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捷報
這一日早朝,臨安府皇宮的垂拱殿上,南宋群臣包括皇帝趙昚,都被嶽中麟剛剛所奏之言驚呆了。趙昚為了證實剛才沒有聽錯,小心翼翼的對宰相說道:
??“嶽卿家,能否再說一遍?”
??“啟奏陛下,昨夜建康駐紮禦前諸軍都統製李顯忠之妻、西夏祁連公主去我府上,轉述其皇弟李仁孝願意領西夏國舉國內附、重歸我大宋懷抱的決定。這是李仁孝給祁連公主,讓其由臣之手轉呈於陛下的親筆信。”
??百官頓時亂作一團,朝堂上嘈嘈切切,好不熱鬧。禮儀官立刻出來維持秩序,內侍則趕緊拖著長長的細嗓子唱道:
??“肅——靜——!”
??嶽中麟說完,手中托起一個信封。內侍立即取來呈送給趙昚,趙昚打開來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臉上掩不住無比激動的神色。
??“西夏李家始終仰慕大宋天華,願舉國回歸。這實乃我大宋立國一百多年以來,從未有之大喜事啊!”
??百官中立刻有人出來,原禮部侍郎、現任禮部尚書的陳桷奏道:
??“啟稟陛下,此事萬萬不可輕信。臣懷疑是金國與西夏國串通,眼看我國討伐金國,便令西夏國佯裝歸附,再對我國實施偷襲。其意不言自明,旨在維持三國鼎立的製衡之局。”
??陳桷說完,百官紛紛附和,就連一直以來十分沉穩的太尉楊存中,也出班附議。不能怪百官疑心重,實在是這回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大得出奇,以至於腦袋上被砸出個包,他們也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
??趙昚聽罷有些遲疑,嶽中麟立即奏道:
??“啟稟陛下,臣敢擔保,絕無虛假。”
??趙昚溫言道:
??“嶽卿家為何篤定不是騙局,說來與朕和百官聽聽。”
??“陛下,此事若是李顯忠在京,無需臣來轉述。隻是如今李顯忠領兵在外,不可擅自回京。祁連公主與她的皇弟李仁孝,感情深厚,其夫李顯忠,對西夏國更是有再造之恩。李仁孝不會為了區區一次偷襲,便把自己的姐姐姐夫全都出賣。”
??楊存中插言道:
??“相公,請恕楊某多嘴,您這是書生之言。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利益,比之一個姐姐和姐夫,要重要得多。”
??嶽中麟輕笑道:
??“太尉所言極是。不過臣之所以料定不是陷阱,正是因為從國家利益上分析得知的。其實早在夏惠宗李秉常時,便有意舉國回歸。”
??談到曆史,整個朝堂上的大儒沒有一個敢和嶽中麟論辯的,但李秉常的事跡,至今不過六七十年,曆史還曆曆在目。
??陳桷出言說道:
??“夏惠宗李秉常時,梁太後把持西夏朝政,李秉常為了尋求支持和依靠以削弱梁氏母黨勢力,接受大將李清的建議,打算將黃河以南之地劃歸宋朝,與我大宋結好,並未有舉國回歸之意。”
??嶽中麟道:
??“這隻是表麵的曆史。真實情況是李秉常從小便十分仰慕儒家文化,更是愛好和平。在眼見梁氏母黨篡權亂國,又不停的發動宋夏戰爭禍國殃民的政局下,李秉常便萌生了舉國回歸的念頭。他派李清來大宋聯絡,卻繞不開把持朝政的梁氏一黨。隻好讓李清散布消息,說是要去大宋議和,將黃河以南之地劃歸宋朝,與我大宋結好。這便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否則如此機密之事,怎會傳得街知巷聞,連我大宋皇帝百官都知道了?可惜他沒有料到梁太後居然敢公然殺掉李清,並將他這個皇帝罷黜圈禁起來。”
??好吧,論起曆史,嶽中麟有句名言,那就是:
??“透過曆史看真相”!
??所以你嶽中麟說夏惠宗李秉常當時是想舉國歸附,那就是舉國歸附好了,可李秉常是李秉常,李仁孝是李仁孝啊!
??嶽中麟接著說道:
??“文化上,從李秉常開始,至李乾順,又到如今的李仁孝,三代西夏帝王,均崇尚儒家文化,重視漢禮、漢習,廢除蕃儀,大量任用漢人儒生。其國內,如今尊儒重教已蔚然成風,漢文化已深入人心,再不是李元昊當政時期那種盲目排斥漢人和漢文化的情況了。
??經濟上,西夏國土地大多貧瘠,更多的是適宜於遊牧生活。又處於黃河百害之地,所謂‘黃河百害、唯富一套’。僅是河套一地,是無法養活整個西夏的。西夏國這百多年來不停地侵擾我大宋,便是為了掠奪生存資源、為了活下去。所以宋夏的榷場,就是西夏國的命脈。大宋隻要關閉榷場,西夏立即陷入貧苦和危亡。一個國家的命脈被別人掌握在手中,這個國家其實已經陷入了死地,滅亡隻是早晚。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西夏國,已經危如累卵。天災人禍不斷,舉國上下一貧如洗,兵備荒廢、戰力全無,國家的運行,已經到了無力為繼的地步。如不思變,國家很快便要再次動蕩起來。而舉國歸宋,正其時也!”
??戶部尚書李彌遜聽到這裏立即插嘴道:
??“相公,西夏國已經貧窮若此,難道說讓我國來幫他們填這個大窟窿,那豈不是要將我大宋的財政也拖垮?”
??“非也非也!一來西夏本就是我中華之地,西夏人也是我中華子民。漂泊多年的遊子歸國,豈有見死不救的道理?二來西夏占有重要無比的絲綢之路,今後我大宋通過絲綢之路,可以與天下各國進行大宗的貿易往來,這中間所產生的巨大財富和商機,何止是能讓西夏境內的百姓富裕起來!”
??商業在宋朝十分繁榮,百官也都知道商業的重要性,接受程度比之明清好的太多,所以並未有人出言反駁。
??嶽中麟接著說道:
??“無農則國不穩,無商則國不富。為了強國富民,我們今後要在貿易上多下功夫。西北及北方的少數民族為何一直頻頻襲擾中原?就是因為他們缺少生產和生活的必需品,為了生存,便要不停的去搶掠。倉稟實而知禮儀,可是朝不保夕、始終在死亡線上掙紮的人,談什麽廉恥?我中華西北和北方少數民族的曆史,就是一部為了與惡劣的環境抗爭,為了搶奪生存權的曆史。所以要想真正安撫好各族百姓,綏靖、懷柔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讓他們真正的擺脫貧困、擺脫死亡的威脅,走向富裕,才是一勞永逸地解決掉戰爭的辦法。
??至於西夏國回歸之事,大家若是還不放心,可以耐心地再等幾日。中原與西夏接壤,西夏國對於中原戰事比我們更早得知。若是中原戰事順利,西夏國此舉顯然在順天應人,無需懷疑。更何況他們對我朝的兵力也有些了解。張石頭率領北伐中軍打中原,我朝根本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巨大的軍事實力都在我境內嚴陣以待呢!西夏國想要依靠一紙書信偷襲,豈不是自取滅亡?不過這張石頭一去數月,居然音訊全無,皇上應該下旨申飭他一下。即便戰事進行的不是那麽順利,起碼也要有個簡易的奏報遞來的。”
??百官聽罷,又都被嶽中麟說服了。滿嘴都是仁人愛物、以人為本的儒家思想,士大夫們還有何話可說?即便是西夏國真的拖累了大宋財政,那也要打腫臉充胖子,心懷天下萬民嘛!
??趙昚一想,老師說的也對,張石頭連一個奏報都未曾送來,實在是……心中忽然一緊,莫不是遭遇了什麽大敗吧?
??突然殿外傳來連聲高呼:
??“捷報——中原捷報——!”
??百官聞言,俱都興奮起來,趙昚連忙將報信使傳進大殿。
??“報!張石頭將軍率領北伐中軍四萬人馬,兩個月便收複中原全境,大軍所到之處望風景從,中原各州各府兵不血刃、傳檄而定。如今張石頭將軍已傳令黃河以北的十六萬北伐中軍,枕戈待旦,隻等朝廷下令,張石頭將軍便越過黃河,與他們匯合後直搗黃龍。”
??中原大地就這麽輕鬆地收複了?雖然有思想準備,但是群臣依然被捷報感動得各個淚流滿麵。在秦檜當政時期,即便是堅定的主戰派官員,也從未想到過,金國會如此的不堪一擊!本以為北伐是一個充滿荊棘的道路,可這竟然是不派一兵一卒,隻派去一員大將,便傳檄而定。如果之前還有不少官員對北伐、對嶽中麟為所有人畫的那張民族大一統的大餅心懷猜疑的話,那麽此刻,便徹底被嶽中麟折服了。怪不得人家是帝師、宰相,對天下時局把握的舉重若輕、妙到毫巔。
??西夏李仁孝舉國回歸的事情,也不必再爭論了。在中原局勢的影響下,李仁孝和西夏國諸臣的回歸之心,顯得恰逢其時,眼下是如何盡快促成西夏回歸。
??趙昚命令兵部和禮部立刻拿出對北伐中軍的封賞方案,而且要禮部尚書陳桷立刻啟程、親往西夏議定回歸的一切事宜,並給了他臨機專斷之權。西夏回歸祖國,在這個大前提下,即便李仁孝代表西夏皇室及文武百官提出一些極為苛刻的要求,也不算過分,都可以答應下來。
??緊接著,趙昚命令鴻臚寺官員對金國下達最後通牒,若不舉國歸順,則大宋便要舉國來攻。
??戶部尚書李彌遜出班勸道:
??“啟奏陛下,僅張石頭的北伐中軍就有二十萬之眾,我朝何必動用傾國之兵,來打北伐之戰呢?”
??嶽中麟替趙昚答道:
??“傾國之兵,是為了耀武揚威。我大宋多少年沒有炫耀武力了!此番若是所料不差,金國應該不會這麽輕易地就認輸的。所以我朝以傾國之兵壓上,中路兩路大軍:張石頭的北伐中軍,和劉子羽的鄂州軍,共計二十八萬人;東路劉錡的鎮江軍,六萬人;西路吳璘、楊政、郭浩的川軍,共計十二萬人馬;西夏回歸之事議定後,李顯忠的八萬建康軍可直接開赴西夏,一方麵防止西遼趁火打劫,一方麵可由西夏東北處出擊金國。這樣一來,我大宋便對金國形成了合圍之勢,再加上金國如今多處起義,他們自顧尚且不暇,我們勝利已毫無懸念。隻是出動這麽多的兵馬,一來是為了彰顯實力,二來是為了逼迫金國迅速投降,這樣才可以將戰爭的損失減少到最低,人民的傷亡也會少得多。戰爭結束的越快,而戶部的壓力才會越小。”
??百官聽罷,心中驀然之間發現,以前總覺得自己國家積貧積弱,這裏不行、那裏不好,什麽都比不過金國。可是隻在新皇登基這幾個月,無聲無息當中,大宋竟然突然成為了一個龐然大物,兵力強盛如斯,令天下所有人仰視!
??趙昚趁熱打鐵道:
??“前幾日朕與嶽卿家說到今後的國政方針,嶽卿家總結了二十四個字,朕以為很好,今日便說出來與眾卿家共勉。
??聚民心,塑脊梁。
??雪國恥,複國邦。
??重文武,興農商。
??播德化,彰四方。”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