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催人淚下
相識的一位北漂少女。
介紹他認識了一位中年人。
中年人來到董曉碗住的地下室,仔仔細細的好一番問答,約他第二天下午,到京城某某地某某號某層樓某間,深度麵談。
董曉碗興高采烈。
連夜告訴了北漂姑娘。
姑娘替他高興。
遞給來一張紙:“一定記牢上麵的所有答題,不要慌張,鎮靜自若,腦子才會清醒如故,我想,你一會成功的。我等著你的消息。”
姑娘走後。
董曉碗就按照她的提議。
認真記背起紙上的答題。
那全是些關於寫作編劇本的基本要求和提示,還有一些世界文化名人及其代表作,代表作的主要思想和影響度等等。
這對成績優秀的董曉碗而言,不算太困難。
唯一的難題。
是他讀書看劇太偏頗。
除了軍事特工題材,其他的似是而非,有的,根本就不知道。好在他天性不服輸,記憶出眾。奮戰一個通夜下來,卻也琅琅上口,倒背如流。
第二天.
下午一點過。
董曉碗按地址來了某某地某某號。
警戒線放得遠遠的大門右側,掛著一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的白底黑字牌;一位徒手男人對他立正,敬禮。
“同誌,請問你找誰?”
董曉碗有些慌亂。
說我找某某地某某號某層樓某間。
男人聽了返回崗亭打電話,然後出來,重新立正,敬禮,指示著路徑。按照哨兵和路牌的提示,董曉碗上了某層樓某間。
門口又是徒手男人。
立正。
敬禮。
“同誌,你就是董曉碗吧?”還隻有16歲的北漂少年,何時受過此等待遇和見過此等陣勢?“我,我,我,”漲紅了臉,越急切越說不出話來。
“處長正在等你,進去吧。”
男人微微一笑。
引領他進了裏間。
裏間,昨天那個中年人,正慈祥的的看著他:“別緊張,我們隨便談談,請坐吧。”董曉碗機械的坐下……
又是好一番問答。
未了。
男人莫明其妙的咕嘟一句:“這孩子!”
然後,直視著對方:“我是男人,直來直去吧。你想考藝院,這很好,可我覺得,你沒有當好演員的天賦,哦,我是指那種日後要大紫大紅的一流演員。
我倒有個建議。
與其一輩子演個匪兵甲,特務乙,恐怖份子丁。
不如做自己擅長的事。
因為我發現,你的文筆很好,編故事的才能出眾,思路打得開,有個性特色。所以,如果你改學編劇創作,我想,是會成功的。”
其實。
他對自己也了解不清楚。
隻是憑著一腔要當演員的熱血,就獨闖京城。
此時此際,很難感到對方的建議,是否合理?隻是機械的點點頭:“好的,我同意。”中年人銳利的掃視著他,強調到。
“我提議的是編劇創作。
不是表演。
你聽清楚了嗎?”
董曉碗又機製的點點頭。男人拉開抽屜,拿出一張硬質精致的表格,在桌上推過來:“同意,就請填好,然後在右下角簽上你的名字和年月日。”
董曉碗機械的拿起。
竟是一張“××××××××藝術學院·創作係”的入學登記表……
這樣,少年董曉碗奇跡般的,如願進了眾星捧月的藝院。
當他從總部出來,樂不可支的給那個北漂姑娘打電話時,對方手機不通,從此杳無音訊,好像人間蒸發。
董曉碗在藝院刻苦攻讀。
大有長進。
連續幾年的畢業創作,都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好評,並被評為優秀學生。
董曉碗滿20歲生日那天時,雙喜臨門。一是,他創作的《我是祖國的戰士》劇本,獲得藝院當年的創作一等獎,由八一電影製片廠進行改編拍攝,全國上演。
二呢?
接到當年的那個中年人,後才知道實是藝術創作大佬電話,要他當晚到家一敘。
是時,董曉碗穿戴一新,著裝整齊。
正當年的小夥子,個子己躥到1米80,國字臉龐,寬肩濃眉,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字正腔圓,磁音十足,端的個英俊瀟灑,玉樹臨風。
人稱“少年才子”。
走在路上的回頭率。
高達百分之百。
“報告!”“進來!”氣宇軒昂的少年才子,輕輕推門而進,刹那間楞住了:四年前那位消失的北漂姑娘,穿著嶄新的軍裝,正笑吟吟的看著自己……
一段傳奇展開。
一闕故事釀成!
當年的北漂少年,現在的少年才子。
成了藝術創作大佬的準乘龍快婿。一年半後,《我是祖國的戰士》拍攝成電影上演。
作為描寫改革開放中,麵對形形色色,軍內軍外的現象。
堅定自己信仰,保衛祖國的戰士心理,動作片。
角度新穎,觀念大膽,審美如一,受到觀眾好評,創了當時軍片的最高上座率。
此時,在處長和許多老前輩老教授的精心扶持下,董曉碗己顯示出了“大編劇”的天賦和苗頭,己提前進入了“優秀班”,成了事實上的少年碩士。
由於工作原因。
一對令人羨慕的情人。
離多歡少。
常常是女友下哨位演出,董曉碗又得到某地采風。好在,二人感情深切,年齡也不大,定婚後,結婚一事兒,在處長老爸的默認下,一年年的拖了下來。
不知不覺又過了幾年。
董曉碗從藝院係作係“優秀班”畢業。
獲得國家認可的碩士學位。
而女朋友,也由一普普通通的表演者,成長為在軍內軍外享有盛名的著名演員,中央歌舞團,中央廣播藝術團和中國輕音樂團等國家級專業演藝團體,紛紛對她發出了邀請。
正在此時。
天嫉紅顏。
突降不幸。
處長女兒隨分隊下隊演出時,不幸遇山洪暴發,分隊一十八個人,無一幸免……斂葬了未婚妻,悲痛欲絕,心灰意冷的董曉碗,給老淚縱橫的準嶽父母,端端正正的敬了最後一個禮。
不顧上級和戰友的勤苦挽留。
回來回到了故鄉……
正是這段催人淚下的經曆,最終形成了董曉碗憐嬰和愛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