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舌尖上的大宋> 第1594章:蘇軾下廚(下)

第1594章:蘇軾下廚(下)

  東坡先生的做法雖然簡單,但以他個吃貨來講,他之所以這麼做,一定是經過的很多實踐檢驗的,而且做法簡單,也照樣能發揮食材的鮮美味道。


  眼下已經有了一道既是菜又是主食的海黃鱔燜米飯,一道彈塗魚湯,一道油煎沙蟲,兩個人吃的話,已經非常豐富了。


  可就在楊懷仁因為東坡先生做完了的時候,卻發現蘇福又準備了一種蛤蜊和一種他沒見過的食材出來。


  蛤蜊應該是一種文蛤,從外形上看,明顯比花蛤要大一些,東坡先生介紹道,「前邊三道菜是現準備的,這道紅樹林果燉車螺,是原本老夫就要食用的。」


  楊懷仁這才明白,最後這道菜,才是東坡先生本來就要食用的一道菜,應該是當地比較普通的菜式。


  這便讓楊懷仁更有興趣了,雖說前邊三道菜已經比較有儋州的地方特色了,但說起來,這三道菜還不算是儋州百姓最尋常的飲食。


  反而最後一道紅樹林果燉車螺,菜式這個季節尋常百姓能吃到的最簡單的菜式。


  也也不奇怪,在儋州,物資不可能像大陸上那麼豐富,像炒菜用的油,也不是尋常百姓捨得天天都能吃的。


  所以他們平常的飲食,大部分還是以水煮為主,這道菜聽名字便知道兩種主料是紅樹林果和車螺,都是當下儋州最常見的食材。


  車螺是退潮后百姓們從海邊的岩石是採挖的,紅樹林果是野生的被採集來的,兩種食材簡單的用水煮的方式,便能烹制出一道最簡單的美食。


  紅樹林果,肯能北方人都沒見過,但在南方的海邊,這是一種常見的在海邊生長的植物。


  紅樹林果又叫欖錢,學名叫做海欖,是紅樹林的一種,適宜生長在海邊的沙地和淺灘上,是一種喬木。


  因為根莖是白色的骨節狀,所以又叫白骨壤,紅樹林果便是它的果實和種子了。


  人類在面對不同的自然環境時,總會找出身邊可以當做食材的植物,紅樹林果就是很有特色的一種食材。


  在夏季,新採集的紅樹林果是不能直接食用的,除了味道非常苦澀之外,還含有一種致癌物質單寧酸。


  聽起來紅樹林果是有毒的,但聰明的人類很快便找到了食用它的辦法。


  紅樹林果被採集之後,會被清洗和剝皮,預先用水煮的方式處理之後,才成為一種可以食用的食物。


  不僅如此,處理過的紅樹林果還具有清熱、利尿、涼血和敗火的藥用價值,對於炎熱地點的人來說,食用紅樹林果對身體非常有益。


  單獨的紅樹林果食用起來味道單調,一般會選擇一些海產品和搭配烹制。


  文蛤在當地被叫做車螺,味道微腥,富含蛋白質,單獨烹制需要大量的配菜來除腥調味,後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蔥姜蒜加辣椒爆炒。


  在儋州物質不是很豐富的情況下,車螺和紅樹林果搭配在一起,卻巧妙的用兩種食材的特性,造就了一道極具本地特色的美味。


  紅樹林果可以極大程度吸收車螺的鮮香味道讓自己變得更好吃,同時紅樹林果又可以幫助車螺去腥,從營養搭配上來說,兩者也是絕配。


  東坡先生這四道菜看似簡單,卻包含了他對楊懷仁的誠意,這已經是他在儋州能拿得出來的最好的招待客人的食物了。


  對楊懷仁來說,他自然感受到了這一點,也感嘆東坡先生的廚藝,簡單而實用,卻有包含了讓人印象深刻的智慧。


  正如他現在的處境,看似是人生的最低點,但他能樂觀看待,並能樂在其中,這便是值得人欽佩之處了。


  一老一少一邊暢談人生,一邊享受美食,楊懷仁感受到了東坡先生心情大好,儋州百姓有了光明的未來,讓老先生有一種人生無憾的感慨。


  楊懷仁心中還是覺得東坡先生畢竟上了年紀了,這種時候他應該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頤養天年,怡兒弄孫才對。


  但就這麼和家人分離,遠在儋州,楊懷仁內心裡總有些不忍。


  他說道,「東坡先生,您受苦了。不如這次學生回京后,上書陛下,請陛下准許您能回到大陸,您也能和子女團聚。」


  東坡先生搖頭笑笑,「懷仁小友,你的好意我心領了,只是這樣一來,你又要背上更多的包袱了。


  老夫為什麼被貶謫到儋州來,老夫心中也有數,我這張大嘴巴,我是改變不了了。」


  楊懷仁道,「先生仗義執言,並沒有錯,是那些心胸狹隘之人刻意排擠先生而已。」


  蘇軾笑了笑,「是也罷,非也罷,這都是過眼雲煙了,其實咱們倆有些地方很像,心中對朝中的現狀很是不滿。


  而這樣的現狀我們沒有能力去改變它,內心裡也只能覺得遠離朝堂,或許才是能讓我們心靈寧靜的辦法。


  你別看我身在儋州,其實我的內心很快樂,每天能和最樸實的人生活在一起,我整個人都感覺輕鬆了不少。


  或許物質生活上不是那麼豐富,甚至有些困苦,但習慣了之後,我也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只要看到百姓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臉,我的內心也便漸漸淡然了。」


  「可是……」


  東坡先生明白楊懷仁的意思,抬手制止了他接下來說的話,「我明白你的想法,但真的不必了。


  人生在世,要有所求,卻不能強求。盡自己力所能及之力,何嘗不是實現人生價值的一種方式呢?


  如今你提出來一個可以幫助儋州百姓擺脫貧苦的方法,我內心裡感激,也想替整個儋州的百姓來感激你。


  儋州和儋州的百姓有了光明美好的未來,我心中很滿足,甚至在我心裡,已經出現了一幅美好的畫面。


  將來的儋州會漸漸熱鬧起來,百姓的生活好了,大家便更開心,我作為儋州的父母官,很想親眼看著那一天真正出現在我面前。


  至於回不回家,對我來說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心之所至,既是有家。」


  楊懷仁嘆了一口氣,但還是為東坡先生感到高興,人的境界是不同的,並不能用庸俗的眼光來看待。


  既然東坡先生這麼想,就隨他的意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