兩使南朝,其禮義文法,非他國之比,自是觀之,則知西夏惡金人,喜中國可知”。奈何曆史上的南宋就如扶不起的阿鬥,李仁孝在內憂外患之下,最終完全倒向了金國。這是小國的生存智慧,一切以國家利益為上,無關好惡。


  ??自張石頭穿越以來,金兀術在中原的徹底敗亡,令西夏君臣將親宋的想法變為了實際上的接觸。借由祁連公主比武招親一事進行試探,結果趙構一力促成婚事,成為了實際意義上的月老紅娘。雖然西夏公主不是與南宋皇室結親,至少這樁婚姻表麵上透露出來的政治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兩國的關係自然也就心照不宣了。


  ??今夜的弘德殿燈火通明、熱鬧非凡,西夏文武百官俱都到場。既然李顯忠已經成為如今國策中的一個重要人物,自然不會惡臉相向,即便當時在延安城外被李顯忠打的大敗虧輸的王樞、移訛,也對李顯忠笑臉相迎。不僅是因為如今李顯忠已成西夏國的準駙馬,僅憑能率八百人衝向二十萬兵馬的這份勇氣與魄力,也是令他們真心欽服的。


  ??在李仁孝的主持下,弘德殿歡聲笑語、觥籌交錯。李顯忠在延安城外反水一擊,說到底,隻是讓西夏君臣的麵子上頗不好看而已,卻反倒將李顯忠的忠勇形象襯托的更加高大。如今又即將成為西夏國的乘龍快婿,新君李仁孝在弘德殿擺酒接風亮明了態度,大臣們自然也樂得與西夏舉國聞名的英雄人物多親近。尤其李顯忠身邊坐的結拜兄弟張石頭,大臣們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物,雖然這次中原之戰的最終結果還未傳到西夏,但是對於張石頭這個神奇小子的各種情報還是知之甚多的。以前的不說,隻這一次,一個人便在中原攪得天翻地覆。這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宋朝能人輩出、大有崛起之像;二是金國的確大有頹勢、不複往日的神勇。所以大臣們也對李顯忠與祁連公主結姻背後所暗含的宋夏結盟抱有殷殷期望。


  ??李顯忠的酒量,可謂是千杯不醉。麵對西夏君臣的頻頻舉杯,顯得豪氣幹雲,酒到杯盡,不露絲毫疲態。然而身邊的張石頭,卻早已醉眼迷離、腦袋大了三圈兒。不過好在張石頭的酒風不差,雖然有些醉了,並未做出什麽失態之舉。隻是滿臉憨笑,晃著大腦袋,並不多言。逢人敬酒,也舉酒相迎,幹脆利落的倒入口中。至於酒是什麽味道,怕是隻有天知道了。


  ??酒到正酣處,翊衛司都指揮使移訛靈機一動,借著酒興向李仁孝奏道:


  ??“啟稟吾皇,臣忽然想到一件差事,交由李將軍去辦,必可馬到成功。隻是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仁孝聞言,笑著說道:

  ??“移訛將軍,人家李將軍是來我大夏遊曆的,是客人,豈可用差事來驅遣?”


  ??移訛聽李仁孝這麽一說,隻能把話咽進肚子裏,嘿嘿一笑道:


  ??“吾皇聖明,臣喝多了,竟是失了分寸。來來來,我自罰一杯,向李將軍謝罪。”


  ??李顯忠大方的離座起身道:

  ??“移訛將軍且慢自罰,在下有話要說。”


  ??移訛正要將酒倒入口中,聞言便停了下來。西夏君臣望著李顯忠,大殿之上也頓時安靜了下來。


  ??“三年前我李顯忠滿門被金人屠戮,山窮水盡之時來到大夏。先皇待我恩重如山,借我二十萬兵馬複仇,我卻陣前倒戈,害得王大人和移訛將軍無法交差。至今想起,雖是當時造化弄人,但始終心中愧疚,無法釋懷。如今宋夏兩國交好,今上更待我禮遇有加。今夜之宴,在下雖與諸位把酒言歡,其實內心卻是羞慚難當。所以移訛將軍,若是還看得起我李某,不妨將剛才所言差事講出來。若是真有用得到我李某之處,容我將功補過,或可心下稍安,總好過心中始終橫著一根刺、惶愧難當。”


  ??李顯忠這一番話,總算把多年來橫亙在西夏大臣們心中的那根刺消得差不多了。的確是這個理兒!不少大臣也都點頭讚許了起來。


  ??移訛拿眼望向李仁孝,李仁孝開口笑道:

  ??“既如此,移訛將軍且說說看,倒底是什麽好差事?”


  ??大殿之上群臣笑了起來,剛才稍顯凝重的氣氛又重新活躍了。


  ??“啟稟吾皇,臣覺得平蕭合達的叛亂,由李將軍掛帥,必可望風而定。”


  ??此言一出,殿上群臣紛紛議論起來。


  ??蕭合達何許人?


  ??蕭合達本遼國大將,護送成安公主嫁入西夏,成為了娘家的彩禮,從此留在了西夏。


  ??蕭合達驍勇善戰,能文能武。李乾順就很看重他,授他做文思使,後來他屢立戰功,升官為副都統,被李乾順賜國姓,從此成了李合達。


  ??北宋年間的統安城之戰,北宋名將劉法不願輕敵冒進,無奈大太監童貫急於立功,硬逼著劉法出兵。西夏諸將皆不敢觸其鋒芒,唯有李合達自告奮勇去與劉法正麵交鋒。他身先士卒,率部死戰,最終擊潰了宋軍。之後,他又率數百敢死之士追擊敗逃的劉法,最終在蓋朱峗得到了劉法的首級。北宋一代名將劉法就這麽葬送在自己人的手裏,卻成就了李合達的英名。


  ??戰後,李合達因功升為都統,鎮守夏州,成為了西夏數一數二的猛將。然而自金國發兵攻打遼國開始,李合達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母國快速的消亡,心神俱裂。多次上書李乾順,以夏遼百年和好為重,援助遼國,共禦金國。然而他的上書如石沉大海,遼國契丹也煙消雲散。


  ??隨著太子李仁愛傷心逝去、成安公主耶律南仙絕食而死,西夏留給李合達的羈絆已經幾乎蕩然無存。李合達開始不斷派人尋訪聯絡西邊的耶律大石,打算投奔西遼。可是李乾順一死,李仁孝登基,一個十幾歲的娃娃皇帝,令李合達轉變了心思:扯旗造反,占據西夏,恢複大遼。


  ??隻是在原本曆史上,李合達在1140年舉旗造反,而今也許是由於張石頭穿越時空,帶來的蝴蝶效應,李合達在1141年四月才正式扯旗造反,如今已經過去了兩個月的時間。扯旗造反,西夏朝廷自然不會再稱其國姓。李合達又恢複了本來的姓氏。蕭合達準備充分,早早便聯絡了西北大部分的契丹餘部,甚至不遠千裏跑到陰山。很快,散落在金國和西夏的各個契丹部族紛紛起事響應,蕭合達如今兵力達到了八萬人,且多是久經戰陣的老兵。一時之間,令西夏國上下措手不及、君臣色變。


  ??八萬叛軍,對西夏國來說,絕不是個小數,尤其都是精銳之兵。為首的蕭合達雖然已經五十有八,但依然威名赫赫、寶刀不老。西夏國如今將星凋零,年青一代無人能當平叛大任,老一代名將李察哥早已貴為晉王,也是李仁孝的皇叔,若說在這京城中參讚一下軍務、赴一番禦賜酒宴什麽的,倒是沒什麽問題。但年輕時在軍中落下許多病根,早已不能提刀上馬了。


  ??其實在李顯忠一行到來之前,西夏朝廷上便有一些想法。如今能對蕭合達的感情上起到一點羈絆的,僅有成安公主耶律南仙留下的唯一血脈:祁連公主李青青。蕭合達此人重情重義,人所共知,但若是僅憑祁連公主一個女子,便想著能勸降蕭合達,多少有些一廂情願了。雖祁連公主主動請纓,李仁孝卻不願讓姐姐親曆險境,做這等毫無希望的事。


  ??宰相王樞見李仁孝沉思不語,立刻起身奏道:


  ??“臣附議!皇上,其實臣得知李將軍到來時,也有這個想法。隻是此事幹係重大,若非李將軍所願,自不能強人所難。如今李將軍一腔肝膽,勇武蓋世,又早與祁連公主定下婚期,由他出麵,掛印討逆,正其時也!”


  ??晉王李察哥聽罷,也從座位中起身,向李仁孝奏道:


  ??“皇上,王大人老成謀國,所言極是。非我大夏平不了蕭合達之亂,隻是叛亂者眾,舉國之兵平叛,將使國家大傷元氣。叛軍並無其他猛將,唯蕭合達一人爾。大部分叛軍俱都是西北部草原上的契丹餘部,跟著蕭合達起哄鬧事而已。李將軍出馬,若能斬了蕭合達,群龍無首,叛亂可瞬間消於無形。則國家幸甚、百姓幸甚!所以,臣也附議。”


  ??在座許多大臣也都起身離座奏道:


  ??“臣等附議!”


  ??李仁孝當此情境,並未急於點頭。作為一個剛剛登基稱帝的少年天子,他學到的第一個帝王之術,便是凡事不可急於表態。當他拿眼望向李顯忠的時候,李顯忠當即抱拳道:


  ??“李某不才,承蒙諸位大人看得起,甘願領命,前往平叛,還望皇上應允。”


  ??水到渠成,李仁孝高興的點頭道:


  ??“李將軍既有此心,朕若不允,倒是要叫人家說朕小瞧了大宋英雄。想來皇姐知道了,也必然會怪朕不把李將軍當自家人。”


  ??群臣當即一陣哄笑,禦宴的氣氛霎時又歡愉了起來。


  ??然而,還沒等李仁孝宣布李顯忠領兵的口諭,一個洪亮而又憤憤然的聲音忽的響起在弘德殿上:

  ??“我大夏平叛,卻要宋人掛帥!我大夏果無人乎?在座諸位皆是我朝鼎國之臣,亦不知羞躁麽?”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