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袁畢
余笙與薄玉在長樂殿中用過晚膳,入夜後便不再逗留,出宮而去。
夏日炎熱,夜間偶爾幾縷風吹來平添涼意紛紛,宛如一隻溫柔的手,穿過叢叢林間,將白晝被烈日炙烤得蜷起褶皺的樹葉輕輕撫平,似有似無的風聲約莫是它溫和細膩的慰藉。
涼亭三面環水,一條曲徑通幽直往竹林深處,浮瓜沉李的時節,在此最是消暑。
月懸中天,清輝傾斜,水面銀波潾潾。
兩人一貓,一涼榻,一席話,清酒一盅對月酌。
適才用膳,雖只四人,但到底比平日熱鬧,且余笙是個話嘮,性子耿直但不莽撞,三言兩語便能將氣氛活躍起來。
興許是這個緣故,太后的食量略比以往多些。唐瀠心中欣喜,與薄玉將一壇酒喝了乾淨,她長這般大,酒量至多一兩盅,今日竟喝了半壇,幸而未醉。只是雙頰紅潤,眼睛勾著幾分迷濛的酒意,又異常興奮,到了這會兒,猶在飲酒——太后本不許,經她乖纏,好歹鬆了口風,只允了三杯清酒。
「鄭王叔謀逆時,我還小呢,難怪沒甚印象。」唐瀠放下手中酒杯,在榻上歪歪扭扭地一倒,便枕到太後腿上。酒杯未立穩,酒鬍子似的左右晃了幾圈,便沿著桌案摔落在地,杯底的酒液緩緩淌了出去,月光下,泛著盈盈水光。
胭脂窩在太后懷裡,豎著耳朵似同在聽,陡然有個龐大的黑影朝它不偏不倚地壓來,它忙往旁躍身,落到涼榻上,探出腦袋瞧清了是甚物事,它只喵嗚幾聲,便安然團成一團,回過頭來盯著地上的酒液目不轉睛,不再「插足」二人。
彷彿習慣了此種類似電燈泡的情形。
允了三杯酒,便當真只飲了三杯酒。
小七很乖。
太後作如是想,伸出手,想揉揉她的鬢髮。看不見,只得憑藉猜想一寸一寸地慢慢摸索,她是如此熟悉她的身體、她的習慣、她對自己的眷戀,是以大多時候是能摸準的,少數時候——
她冰涼的指尖才掠過她的下頜,便往上抬了抬手腕,又向左側探去,卻不防手腕驀地被人握住了。唐瀠側過臉,先是看她,眼睛彎彎笑了笑,隨即略微仰首,便在她掌心輕啄了一口,唇畔笑意愈濃愈放肆:「阿娘,我們養個孩子罷。」她能不冊立皇父能不納贅侍君,但不能不立儲君。
太后只覺渾身血液霎時涼了一半,明知近處並無宮人侍立,她心臟卻驟然跳得很快。默了少頃,她才淡聲道:「你還小,此事不急。」
說罷,太后便收回自己被唐瀠輕握的手。
這一舉動,唐瀠並未放在心上。太后其實不曾對她親口允過承諾,只是無論言語行為,都不再排斥她的靠近和親昵,甚至偶爾會有回應。但僅憑這些,尚不能斷定阿娘心中想法,問是問不出的,唯有耐心靜待。
大抵是我操之過急了罷。
殘存的酒意須臾間消散不少,唐瀠目視太后。此處燈火寥寥,月光水光卻清亮些,將她的面容襯得有如江邊霧靄,雨中煙柳,氤氳著拂曉晨曦,淺淺清冷,淡淡暖意,如何看,如何歡喜。
只恨不得將自己全身上下交出去,任君採擷,作盡今日歡。
「我命人取茶與你喝,否則明日當頭疼了。」太后摸著唐瀠耳邊烏黑的鬢髮,溫柔的手法與力度,讓她險以為自己變作了胭脂。
「胭脂」就著側身的姿勢,往太后懷裡更靠近了幾分,緊貼她身上所著薄薄一層輕紗,又蜷了蜷腿,口中糯聲答道:「好。」
這次,手很規矩,只隨意放著,卻恰擱在太后小腹上。
她這模樣,容易使人想起她兒時,粉雕玉琢的小女孩,長到了七歲,半大不小的年紀,卻離不得母親。能讓母親抱著,便決不讓母親牽著,能讓母親牽著,便決不會自己走著,不能讓母親牽著,便踮起腳來摟住她脖頸,央求她抱。
一切,又是個圓。
太后心下一嘆,容她這般親昵了片刻,便使她起來坐好,喚宮人前來。
宮人很快呈上醒酒茶。
唐瀠接過茶盞,將飲時卻瞥見胭脂在自己腳下繞圈打轉,走三步便往回退一步,搖頭晃腦,混似醉酒之人。唐瀠定睛一瞧,便見胭脂附近卧著一酒杯,地上傾灑的酒液已不知被誰舔舐得乾淨。
唐瀠不禁失聲一笑,騰出一隻手來,俯身下去,將醉醺醺的胭脂提溜到太后眼前,笑它道:「阿娘,我沒喝醉,胭脂倒醉了。」
太后聽她細說,才知胭脂是喝了幾滴濺在地上的酒。胭脂本出自山林,並不嬌弱,明日酒醒便好,無甚擔憂。太后先屏退宮人,隨即從唐瀠手中接過胭脂,讓它窩在自己懷中安眠,她撫摸胭脂的腦袋,察覺它柔軟的耳朵在自己掌間輕輕抖動,又安逸地嚶嚀幾聲,唇邊便蘊起一抹溫和的笑意來
「你有我管,不會喝醉。」
唐瀠聞言,心裡甜滋滋的。喝下醒酒茶,才玩笑道:「照這般說,胭脂一隻貓在宮中略有些寂寞,該給它尋伴兒了。」
「伴兒是好尋,貓兒房……」思及貓兒房教化宗室綿延子孫的用途,太后不禁頓了頓,想起過往之事,耳垂驀然染了顏色,輕咳一聲,轉而正色道,「報國寺後山常有貓狸出沒,你若想尋,便遣人去那兒。且你雖及笄了,寄名符亦取回來了,一日為師終生為師,於情於理,該去看看了緣大師,與他說會兒話,談談佛道都可。」
唐瀠知她信佛,再者,她過幾日是要去報國寺一趟,便依言答應。末了,卻不忘好奇問道:「貓兒房?貓兒房是甚?宮中還有這麼一去處,我怎不知?是養貓的地方?」
一連幾個問題,顯然興趣滿滿。
太后只覺頭疼。貓兒房養貓不假,但並非只養貓,裡間四面牆壁上勾勒香艷壁畫,描繪巫山*。向來是皇室子孫初悟房事的地方,唐瀠年紀到了,卻未出閣,無人領她去,自然不知。
本來這事情,父親迴避,該是母親來教,但她……
太后不由揉了揉眉心,悔之莫及提起貓兒房。
唐瀠見她如此,獵奇心起,窮追不捨。
太后被她糾纏,實在無奈,想了想,竟破天荒地胡說八道起來:「貓耳房。忘記是哪座殿宇的耳室了,那兒的主人曾養過好幾隻貓,毛色很純,又生得可愛。誕下貓崽子,常有愛貓的人來討要,一傳十十傳百,將貓耳房誤傳作了貓兒房。」
「……這般么……」怎麼聽,都荒誕得很,不像真事。但太后正襟危坐,神色更是認真,唐瀠只好信了,又問道,「如今那兒可還有貓崽子?倘有,我尋一隻來,可作胭脂的弟弟妹妹呢。」
話音未落,太后便搖頭:「沒有。你莫要去那兒,摸了個空。」
怎麼看,都可疑得很。
唐瀠心想,阿娘豈會是個胡說八道之人?如此,她便真的相信了,只是「貓兒房」到底在她腦海中烙下了印象。
報國寺。
唐瀠微服出巡,鸞儀衛亦著便裝,混跡於寺廟中魚貫出入的香客里,貼身保護。
進過一炷香,又與了緣大師下過一局棋。
午後,眾佛僧在正殿中齊聚,由了緣主持經筵。
唐瀠聽了一會兒,她對佛法其實毫無興趣,只是太后喜歡,她便每每試著了解。
忽而,池再在她耳畔細語幾句,她頻頻點頭,以示回應。
片刻后,她看了看四下,才在池再的掩護下溜出了正殿,又神不知鬼不覺地步入一間禪房。
池再候在外面把風。
禪房中,須臾間只剩下相對而站的兩人。
眼前是個精瘦的中年道士,兩道橫眉眉頭向上眉尾向下,眼睛狹長,唇薄似刀,生得一副油滑的相貌。他正打量禪房內的陳設,瓷器壇瓮書法字畫,入了眼中的事物,必先看看嗅嗅摸摸,好似這般,便能從中淘出金子來。
乍聞門一開一合,他卻不訝異,只移眸看向來人,揮了揮拂塵,躬身道:「貧道袁畢,見過陛下。」
唐瀠見他好似有備而來,雖不知池再如何與他交涉,單憑往日長安提及他時的隻言片語,兼之他適才眼中精光閃爍,物慾極強。遂開門見山道:「長安大長公主荊州的別業,虧你相看風水了。如今有樁生意,利潤頗豐,不知你本事如何,又擅長什麼,做不做得來這事兒。」
袁畢已在摩拳擦掌,面上仍故作平靜,撫須笑道:「既得長安殿下青眼,貧道本事自是不差,當入得陛下法眼。只是不知,陛下需差遣何事?」
「撒謊。」
出乎意料的答覆,袁畢雙肩聳動之下瞳仁微縮,既是詫異又是不解。
唐瀠又向他逼近一步,目光咄咄,冷聲道:「撒一個彌天大謊。」
唐瀠再從禪房出來時,已過了半盞茶。
池再服侍她乘車駕回宮,見她支著手肘闔眸養神,雖有倦意,但眉目溫和,顯然與袁畢相談甚歡。但他著實不明白,陛下與一個半吊子道士,有何好說?還偷偷摸摸,連殿下都不曾知曉。
月底,薄玉再次返京,卻帶來個稱不上好的消息。
這轉輪槍,海州的工匠造不出來。
同時,蘇燮擬本上奏,諫議皇帝取消海禁,引進西來之物。
朝野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