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回檔一九七八> 第475章 尷尬(下)

第475章 尷尬(下)

  觀禮即將開始,李默東張西望,然後走到默克爾身邊,好奇地問:「默克爾女士,奇怪啊。」


  「奇怪什麼?」


  「首腦啊。」


  1990年10月2日,也就是昨天,西德總理科爾和東德總理德梅齊埃分別發表德國統一電視講話。


  科爾在講話里分別感謝美英法蘇同意和支持德國統一,並表示,統一后的德國願意做鄰國的可靠夥伴與好朋友。同時科爾還感謝為德國統一多方努力的各界政黨、人民群眾與宗教人士,並且鄭重地感謝了李默。


  這讓李默有些受寵若驚。


  但李默不知道,這背後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德梅齊埃在講話中表示,如果沒有蘇聯的新思維和東歐鄰國的支持,民主德國是不可能走上今天的道路的。他在談到統一後面臨的問題時說,不是所有的人對未來都沒有煩惱。新的貨幣、新的經濟秩序和實行新的政治結構自然會帶來許多困難。


  那麼德梅齊埃說得對不對呢?


  說的一點也沒有錯。


  德國統一,實際上李默是跟著歷史進程划水的……當然,現在誰都想不到了。


  真正論功臣,第一是科爾,第二便是戈爾巴喬夫。


  後者的功勞並不比前者少多少。


  到了今天上午十一點,於柏林舉行兩德統一儀式,德國總統魏茨澤克、聯邦議院議長聚斯穆特、聯邦參議院議長蒙佩爾以及前民主德國人民議院議長貝格曼·波爾等講了話。德國總理科爾、副總理兼外長根舍及其他政府成員、政界要人、教會代表,以及各國駐德外交使節等兩千多人出席了慶祝儀式。


  看起來是沒有問題,但真出了大問題。


  那就是李默所說的各國首腦呢?

  首先說兩大「功臣」,西德總理赫爾穆特·科爾很早就提出了「一個民族」「互不為外國」,主張德國統一。


  柏林牆的倒塌后東歐劇變,不過想統一德國,不是推倒柏林牆就能實現的,它最大的攔路虎是蘇聯。


  科爾數次親自去了莫斯科,苦口婆心地勸說了戈爾巴喬夫。


  今年七月,科爾與戈爾巴喬夫終於搭成八條諒解協議,包括德國統一后的軍事、政治地位、德國武裝力量的最高限額以及不把北約的軍事結構擴展到民德等等。


  戈爾巴喬夫為什麼答應呢?


  蘇聯經濟陷入困境,他正一心想搞改革,然而繼續與西方世界冷戰下去,不利於蘇聯改革。科爾提出的這些承諾,正好掐中了他的心意。


  按照這幾條諒解協議,統一后的德國不是冷戰的前線,而是成了緩衝區,看上去有利於蘇聯……反正他是這樣認為了,包括美國用兵中東,他也等於變相地默許。


  好像有道理吧……真人的做法若順著他的思維去分析,好像也有道理。


  戈爾巴喬夫種種做法終於導致蘇聯解體,甚至也是俄羅斯江河日下的第二大罪人。


  但站在德國的立場,戈爾巴喬夫卻無疑是德國統一的功臣。


  況且科爾還給了蘇聯許多好處,包括150億美元的歐共體援助,還有西德向蘇聯提供的50億馬克政府擔保的銀行信貸。隨後西德又同意向蘇聯提供120億馬克以補償蘇軍在東德留駐和撤出的費用,以及30億馬克的直接財政援助。由於蘇聯國內的經濟困難,急需西德和西方的援助,加上這幾條諒解協議看似帶來的好處,蘇聯人同意了兩德統一。


  這是蘇聯的立場。


  再到英國的立場……在柏林牆倒塌的前夕,也正是科爾為德國統一四處奔走的時候。


  撒切爾夫人在她的首相官邸舉行了一次秘密會議,邀請了許多歷史學家討論德國問題。


  這些人在這次秘密會議上提出了諸如「誰是德國人?」「德國人改變了嗎?」「德國統一的後果是什麼?」等等問題,並且說「為何一個文明的國家可以讓自己接受洗腦從而變得野蠻?如果它發生了一次,難道不會發生第二次嗎?」


  隨後柏林牆倒下,撒切爾夫人還在繼續遊說,包括打秘密電話給戈爾巴喬夫,明確說,我們不需要一個統一的德國。


  然後到了前幾天,她又打電話給白宮,說她不能出席,如果老布希也不參加,她會很高興,想使德國統一儀式被取消。


  另外就是法國。


  相比於撒切爾夫人的暗中行動,法國更加赤裸裸了。


  柏林牆倒下后,看到兩德統一成了大勢所趨,密特郎與老布希會談,強調德國統一進程必須是「和平、民主和漸進的」,主張讓科爾放慢統一的步伐。


  拖上三年四年,一旦有什麼情況發生變化,德國就休想統一……


  去年年底,密特朗更加大膽地來到東德,公開說東德「可以確信法國同德意志民煮共和國的團結一致」、法國對東德「作為主權國家繼續存在感興趣」。隨後又在萊比錫比學發表演講,說兩個德意志國家都是「擁有主權的」。德國統一當然「首先與德國人有關」,但是鄰國應該「關注他們的穩定」。


  可他這一番努力不管用,於是又親自跑到了蘇聯,遊說戈爾巴喬夫。


  戈爾巴喬夫說:「德國問題應該在統一歐洲進程的框架內加以考慮,並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解決辦法。這樣會保障歐洲免遭一切大動亂,避免發生動蕩。只有這樣,德國問題的本身才可以找到一種更為正確的解決途徑。人為的加速統一進程應該被排除在外。」


  話外之音,那就是法國小孩子們,俺是拿了許多好處的,如果你們反對德國統一,你們自己去解決,與俺無關。


  最後就是美國的立場。


  美國政府認為德國的統一將加速冷戰的結束和蘇聯的勢力範圍崩潰,而且在地緣政治上,一個統一的德國將對蘇聯起到強有力的遏製作用。


  所以美國時代周刊將李默選為年底風雲人物。


  李默帶著柏林人推倒了柏林牆,開始時,老布希政府也有些擔心西德「合併東德會加劇蘇聯的政治問題,並誘發蘇聯國內保守主義的反攻和危及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妨礙美國兵不血刃地在蘇聯與東歐國內推行「和平演變」。


  不過看到戈爾巴喬夫種種表現后,特別是拿到西德的一點好處與所謂的諒解協議后,居然還支持著德國統一,老布希決心加速德國統一。


  開始幾個大國協商解決德國統一時,法國人提議將兩德排除在外,即「4十0」方案。


  還有中國呢。


  90年的中國在國際上除了非洲那群兄弟,那有什麼話語權。


  然而老布希獨持己見,堅持一開始就吸收兩德參加,將「4+0」變成了「4+2」,由此為兩德統一加速大開了綠燈。


  不過為了照顧英法兩個小兄弟的情緒,這次統一儀式,老布希沒有親自過來。


  連他都沒有來了,其他西方國家元首也不過來了。


  至於蘇聯與東歐,以及蘇聯的小兄弟們,默視你們統一就算不錯了,還想我們參加你們的統一儀式?

  然後便成了今天尷尬的情況。


  別說奧運會、閱兵典禮的什麼,就是中國收回香江,還有許多國家元首發來賀電吧。


  然而這次兩德統一,除了各國駐德使節外,什麼也沒有,李默忽然想到了一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其實這也是科爾親自迎接他,並於昨晚電視講話刻意感謝李默的原因。


  換誰,遇到這種尷尬的場面,都會想,這是幸好李默這個熱血青年外加愣頭青來到柏林,還真讓他成功地將柏林牆推倒。


  若是柏林牆沒有推倒,外部有這麼大阻力,兩德還能統一嗎?雖然李默是商人,商人本性是逐利而行,竊取了東德的一些技術,但站在德國統一上,李默無疑是第一功臣。況且李默雖竅取了一些技術,也能理解,中國科技落後,西方國家又對中國進行了技術封鎖,有機會不竅取那還是商人嗎,而且李默也表示了足夠的「愧意」,不僅冒著生命危險去推柏林牆,也打算未來將投資帶到東德地區,加速德國統一的融合進程。對於一名商人,還是中國的商人,還能要求什麼?

  「首腦啥,你們中國首腦不是也沒有來嗎。」


  「我們中國能一樣嗎,對我們中國實施各種封鎖的有哪些國家,也有你們聯邦德國!能表示支持就不錯了。」


  默克爾語塞。


  李默凝眉想了想。


  各國在兩德統一中的表現,大多數是在暗中的,許多情況是過去好些年才一一披露出來。


  眼下各個媒體能報道的消息少之又少。


  不過看到這種局面,李默多少也能猜出一些,他索性給美英法上一點眼藥水,說:「默克爾,總之,還要自身強大啊,盟友的什麼靠不住。」


  默克爾警惕地說:「李默,我們德國以前犯了錯誤,但以後不會犯錯誤。」


  「我說的自身強大,是讓你們德國人再做法西斯嗎?我不是指軍事,而是指經濟文化,若是你們德國經濟超過了日本,還會不會有這等場面?」


  「李,你說的那些,未來真的會發生?」


  「可能會發生吧。」李默說。


  就是他說了,德國人也束手無策。事實上李默不說,德國人做得也不錯。


  兩種制度與政治體系,分隔了幾十年,那有那麼容易融合的?更關鍵的是東德體量也不小,若是一個城市還好說一點。


  但德國這次統一主要方針是做對了,統一,統一的不僅是國家,還有制度,貨幣,教育等。雖然有陣痛,不過十幾年後,有地域性的排斥外,還有沒有人再討論東德西德?其實這也代表著真正融合在一起了。


  「到時候你真會幫助我們嗎?」


  西德有錢,可馬上德國用錢的地方太多了。


  即便有錢,不等於能提供就業,或者像李默墨子基金在美國所做的那樣,發錢發食品發衣服,那管什麼用?


  真正有幫助的得替未來的東德地區創造就業機會。


  一般人不行了。


  然而德國上下沒有人敢懷疑李默的,李默有智慧,手中也有實業,並且這些實業很成功,李默也有資金,這次在日本,李默還不知撈了多少錢。


  李默微微一笑,說:「馬上你們的魏茨澤克總統與科爾總理閣下會很忙碌了,不過可以替我代一句話給他們。」


  「之所以做出這個承諾,就是大嬸你逼的。」


  默克爾抿嘴一樂。


  科爾曾在內部會議上說過一句話,若不是默克爾逼迫,李默不會犯險,即便他是小青年,往往會做出一些熱血衝動的舉動,但是人,況且是一個百億富翁,都會怕死。因此,你們不要小看了小默克爾的貢獻。


  因此默克爾對李默感情很複雜,她是痛恨李默竅取技術,還無恥地註冊了專利。不過也感謝李默替德國所做的貢獻,若是沒有李默,她也不可能進入科爾的視線,從個人角度來說,李默同樣是她的恩人。


  「你們德國人嚴謹勤奮守紀律,辦事認真,這恰恰是你們德國能屢屢成功的原因。相比你們德國,英國人保守,法國人太過懶散,可以這麼說,德國統一后,未來你們德國會成為歐洲中心。作為一家企業,也需要這樣的員工。也就是你們德國人的民族個性,就是一個很好的投資理由。」


  這句話誇得默克爾心中更是大慰,她木木的臉上又露出笑容。


  這一幕瞞不了台下的各國記者,又紛紛拍攝下來,就不知道這兩人在說什麼了。


  「我註冊了一些專利,你們德國人沒有計較,相反昨天晚上科爾總理在電視上還誇獎了我,我們中國人的傳統,以德報德,你們德國人尊重我,我必須給予足夠的回報,這樣才能問心無愧。這些,就是我幫助你們的理由。」


  「問心無愧……謝謝,謝謝。」


  德國這次統一儀式在沒有任何其他國家元首,也沒有得到任何國家祝福下,尷尬的結束了。


  當然儀式與李默無關,他只是一個被邀請過來的觀禮貴賓,不過李默也達到了他的目的,最少換來許多德國政客的友誼。


  不過儀式結束后,李默也沒有走掉,他被一群記者包圍了。


  雖然不可能輪到他在儀式上講話,不過誰也不敢否認李默在德國統一進程里所扮演的角色。


  就包括觀禮的排位,他也是被德國人安排到最前面的貴賓位置上的。


  李默「飽含深情」地說:「推倒柏林牆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整個德國人民的意志,包括前東德政府的默許,否則我想,我今天不是站在這裡與你們說話,而是成了一名烈士。」


  「說我不怕死,實際我真的怕死,不但我怕死,當時參與的柏林百姓也都怕死,但我們成功不是僥倖,這是大勢所趨,是當時兩德政府的英明選擇。」


  「對所謂的民煮與專制,我一直是持著保留態度的,當時推倒柏林牆想的也只是結束這堵牆所產生的悲劇,至於兩德統一,我認為是各國政府特別是科爾總理努力的結果,我不敢剽竊這個功勞。」


  「今天是十月三號,也正好是我們中國的中秋節。中秋節又叫團圓節,是舉家舉國團圓的好日子。在此,我衷心地祝願統一后的德國團團圓圓,合家美滿,也衷心地祝願所有分裂的家庭,所有分裂的國家,包括我們中國,也能團圓也能統一,更祝福所有國家、所有的家庭遠離分裂,遠離戰火,世世代代和平美滿的生存下去。」


  和平,肯定是好的。


  而且李默也足夠的謙虛。


  各個記者,特別是德國記者紛紛拍起了巴掌。


  李默上了車,又登上飛機,返回魔都。


  五號,李默繼續上學。


  張曉雨氣呼呼地找到他,斥責道:「李默,雖然你花了錢,可這麼大的活動,你總得要參加吧,難不成你這幾天忙著國家大事?」


  李默說:「還真有點,德國統一了,邀請我去觀禮,你說我該不該去。」


  德國統一,可以說是90年頭等國際大事,各國媒體也紛紛報道了,其他國家隨著德國統一,又將李默去年所做所為翻將出來,紛紛報道,還長篇大論地詮釋了李默的那幾句祝福,甚至有媒體又將李默那部記錄片的《祈禱》翻將出來。


  雖然李默是人人憤慨的對沖基金商人,但看著這首歌詞,也不能否認李默善良的一面。


  當然,也議論到了中國的格局,德國統一了,中國還遠沒有統一呢。


  有的媒體開玩笑地說,李默有能力將柏林牆推倒了,但李默沒有能力將那片海峽給推倒,想來以李默的智商,也望洋興嘆吧。


  中國媒體也報道了,不過在上面的壓制下,沒有報道李默的消息。


  甚至有的長老對李默的做法很不滿,他們看不到這是大勢所趨……當然,包括美國英國各個政客也一樣,認為如果不是李默帶頭,柏林牆未倒,德國不會這麼快能統一。


  德國統一了,冷戰趨向緩和,但這種國家格局,對中國是很不利的。


  你這個毛頭小子,不是瞎胡來嗎……


  張曉雨也聽說了這件事,但她更憤怒地說:「你去德國觀禮,你怎麼不說你要上天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