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封商> 第三回 天風姤,殷商初見(8)

第三回 天風姤,殷商初見(8)

  祀末,整個殷都幾乎都被托王的入葬和祭祀所佔據,戎胥甸仲潏自然也在受邀觀祭之列,只是仲牟這等諸侯伯的家眷便無權露面了。

  轉歲過去便是新的一祀,等到三月後,新王登基,又會是新祀的元年。

  戎胥甸閑暇之餘,也常觀看兩孫兒習武,卻發現舉手投足間,牟兒似乎長高了些,也壯實了些。回想近月,全不見他自幼便帶的虛弱之症,雖不明其中所以,但也不妨礙他料定孫兒的沉疾怕是已然大好了。

  他與五兒妻一商量,便決定即日起傳授牟兒他戎胥氏的巫武。

  在大哥的陪伴下,仲牟從最基礎的樁法開始學起。

  所謂樁法,便是以各種身形姿態,或靜或動,結合器具打磨體魄,再配合吃食和葯血浸泡。雖然各族的樁法皆有不同,但無疑是甲肉境最基本的修鍊。

  根據阿爺的說法,有的樁法需常年食肉,有的樁法甚至還要食毒,而他戎胥的樁法則需要配合混了藥草的猛獸之血來浸泡。

  難怪天下巫武只有大氏族掌握,先不論是否有傳承秘法,就說這煉武所用一干消耗和來源,便不是小族和平民能夠負擔得起的。

  「牟兒,咱們戎胥氏脫宗於鳥俗氏,巫武本也該一脈相承,但鳥俗氏的巫武卻遠沒有我戎胥這麼強,你知道為甚麼?」

  「是阿爺強?」

  「你阿爺自然不弱,但你四伯那般中人之資和憊懶性子也能進入銅骨,可不是阿爺的功勞,這就要說說你軒曾祖,阿爺的先父考了。」

  「曾祖比阿爺您還厲害嗎?」

  「倒也不是,你曾祖並未能煉到罡身境,甚至銅骨巔峰也未到。要知道巫武之道若細細劃分,從磨鍊筋肉開始,甲肉初成、小成、大成甚至巔峰時,一鼎之力便是極至;之後若能煉鍛入骨,破入銅骨境,從初成到巔峰,便能達到三鼎之力,但又見極至;若再能凝罡於皮,甚至凝罡於外,便是罡身境,到得罡身巔峰怕是有九鼎之力,你阿爺如今五鼎之力,已經是罡身小成了。但巫武修鍊,越往後越艱難,耗費時日越多,你阿爺如今進境幾乎停滯,血肉也開始虧敗,自知有生之年已再難進一步了。」

  「那阿爺為何說是曾祖父之功?」

  「若沒有你曾祖父,阿爺的巫武怕也只能煉到銅骨大成,這全因鳥俗氏的巫武傳承煉到極至只能到銅骨小成,之後就要各憑際遇,而你曾祖父年輕時,與你曾祖母相識,又幸得了古人留下的隔世傳承,他老人家結合了你曾祖母驪戎氏的『馭蟲經』,創出了『伏獸殺道』,才讓你曾祖父煉入大成,可惜他那時修習多年,體魄已定,縱然改修了『伏獸殺道』,最終成就也有限。倒是你阿爺我自幼便習這『伏獸殺道』,資質不差,按部就班便煉到了銅骨大成。至於後來的巔峰和破入罡身境,也是你阿爺的造化使然,生死之間領悟刀法,進而創了『伏獸殺刀』,只是這刀鋒利是鋒利,生死之間助我斬破罡身桎梏,但這刀傷人也傷己,斬費生命之力,所以阿爺恐怕是活不到吳伯老兒那等耄耋之齡。」

  「阿爺的『伏獸殺刀』是不是岐城前那從天飛落和翻轉的招式,還有與周老伯對戰時,有個挑刺的招式,好像大青的角頂一樣。」

  「牟兒的眼力和記憶真箇很有天資,比你幾個不成器的父伯強多了!哈哈~牟兒看到的正是其中三刀,衝天的叫『鷹落斬』,翻轉的叫『龍旋絞』,挑刺的叫『犀突挑』。阿爺這『伏獸殺刀』,名曰刀,卻集身法、腿法、手法、刀法於一體,有刀時便是刀法,無刀時便是拳掌之道。更能助人破入罡身!」

  「那我們戎胥豈不是能源源不絕的煉出罡身高手?若是一群阿爺在,是不是天下無敵了?」

  「哈哈~傻牟兒,一群罡身那是小兒天真嬉言,商王族和帝神教的巫氏傳承著罡身巫武已久,如今看來周氏的怕也是,此外還不知有哪些不顯於世的,但又有幾人能破入罡身,因為那破境一關十分艱難,甚至有巨大危險,往往九死一生,需要巫武、心境、境遇諸多機緣加身,才使得罡身強者了了。好比商王武丁之後,王族便再無罡身之人了;又好比周伯季歷之前,也未曾聽說他先祖中有誰是罡身境強者。」

  「如今周老伯離世,阿爺是不是天下最強了?」

  「阿爺可不敢妄自尊大,這殷都里的大巫主便是最年輕的罡身強者,而阿爺在岐城下被射傷的那一箭怕也不弱於罡身。這世上從不缺驚才艷艷的天資之輩,說起來阿爺多年前便曾敗在罡身強者手中,至今連對方是甚麼人都不知。牟兒將來巫武有成,也莫要學那井底之蛙,以為目之所及就是整個天下!況且阿爺領兵多年,深諳個人武勇再強,也難敵師陣之威的道理。人的氣力終究有限,百人敵不過,便用千人萬人來耗,除非能有古時傳說中那般超凡脫俗的神人之境。」

  阿爺在耐心講解了巫武后,才將自家武學修鍊之法娓娓道來。仲牟聽得入神,只覺一扇巫武大門徐徐開啟。

  「『伏獸殺道』本有六式,分為鷹、蜂、虎、蛇、麋、熊,而你阿爺改道為刀,自創了犀、象、龍三式,統共九刀。每一刀都有無數變化,對戰時,靈活使出便可應對各種殺招。但每一刀的修鍊,都有各自的樁法相應。唯有習煉好樁法,才能磨鍊體魄,之後招式習練反而水滴石穿。因為每一刀的講究不同,需將體魄的某一面,煉到極至,如你阿爺自幼力大,偏重修鍊力的樁法,如今犀、象、龍、熊、虎幾刀最強,反而很難將鷹、蛇、麋、蜂的刀法精髓發揮,這是每個人的體魄天賦不同決定,所以也無人能將阿爺這殺刀練全,故而在選擇第一樁的時候尤為重要,選錯了今後怕要事倍而功半,耽誤了大好煉體時機。」

  「阿爺,阿爹和阿哥是從哪一樁修鍊起的?」

  「你阿爹是從麋樁煉起,如今以腿腳見長,而你阿哥從熊樁煉起,如今以氣力見長,但牟兒,你與你阿爹阿哥不同,他們自幼一個跑得快,一個力氣大,但你先天體弱,卻心思靈巧,故而阿爺以為你該從蛇樁煉起,以敏銳變化為主,練好『蛇盤刺』這一刀。」

  「那之後孫兒又該煉哪一刀?」

  「記住阿爺的話,刀刀輕莫如一刀精。煉好一刀,便可保身破境,成為強者。不必貪多,更不要好高騖遠,急於求成。阿爺便是擔心你長於靈,卻失之於穩……」

  之後的幾日,戎胥甸抽空便將蛇樁的種種訣竅對仲牟一一傳授。

  仲牟無論因曾經體弱,還是失魂,都是初聽這等巫武修鍊的細解,與自己腦海中的《自然經》迥然不同。

  他聽得格外認真,一邊聽還一邊不斷回想著從岐城開始的所見,阿爺與周將的對陣,吳人與叔伯們的激斗,周老伯突圍的拳腳,無疆與少女的交手,甚至那詭異刺客在山中的二度刺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