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第141章


  從宮裏出來後,許淙鬆了一口氣。


  因為殿試的結果不會馬上出來,所以在等待放榜的日子裏,他便擁有了一小段的空閑時間。


  想了想,他決定將《科舉記》完結了。


  《科舉記》這本畫冊,還是他三歲那年畫的,這麽多年來偶爾更新,偶爾斷更,如今已經畫到了第十三冊 。


  結束了遊曆的許大林三人前往京城,參加會試。


  至於第十四冊 和第十五冊畫什麽,他也已經想好了,並且還畫出了其中的一部分情節。這次再畫,他便添加了一些京城的景色。


  京城的繁華那是必須要畫上去的,畢竟是國都啊,不但要畫而且還要畫得盡善盡美非常好看,讓人一看到就想要來遊玩一番。


  至於形形色色,年齡不一的舉人們也不能落下,畢竟會試和殿試是這本畫冊的最高潮,有了主角那怎麽能缺少配角呢?


  所以最後的這兩本許淙畫得非常認真,還參考了自己在貢院和皇宮內的親身經曆,畫出來的內容那叫一個如臨其境。


  最後,許淙在第十四冊 的末尾畫了一個傳臚大典。


  文武百官在殿內,而新科進士們則在殿外,他們有的平靜、有的緊張,有的激動,還有的黯然。正在這時,殿內傳來了一個聲音。


  ‘一甲第一名,許大林。’


  至此, 第十四冊 就結束了。


  《科舉記》第十五冊 的開頭,則是許大林考中狀元之後,與考中了探花的王家少爺,考中了進士的張家少爺,以及其他進士、同進士們跨馬遊街的畫麵。


  這是每一個進士,一生都隻有一次的場景。


  百姓們為他們歡呼,熱烈地追逐著他們的身影,新科進士們所到之處,兩邊的街道上很快就擠滿了人群。


  還有人朝他們扔鮮花、絹花、手帕、荷包等等東西。


  全部畫完之後,許淙拿去給家裏人看。


  對於《科舉記》這本畫冊,許家人都很熟悉了,從它還是《許家村二三事》的時候,這本畫冊就在家裏廣為流傳。


  王老夫人看到《科舉記》完結了,也很高興。


  “乖孫呐,你可算是畫完了。”


  “祖宗們都等著呢,今晚啊你就將它們放到祠堂去,讓祖宗們都好好看看,這可是你畫的第一本畫冊。”


  許淙臉色微紅。


  三五歲的時候他覺得這種事很好玩,但如今年紀大一些了,想法就有了些許改變。不過這並不是什麽大事,所以他還是答應了下來。


  許淙不但答應了王老夫人的建議,他還打開了剛畫完的這兩本畫冊,像小時候那樣仔細地跟王老夫人講解。不同的是,他現在已經不能趴在王老夫人膝上了,而且旁聽的除了王老夫人、許明成和金氏之外,還多了浵姐兒和澤哥兒。


  “奶奶,你看這是許大林,他已經長大了。”


  王老夫人看得直點頭,“是長大了,長得真俊。這後頭就是他去考會試了吧,哎呦這就是皇宮嗎?可真大啊。”


  “是啊,這就是皇宮。”


  許淙指著最宏偉的那棟建築道:“這就是金鑾殿,還有這是保和殿,我們殿試的時候就是在這裏考的。”


  說話間,第十四冊 已經翻到了底。


  默默聽著的澤哥兒突然眼前一亮,喊了句,“狀元!”


  許淙笑著摸了摸他的頭,“對,許大林考中了狀元,一甲第一名就是狀元,澤哥兒你以後也要努力考狀元啊。”


  已經開始讀書的澤哥兒頓時皺起小眉頭。


  他現在已經知道狀元意味著什麽了,若是別的小孩怕不是馬上點頭,但他的性子謹慎,從不胡亂許諾,而如果說出口了,就要做到。


  所以想了一會兒,他才為難道:“我努力。”


  看著他的這幅表情,全家人都笑了起來。


  至於《科舉記》的第十五冊 ,除了跨馬遊街之外,就是許大林等三人衣錦還鄉,臨走去別的地方做官之前在家鄉建了三座進士牌坊的事了。


  王老夫人看得津津有味,還給兩個小的講了當年一家人去勉縣,路過村口牌坊的時候許淙說過的孩子氣話。


  “淙哥兒當年啊,還說將來要掙一座比他爹那座更大,更好的牌坊回來……”


  “還說要考第八十八名……”


  ……


  在許家人其樂融融的時候,雲光霽也沒有閑著。


  他親自打聽了本次會試的第三名張元蒲,然後便回家跟雲夫人商議起來,“我覺得這個張元蒲不錯,他家中雖然沒有人做官,但也是書香門第。往上幾代還出過進士和舉人,隻是如今沒落了而已。”


  “最要緊的是他為人上進。”


  “此子前些年為了讀書,還在寺廟裏待過一陣子。可見他心性堅定不為外物所動,對於他們這樣的年紀來說,實在是難得啊。”


  雲光霽最開始是沒有把張元蒲列入女婿人選的,因為在會試開始之前,這人的名氣就算大,鄉試的名次也不高。但現在再看,卻覺得這人雖然比不上自己的弟子許淙,但對於年輕的進士而已,也還是不錯的了。


  最重要的是他和祖父還有一層隱憂,那就是如今因為還沒到一年,所以不管是宮內還是東宮,都沒有傳出要選新太子妃的消息。


  但再過兩三個月,恐怕宮裏不提,朝臣們就要上折子催促了。


  ===第158節===

  畢竟太子已經加冠,陛下在他這個年紀的時候,先太子和大公主都已經出生了,所以太子的婚事實在不能再拖。


  而參考前一任的太子妃人選,也就是胡家姑娘,那可是胡首輔的親孫女。這說明了陛下和皇後娘娘,還是更看好文臣家的女兒。


  如此一來,是閣老親曾孫女,又是家中嫡長女的蕙姐兒,就有可能會被宮裏選中,成為新的太子妃。


  這對於雲家而言,是不利的。


  母儀天下雖然尊貴,下一任天子的外家也很有誘惑。但不管是雲光霽還是雲閣老,以及雲家下一代的雲麒都以為,雲家興盛多年靠的是族中子弟努力讀書科舉,而不是靠姻親和別人的提攜。


  所以為了避免選新太子妃的消息傳開之後,自家再匆匆為女兒定親引得旁人關注和帝王猜忌,雲光霽想著不如就趁此次春闈,也學其他人家那樣來一次‘榜下抓婿’。如此一來姐妹倆嫁的還是同年,今科最為出色的兩位年輕進士都是自己的女婿,傳出去不但不會顯得婚事突兀,還能贏得一樁美名。


  但他的這個理由說完,雲夫人卻有不同的意見。


  “老爺,我覺得這個張元蒲不妥。”


  雲夫人道:“雖然他考中了會試第三,但其家裏人性情如何我們卻是不知道的,如此定下婚事終究是倉促了些。”


  “老爺你的打算,估計是看著他讀書和性情不錯,覺得他家裏如何不要緊,頂多我們嫁女兒的時候多陪送一些嫁妝吧。”


  “但萬一他也是一個趙承業呢?”


  雲光霽愣住了。


  “這……”


  這的確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趙承業雖然被奪去了烏紗帽,趙家全家也被趕出了京城,被驅逐回鄉了,但他們父子引起的風波卻還沒有停歇。


  充州趙氏一族會如何反應,會不會跟以前的‘假狀元’案裏一樣將趙承業全家除族,以撇清關係京城這邊不得而知,但與趙家有關係的人,最近都倒了大黴。


  首當其衝的就是趙家所在縣的縣令,也就是當年將趙勝點做縣案首的那一位,因為現在朝廷已經查明趙勝考縣試的時候,他的身份還是庶子。


  趙承業給兒子改族譜是在趙勝考了縣案首之後。


  因為發現兒子在科舉上很有天賦,然而周家卻不肯將他認下,所以趙承業才動了改族譜的心思,以求他在後麵的科舉路上有個好名次。


  如果沒有周家敲登聞鼓這一出,估計趙勝會頂著嫡子的名頭考完科舉,直到後來才會找機會恢複庶出的身份。


  但凡事沒有如果。


  如今趙家的事被揭露了出來,朝中無人幫忙說話的那位縣令,也沒人在意他當時是一時失察,還是收了趙家的好處,總之他被罷官了。


  而受到牽連的不止他這一個,基本上與趙承業走得近的人,都被彈劾了。因為在外人看來他們就是一丘之貉。


  跟個小人關係好,能是什麽好人呢?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還有趙勝一路考來的那些主考官們,人人都沒能幸免,基本上個個都被禦史彈劾了。


  不過因為後者基本上都在朝中有人幫忙說話,而且也沒有參與到趙家的事情上,所以受到的影響有限,頂多也就是罰了些俸祿而已。


  但這也人人自危了。


  他們倒不是覺得趙家的這件事會牽連到自己,而是擔心周圍會有趙承業這樣喪心病狂的人,尤其是有出嫁女兒的人家,這段時間基本上都給自家女兒去了一封信,有的還打發人親自去看,務必確認姑爺不是第二個趙承業。


  結果這一確認,就有人家和離了。


  那家人倒不是真的發現了第二個趙承業,而是通過趙承業這件事,清醒地認識到了某些偏心妾室的人到底會多麽的喪心病狂。而正好自家女兒又還沒有孩子,所以幹脆快刀斬亂麻,連這門姻親也不要了,免得以後有受不盡的氣。


  這件事就發生在殿試的前兩天。


  許家因為家裏有人要參加殿試,所以全家都閉門不出,消息不靈通。但雲家就不一樣了,雲夫人昨天出門的時候,就聽人說起了這件事。


  這讓她心有餘悸。


  短時間內聽說了兩件這樣的事,所以如今雲光霽再提寒門子弟的時候,雲夫人下意識地就覺得這樣不夠知根知底,而且家境貧寒的人家不妥。


  張元蒲若是第二個許明成還好,可萬一他是第二個趙承業呢?

  雲光霽聽完她的意見,也沉吟起來。


  “那你覺得呢?”


  雲夫人猶豫了一下,還是開了口,“其實我昨日出門,就找相熟的夫人們打聽了一下,還真有一個適合的人選。”


  “老爺您可記得王尚書家?”


  “王尚書家?”


  雲光霽心念一轉,馬上就想起了夫人說的王尚書是誰。


  如今朝內尚書有好幾個,但姓王的卻隻有一位,那就是以前的吏部左侍郎王大人。


  當年祖父回鄉守孝之後,原本是屬意王侍郎接任吏部尚書位置的。但最後陛下卻沒有同意,而是讓胡首輔兼任。


  後來沒過多久王侍郎就到了工部,如今已經是工部尚書了。


  雲光霽道:“王尚書家的誰?”


  “王尚書家裏有個小兒子,”雲夫人道:“他也是這一科,會試的時候考了第六十八名,沒有意外的話這次殿試的結果出來之後他也是一個進士。”


  “第六十八名……”


  雲光霽微微皺眉。


  說實話,對於一個自身考了殿試第二名,兒子考了第三名。如今弟子的成績雖然還沒出來,但想來不會跌出一甲的人來說。會試的第六十八名真的是一個平時從來沒有想過,也不會去多加注意的名次。


  畢竟是第六十八名。


  這樣的名次要是放在前朝,每次春闈隻取十幾人、幾十人,或者一百多人的時候。要麽名落孫山,要麽就是同進士。


  也太低了些。


  別的不說,如果這樣的人成為了自己的大女婿,那麽以後一家人裏,豈不就是他的科舉名次最低,而且跟麒兒、淙哥兒差得很遠?


  相比起雲光霽的顧慮,雲夫人倒是不覺得有什麽。


  她道:“老爺,這位王錦雖然隻是王尚書的小兒子,但卻是嫡出,在家裏備受王尚書夫婦的寵愛,今年不過十八歲。”


  “而且他溫文爾雅,孝順長輩,有王尚書在,他的前程也是不愁的。”


  “王夫人說,若是蕙姐兒嫁過去,她必定視若己出,而且還會讓她管家。因為王尚書的大兒子和大兒媳婦如今在老家侍奉長輩,而且我還打聽到王尚書的大兒子如今不過隻是一個秀才,比不上他這個小兒子。”


  “王夫人還說,將來若是王錦外放,也讓蕙姐兒一道去。”


  雲夫人顯然對這門婚事還是挺滿意的,又補了幾句,“我們家與王家,也算是知根知底的,王夫人也和善。”


  “我們前些年在京城的時候,還見過王錦呢。”


  “對了,王家也跟我們家一樣,是書香門第,不但在老家有田地鋪子,而且王尚書為官多年,也積攢了一些家業,蕙姐兒嫁過去不愁吃穿。”


  “老爺,你覺得如何?”


  雲光霽想了想,沒有直接答應,“我看看人再說。”


  畢竟是女兒一輩子的事,在沒有看到這個王錦之前,他也不敢輕易下決定。而且對於王尚書這個人,他也得找祖父打聽打聽才行。


  姻親,那可是結兩姓之好。


  所以不但要看看那個王錦如何,就是王尚書的為人也是要打聽打聽的。若是把女兒嫁過去之後才發現不妥,那可就追悔莫及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