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
水清、洪衍武、陳力泉,以及再次改名為「商店組」的全體職工。
完全是在忙忙碌碌、昏頭轉向中度過的。
這是因為服務公司籌備的商店已經把開業日期定在了「五一勞動節」這天。
時間相對緊迫,突然覺得各項前期準備工作繁多,難免會讓人覺得精神緊張。
那忙中出錯,有些事需要反覆調整、確認,也就在所難免了。
實際上,哪怕4月30日中午舉行的全廠大會餐。
「商店組」的人,都沒一個敢碰酒的。
全吃得蔫頭耷腦的,甚至有點食不知味。
不是因為別的,這幾天累的慌啊。
另外,吃完了還得接著去幹活呢。
像這天下午會餐散了之後,和本廠的工人們吃飽喝足,大部分都提早回家不同。
「商店組」的職工依然忙活到了天黑。
這還多虧「零售組」和「製作組」本著「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精神,不少人主動留下來幫忙。
否則就是干到晚上八點,也收拾不利索呢。
好不容易忙過了這關,5月1號,早八點半。
「北極熊」廠區西捌角臨街處,隨著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
在工會魏大姐和水清一起剪下紅綢的一瞬間。
經過籌措,準備就緒的「北極熊日夜食品商店」,終於面對安樂林路的百姓們敞開了大門。
但很可惜的是,「商店組」想喘口氣是徹底沒戲了。
因為開業第一天,他們擔心買賣冷淡的現象根本不存在。
相反的是,火的一塌糊塗,附近居民的購物熱情,完全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別看魏大姐和水清一開始還滿面帶笑,為人頭攢動的景象歡喜,可沒多久她們就轉而害怕了。
因為店裡擠得都沒下腳的地方了,店外的貨攤兒也是人滿為患。
簡直就跟物品調價前夕,鬧「搶購潮」的架勢似的。
可越是這樣吧,還越招來更多的人湊熱鬧。
別的不怕,就怕老人、孩子被擠壞了啊。
洪衍武倒是果斷,看出不妙,緊急採取了應對措施。
一邊讓水清趕緊打電話給派出所,請倆民警來維持秩序。
另一邊他和陳力泉嚴守商店的門,室內空間暫時只許出,不許進了。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帶著喜悅的痛苦。
要仔細一想吧,也不免有點用力過猛的後悔。
這是怎麼話兒說的啊?
嗨,還不是洪衍武自作自受。
都賴他把這商店規劃得方方面面、里裡外外都太有特色了,有點超越時代了。
最後臨了他還上了點兒促銷手段,結果一下就變成這樣了。
比如說從建築裝修上來講,首先建築規格和材料方面,洪衍武想得就挺周全。
因為平房是平房啊,可特殊的地方在於,洪衍武讓基建科採用的建材,除了紅磚、沙子,還有水泥、鋼筋、預製板。
這是以前底層樓房常用手法,現在農村三層以下的樓房仍然比較普遍使用。
不用問,洪衍武這是考慮到日後買賣興隆空間需求變大,預先留了擴建樓房的後手呢。
其次,在建築規劃上還有額外的一招妙棋呢。
洪衍武作為一個曾經的地產商,有關房屋預售中心的經驗自然豐富。
因此在規劃之初,他就要求商店和餐廳的主結構能向廠內方向縮進七米。
然後在空出的地方用鐵柱和木樑搭出一大溜兒露天棚架來。
這樣的話,商店名字、餐廳招牌,高高架在上面極為顯眼不說。
在棚架底下還能架燈光,設促銷台,方便白天黑夜的做促銷活動。
同樣的,也能作為夏日大排檔和商店飲料區的附加面積。
而且別忘了,因為房頂是平的,那麼只要在商店和餐廳兩頭設置好樓梯,房頂裝好護欄。
又等於生生多了一層可供餐廳和商店使用的戶外面積。
這麼說吧,商店加餐廳,暫時不過三百五十平米的室內面積。
但經這麼一弄,卻能白白多出六百平米的戶外面積。
每年至少有半年如此,這划算不划算?
而且最重要的是,商店和餐廳的房子朝南。
儘管是南北對穿的門,可通往廠區是小門一個,三扇大門沖外,到了夏天肯定悶熱得厲害啊。
有這個棚架就不一樣了,還能仿照過去棚匠給有錢人家搭涼棚的做法,搭上葦席防晒、防雨,透風性極佳。
不但好拆好卸,穿上繩兒還能自由升降,簡直方便極了。
到了寒天呢,因為屋裡供暖靠土暖氣,再拿棉帘子搭暖棚,屋裡還保暖呢。
甚至什麼棚都不搭,就利用棚架種點葫蘆、絲瓜、葡萄什麼的,也是一種對環境的美化。
總之,為了最大限度壓榨出房子的使用率和多功能,能考慮到的,洪衍武幾乎都考慮到了。
這還不算完,房子的外觀和裡面裝修的顏色搭配也是洪衍武定的。
他採用了大面積的奶白色加上純木原色,和鑄鐵材料的黑漆搭配。
既簡潔明了,又利於土洋結合。
一樣是模仿房屋預售中心,整出了一股子極具現代感的北歐范兒來。
這就讓屋裡屋外看上去既有食品行業的潔凈感,又很洋氣,甚至還能讓人感受到一股子冰淇淋的奶味兒似的。
儘管在完工前,附近的老百姓並不能了解到這些房子的具體的用途。
可也不知是誰,頗有創意地給這兒起了個時髦,且讓人記憶深刻的地名兒,叫「小洋房兒」。
所以商店的招牌還沒掛上,就已經在這一片兒馳名遠揚了。
說完了建築上的規劃,再說說經營方針。
這方面,洪衍武更加獨有創意。
因為首先從商店名字里的「日夜」二字就可以看出來,這是京南第一家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商店。
不用多說,洪衍武的靈感主要來自於「711」這樣的現代便利店。
今天的人們都了解,便利店和普通商店相比,優勢就在於同樣的房租成本,卻把營業時間延長了一倍。
在經營特色上呢,因為銷售的都是急人所急的快消品,價格上也要比普通超市要貴一些。
不過要嚴格說來,這種經營模式和這個年代的實際需求一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因為這個年代,老百姓買東西圖便宜,而房租也並不貴。
尤其晚上沒什麼夜生活,要不是夏天,大家都習慣家待著。
北方的冬天冷啊,就因為這個原因,到今天京城的便利店也遠沒有滬海和花城發達。
真從這些方面考慮,確實有點不適合。
可沒關係,洪衍武想的挺通透,優勢劣勢,有時候轉換就在一念之間。
什麼事都是有利有弊,表面虧也許是賺呢?就看你想全面了,想到位沒有。
比如說,這商店的客源就挺有保證的。
沒有競爭對手是其一,附近居民晚上一旦產生購物需求,就只能來這兒。
關鍵是宣傳得到位,能不能讓老百姓都知道這兒。
其二是他後面背靠「北極熊」的廠子。
要知道平日每天晚上,差不多都有兩百號人在九十點鐘下班,一百多人要干到天亮。
像這些廠里「輪班倒」的工人不就是最穩定的客源嗎?
香煙、火柴、麵包、電池什麼的,屬於經常性需要。
偶爾誰破個皮兒受個傷,也得買點棉簽、紗布的。
對一些打算偷奸耍滑的老油條,甚至還能賣出酒水、罐頭和撲克牌去呢。
再比如說,要從成本角度來說,儘管商店用的是自建房,看似沒必要省幾個房錢。
可要是利用晚上盤庫、補貨,那就賺大了。
想想看,白班兒的人累一天了,誰樂意下班后再盤庫啊?
給加班費都沒人樂意。
如果硬性規定,職工不但會鬧情緒,也肯定糊弄事。
可真要是貨品出入監管不嚴,那就全完了。
作為任何一個商店,這都絕對傷筋動骨的事兒。
買賣再好,也禁不住自己人連偷帶拿,隨手糟踐的啊。
所以說,二十四小時營業再划算不過了。
夜班盤庫沒什麼人打擾,也順帶手把夜裡的錢給賺到了,還省了雇臨時工守夜的費用呢。
白班的人一來,貨也全補齊了,正好開賣,這又有多麼好呢?
其次來說,對於商店的利潤增長點,洪衍武也早就想好了。
那就是本廠的產品。
拿來既方便,成本又有優勢,還不佔庫存、不佔資金,不力推不就傻了嗎?
但關鍵是怎麼吸引顧客心甘情願來買。
要知道,「北極熊」的產品,除了普通的汽水、冰棍,大部分可算是奢侈品啊。
最大的消耗方向在國營賓館和部委、機關、部隊的後勤部門。
老百姓家過日子,日常需要並不多。
而且即使偶爾需要,副食店就有售,人家連醋帶醬一塊就買了,何苦來你這兒單跑一趟呢?
所以要想吸引客源,就必須要形成差異化經營。
洪衍武給這家商店的定位就是「北極熊產品的特色專賣店」。
只作為主流商業的補充,以快消品為主,不要求像副食店那樣,生活里的百貨都一把抓。
他吸引顧客的手段一是品牌化。
就是說,只要是「北極熊」的產品,在這個商店裡都能找到。
二就是靠價廉物美。
洪衍武決定,專門針對「北極熊」高價產品,時不時做做打折促銷。
而且還要不斷弄到價格極低,非常實惠的商品吸引顧客。
比如說廠里那些外包裝摔了碰了的罐頭,庫存許久快要過期的食品(這個年代,還沒人計較這個,也沒有相關法律)。
還有生產中出現問題,影響了外觀無礙質量的殘次品。
統統以低價銷售,既幫廠里清了庫存,也能籠絡住顧客的心。
除此之外,他還要不拘一格弄些不是食品的低價貨。
比如說,通過「淘氣兒」和「順子」煙酒店弄來的低價煙,通過西城服裝公司弄來的服裝尾貨。
同樣能實現招來客流的目的,還幫他們自己消化了燙手山芋呢。
乾脆這麼說吧,店裡只要不是「北極熊」的產品,又不能不賣的商品。
他會把進貨種類種類控制得很少,但價格一定是成本價賣。
在這些東西上他不為賺錢,就為了讓顧客形成一種根深蒂固的印象。
他們的商店買東西,是全市最低價。
但實際上,真有差異化的商品,別的地兒不賣的俏貨,他可不減價。
說白了,就是假實在,帶動銷量唄。
最有意思的是,他考慮的這些,水清其實也都想到了。
但要說到出發點,他們兩口子考慮的方向可完全是南轅北轍,大不一樣。
和洪衍武滿腦子琢磨的是怎麼創出經濟效益不同,水清卻全是本著為人民服務出發的。
她的想法是效仿「燎原日夜食品店」,急百姓之所急,為附近居民提供二十四小時全方位的便民服務。
特別是晚上還要工作的垃圾工、清潔工、民警什麼的,要能為這些值得尊重的人提供方便,也是一樁美事。
但這還真沒關係,因為還別看這兩口子分歧不小,偏偏解決問題的渠道和方向都是一致的。
兩個人的目的和希望居然能這麼方便的結合在一起,還真不能不說這是一種天作之合。
所以最終兩個人一致定下,商店的經營內容在提供「北極熊的產品」之外。
還兼售水壺、煙酒、調料、蠟燭、火柴、針線包、保險絲、氣門芯、電池、信紙、郵票、紗布、棉簽、黃連素、阿司匹林、紅藥水這些生活必需品和應急之物。
並且日夜提供免費開水和免費氣筒。
而洪衍武在水清的啟發下,甚至考慮到營業需要,決定進一步給街道、派出所、垃圾工、清潔工提供實惠。
具體措施就是印製一部分能抵扣現金的禮賓券,分發給這些部門和這些人。
給街道主任發了三百元,換來了街道下屬的四個居委會,幫忙散發了五千張的商店開業促銷單。
給派出所派了三百元,和許諾每天夜班民警都可免費領取的一頓麵包加肉罐頭的簡餐,換得了安全上的最大支持。
至於垃圾工和清潔工每個人單領的十元禮券,那就是額外付出的保潔費了。
這麼一來,想想看,大過節的,趁開業來看熱鬧的人還能不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