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歙縣汪華
但賊帥沈柳生大舉進犯羅川縣,蕭銑難以抵擋,最後便答應了董景珍等人,出任起事首領。
舉事之後,周邊大小勢力爭相歸附,蕭銑的實力突飛猛進,並於義寧二年登基稱帝。
但麵對董景珍這些手握兵權的將領,蕭銑不得不做出妥協,僅王爺就封了七個之多,可謂荒唐至極。
後來更是爆發了董景珍、張繡內亂,大好的發展勢頭被生生掐斷,蕭銑想要平定周邊賊帥如張善安、殷恭邃都有心無力。
蕭銑也曾想過借助外力來平定內亂,比如向蕭正求援,但這念頭也僅僅一閃而過,蕭銑認為,蕭正野心勃勃,也不是什麽善類,搞不好就會引狼入室,至於什麽同宗同族,在利益麵前又有何用?
董景珍、張繡內亂平定後,諸將並未因此而收斂,反而因為沒了董、張二人的壓製變得更加肆無忌憚,在其各自轄內橫征暴斂,甚至養寇自重,老百姓怨聲載道。
麵臨如此嚴峻的形勢,蕭銑實在沒有辦法,便下令休兵以便農耕,此舉自然受到底層士兵和老百姓的歡迎,諸將對此倒無所謂,士兵種地回來還是他們的部卒,對他們的實力並無影響,也就同意了蕭銑的決定。
豈料唐軍大舉來犯,周法明倒戈,短短時間內蕭銑竟陷入四麵楚歌的境地。
如今文士弘連戰連敗,更是雪上加霜。
形勢岌岌可危,蕭銑急忙下詔讓寧越郡的寧長真、交趾的丘和、高士廉等人率部回援,期待能抵擋住唐軍的進攻。
就在蕭銑與李唐大戰的同時,蕭正來到歙縣與汪華會麵。
輔公祏率部撤走,新柳軍順利攻取丹陽、毗陵,如今正進兵餘杭和會稽,即將直麵汪華勢力。
後世隋唐影視劇和中,很少見到汪華的形象,名氣完全比不上秦瓊、程咬金、徐懋功等人,但如果去過安徽等地旅遊,就知道汪華可不是簡單人物。
隋末唐初,因汪華保境安民,後來又順應民意奏表歸唐,一直為人稱頌。
唐至清,唐玄宗、宋徽宗、元世祖、明太祖、乾隆帝等曆代帝王多次下詔,視其為忠君愛國、勤政安民的典範並加以表彰。趙普、李綱、蘇轍、嶽飛、朱熹、文天祥等曆朝文臣武將賦詩題詞,把他作為千秋楷模來讚頌,江南很多百姓更是奉其為神,拜為“汪公大帝”、“太陽菩薩”、“太平之主”,建祠立廟七十餘座,四時祭祀,千年不輟。
當然,現在汪華的名聲與後世自然不能相提並論,不過,在新安、鄱陽、宣城等地,汪華聲望甚高,蕭正當然不能忽視。
根據蕭正的了解,汪華並非一個野心勃勃的人,走到今天,不過是形勢所迫而已,所以蕭正對兩家和平相處抱有很大期望,甚至希望汪華能歸順新柳軍。
對蕭正的到來,汪華極為重視,命其兩個弟弟汪世英、汪世榮和長子汪健到歙縣城門迎接。
來到縣城門口,見到迎接的隊伍,蕭正也未托大,急忙下馬步行上前。
汪世英、汪世榮、汪健急忙迎了上去。
汪世英率先躬身施禮,“汪世英見過衛王殿下!”
“汪兄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雙方略作寒暄,汪世英引著蕭正趕往吳王府。
王府門前,汪華親自率領屬下等候。
見汪華如此重視此次會麵,蕭正心中歡喜,急忙上前施禮,“蕭正冒昧叨擾,還望汪兄勿怪!”
汪華早就了解過蕭正其人,傳言其乃一年輕書生,且溫爾文雅,謙遜寬容,又善待百姓和將士,常懷仁慈之心.……總之,都是讚譽。
汪華卻不大相信,能從亂世中殺出一條血路,如今更是虎踞中原,野心昭然若揭,還能溫爾文雅?這不是笑談嗎?
待現在見到蕭正,汪華內心竟有些錯愕,傳言似乎並非虛妄。
在蕭正身上,汪華沒見到絲毫的倨傲、得意,有的隻是與其年齡不大相符的沉穩。
汪華急忙下了台階,雙手相攙,“衛王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汪兄折煞小弟了,叫我之恒便可。”
“那汪某就托大了,賢弟快裏麵請!”
“汪兄請!”
蕭正略微落後小半步,汪華更添好感,攬著蕭正手腕,二人一同進入府內。
進府後,蕭正介紹了劉簡。
汪華笑道:“這便是大名鼎鼎的劉文鬱嗎,本王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不凡!”
劉簡急忙施禮,“王爺謬讚,簡愧不敢當!”
汪華又鄭重介紹了汪世英等人。
一番寒暄,眾人落座。
蕭正再次客氣道:“小弟仰慕汪兄已久,今冒昧前來,望兄海涵!”
“賢弟客氣了!”汪華笑道,“賢弟大名,兄如雷貫耳,今日相見,幸事也!”
“區區薄名,不足掛齒!”蕭正說道,“弟一路行來,新安等地宛若世外桃源,百姓富,民恒一,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兄之大才,小弟好生佩服!”
“賢弟過譽了,愚兄慚愧!”
“唉!”汪華歎了口氣,“想開皇盛世之時,本王雖年不及弱冠,卻記憶深刻,豈料短短幾年,大好河山,卻到了如今這般田地,真世事無常啊!”
“汪某雖無大才,卻也不忍家鄉生靈塗炭,故此,才和一幹族人於亂世中帶領百姓搏命!今之局麵,是無數父老用命換來的,汪某怎敢居功?汪某曾發誓,絕不辜負父老鄉親之厚望,絕不讓他們再陷於戰火!”
“汪兄之高義,弟好生欽佩!”
汪華苦笑道:“智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愚兄德薄能鮮,唯自知而,如此,方對得起家鄉父老之厚愛。”
“弟受教了!”
“賢弟一路辛苦,先好生休息,你我再把酒詳談。”
“如此有勞汪兄了。”
汪世英親自引領蕭正和劉簡,來到王府不遠的驛館。
驛館不大,幹淨整潔,有仆人端來熱水,伺候著二人洗漱。
仆人告退後,為防隔牆有耳,二人也未多說,便各自閉目養神。
時近傍晚,汪世英來請蕭正、劉簡赴宴。
二人隨著汪世英再次來到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