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蠶神(三)
家蠶起源於黃河流域。山西西南部夏縣境內的西陰村遺址於1926年出土了一枚被切掉約六分之一的蠶繭,經測定其年代為公元前4000-公元前3400年(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這是古人最早利用蠶繭的考古證據。因為蠶繭是被切開的,所以古人應該不是用來抽絲而且食用。
??1981年,河北正定南楊莊出土了兩件陶蠶蛹,其年代為公元前3400年左右,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蠶陶俑。和陶蠶蛹同時出土的還有陶紡輪和絲織用的篦子和骨匕等,這說明早在五千多年前文明之初時蠶絲就被中國古人利用了。
??黃河流域還有不少類似遺跡,如北京平穀上宅遺址發現的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陶蠶形飾,山西芮城西王村遺址出土的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陶蠶蛹。
??除了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區,在內蒙古巴林右旗的那斯台,遼寧朝陽市的東山崗和三家子等地也發掘了數件蠶玉器,其年代也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這證明紅山文化區也有先蠶文化存在。
??1998年河南滎陽青台遺址發現了距今約5500年的絲綢碎片。
??1958年,在湖州南郊的錢山漾出土了一批絲線、絲帶和沒有碳化的絹片。經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測定,確定絲線、絲帶、絹的年代為距今47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早期,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並已確定的最早的絲綢織物成品。
??考古發現證實家蠶在夏代以前就已經出現。從桑樹害蟲到家蠶,古人創造了養蠶技術和蠶絲文明。
??商代設有“女蠶”,是典蠶之官。甲骨卜辭中以蠶神與商國君主上甲微同祭,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對蠶事極為尊崇。
??商代時,野蠶共有杯蠶(臭椿蠶)、棘蠶、栗蠶、蚊蠶四種,家蠶也稱為螺蠶。野蠶和家蠶都是多化性,逐步演變而成二化性和一化性,並以三眠蠶為主。
??周代有“親蠶”製度,天子和諸侯都有“公桑蠶室”,夏曆二月浴種,三月初一開始養蠶,對浴種、出蟻、蠶眠、化蛹、結繭、化蛾等蠶的生長形態,已有一定認識。對養蠶工具曲(箔)、植(蠶架)、筐(蠶匾)、蓬(蘆席)等都有記載。
??從西周到春秋時期主要養一化性蠶(春蠶),而禁養夏蠶(原蠶),一年隻養一茬,以免桑葉采伐過度而殘桑。古人已懂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可歎高度文明的現代人卻因為眼前的利益忽視了!
??周代養蠶方法已較成熟,浴種是清除蠶卵上雜菌,以白篙煮汁,浸泡蠶種,促其發蟻。蠶室內注意排水幹燥及溫度調節。
??戰國時期對蠶的習性認識加深,已認識到蠶無雌雄,蛾有雌雄,怕高溫,喜一定濕度,惡雨。三眠蠶齡期為21日。北方地區有一化性、二化性(原蠶)和多化性,可連續孵化至秋末。在大批鮮繭因來不及繅絲而化蛾破壞繭層時,則用曝繭、震蛹兩種殺蛹方法來處理。
??秦漢以來對野蠶仍繼續采集利用。魏晉南北朝時選種、製種技術有很大進步,己發明低溢控製家蠶製種孵化時間的方法。
??永嘉有八輩蠶:螺珍蠶三月績、拓蠶和螺蠶四月初績、愛珍五月績、愛蠶六月末績、寒珍七月末績、四出蠶九月初績、寒蠶十月績。
??北方常用蠶種有三臥一生蠶(三眠一化性)和四臥再生蠶(四眠二化性)兩類。以體色和斑紋為主,蠶品種分為白頭蠶、領石蠶、楚蠶、裏蠶、兒蠶、灰兒蠶等。
??按飼育和繁殖時間分為秋母蠶、秋中蠶、老秋兒蠶、秋末老懈兒蠶(指南方多化性蠶)等。以繭分為綿兒蠶、同功蠶。
??在飼育過程中,已注意到桑、火、寒、暑、燥、濕等因素對蠶兒生長的生態影響。蠶具安放時注意蠶座的疏密適當,常在室外上簇,雨天則宜族於屋內,並有平麵上簇、懸掛上簇、室外平鋪蓬嵩族等三種形式。不論南方北方,繭處理有日曝法和鹽泡法兩種,而藏繭則多用鹽泡法。
??唐代養蠶基本沿用前代舊法,但都飼養多化性蠶,以三眠蠶與四眠蠶為主,浴蠶則在穀雨節前後於野外進行,與後世盆浴不同。
??宋代蠶事趨於完善,生產過程分為:浴蠶、下蠶、喂蠶、一眠、二眠、三眠、分箔、采桑、大起、捉績、上簇、炙箔、下族、擇繭、窖繭等。
??浴種分多次進行,一在臘月經凍瀝毒,二在穀雨催青前溫水浴之,清明暖種有人體溫和糠火溫兩種。
??收蟻有鵝毛撣拂和桑葉香引兩種。蟻蠶飼葉用刀切細、小蠶用嫩葉,並注意控溫。
??大蠶薄飼勤添,並勤去糞除沙。上簇時先將早熟蠶拾巧上山,然後大批熟蠶一起上傘形簇,要適當提高溫度。貯繭多用鹽混法收藏。
??元代對養蠶要求更嚴,並重視多化性蠶飼育,適當控製夏秋蠶數最。元代養蠶總結歸納為十體、三光、八宜、三稀、五廣。
??“十體”指寒、熱、饑、飽、稀、密、眠、起、緊、慢(指飼葉速度)等條件。
??“三光”指按蠶的肌色定飼葉多少,“白光向食,青光厚飼(皮皺為饑)。黃光以漸住食”。
??“八宜”指蠶的不同生長期要掌握采光明暗、溫度暖涼、風速大小、飼葉速度等八類條件。
??“三稀”指下蟻、上箱、人族都要稀疏。
??“五廣”指對影響蠶生長的聲音、氣味、光線、顏色及不衛生因素等都要禁忌。
??明代對蠶種選擇和品種改良都很重視,浴種用天露法,利用石灰水、鹽鹵水等浴法留取好種,淘汰低劣蠶卵。最早發現了雜交蠶種的優勢並加以利用,以“早雄配晚雌幻出嘉種”。可見明時已能用一、二化性蠶蛾進行雜交而成體強絲多的新蠶種。
??浙江嘉湖地區在上簇結繭時還總結“出口幹”的成功經驗,即用火加溫幹燥,使繭質和解舒率得到提高。江南水鄉利用池塘養魚畜牧,與栽桑養蠶的水肥相結合,形成自然循環條件下的相互促進,也是成功的範例。同時還采用隔離淘汰等措施,防止蠶膿病、軟化病、白假病等傳染蔓延,育蠶技術已有較完整的體係。
??雖然家蠶的育蠶技術不斷完善,但野蠶也並沒有被拋棄。
??對於野生柞蠶的利用,宋元以前主要做絲絮、打線及紡粗帛用,宋元後山東登萊地區已推廣人工放養野蠶,產量大增。同時紡絲織綢也告成功,野蠶生產遂遍布魯、遼、陝、豫、貴、皖等省山區,柞蠶有拓、樣、棘、蕭、懈、椿、椒、柳、榆、楓、構、祀蠶等品種。
??明代時對野蠶放養已有一套較為成熟的技術和經驗,明末山東柞蠶絲綢已聞名中外,從此養殖野蠶由人工自然采集轉化為人工放養收集的生產格局。
??南宋時廣西還創造了以醋浸或熏野蠶,然後剖開蠶腹,取其絲“就醋中引之”,一蟲可得絲長6一7尺的先例,有人認為這是現代人造纖維的前奏。
??在傳統養蠶技術的基礎上,各地都重視製種,清代時江蘇、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廣東、貴州等地,都有適合當地生態條件的地方蠶品種,其中浙江餘杭、新昌、蕭山等地的優良品種較著名,後來就成為現代蠶種的製造基地。
??技術上對上族采用高棚簇,隨老隨捉,忌用地簇。將“出口幹”又改進為“灼蠶不灼繭”。在三眠開葉時,令食拓葉二三次,以省桑葉,且絲韌有光澤。少葉時可用白米粉摻桑葉上喂蠶,絲光白而韌。采摘秋桑葉曬幹,研為細末,留存燥處,在養蠶時遇雨葉濕,可以把這種葉末摻入,有灼濕、易飽、省葉之效。這些都是代用飼料添食的好辦法。
??1898年杭州創辦蠶學館。學習國外育蠶經驗和理論,消除微粒病,用新法選育成青柱、新圓、諸桂、轟青等一批新品種,並用轟青與諸桂雜交,育成中國最早的改良品種青桂,在當時占有很大比重。嗣後各省紛紛興辦蠶校和蠶桑試驗場,盛極一時。
??廣東蠶種有二化及多化。連平地區每年可養七八造,順德可養六造,以繭色可分金、銀兩種,銀種宜用於夏秋蠶。江南蠶種稱為大造,蠶體與繭型較常種為大。
??四川和山東采用一化性黃繭品種,在中國也占一定比重。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