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我經曆了曆史> 第十一章 路遇孔子

第十一章 路遇孔子

  走出鹹陽我一路朝西途經爍陽,過了爍陽再過一城便到了晉國的領土,一路上走來風餐露宿不過還好這時百姓都願幫助一二,這一路上我見到了許多,百姓無法養活自己子女又不願看著子女跟著自己受累,將子女賣到貴人家以求可以過比他們好一些的生活,有一些受災的地方百姓被活活餓死,但卻沒有人管這個時代是人命如草芥,隻有那一小部分的人是萬分尊貴的……


  我從爍陽一路向西來到了晉國,說起晉國這個國家在戰國中期是非常強大的國家,他打敗過鼎盛時期的楚國,也戰勝了變法後秦國的軍隊,但後來卻落的了一個被韓、趙、魏三卿廢靜公,完全分割晉地,晉國消亡後韓、趙兩國殺晉君晉國絕嗣。至於為何變得這麽慘還要從晉國的曆史說起:

  晉國出自周成王弟唐叔虞,鼎盛從晉文公開始城濮之戰:文公四年,楚成王及諸侯圍宋。宋向晉國求救。先軫主張出動軍隊救援,一來報答最初宋國對文公的恩德,二來與楚國爭霸華夏。可是他認為不能直接救援,要攻楚國交好的曹、衛。文公作全軍,“侵曹,伐衛”。楚成王公然收兵,可是楚將子玉認為最初楚王對晉文公有恩,而晉文公如今卻成心進犯楚王交好的曹、衛,真實憎惡,子玉悍然出動軍隊。晉文公聽先軫的定見,“不如私許曹、衛以誘之”,成果聯合秦師,大北楚人於城濮。


  肴之戰:文公薨,襄公初立,秦穆公借機出動軍隊攻晉。關於先軫、欒枝一個說打一個說不打,襄公聽取了先軫的定見,出動軍隊迎敵。“敗秦師於肴,虜秦三將孟明視、西乞秫、白乙丙以歸”。襄公聽媽媽的話,釋放了俘虜的孟明視、西乞秫、白乙丙,先軫頗有微詞。三年後,孟明視率秦師伐晉,同一年,先軫之子先且居伐秦。秦晉交兵,互有斬獲。此戰之後,秦晉之間經常交兵,晉國強勢地遏止了秦穆公稱雄華夏的野望。


  鞌之戰:景公八年,郤克出使齊國,被齊頃公的媽媽笑話,由於他形體佝僂。郤克誓報私仇。剛好執政的魏文子以垂暮的原因請辭,而郤克接掌國政。景公十一年,借著魯、衛求救的時機,郤克率欒書、韓厥出動軍隊攻齊,與齊頃公戰於鞍,大北而追之。郤克想齊國交出齊頃公的媽媽為議和的條件,成果齊國不願,結尾仍是議和了。爾後,齊頃公赴晉,“欲上尊晉景公為王,景公讓不敢”。


  鄢陵之戰:厲公六年,鄭國不管與晉國的盟約,而與楚盟。欒書主張出動軍隊伐鄭。及至出動軍隊,楚來救。郤至說出動軍隊誅逆,見到強援就畏縮,那就沒辦法號令諸侯。所以迎戰楚師,射傷楚共王,大北楚師於鄢陵。


  自文襄,經靈成,至景厲,晉國遏秦困齊,與楚國爭霸而大獲全勝,更以諸侯身份立周皇帝(入襄王、立匡王),霸業到達高峰。厲公之後,悼公以魏絳而九合諸侯,這時晉國最為鼎盛時期,百姓無不為身為晉國人而感到自豪,周圍一些小國也紛紛於晉國交好當時秦國商鞅還沒有變法成功。


  一個國家一旦在外部沒有強敵那麽這個國家也就無法長久的存在下去,在公元前550年晉國六卿掌權使得晉國走上了滅亡之路:


  晉武公以曲沃代翼,其子獻公憂慮諸令郎以此為亂,所以遵從士蒍主張,大舉捕殺公族,無論是晉文侯一脈,仍是接近如桓叔、莊伯一脈,殺的殺,逃的逃,以至於晉無公族,為日後公室虛弱而六卿強盛埋下危險。士蒍,這以後為範氏;獻公滅霍、耿、魏,而以魏封畢萬,這以後有魏氏;獻公臨終托孤的荀息,這以後有中行氏、知氏(或智氏)。

  晉文公即位後,設全軍,為晉國六卿的構成打下根底。郤氏(郤榖、郤克)、狐氏(狐毛、狐偃)、趙氏(趙衰、趙盾)、先氏(先軫、先且居)、欒氏(欒枝)、魏氏(魏武子,畢萬之後)諸卿大夫開端昌盛。其間,趙氏最強。


  趙衰、趙盾父子,曆經文襄靈成四公,權勢滔天。襄公六年,趙衰、欒枝、咎犯、先且居等重臣都去世。趙盾得到了專政的時機。第二年,襄公薨,趙盾立年幼的靈公即位,“益專國政”,乃至以卿大夫的身份會盟諸侯,隱約有僭越公室的痕跡,到了靈公薨而成公立,賜趙氏為公族大夫,其他的卿大夫愈加不滿。而趙穿弑靈公就成為諸卿伐趙的最有力托言,那時趙盾身後,其子趙朔將下軍救鄭,打敗楚國歸來,成果卻見韓厥來勸個人流亡,趙朔不從,結尾屠岸賈率眾發難於下宮,殺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皆滅其族。史稱下宮之難。(這以後,在韓厥、程嬰、公孫杵臼等人的協助下,趙氏孤兒趙武長大成人,順暢報仇而滅掉屠岸賈一族,持續趙氏的開展)

  趙氏被滅,諸卿大夫爭權。景公八年,士會(範氏之祖,諡武子,史稱範武子、隨武子)告老致仕,郤克執政,出動軍隊攻齊而大勝,郤氏日益壯大。到了厲公的時分,郤錡、郤焠(郤犨)、郤至位列三卿,至此,郤氏四世八卿(郤榖、郤溱;郤缺;郤克、郤犨;郤錡、郤至)。最初,郤錡與欒書作偽證助屠岸賈滅趙氏,而郤克之後,欒書執政,郤氏卻比欒氏愈加強盛。欒書不忿,及至鄢陵之戰,更因郤至不必其謀而心生仇恨。恰逢厲公想“盡去群大夫而立諸姬兄弟”,欒書夥同中行偃,讒害郤至,借胥童滅三郤。緊接著,欒書、中行偃趁厲公出遊,弑殺厲公而立悼公。悼公即位重用魏絳(諡昭)而九合諸侯,戎、翟親附。跟著郤欒之爭的完畢,郤欒兩家先後虛弱。可是“晉由此大夫稍彊”。悼公薨而子平公彪立,此刻,趙氏(文子武,趙成子衰之後)、韓氏(宣子,韓獻子厥之子)、魏氏(獻子,魏昭子絳之後)強盛,而吳延陵季子、晉叔向皆預言爾後晉歸六卿。


  自景公始作六卿,經厲悼平昭四公而六卿稍強,至頃公,而“韓、趙、魏、範,中行及智氏為六卿”。(範氏,始於士會,他先封於範後封於隨,其有些子孫以範為氏,他的祖父是士蒍;中行氏,始於荀林父,他在晉文公始作三行以備胡時擔任中即將,遂以此為氏;智氏,始於荀首,他是荀林父的弟弟,荀息的子孫。)

  這六家之間,彼此爭權,結尾發生了兩次大規模的爭鬥:


  其一,範、中行之亂:晉頃公六年,晉國六卿“平王室亂,立敬王”;頃公十年,趙簡子鞅合諸侯而入周敬王於周,隱約成為六卿之首;頃公十二年,魏獻子率諸卿大夫以法誅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而弱公室,公室由此益弱。趙鞅的興起,讓範氏、中行氏較為憂慮,定公十五年,中行寅(中行文子)、範吉射(範昭子)率眾攻趙鞅,而定公以三家作亂,獨追趙鞅於晉陽而攻之。荀櫟(智文子)、韓不信、魏侈與範、中行動仇,所以出動軍隊幫趙鞅,成果範氏、中行氏敗走。定公二十一年,趙鞅趕開中行氏、範氏,得邯鄲、柏人。“趙名晉卿,實專晉權,奉邑侔於諸侯。”經過此亂,趙氏成為六卿之首,專晉國政。

  其二,三分智氏:範氏、中行氏被驅趕之後,晉國六卿隻要四卿(智、趙、韓、魏)。出公十七年,“知伯與趙、韓、魏共分範、中行地認為邑”,出公怒,布告齊、魯,要征伐四卿。成果四卿驚懼,反撲出公。出公失利出逃,成果死於路上。智伯立哀公,由此專晉國政,遂有範、中行地,最強。智伯專政,日益專橫,乃至先後向三卿需求土地,而趙襄子不予,他就率韓、魏攻趙。智伯率三家之力而進犯趙氏的老巢晉陽,“引汾水灌其城”。趙行反間,激起韓、魏巢毀卵破的想法,結尾“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共殺知伯”,而“趙北有代,南並知氏,彊於韓、魏”。如此一來,晉國六卿實踐隻有三家,而趙氏最強。


  往後朝代晉國完全被三卿控製公元前376年三卿趙、魏、韓三卿切割智氏之地。晉幽公害怕三卿,反而前往朝覲三卿,除了絳、曲沃,晉地盡入三卿之手。魏文侯立晉烈公,而與趙烈侯、韓景侯實踐上成為了諸侯。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賜趙、韓、魏皆命為諸侯,從名義上承認了趙、魏、韓的諸侯位置。晉靜公二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滅晉後而三分其地,把晉君封於端氏。趙肅侯遷晉君到屯留,結尾消亡晉國。


  我到晉國時晉國正是鼎盛之時六卿盡力輔佐晉悼公,晉國上下一片歡聲笑語百姓安居樂業,剛進入一個小城這裏的繁華就震驚了我,可以說這裏足以比擬秦國的鹹陽城,但我知道最多再過10年這裏的一切便會沒落,無數的人被動的加入六卿隻見的爭奪,無數的百姓離開他們引以為傲的國土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找一處店叫了點小吃,我便開始欣賞起晉國這繁華的街道四處都有叫賣聲傳出,光聽叫賣聲便知現在晉國的強大,一買菜的老頭和小販爭論價格倆個孩童牽著父親的手在街上淘買小吃,倆個小孩玩鬧被大人抓到挨了一頓訓斥,父母轉身之際便有撒開腿又玩鬧了起來,父母見狀搖搖頭便沒有去管……


  店家的說話聲引起了我的注意:“孔子先生來了快快請進,您來我這裏我倍感高興快快請坐,今天您和您學生的飯食錢便不要了。”


  “哈哈,店家此話差異我不過隻是一流浪書生而已,店家不必這樣這吃飯給錢從周朝便形成又怎可為我而破例。”便和眾弟子尋了一處偏僻之處叫了些酒食準備進餐。


  我仔細打量走進來的老者,老者有些消瘦但卻給人一種和善的感覺,周圍許多弟子有穿錦衣的也有穿麻衣的,我猜想這可能便是孔子了,我起身向老者走去我走到他們跟前他們沒有注意我而是繼續聊著他們的事。


  “晉悼公盡然不聽我等的勸告。”一身穿錦衣的學子開口道

  “哎,看來這晉悼公也不像外麵傳的那樣賢明。”與他同桌的弟子附和道。


  這話傳到其他桌其他弟子也附和道“是呀是呀,老師與他一說國事他便以各種理由敷衍,真是……”


  一麻衣學生急忙說道“諸位師兄謹言,我等還在晉國的土地上,這樣議論國君恐是……”沒說玩便被錦衣弟子打斷。

  “誌軒你怕甚吾等要改變這時代就要有流血的準備,你這般維諾還不如回家種地呢。”眾弟子哈哈大笑。


  此時老者開口了:“好了不要鬧了,晉悼公是一位賢德的君王他治下的百姓的生活有多好不用我說你們也都看見了,雖然他聽不進吾等的勸告但他的依然是位賢王,爾等不可再議此事。”


  聽到老者所說的話我佩服不已,一般為君王提建議的學士如果君王沒能采納那心中一定有怒火可這位非但沒有生氣還說君主的賢明實數難得,我向老者所在之地走去。


  老者身邊的弟子見我向老者走來便死死盯著我生怕我傷害老者,我走到老者桌前躬身一禮道:“敢問先生可是周遊數國的孔子,孔大夫子否?”


  老者起身回禮道:“吾便是孔子不知小友找老夫何事?”


  “早聽聞孔夫子大名卻未成見過,今日有幸見到孔夫子本尊我倍感欣喜,剛又聽到夫子言論實在高明,小子鬥膽想和夫子討教一下學術上的問題,不知夫子敢接否?”


  孔子還沒說話他的弟子便開口道:“這位先生吾之老師學術不是汝能相提並論的,小哥最好還是離開吧。”


  我沒有管眾位弟子看向孔子,孔子笑道:“這有何不可老夫便討教小哥一二。”示意弟子騰出位置讓我坐,我也沒有客氣便坐下了。


  孔子看向我道“小哥可以開始了嗎?”


  “可以了”


  “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對待任何事物都要想到他善的一麵,不能一味的去用惡去定義一個人,對待百姓應該實施仁政不能一味的去壓榨百姓。”


  “夫子所說有理但人之初性本善,吾認為不可信人在環境下是會變的,人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一些壞到骨子裏的人不能用性本善來定義。”


  孔子一聽搖搖頭道,先生恐是不知其中意思,吾來與小哥詳細說明。


  圍繞人之初性本善討論了三個時辰,外麵天色已經黑了下來,我與孔子的討教才結束,這期間有人認同我的觀點,也有人認同孔子的觀點,討論之後我才知道孔子之學識是多麽淵博,和他討論我感到我的收獲很多。


  孔子道:“和小友老夫也頗有收獲,小友的學識也讓老夫頗為差異,小小年紀竟有如此見識。”


  “夫子過獎了晚輩不過是稍微有些見識和夫子相比還相差很多。”


  “小友就莫要謙虛了,要不是天色已晚老夫還想與小友在聊一會,隻是我等明天還要趕路今日需早些休息。”


  “夫子要走去何地?夫子不是才剛到這晉國沒幾天嗎為何就要離開。”


  “老夫之誌向在晉國無法實現,老夫想去他國試試,老夫就告辭了。”說完便起身合眾弟子向外走去。


  我急忙走到孔子身前道:“正好我也想去他國看看,夫子可能帶我一起。”


  孔子一聽麵露喜色道:“好,明日卯時來城門處我等一並出行。”。


  “好,明日我定去。”說完我便讓開路讓孔子一行人離去。


  看著孔子離去的背影我暗暗道還真是個學識淵博之人和他一起我定能學會許多東西,走進小店要了一間房子我便早早睡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