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第230章
「那是我大英帝國的領土!」布魯斯道。
洪天搖頭,道:「但是現在那些地方,可是我太平軍在駐守啊!」
「我國願意讓出下緬甸。」布魯斯咬了咬牙道。
洪天道:「孟加拉我國也要了!」
「不可能,那我大英帝國為何要和你們和談,還不如繼續戰鬥!」布魯斯道。
「為什麼?那自然是你們不能繼續支撐這場戰事了。」洪天道:「達成和平后,我軍會撤離進攻德里的部隊,你們就可以鎮壓在印度各地的起義。否則的話,不出一年半載,你們丟失的就不是孟加拉一地,而是整個的印度了。」
布魯斯頹然,洪天的話並沒有錯的,數年前的印度大起義重演,這是英國之前從沒有預料到的,而且比起數年前的那一次,這一次的規模更加浩大,加上太平天國等六國聯軍的進攻,整個印度都岌岌可危!
大英帝國陷入了百年未有的大危機當中!
原英國首相帕麥爾斯頓已經在連番打擊下,病重而逝!
約翰·羅素伯爵擔起了首相的職務,繼續為大英帝國的榮譽而奮戰,但是整個英國都處在悲觀當中。
不能繼續戰鬥下去,這成了英國政壇上的共識,因為繼續戰鬥最終也只能是慘敗而已,就算海上獲得了全盤的勝利,但是印度也會失去,其他各個殖民地也會受到波及和牽連,到時恐怕整個大英帝國的殖民地都會亂成一團。
所以他已經得到了命令,全力和談,只要能保住印度,條約又不算苛刻,就可以接受。
「我必須和倫敦方面溝通。」布魯斯道。
「無妨!我等著你的答覆,反正現在天京城中已經有電報線可以聯通倫敦,相信他們的決策很快就會到來,希望那時候德里依舊在你們手中,否則條件我們又要重新談了。」洪天道。
布魯斯神色陰沉,一向紳士的他很無禮的點了點頭,就直接離開了。
洪天看著對方消失的背影,神色也陰沉之極。
對於這些條件,洪天其實也是不滿意的,因為如果戰爭繼續下去,太平天國將會獲得更多!
相對於英國的困境,太平天國依舊有繼續戰鬥下去的能力,對於這次進攻印度,對英國以牙還牙,揚威東南亞和南亞,重振天朝上國雄風,可以說全國百姓都在沸騰,洪天的威望達到了極盛,被國人稱為功賽秦皇漢武的新帝皇。
因為戰爭較為順利,除了海軍慘敗之外,陸上的戰事可以說是全盤的勝利,雖然傷亡很大,但主要是緬甸、暹羅、不丹、哲孟雄和廓爾喀的兵馬,太平軍損失是較為少的,而且太平軍總兵力過百萬,這點而損失是無足輕重的。
洪天有信心打下整個印度,印度各地都在爆發起義,英國的印度雇傭軍根本就不可靠,各地抽調來的英軍,絕對禁不住長期戰爭的消耗,可以說洪天只要願意,就可以結束英國在印度的統治。
可是這算盤自然是好,但是需要的代價也很大,海軍恐怕會遭到英國人的強力打擊,現在僅剩下的幾艘軍艦將會不復存在,而沿海各地也將遭到英國海軍無休止的騷擾,這對他太平天國的穩定發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但僅是這一點的話,洪天還是會繼續這場戰爭的,因為這點損失比起得到印度來,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洪天自身也無法估計,太平天國獲得印度的地盤后,勢力將會達到一個怎樣的地步。
亞洲霸主?這恐怕會真的會成為現實。
獲得印度后,太平天國可以向南俯瞰印度洋,北眺中亞,西窺中東,進一步鞏固其在中南半島的控制。
甚至,在太平天國海軍發展起來后,還可以展望非洲。
可惜這些野望都在一個消息到來后,化作了泡影。
那是劉長佑傳來的消息,他在攻打完吉林后,繼續北上攻打黑龍江,而在黑龍江地區,滿清殘餘勢力自然不可能對他造成威脅,但是不時發現的俄國人建築的據點,卻讓他劉長佑感到心驚。
可以說,劉長佑一路北上,見到的俄國人,比見到的滿族人還要多!
也算劉長佑果斷了,他在通知洪天之前,就對見到的俄國據點發動攻擊,一個個撥出,強勢得一塌糊塗。
這些俄國據點的俄國人並不多的,最多也就百來人,而且相當的分散,所以在劉長佑大軍的面前不堪一擊,但這對於劉長佑的進軍,已經造成很大的影響。
洪天得到這些消息后,相當的震驚,毫無疑問的,俄國已經出手了,趁著滿清崩潰的時候,對北方地區伸出了魔爪。
這還是俄國兵力最為薄弱的外東北的軍事行動,如果是中西伯利亞地區和中亞地區的俄軍,侵略的步伐恐怕會更大,外蒙古和新疆都將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
印度固然重要,但是印度可不是中華的傳統勢力範圍,要攻打下來,並且實質掌控,沒有數年時間是想也不要想的事情,但是東北、外蒙古和新疆地區,則自古是中華的統治區域,雖然是少數民族為主,但卻是中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華文明對於這些地區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甚至可以說,這些地區的文明,也屬於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遼闊的領土,豐富的資源,比起印度來也不遑多讓,而且它們還是守護太平天國北部邊境的屏障,這些地區一旦丟失,俄國騎兵就可以在南部廣闊的平原地區,縱橫馳騁,到時整個中華文明恐怕都會受到嚴峻的挑戰。
一個不知何時才能為中華所用的印度,和一旦攻打下來就可以納入中華文明區的大北方地區,洪天自然選擇大北方地區了。
這也是得到群臣認同的,在民族情感上,大北方地區更加為國人所看重。
所以,洪天雖然肉痛之極,但也只能做出放棄印度的選擇,將目光投入到大北方地區。
事實上,在各地生產出來的裝備,輸送方向已經做出調整,以往都是第一時間向著南方輸送的,優先裝備駐印度和中南半島的太平軍。
而現在則是向著北面大肆運輸,不但是洪天嫡系的太平軍,就連遊離在太平天國勢力外圍的劉長佑部和張之萬部,都得到裝備。
劉長佑在進攻黑龍江地區,而張之萬部也已經掃蕩完內蒙古一帶,轉入甘肅作戰。
同時征伐甘肅的,也有洪天的嫡系太平軍,雖然甘肅的戰事尚算順利,但是推進的速度並不快的,因為洪天之前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和英國的戰爭上,對於西北的戰事的支持並不多,大多都是陝西地方上的太平軍和張之萬部獨自在行動。
而現在洪天將目光投到北方地區,甘肅自然成了首選了,這裡的漢人比較多,收復后可以很快融入太平天國的核心統治區域,為太平天國的發展提供各種的資源。
並且,洪天也有一個打算,就是在甘肅地區,將張之萬部等中原漢軍同化掉,這支部隊雖然也算是強大,但是比之劉長佑的進取性來還是差很遠的,而且他們也不夠殺伐果斷,在外蒙古行事就不夠徹底,在他們離開后內蒙古很多部落都反叛了。
當然這些反叛的部落,很快就被後來趕來交接的太平軍所鎮壓下去,並沒有造成太大的麻煩的。
另外,山西的晉商在張之萬控制山西的時候,也大多我行我素,對太平天國並不順服的,也是太平軍真正掌控山西后,才將這些以往和滿清糾纏不清的傢伙,壓在了五指山下。
依照洪天的看法,就是張之萬部等中原漢軍,大多奉行的是儒家和善之道,對於有異心的地方勢力,大多採取了妥協的政策,可以說是革命部隊中的保守派,並不能真正進行徹底的革命的。
而劉長佑部顯然就掙脫了那些枷鎖,這可能是因為他面對的是這個時候野蠻之極的滿人,和妄圖入侵中華的俄國人的緣故,一路過來殺戮滔天,可以說功績除了領土之外,就是以人頭來計算的。
所以對於對外征伐來說,洪天自然更加看重劉長佑部了。
至於張之萬部等中原漢軍,如果是正在對內征伐,那還是很有用武之地的,但是中華已經基本統一了,以後估計也只有打國戰的份兒,見到各種洋鬼子還跟他們說之乎者也,仁義道德,那不顯得很可笑嗎?
因此洪天覺得甘肅作為張之萬部等中原漢軍的最後一個戰場就很不錯了,外蒙古和新疆地區,這兩個地方估計已經被俄國人滲透,還是交給整編過的太平軍和劉長佑部吧。
……
齊齊哈爾,現在的黑龍江首府(此時的哈爾濱還不是黑龍江省的省府)。
劉長佑用新得來的望遠鏡,遙望著齊齊哈爾城,神色無比的陰沉,俄國人竟然先一步將齊齊哈爾攻陷,並且修築了不少的防禦工事,讓劉長佑感到相當吃驚。
「怪不得那些俄夷據點中的俄夷拚死力敵,原來是為了讓齊齊哈爾做足充分的準備,附近的俄夷已經全部集結在齊齊哈爾之內,城中兵力過千員,恐怕已經相當於黑龍江過半的俄夷了。」一旁的軍師石文秀道。
「將他們一舉殲滅,俄夷在黑龍江就算是完蛋了。」一個年輕人道。
劉長佑看著那個年輕人,神色很複雜,,這個人是南方那位陛下派上來的,名義上是運送軍備,但是抵達后就一直滯留在這裡,一點兒回去的意思都沒有,按照劉長佑的想法,這個人似乎是監軍。
但對於這個年輕的監軍,劉長佑並沒有絲毫的輕視,蔡然這個名字早就響遍中華各地,從天京之戰開始就追隨那位陛下,江寧戰役、蘇南戰役,進取皖南、皖中和江西,攻略湖南、湖北、河南、直隸,隨後更是轉而南下。
在下緬甸中對戰英軍,是進攻印度孟加拉的急先鋒,如果不是因為每次都衝鋒陷陣在前,在孟加拉戰場上受重傷,被急送回國修養,恐怕此時依舊在印度駐守。
不過,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在天京修養不過半月,馬上就滿血復活了,在得知黑龍江出現俄國人蹤影,洪天將戰略重心從印度方向轉向大北方后,馬上策馬北上,並追趕上運輸軍火的部隊來到這裡。
可以說,蔡然是如今東北地區,唯一一個和夷人展開過大戰的大將,雖然俄夷和英夷之間區別很多,但都是歐洲夷人,在戰術上肯定有所相似的,在大北方戰場上應該可以發揮出不少的作用。
況且這位蔡然的戰績相當驚人,如果不是年紀太輕的話,恐怕早就掛起元帥銜了。
現在的天國元帥並不多的,太平軍元老兼軍神李秀成,太平軍國內指揮官韋志俊,印度及東南亞戰區總指揮左宗棠,太平軍海軍總指揮彭玉麟,以及劉長佑這位太平軍征北遠征軍總指揮。
李秀成自洪天登基后,已經沒有再行軍打仗了,但僅憑他當年彪炳的戰績,和在舊太平軍中的威望,就足以掛上元帥銜。
而韋志俊也是實至名歸,雖然之前的戰事都是以洪天為名義上的統帥,但是三軍上下何人不知道最大的功勞者是韋志俊,而且在洪天離開后,韋志俊已經真正掌握了太平軍前線的指揮大權。
至於左宗棠,他帶著楚軍歸附原本就是一大功勞,坑了英國遠征軍更加是濃重的一筆,而且洪天力排眾議將左宗棠任命為太平軍東南亞戰區的指揮后,他用兵如神,帶著太平軍和東南亞各國聯軍,打敗英軍於下緬甸,隨後更是殺入印度的孟加拉,兵鋒直逼德里。
可以說,左宗棠的威名已經名傳海外,為歐洲各國所熟知。
另一個讓歐洲各國感到經驗的中國將領,自然是彭玉麟的。
在馬六甲海戰中,雖然太平軍海軍比起英國海軍來,損失要嚴重得多,但這是英國海軍稱霸世界以來,第一次受到如此嚴重的挫折,這比起在陸上全面打壓英國陸軍的左宗棠來,更加讓世界各感到不可思議。
至於劉長佑,不說他後來北伐遼東,一直打到齊齊哈爾城下了,單是覆滅滿清就足以讓他掛上元帥銜。
至於其他將領,或許也戰績彪炳,但是和這幾個人相比,那肯定是相差甚遠的。
不過,劉長佑依舊相當看重蔡然,這個年輕人很有幹勁,敢拼敢殺,而且軍事謀略出眾,只要以後沒有過早的凋零,太平天國的未來就要落在他的身上了。
而事實上,蔡然也是洪天最為著重培養的一個年輕將領,否則之前他是不會將其放在印度戰場上的。
在印度戰場和英軍作戰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太平軍可不是時刻都有和歐洲軍隊交手的機會的,和英國這種海軍強大,陸軍弱小的國家交手,太平軍可以說微操勝券,和英軍交手明顯是在積累戰功和經驗而已。
同樣的,在東北、外蒙古和新疆等大北方地區和俄國人交手,太平軍也是有很大勝算的,特別是在東北地區,離俄國核心統治區歐洲相隔十萬八千里,那麼丁點的兵力,就算戰力強大太平軍數倍,也不過是送死的份兒。
獲得戰功還是其次的,得到和俄國的交戰經驗,為未來進攻俄國遠東地區、中西伯利亞,中亞,乃至歐洲地區做演練才是最為重要的。
洪天的野心很大,隨著他的領土越大越大,兵力越大越多,實力越來越強,這種野心也隨之而不斷成長起來。
太平軍已經亞洲無敵了,起碼陸軍是如此了,所以洪天就有了統一亞洲的心思。
想當初東面那個蕞爾小邦,才剛剛開國,就高呼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後來更是以一弱小之國,制定大陸政策,欲制霸亞洲,征服世界。
現在洪天坐擁萬里富庶江山,擁兵百萬,戰將無算,打敗了世界第一強國,軍心、民心皆鼎盛之時,如果還不乘機建立再大的功勛,那當國家的進取心消褪,軍民百姓開始厭戰,國家在繁榮富強中墮落之時,那就一切晚矣。
洪天十分明白,建立太平江山並不容易,但是他一定要如此做,無論是為了當年的那個承諾,還是現在自己統治的這個國家的臣民,他都不得不向著這個目標進發。
所以他現在就必須要為此做準備,培訓出一批和西方列強交過手的強大部隊和將領,就是其中之一。
「你對於攻破齊齊哈爾城似乎信心十足。」劉長佑道。
「當然的,劉元帥威名遠播,區區一座齊齊哈爾城何足掛齒,而且城中的俄軍才多少,根本就不可能抵擋元帥大軍的步伐。」蔡然道。
「你是對你帶來的軍備十分自信吧。」石文秀道。
蔡然道:「這也被你看出來了!不過,你們難道不覺得這些武器很棒嗎?不瞞你們,你們用的這些可是第二代太平式裝備,比起第一代來更加優良,就連在印度的駐軍都還沒有裝備上呢。」
「是嗎?陛下就不擔心我們?」劉長佑道。
「陛下之仁義世人皆知,武功勝秦皇漢武,謀略天下傾服,就算有人相反,恐怕也會被天下詰難,豈會防備你們。」蔡然道。
劉長佑和石文秀默然,對於洪天他們以前還可能有些不服,但是現在可以不服嗎?中華差不多被他統一了,以前曾打到北京城下的英夷也屢敗在他的手中,甚至還進軍印度,除了當年的蒙古人外,中華再也沒有那樣的壯舉了。
「聽聞陛下要朝鮮內附,這消息是真的嗎?」劉長佑問道。
蔡然道:「這事兒我可沒有問過陛下,我一向都只管打仗,其他的事情,我一概是不理會的。不過,在天京的時候,我是聽聞過此事的,似乎陛下對朝鮮當年背叛中華,侍奉滿清十分不滿,而且朝鮮對我們太平軍進駐也十分抗拒,陛下自然更加不待見朝鮮了,至於是否要求他內附,那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陛下逼迫朝鮮內附,恐怕其他屬國也會生出它意來,印度局勢會出現反覆也未可知。」劉長佑道。
「那不是更好嗎?一併將各國納入天朝之中,那樣我們才有足夠的力量和泰西諸國抗衡。」石文秀道。
「管它呢!反正有誰敢反對陛下,那我蔡然第一個帶兵過去征討,管它是誰!我照殺無誤。」蔡然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劉長佑和石文秀對視一眼,他們總算明白為何洪天會看重這個傢伙了。
……
在再商議了一番后,三人就決定對齊齊哈爾發動強攻。
「開炮!」劉長佑一聲令下。
轟隆隆!
炮聲一聲聲緊接著爆發,百門新式火炮接連開炮,對齊齊哈爾城進行狂轟濫炸。
雖然俄軍已經修築了不少工事,但大多都是倉促布置的,作用並不大,而齊齊哈爾城久未經過戰陣,城牆早就老朽了,所以在轟炸中輕易就坍塌了下來。
「殺啊!」劉長佑部從缺口中殺入,太平軍和俄軍進行正面交鋒,俄軍和太平軍第一次大規模交鋒就此展開。
齊齊哈爾的俄軍雖然拚死力敵,但是最終依舊無法守住城牆,被劉長佑部殺入齊齊哈爾城中。
這場戰事的結局並不出人意料,劉長佑部獲得了全面的勝利,當然比起預計來,劉長佑部的損失要嚴重得多。
不過,帶著監軍職責的蔡然則相當的滿意,這比起在下緬甸和印度的的戰鬥要好得多了,和英國人戰鬥中的勝利幾乎是用屍體堆積起來的。
當然,死掉的人中太平軍佔據少數,大部分都是緬甸、暹羅、不丹、哲孟雄和廓爾喀諸國僕從軍,這些兵馬死掉再多,洪天都不會心痛的。
而為了讓這些僕從國的將士更加有「幹勁」,太平軍大多時候都是擔任督戰隊,將膽敢臨陣脫逃的僕從軍將士就地處決,甚至某些殘酷的戰役中,太平軍殲滅的僕從軍,比起英軍來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