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軒轅谷訪黃帝故里 山門溪收忠義青蛇
話說老子騎青牛載灰鼠,金虎背伏玉兔,由青龍頭頂上空護行,走出首陽山,告別叩馬村,一路西去。老子講經傳道,尋訪聖跡;生肖問道詢道,相互調侃,有說有笑,好不逍遙自在。師徒走走停停,沿途晝行夜宿,不知不覺,又行進月余。
這日,老子師徒行至一三岔路口,青牛停住腳步,迴轉牛頭問老子道:「師傅,前方有兩條道路,我等應走那條路為好?」
老子微微睜雙眼,環視四周,片刻道:「往左可西去烏鼠關山,往右可北去軒轅谷。爾等願往何處,商議定奪。」
灰鼠問道:「軒轅谷可是黃帝故里?」
老子道:「正是黃帝出生之地。」
灰鼠即刻嚷道:「該去軒轅皇帝故里!」
青牛也低聲說道:「軒轅黃帝選我等為生肖,自雲岩宮一別,三千年過去,雖其早已飛升仙境,不得再見,可去其故里拜訪聖跡。」
金虎、玉兔及青龍均一迭聲附和道:「極是!極是!烏鼠關山可回頭再去,今理應前往軒轅谷拜訪黃帝故里聖跡。」
老子微笑應允道:「去便是了。」
於是,師徒一行轉道北行,不日便進入上邽境域軒轅谷。
這上邽時為邽戎、綿諸戎居住地,在今甘肅天水市清水一帶,渭水北岸支流牛頭河,貫穿其全境。西周孝王十三年(公元前876年),嬴姓部落首領非子,住西犬丘(今禮縣),以養馬知名,被周王室派往千渭之間繁育戰馬。幾年光景,馬匹不僅成被增多,且個個膘肥體壯。非子因養馬有功,業績可嘉,周孝王始封上邽為王室附庸於秦地,設邑秦亭,其號為嬴秦。從此嬴姓這支部落,便有了方圓不足五十里的上邽封地。之後,隨歷史變遷,嬴姓部落首領非子等便以此為根據地,不斷向外開拓疆土,發展壯大。周莊王九年(公元前688年),秦武公伐邽戎取其地,始置邽縣,便使上邽成為華夏史上最早設置的縣域之一。
軒轅谷今人俗稱三皇溝,距上邽縣城東七十餘里,無論據史料記載,還是民間傳說,均指為軒轅黃帝出生之地。
對軒轅黃帝,想來看讀者不陌生。作者在本書「序引」中已有所交代。軒轅帝功績,現不不必再一一贅述。此章重點是講述老子與生肖尋訪其出生地所聞、所見、所遇之事。
其實,追溯歷史,早在老子出生五千年前,即華夏尚促處於新石器時代,華夏民族的祖先們就在上邽這塊沃土之上繁衍生息,形成部落。因此,也可以說,在老子出生三千年前,即公元前兩千五百年前,軒轅帝便已經在軒轅谷出生。
老子曾讀過《黃帝內經》,其中有這樣一段文字:「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偱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此段文字與軒轅傳說吻合,老子比較認同。然而,對其姓氏來源,卻另有所知。因老子還從其它典籍中得知,軒轅成人後,改公孫為姬姓,又號有熊氏,因居軒轅之丘,故稱軒轅氏,是上古氏族首領。有說他和炎帝是同袍兄弟,與炎帝分管天下。當時的九黎族(古代南方部落名)首領蚩尤強悍兇狠,經常侵略其他部落。炎帝被他擊敗后,向黃帝求救,炎帝和黃帝結成聯盟,在涿鹿同蚩尤展開了一場決戰,戰鬥異常激烈。在殺得難解難分的時候,蚩尤便施展魔法,從鼻孔里噴出一團濃霧,霎時天昏地暗,雷電交加,一直延續三天。蚩尤的部下又兇猛衝殺,黃帝的士兵迷失了方向,黃帝立即命大臣風后製作了一輛指南車,車上站著一個鐵制的小人,伸出手臂指向南方,士兵們衝出重重大霧,打敗了九黎族,擒殺了蚩尤,終獲大勝。黃帝被擁戴為炎黃部落的聯盟首領,他勤於政務,愛民如子,修德立義,以德治天下。
黃帝與炎帝聯盟,打敗蚩尤后也走向了破裂,據說是炎帝想爭奪盟主之位,而諸侯們大多都願意歸從軒轅,結果黃帝與炎帝在阪泉擺開了戰場,經過三場大戰,黃帝取得了勝利,被四方首領推做了天子。做了天子的軒轅黃帝,充分發揮了他傑出的才智,有很多發明創造,如裁縫衣裳,製造舟車,營建宮室等。還命臣子伶倫製造樂器,大撓作干支,倉頡造文字,他的妻子嫘祖還教人們養蠶抽絲,從此天下大治,人民安樂。黃帝時代雖然進行過不少的戰爭,但戰爭打破了氏族間的狹隘界限,推動了各氏族的融合,這樣便逐漸形成了古老的華夏族——漢族的前身,後人稱黃帝為華夏族的始祖,把一切文化制度的創立都歸功於黃帝,稱之為華夏人文初祖。
軒轅黃帝活一百一十歲,百歲時親自到首陽山采銅鑄制寶鼎,寶鼎鑄成后,選擇了一個黃道吉日,據說這天晴空一聲驚雷,霎時暴雨傾盆,雨後天晴,東方出現一道彩虹,一條巨龍騰空而降,接他歸天。黃帝頭戴皇冠,身穿龍袍,和大臣們一一辭別後便乘龍上天。黃帝死後葬在陝西橋山,不久山陵突然崩塌,墳墓中卻空無屍身,只留下他的佩劍和一隻鞋子。
老子一行走進軒轅谷前,登高俯瞰,軒轅谷猶如一隻護風藏水圓盤,飄然降落在了隴坂關山的茫茫林海之中,恰似倒躺著的敞口鼓腹陶罐。圓盤中央,兀然挺拔著的俊秀山峰,就是所謂的「軒轅之丘」,當地人稱軒轅丘。登高遠望,圍著軒轅丘的圓盤似山峰,極像一條翹首擺尾青龍,如頑皮孩子似的,環抱住慈母般的軒轅丘。軒轅丘對面,有一條蜿蜒溝谷,溝谷中流淌著一條小溪,從陶罐口處的山門流出,喚名山門溪(後人稱軒轅溪)。山門溪潺潺流水,流過數里之外,流出有一村落,只見綠樹映岑,在薄霧中若隱若現,村莊里雞犬之聲隱隱入於耳際,靜謐安逸。即便是後人陶淵明所描述的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也不過如此。
據村人所言,這軒轅谷居住著只有「雷」「苗」兩姓的鄉民,世不通婚,相傳為「專門軒轅帝香火」。軒轅谷東面坡地,有當地鄉人口口相傳的「軒王爺」降生、睡覺、嬉耍、練武、曬太陽的「軒王檯子」、「睡覺石」、「嬉台」、「演武台」、「曬台」。軒轅谷東坡背面谷中,還有一小村,喚名龍潭溝村,村民中居住人家,大都姓「龍」,相傳為黃帝大臣龍行的後代。令人驚詫是,軒轅谷的七處最高點相連之後正好與北斗七星暗合。
老子與眾生肖進入軒轅谷,先尋軒轅黃帝出生之窯洞,不得見。當地一鄉人告訴他們:「窯洞前些年因山體滑坡,已經塌陷。」鄉人還引領來一古樹,言道:「此樹橡樹,是軒轅黃帝手所植,距今已有三千年。」言罷,有指樹下一石板道:此石為軒轅黃帝少時睡覺石板,先於古橡樹於此萬年。」
當晚在軒轅谷孟津小村一苗姓鄉人家過夜。
孟津以周武王會八百諸侯於孟津渡而得名。第二日,又先後拜訪了降生、睡覺、嬉耍、練武、曬太陽的軒王檯子、「睡覺石」、「嬉台」、「演武台」、「曬台」等遺迹。
時值盛夏,軒轅谷林草深處,不時傳來鳥兒歡樂的叫聲,陽光透過密林斜射出來,分外刺眼。山澗里潺潺的溪水,好似處子悲情深處的眼淚,晶瑩剔透,叮叮咚咚一路跳躍而去山路崎嶇,峰迴路轉,一路向兩邊峰戀起伏,林木茂盛的風景不時地「暗送秋波」。站在山下,放眼望去,一座獨特的山峰映入眼帘。眼前這座兀然突立的山峰,曰軒轅之丘。此山依南朝北,前面較開闊,兩邊峽谷環抱,一抹溪水從山腳下流淌而過。這溪水,被稱作「軒轅溪水」,它記載著軒轅氏的萬世功勛。溪水由南向北注入通關河,在陝西寶雞以西匯入渭河。這與《水經注》「水出南山軒轅溪,其水北流注涇谷水」,「清水東南入渭」等記載十分相符。想必太史公猶在,也會被這眼前的歷史遺迹與史書嚴絲合縫的高度一致嘆為觀止的。
老子一行登上軒轅之丘,藍天白雲,綠樹芳草,交相輝映。向北望去,百里之外,是陝西寶雞的峪家村,峪家村有神農祠、炎帝陵,相傳炎帝神農生於寶雞的檬峪。向東遠望,千里之外的陝西黃陵縣的黃帝陵,是軒轅黃帝的安葬地。眺望西北,百里之外,是伏羲畫卦的卦台山。與卦台山相去不遠的是距老子所處時代有三千年的大地灣遺址,伏羲時代,神農時代,黃帝時代的先民就生息在這片綠草悠悠的土地上!置身其間,老子不由隨口吟詠道:「青山存焉,軒轅谷中留聖跡,白雲往矣,黃帝陵上護神功。」
在軒轅之丘的一片開闊地上,老子看到了三皇廟遺址,遺址之上,立有一塊大理石材雕刻而成的的石碑,石碑左右,左面有石臼一個,的歷史遺迹。右面立有石杵一竿,形似男人的生殖器,似乎是先民們生殖崇拜時候遺落的圖騰。其地,再沒有任何歷史遺迹。關於軒轅氏出生的一切,只能在古書文獻或人們口耳相傳的故事當中去尋覓了。軒轅黃帝生活在距春秋四千年左右,在軒轅那個時代,炎帝神農氏的勢力已漸式微。涿鹿之戰,軒轅打敗蚩尤,諸侯們尊其為天子,取代了炎帝神農氏,這就是黃帝。黃帝時代在華夏民族的歷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代,它繼承了以伏羲氏族為代表的原始文化,特別是仰韶文化的繁榮。黃帝時代是我國由狩獵,畜牧走向農業文明的關鍵時期。故他有「治五氣,設五量,撫萬民,度四方「的歷史功勛。
老子離開軒轅谷地,回頭望去,被綠樹花草覆蓋的軒轅之丘形似一棵樹冠碩大的老樹,巍然屹立在這藍天白雲之下,青山綠水之間,涓涓的軒轅溪水,從其腳下歡歌而去,一方聖跡,就這樣,靜靜地遺落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中華文明古老的源頭,似乎也在守候著它的秘密家園,等待有心的人們前來探訪。
老子此行來軒轅谷,探訪皇帝故里,主要是因軒轅黃帝的主張與自己既有相似,又有區別。如同主張「天人合一」,即人天同源,人天同運,人天同構,人天同律,人天同德。認為君主應「無為而治」,「省苛事,薄賦斂,毋奪民時」。但軒轅黃帝強調「道生法」,主張「是非有分,以法斷之,虛靜謹聽,以法為符」,老子不與苟同,認為還值得商榷。
再說老子一行一路西去,即將出軒轅谷。這日,來到一個叫白河的源頭山門溪,見天色過午,就停下來在溪邊歇息。山門遠看酷似山門,近看便是峭壁洞開,玄朗如門,由山門腳下流出的溪水,便被稱之為山門溪。
據當地人說,山門溪又名蛇溪,還有一段青蛇神奇故事。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蛇和青蛙是朋友,不過蛇那時長有四條腿,青蛙卻沒有腿,靠肚子蠕動爬行,可是蛇好吃懶做,青蛙十分勤快它不但要捉蟲給蛇吃,還幫助人們捕害蟲。因此人類當然厭惡蛇,喜歡青蛙了。蛇發現人們討厭它,就開始仇視人類,它見人就咬,見畜就吃,弄得人間很不安寧。土地神見狀,告到了天宮。玉帝將蛇傳上天宮,勸他改惡從善,蛇卻口出狂言,決無悔改之意。玉帝大怒,令神兵砍去蛇的四條腿,免得害人,從此,蛇就失去了四條腿,玉帝又見青蛙有功於人,將蛇的四條腿賜給青蛙。
青蛙有了腿之後,更為勤快了。蛇知錯改過,決心重新改造自己,也開始吃害蟲並拖著長長的軀體,一聲不響地為人類做好事,蛇還跟著龍學治水,玉帝見蛇知過能改,奮發向上,當得知下方黃帝策要封十二生肖時,通知它及時趕到,排在龍的後面,當上了人類的生肖。蛇當上生肖以後,當然不主動傷人了,一旦惡念萌發,便將惡念化成一層皮蛻下,以示重新作蛇。蛇到了冬季就要躲入山洞中冬眠,來年春季再爬出來。這年春天,蛇剛爬出洞中,不料出現倒春寒,被凍僵在山門溪水邊。幸有一拾柴農夫拉車經過發現,覺得可憐,就把它,帶回家中,用棉被覆蓋,為其取暖。蛇漸漸蘇醒過來,不肯離去,就在農夫後院中菜窖中安家。日常給菜園鬆土,為蔬菜捉蟲,還為農夫驅趕盜賊。農夫待它如同父子,逢年過節還拿雞蛋犒勞。蛇也越長越健壯,成為一條大蟒蛇,身子比碗口還粗。
有一次,農夫在園子為蔬菜除草,發現按蟒蛇好像聲了病,肚子脹得像水桶,爬行動困難。就在這麼狼狽難行的情形下,蟒蛇選了園子邊生長几棵草葉吞下去,才一會兒的工夫,肚子竟然恢復平坦。!
農夫驚嘆道「早就聽說蛇能夠採集藥材,辨別百草,今日一見,果然所傳不假。剛才大蛇所吃的草葉,一定是一種寶葯,我何不把這種草都採集起來,日後后若是再碰到這種病,就用這葉子來醫治。」說完,居士就走上前企,將那種葉子採集了許多,帶回家去了。
有一天,農夫在自家院中溜達,聽到隔壁鄰居家中有非常痛苦的女人呻吟聲。他就去探究竟。原來是那家村婦肚子發脹,痛得在床上翻來翻去都睡不著覺,所以就禁不住的呻吟著。
農夫立刻回房,將上次在院中採得草葉子煎了一劑給服下。那果然是寶葯!才不過一盞茶的工夫,村婦的肚子就消脹了。村婦為答謝農夫,特意給了他十隻小鴨餵養。農夫恐小鴨與村婦小鴨鬧混,還在小鴨頭上塗上紅色。蟒蛇與小鴨和睦相處,也不傷害,還爬來爬去與小鴨嬉戲。
這日農夫早起去集市,午後才回到家中。只見蟒蛇盤卧在鴨舍旁,嘴角還有一絲血跡。待它向鴨舍一看,僅剩下兩隻,且都傷痕纍纍,另外八隻都無影無蹤。農夫頓怒,操起一根手指粗的樹條,邊抽打蟒蛇,邊罵道:「打死你這個野性難改的畜生!兔子不吃窩邊草,你竟然連家中小鴨也不放過,實在可惡!」蟒蛇也不躲閃,一臉無辜像。農夫越發生氣,重打了一下蟒蛇頭部,狠狠喝道:「還不快滾回你的原處!」蟒蛇沖農夫點點流血的蛇頭,便緩緩爬恐小鴨與鄰居小鴨鬧混,蟒蛇似乎很不情願地緩緩爬出院門,便突然朝溪邊疾馳。農夫見蟒蛇果真去,突然覺得有些不舍,就跟著一路小跑追去。一直追到當年農夫救它的山門溪水邊,蟒蛇回頭深情地看一眼農夫,便飛快地向懸崖爬去,那身子幾乎和崖壁垂直,待爬上十丈多高的一處凹進出,好像與什麼動物一頓撕咬,片刻,便與撕咬者一同從山門懸崖上滾落下來,重重地摔在溪水邊。農夫驚叫一聲過去,但見蟒蛇口吐鮮血,其身邊還跌落一隻斗大的禿鷲,禿鷲的鉤鷹爪深深地鉤進蟒蛇的頭顱中,嘴嘴角露出半截頭染紅色的小鴨死體。農夫坐地嚎啕大哭,捶胸回道:「我不該冤屈你呀,蟒蛇!」突然農夫止住哭聲,驚奇地看著蟒蛇。只見蟒蛇的外皮慢慢脫落,裡面的肉身卻慢慢萎縮,直到變成一條小青蛇,便游到溪水中,頃刻便沒了蹤影。農夫在溪邊一連等了三天天三夜,也沒見那小青蛇蹤影,只得含淚把剩下的一大堆皮蟒蛇皮帶回家中,放入菜窖,掩埋填平。還時常到溪邊瞧看,一直不見青蛇。後來,人們就把這條消息叫蛇溪。
老子一行在山門蛇溪邊歇息,青牛和老虎來溪邊喝水,老鼠和玉兔在溪邊玩耍,青龍愜意地將頭探入在溪中戲水。老子靠著一棵,先前還看他們玩耍的開心,一直捋須微笑,漸漸便打迷糊。意識模糊中,老子突然感到脖子後面有些涼意,用手一摸,攥住一圓滾滾的東西,回頭一看,卻是一條手腕粗細的青蛇,身子盤在老樹的枝丫上,頸部被老子抓著。老子把青蛇引領到地上,笑道:「你有何事,騷擾我頸項淘氣?」
青蛇揚起頭來,說道:「我已觀察多時,知尊師是行道之人,萬望收留我。」
老子說:「我等西行,路途遙遠,長久爬行,你願意?」
青蛇點頭連說:「願意,願意!」
老子便向溪邊喊道:「徒弟們,來見過你們的新師弟。」
很快,灰鼠,青牛,金虎,玉兔,青龍,都圍攏過來,七嘴八舌歡迎青蛇一同西行。
至此,十二生肖中前六位,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都先後成為老子門徒。
於是,老子騎青牛載老鼠,老虎載玉兔,青龍爪盤青蛇上空護行,走出軒轅谷,繼續奔往西北而去。
後人有詩吟蛇曰:
蛇節亮聲牽舊事,筆走龍蛇嘆流年。
蛇膽味苦祛風濕,杯弓蛇影疾病患。
蛇蛻通透昭日月,巴蛇吞象怪心貪。
蛇行曲折蜿蜒路,畫蛇添足有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