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從來沒有的帝國> 第五十四章 葬禮

第五十四章 葬禮

  短暫的休息過後,恢復過來的小唐伯爵做的第一件事是舉辦一個葬禮。


  一個葬禮,為這群士兵舉行一場送葬儀式,讓他們的靈魂升入天堂。


  在之前的戰爭中,小唐伯爵強命他們死守陣型,這固然是帶來了勝利,但是也讓他們死了人——在戰爭的過程之中,他們還可以把這個憤怒發泄給敵人的軍隊,但是在戰爭結束后,這些怒火還沒有乾淨的士兵又要把憤怒發泄給誰呢?


  所以說,需要一個葬禮,一個儀式,就好像是東方的白起與士兵同吃同睡,西方的拿破崙能夠喊出他每一個親衛隊隊員的名字一樣,都是收買人心的舉動。


  而現在,小唐伯爵做的也是收買人心的舉動。


  但是因為菲利普教士還沒有回來,所以這場儀式,是由小唐伯爵親自舉行的。


  首先,是要有能夠裝屍體的棺槨,儘管小唐伯爵極力的想要直接火化了事,簡單快捷,但是對於中世紀的基督徒來說,火化簡直就是不可接受的惡行,火化之人在最終審判之時根本就無法復活,也無法接受審判,最後就會直接墮入地獄。


  因此小唐伯爵也只好支持土葬。


  所有的士兵一齊出動,砍伐了數十顆參天的大樹,然後他們將樹木的軀幹掏空,將那些屍體,或者是肉泥放入其中,然後又採集了眾多的鮮花,裝飾在樹榦內,同時來掩蓋幾天之後屍體腐爛的味道。


  事實上,這樣沒有任何直接處理,還在不斷的腐爛過程中的屍體極其容易帶來瘟疫,因此小唐伯爵根本就不敢讓這支軍隊進城。於是整隻軍隊就在城外停下,當然,理由也是冠冕堂皇的:挖掘墓地。


  好在,小唐伯爵已經提前派出了騎士,要求戰死者的家人即刻參加他們親人的葬禮——這並不算太難,因為這些士兵都只是農奴出身,所以他們的家人也都生活在農莊當中。


  等到死者的親人都來到的時候,這個時候已經是三天之後,屍體已經開始腐爛並且散發氣味了,還好這裡是愛爾蘭的11月,雖然並不能算很冷,但總算起到了一點延緩腐爛的作用。


  親人們都見過了死者,或者是見過了死者混雜的肉泥,然後他們開始哭,或者喊叫,這便又是需要半天的時間,來讓死者的親人回復情緒,然後就是該牧師上場了。


  前面已經說過,菲利普教士並不在,所以這牧師,是由小唐伯爵親自代替的。


  如果這是一個正統科班出身的牧師,那麼這個葬禮的過程可就繁瑣了。


  首先,是要有迎靈禮。


  將死者的棺槨停放在牧師面前,然後牧師向著棺槨拋灑『聖水』,寓意著追憶他人生受過的洗禮。


  然後念悼詞。


  「在聖洗的水中,我們追憶他曾經接受洗禮,皈依基督,成為基督的門徒;願他也能追隨基督,到達永福的天鄉。」


  悼詞念完后,在場的眾人,死者的親人,以及死者的朋友就要開始唱聖歌。在聖歌聲中緩緩移靈進入聖堂,到達基督徒在世生命旅途起始處,同時也是終點站——祭台,並得以窺見那在寶座上的羔羊。


  然後在祭台之上,牧師就要開始念經文,其中包括——


  開端詞


  -讚美詩(選一首與光有關的詩歌,如『慈光歌』,並在幽黑當中,點燃復活蠟)


  -主禮致詞


  -對經一(導言、向天主獻蠟、聖詠吟唱、主禮向靈位或靈柩獻香)

  -對經二(導言、向天主獻蠟、聖詠吟唱、主禮向參禮者獻香)

  -對經三(導言、向天主獻蠟、聖歌吟唱、主禮向參禮者獻香)

  -讀經


  -短對答詠


  -主禮簡短講道


  -親友見證及分享

  -謝主曲(導言、向聖母獻蠟、謝主曲吟唱、主禮向聖母獻香)


  -禱詞


  -天主經

  -結束禱詞


  -主禮降福


  -結束曲(參禮者可以前來向靈位或靈柩灑聖水)


  總之,參加一個虔誠的基督徒的葬禮並非易事,但是我們也可以理解,葬禮流程的繁瑣只不過是為了讓死者的親人能夠再多看一眼。就好像我們的老祖宗也有著守夜的風俗,讓孝子再看一看這至親的人。


  但是小唐伯爵可算不上什麼虔誠的基督徒,而且這次死去的怎麼著也有著這麼多人,一個一個還不累死他況且身為一個傳統的中國人,他也只相信跪天跪地跪父母這一套,要他頌經更是無稽之談,他也不認識聖經上的字,特碼那還是用拉丁文寫的,所以,最後葬禮的流程是這樣的——


  首先,大家來走一波,瞻仰死者遺容,這個是東西方都有的,各位也都習慣了——雖然說大部分的死者都是殘肢斷臂,還有少部分是肉泥,實在沒什麼好瞻仰的。


  然後就是派出樂隊來奏樂,這個也好理解,死者嘛,都是要聽聽音樂的,音樂,這可是好東西,能夠陶冶節操,還能夠增加幸福感,你看,上帝的身邊不就有好幾個天使專門唱歌嘛。


  但是接下來的事,就讓這群愚昧的村民們無法理解了——小唐伯爵竟然給這些死人送上了大量的糧食!還特么都是弄好的白麵包!


  這可是白麵包!白麵包!白麵包!


  你竟然送給死人吃!還要眼看著他們腐爛!

  出身農耕文明的小唐伯爵,永遠也理解不了歐羅巴對於糧食的追求,早在唐的時候,漢族人的糧食種植比就能達到1:20,富地還能達到1:40,但是歐洲呢?種燕麥能達到1:4,這就是不得了的豐收了!


  所以今年小唐伯爵的糧食產量,只不過是達到了產量比1:9,就足以引發一場戰爭!

  但是把糧食獻給死人,是為了他們在地下不餓著,這樣的理由,小唐伯爵說出來農民也沒法反對。


  畢竟死者為大,而且死者還是他們的至親之人嘛。


  然後是守棺,出殯,選一個風水寶地,擇一個良辰吉日下葬,這樣的一套做完,說實話農民並不能知道這些都是什麼意思,既沒有牧師來禱告,也沒有唱聖歌,說聖經,但是,在這些根本就沒有天主的葬禮中,農民卻能感覺到一種莊重感。


  對於死者的尊重。


  以前,牧師們都說,死者到了天堂就享福了,他們就算是脫了罪,就能夠享受天使的侍奉,再也不用吃一點點的苦,但是卻從來沒有人想過萬一死者路上餓了怎麼辦呢?


  萬一死者在去天堂的路上餓了怎麼辦?

  難道還要讓他受餓嗎?

  所以說這一套儀式就這樣做下來了,死者們得到了尊嚴,榮耀,以及供奉,農民們以及士兵都比較滿意,接下來就是該料理還活著的人了。


  活著的永遠比死人重要。


  這個是不爭的事實。但是現在,作為一個家庭最重要的勞動力,一個家庭中唯一的支柱,這樣的一個壯年人死去了,他留下的孤兒寡母,又要怎麼過活?


  這個問題,小唐伯爵是必須安排好的,青年人或許只靠著一腔熱血以及虛無縹緲的榮耀感就能不顧生死奮勇殺敵,但是中年的老兵卻必須要考慮到自己的妻子兒女分生活,因此他們一旦到了服役年限,他們就會選擇退伍,就算是有沒退伍的,他們也會盡量的保全自己的生命,出工不出力。


  這並不是他們的錯,一旦他們死了,難道還能指望領主去養活自己的妻子兒女嗎?

  但是我們都知道,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哪怕就是在遙遠的未來,老兵,永遠都是最寶貴的財富,老兵有豐富的經驗,老兵有熟練的技巧,老兵還知道該什麼時候進攻,什麼時候撤退,很多的記錄都表明,一個隊伍裡面只要還有一個老兵存在,那麼這個隊伍裡面的新兵死亡率就會低上一大截。


  因此小唐伯爵就必須拉攏這些老兵——超長槍兵以及輕步兵,他們能夠從重裝騎兵的衝鋒中保下命來,這已經可以說是經驗豐富了。


  「凡是戰死的,他們的家人一律可以得到五十畝的荒地作為自己的耕地。並且在二十年內,他們的家人可以每年從領主這裡拿到200千克的小麥,100千克的大麥,以及200克的蜂蜜,三條重10千克的豬肉,五隻雞,一頭牛,以及任意價值10金幣的物資作為補償。」


  就是這樣的,這樣的一份物資,耕地暫且不談,單單是領走的糧食以及肉食,就已經足夠農奴一家過上相當不錯,甚至可以堪稱是中產階級的生活了,更別說每年還有10金幣的補償,相當於現代的一萬四——不要以為這並不多,在中世紀的年代,由於物資的匱乏,人們大多數有錢都花不出去,只能用來買糧食。


  而這一萬四,如果只用來買大米,你算算可以買多少!


  但是這樣的一份補償,很可能會引發另一個可能性,那就是士兵一旦殘廢,卻又沒死,那他就可能自殺。


  殘廢的人只是個廢人,只會給家裡增添負擔,但是死了卻能給家裡面帶來財富,那麼他為何不去死?

  所以,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小唐伯爵又定了另一份契約。


  「對於受傷不嚴重的,例如說胳膊上開個口子,但是能夠痊癒並且沒有影響的,視為一級傷殘,一次性補償2金幣的補血費。對於受傷較重,例如說耳朵被砍掉,眼睛瞎了一隻,手指斷了一根的,有影響但是影響較低的,視為二級傷殘,賠償參照死者的二分之一標準。對於已經殘疾,斷了胳膊或腿,雙眼失明,完全失去勞動力的,視為三級傷殘,完全按照死者的賠償標準。」


  就是這樣,這樣一份不管是活著的,還是死了的都照顧到的契約,讓所有人都非常滿意——雖然花銷難免的有點大,但是一隻忠誠的軍隊,一隻既勇敢又無畏,並且還百分百服從命令的軍隊,這可不是拿錢能買的到了——再說,雖然看著多,但是這比起雇傭一次性的一個月就要2000金幣的雇傭兵,可便宜了不止一個檔次了!


  命令發布,第一筆的賠償到位之後,小唐伯爵就發現,所有人,不管是騎士,農民,還是農奴,對他的好感都不止上升了一個檔次了——就算是騎士,也有可能在戰爭中死亡,而且騎士的兒子還不一定是騎士,一旦三代之內再沒有騎士出現,騎士的封地就是要收回的!


  而且領地內的參軍熱情也第一次的高漲起來,以前的時候,除了騎兵之外,其他的士兵都是抓壯丁出來,或者是活不下去的流浪漢才參加的,但是現在卻是都在踴躍報名,每一個徵兵口都是人滿為患了!

  這樣的轉變無疑是值得驚喜的,證明了小唐伯爵的錢沒白花,也讓小唐伯爵日益乾枯的錢包得到了一些安慰。於是接下來,便是冬天,是最適合大興土木的時間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