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隻進不出
楊文昌召集境內糧商,要求他們正常收購百姓手中糧食,不得壓價傷農,另外,新柳軍拿出部分糧食,如果他們有能力銷售的話,可以賣給他們,但是,要先可百姓手中的糧食收購。
同時,嚴令這些糧商,新柳軍境內糧食隻進不出,不得向外販賣。
目前,很多地方都缺糧,但土匪義軍遍地,向外地販賣本就存在一定風險,新柳軍又有了如此規定,這些糧商也都點頭應允。
新柳軍的商稅施行了三個月,每月二十日到二十八日商戶主動到政務分處報稅交稅,過期不交者,每日按照應交稅額繳納百分之十的罰款,超過一月不報稅交稅,直接沒收店鋪。
這個政策得到境內所有商戶的歡迎,每個月隻要按時去交稅,剩下的時間絕不會有人來強行收取其他費用,很是舒心。
不過,蕭正深知開始的時候必須打好基礎,因此,嚴令各地做好稅務稽查工作,逃稅者一旦被抓,嚴懲不貸,有不少商戶都被揪了出來,蕭正命人召開了公審大會,當場宣布了證據,公布了懲罰措施,並且宣布逃稅超過三次者,直接沒收店鋪,驅逐出境。
這些被抓的商戶沒人同情,都覺得他們貪心不足,這麽好的政策還偷奸耍滑,真是自討苦吃。
這個政策傳到臨朐、營丘甚至益都後,不少商戶來到新柳軍境內,想在此設立店鋪,蕭正沒有全部應允,而是根據境內商戶數目進行了篩選,盡量保護本地商戶,避免惡性競爭。
本地商戶聽到消息後,不由大喜過望,甚至不少人來到新柳寨,想給學堂捐錢捐物,蕭正謝絕了這些人的好意,保護本地商戶利益,是新柳軍分內之事,不必如此客氣。
大多數人都是這樣,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蕭正和新柳軍的態度徹底讓這些商戶和手工業者服氣,都覺得能在新柳軍境內生活實在是一件幸事。
因此,對楊文昌的要求,這些人沒有任何猶豫答應下來。
羊口鹽場已經正式投產,新柳軍便在各政務處特意設立了食鹽專賣檔口,雪花般的細鹽價格上隻比粗鹽貴了一成,推出後自是大受歡迎,蕭正也下令在新柳軍境內嚴查私鹽,凡抓住者嚴懲不貸。
秋收之後新柳軍再次征召民夫,疏通境內河道,修繕河堤。
一直以來,蕭正都很痛恨徭役製度,但是現在輪到他當家做主,才真正明白什麽叫“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什麽叫“屁股決定腦袋”。
每一項工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都要堅持有償,別說現在新柳軍,就是朝廷恐怕也很難負擔的起。
蕭正不由暗道僥幸,幸虧自己沒腦袋一熱宣布取消徭役製度,否則的話,還真是作繭自縛了。
一月之後,徭役結束,隨後不久便是緊張的冬耕。
蕭正再次出現在田間地頭,不過這次他不是一個人,而是趁著學堂放假全家出動,趙婉和小蠻坐一輛馬車,大丫和二丫坐一輛馬車,蕭正帶妞妞騎著馬,小丫頭興奮的大喊大叫。
為了保證蕭正一家的安全,羅士信和張北率領一百多人隨行護衛,蕭正再三拒絕,還是沒拗過楊文昌等人。
很多老百姓見蕭寨主又來關心農事,不由都笑著和他打招呼,蕭正下了馬來到田間詢問冬耕以及家裏生活狀況,吃穿用度夠不夠。
趙婉在馬車裏看著夫君和村民很隨和的聊著天,不時的傳出笑聲,心裏充滿了驕傲,她看得出這些村民對夫君的感激和擁戴。
大丫和二丫也目不轉睛的看著蕭正,大丫眼裏透出深深的崇拜,哥哥真了不起,似乎從幾年前哥哥病好之後,就像換了個人,越來越有本事了。
蕭正回到馬車前,將趙婉等人攙下來,給村民做了介紹。
大夥紛紛給蕭寨主的夫人見禮,趙婉還是有些嬌羞,不過很快適應過來,落落大方的請眾人起身,還和幾個婦女聊了聊。
蕭正沒多耽擱,免得耽誤了村民種地,閑聊了幾句便帶著趙婉等人離開。
趙婉美目看了看蕭正,嫣然一笑:“夫君,你真了不起。”
蕭正拉著趙婉的手,“其實,我真沒做什麽。”
趙婉對蕭正這些親昵的動作已經習以為常,可這麽多人看著,趙婉依舊羞紅了臉,“夫君,婉兒為你感到自豪,能嫁給你,是婉兒的福氣!”
“我也一樣,能娶你為妻,是上天給予我的恩賜!”蕭正滿是愛意的看著趙婉。
自從成婚後,趙婉對三個妹妹甚為關愛,照料的無微不至,很多時候,妞妞甚至都要和趙婉睡在一起,蕭正看在眼裏,心中異常感動,隻覺得幸福無比!
二人眉目傳情,妞妞不高興的拉著蕭正的手搖了搖。
蕭正彎腰抱起妞妞,點了點她的小鼻子,“你個淘氣鬼!”
“哼,我才不是呢,二姐才是,先生已經訓斥她好幾次了。”
“妞妞,你又亂說話,我什麽時候被先生訓斥了?”二丫頓時跳腳反駁妞妞。
蕭正又回頭哄二丫,妞妞則嘰嘰喳喳的訴說二丫在學堂的糗事,二丫聽的大為不滿,威脅妞妞再不對她好了,妞妞不為所動,依舊說個不停。
蕭正一邊哄著姐妹二人,一邊又走了幾處,主要詢問了新柳軍生產的農具使用的情況,反饋的信息蕭正很滿意:用了都說好。
這麽多人興師動眾,蕭正不太喜歡,所以沒到中午便返回了黑鬆山。
回到山上,蕭正便得到了一個好消息。
印刷作坊裏的木活字已經製作完畢,可以開始印刷了。
蕭正到達作坊的時候,工人們正在學堂幾個學生的指導下排版,首批印刷的書是劉炫的《論語述議》和《春秋攻昧》。
拿起已經印完的紙張,蕭正仔細查看,排列規整字跡清晰,蕭正非常高興,大大表揚了印刷作坊的工匠和工人,並且根據功勞大小,發下從十貫到一貫不等的獎金,這些工匠更是歡呼雀躍。
蕭正命張福勝負責在各政務處附近開設書屋,取三國董遇“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而取名“三餘書屋”,蕭正親自題寫了匾額。又將《三字經》、《菜根譚》等書也交予印刷作坊,命其盡快印刷。
活字印刷的成功讓劉炫等人也是激動不已,這無疑是文化發展曆程中最重要的一次技術創新,對文化的傳播有著無法估量的影響。
同時,蕭正在各處食鹽檔口正式推出了炒茶,經過這麽長時間的試製,炒茶的技術基本成熟,無論是在口感還是在貯存上都基本達到了蕭正的要求,進貨渠道也已經安排穩妥,至於銷售情況如何,隻能看市場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