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望南陽
留守洛陽的沮授並未閑著,張遼死盯著曹操與呂布的動向,龐德率軍南下,掃平了盤踞在穎川附近的黃巾軍何曼、黃邵等部,擊潰了數萬黃巾軍。
回到長安的楊翦,除了每日上朝,便安心在家陪著兩位夫人,王若忙於處理外務,常常是一身疲憊在家,這讓楊翦很是心疼,不過王若倒是不以為意,隻是並無什麽心思應付楊翦的需求了。
這個時代的壽命普遍比後世短了一大截,清晰知道這一點的楊翦自然不會放任讓王若這麽辛苦,他開始有意識的教導王若要懂得選用得力的幫手,將事務慢慢交出去,關於分權與製衡的手段,自然也教了不少。
關東的形勢暫時保持了相對穩定,隻有幽州的公孫瓚已經被袁紹逼到了困守易京的地步,敗亡隻是遲早的事。
聽說這位英俊不凡,曾經意氣風發的一方大佬,如今變得有些神經質。他在易京周圍修築了十道塹圍,塹內廣築五六丈高的土台,上設望樓,以兵丁駐守,在最中央的是一座高達十丈的土台,公孫瓚帶著妻妾居住在上麵,築起了大鐵門,嚴禁男人入內,傳遞命令信息什麽,都是用繩索係個籃子上上下下。
公孫瓚在高台內貯藏了幾年的糧食,幾乎斷絕了與外人的來往,以為這樣定可安枕無憂。
楊翦聽到這樣的消息,一度懷疑是諜報有誤,這是縮起頭來等著挨刀嗎?
曾經威震異族,顯聞關東的一代豪傑、白馬將軍公孫瓚,居然墮落成了這副模樣,實在令人唏噓。
曹操與呂布顧忌於張遼的壓力,暫時都未采取大的動作。
徐州的劉備正在整軍,袁術似乎有北進攻打徐州的意圖。
從地圖上看,關中地區的勢力要出擊中原,有兩條路線最為便捷,一是東出洛陽、虎牢關,便可進取兗州,虎視冀、幽、青、徐、豫州等廣大地區,另一條路線,便是自秦函穀關南下,進取荊州的南陽,虎視荊州、漢中與豫州等地。
當然,還有兩條路線,一是北上並州,出擊冀幽,一是從散關、祁山這些險要之地入漢中、冀州。
逐鹿中原,坐擁天下,楊翦自然知道,關東才是重中之重。
如今已據有兗州近半郡縣,下一步,楊翦暫時放過了曹操與呂布不取,將目光放在了南陽。
占據了南陽,便等於擁有了兩隻拳頭,無論是掄起一隻拳頭砸人,還是左右勾拳連環出擊,在戰略上的主動權,在戰術上的選擇權上,楊翦都將占據有利的地位。
南陽,宛城,張濟。
楊翦將李複、賈詡、荀彧、荀攸、郭嘉、鍾繇等人都請到了將軍府,隻討論一件事,解決南陽的張濟。
當初董卓手下四傑攻入長安後,張濟緊接著便退出了長安,後來又接受楊翦的建議,出關中,入宛城。由此可見,張濟這個人雖然有野心,但是識時務、知進退,並非有勇無謀之人。
所以楊翦更傾向於先禮後兵,看有沒有可能勸其歸附朝廷,交出兵權,入朝為官。
這一點,與賈詡的想法不謀而合,與張濟的侄兒張繡有些舊誼的賈詡自告奮勇,願意去宛城勸降張濟。
計議既定,楊翦倒也不急,告訴賈詡幹脆過完年再去。
確定了下一步的方向,具體的方略自然由幾位先生商議後,才交給楊翦決定。
楊翦又特意入宮找小皇帝聊了一下午的天,小皇帝提及自己想還歸洛陽的想法。
楊翦將重建洛陽的進度大概介紹了下,委婉的表示小皇帝再等待半年左右為宜,不過楊翦也表示,楊安殿已經建好,若是小皇帝真的堅持,自己自當認真準備,護送小皇帝安全返回洛陽。
小皇帝沉默了很久,才勉強同意再等待些日子。
出宮之後的楊翦不得不正視起一個問題來,隨著小皇帝年齡增長,自己與他之間的矛盾將會越來越深,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