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禦塵記> 第347章 陽謀

第347章 陽謀

  推恩令這一陽謀一出場便縱橫無敵,幾乎沒有其他陽謀可以與之相比,非但是因為這一陽謀根本無解,而且被推恩令澤被的諸侯們還要感恩戴德,那些能夠有機會分到封地和財產的諸侯之子們,更是從心眼裏感激涕零,把一個兵戎相見、刀光劍影甚至可能舉國之戰的大事,化成了一個皆大歡喜的事情,這就是推恩令的魅力,也是中國老祖宗們令人驚歎的智慧!


  但是,陽謀不僅僅於此,還有諸多用處,比如殺人。


  在《晏子春秋》裏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齊景公手下有3員大將,分別是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他們三人,個個武藝高強,勇猛無比,為國立下汗馬功勞,但他們居功自傲,仗著兵權在握,權傾朝野,變得越來越驕縱,誰都看不起,齊景公十分擔心這三人不臣之心,萬一他們聯手起來,國將易主,於是一代名相晏子將獻給了齊景公一個奇謀。


  齊景公準備好了兩個嬌豔欲滴的大桃子,放在無比華麗的金盤中,然後叫那三名大將一起來,名義是因為他們巨大的功績,封賞他們,三人滿懷欣喜地趕到皇宮,晏子對他們說:“這是國君賞賜給你們的桃子,但隻選出了兩個最優良的桃子,請將軍們根據自己的功勞來分這兩個桃子吧。”說完晏子便走了。


  此時三名大將互相看了幾眼,其中,公孫接是個急性子,他立馬就上前拿了個桃子咬了一口,田開疆一看就不爽了,你公孫接也好意思比我先吃桃子?我當年兩次領兵作戰擊潰敵軍,保衛了我齊國,我當然有資格吃桃子,說罷就吃掉另一個桃子。


  這下古冶子憤怒了,我剛剛隻是和你們客氣一下,當年我為了保護國君,在水中與龐大的鱉怪纏鬥,讓國君順利回國,才有我國的今天,我竟然連個桃子都不配吃?隻聽見長劍出鞘之聲,古冶子竟然倍覺羞辱,拔劍自盡了。


  另外兩名大將的臉瞬間就紅了,為了一個桃子,竟然幹出如此羞恥的事情,逼死了自己的好兄弟,於是也紛紛拔劍自刎。隨後晏子與齊景公緩緩走出來,讓手下給他們穿好衣服,按照勇士的葬禮埋葬了他們。小小兩個桃子,竟然不費吹灰之力就讓三位大將自刎了。


  這就是曆史上出名的二桃殺三士,試問這三名大將,難道不知道那兩個桃子是國王和晏子的陰謀?當然知道,那便已經不再是陰謀,而是陽謀!讓被殺者明知這是計謀,依舊上鉤,原因在於他們三人已經分崩離析,那桃子便是一個利益的象征,一點蠅頭小利,便可以讓他們互相爭鬥不休,根本無法脫身,這二桃殺三士的內核,還是離間計的巧妙運用。


  當然,陽謀用到了極致,則可分割天下,主宰一方,從一介布衣,到天下霸主,又有何難乎?

  《三國誌》曾經記載到: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誌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裏,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一篇宏論的意思是:因此先帝就去拜訪諸葛亮,總共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於是劉備叫旁邊的人退下,說:“漢室的統治崩潰,董卓、曹操先後專權,皇上蒙受風塵遭難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計自己的力量能否勝人,想要為天下人伸張大義,然而智慧與謀略淺薄不足,就因此失敗,弄到今天這個局麵。但是我的誌向到現在還沒有停止,先生認為該采取怎樣的辦法呢?”


  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獨掌大權以來,各地豪傑紛紛起兵,占據州、郡的人數不勝數。曹操與袁紹相比,聲望小人又少,然而曹操之所以能打敗袁紹,以弱勝強的原因,不僅依靠的是天時,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現在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持皇帝來號令諸侯,這確實不能與他爭強。孫權占據江東,已經曆三世了,地勢險要,民眾歸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孫權這方麵隻可以把他作為外援,但是不可謀取他。荊州北靠漢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資都能得到,東麵和吳郡、會稽郡相連,西邊和巴郡、蜀郡相通,這是大家都要爭奪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卻沒有能力守住它,這大概是天拿它用來資助將軍的,將軍你是否有占領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勢險要,有廣闊肥沃的土地,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富,高祖憑借它建立了帝業。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在北麵占據漢中,那裏人民殷實富裕,物產豐富,劉璋卻不知道愛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賢明的君主。將軍既是皇室的後代,而且聲望很高,聞名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思慕賢才,如饑似渴,如果能占據荊、益兩州,守住險要的地方,和西邊的各個民族和好,又安撫南邊的少數民族,對外聯合孫權,對內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勢發生了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直指中原一帶,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到秦川出擊,老百姓誰敢不用竹籃盛著飯食,用壺裝著酒來歡迎將軍您呢?如果真能這樣做,那麽稱霸的事業就可以成功,漢室天下就可以複興了。”

  隆中對一出,南陽那一介躬耕壟畝的諸葛亮,足以堪稱天下謀士之首!今後數十年天下三分鼎立的局勢,莫不言中,整個三國史的發展,皆與諸葛的隆中對如出一轍。


  《隆中對》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年僅二十七歲的諸葛亮的遠見卓識!為茫然中的劉備提出了一套完整正確的戰略方針,對以後劉備集團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指導作用。以後形勢的發展變化,證明了諸葛亮對局勢的分析,是非常符合客觀現實的。


  《隆中對》成功預測了天下三分,並造就了劉備以一個極弱的實力,最終實現與曹魏、孫吳分庭抗禮的建國神話,成為千百年來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古今戰略決策經典。


  隆中對之所以也被認為是陽謀的代表,是因為無論是北方的曹操,還是南方的孫權,無不知曉劉備的野心,曹操曾經煮酒論英雄,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劉備英雄之名,曹操與孫權均是心知肚明,但是他仁義之名,天下聞名,這就是劉備最難得的資本。


  當時的百姓,苦於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至今的長期戰爭已久,各個諸侯莫不為了征兵征錢糧,橫征暴斂,無論是曹操,還是當時其他諸侯,都以殘暴之名聞名,曹操非但建立了摸金校尉,成為盜墓賊的始祖,在各個古人墓穴中搜尋寶物,甚至多次屠城,動輒殺害十多萬民眾,屠夫之名,天下皆知,相比之下,劉玄德簡直是天使。


  也許很多後世之人,覺得劉備虛偽,但是劉備一生,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屠城殺戮的汙名,當時的百姓聽到是曹操來攻城,無不膽戰心驚,聽到劉備則是簞食壺漿,可見劉備愛民的名聲不虛矣。


  隆中對若是說給曹操,絕對沒有任何作用,因為曹操是要奪取天下之人,若是說給孫權,也毫無作用,孫權勢力雖然小,但有長江天塹,假如拿下荊州益州,足以與江北的曹操劃江而治,平起平坐,何必要三分天下?

  唯獨對於劉備,如獲至寶,因為劉備不缺仁義之名,但是沒有強大的實力,無法與曹魏、孫吳對抗,隻能踏上西進之路,將益州作為一個根據地,進可攻,退可守,是事業的一個基業。


  這一陽謀,天下人皆知,卻無法阻擋劉備的三分天下之路。


  借荊州,吞益州,西進巴蜀,占據漢沔,三分天下之勢一成,聯吳抗曹已定,天下格局則固若金湯,無法撼動,蜀漢二主,長達五十餘年,雖然勢力在三國中最弱,始終沒有被魏吳吞沒,直到司馬懿篡奪大權,才最終滅國蜀漢,可見益州之鞏固的地位。


  隆中對,三分天下,這一陽謀,貴在獻給了對的人,硬生生在鐵板一塊的大地之上,撕下一塊建立蜀漢,不愧是陽謀之中,誌向最大者,一番策論,竟然最終奪取了三分之一的天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