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一章 蒙陰之會
蒙陰山高林密,極易隱藏部隊,部隊初步安頓下來后,張城便把此地設為工農黨齊魯分局的治所所在地,隨後便向原齊魯省委的李玉、張經伍、郭洪滔等同志發出召集令,要求他們前來參加齊魯分局的第一次正式工作會議。
李玉、張經伍等人到來之後,張城為表隆重,親自出迎十里將他們接回根據地,在齊魯分局的第一次正式會議召開之前,張城還一一找他們談話,了解工農黨在齊魯發展的武裝力量的情況。
李玉、張經伍、郭洪滔等幹部在歷史上是赫赫有名的革命先烈,是齊魯根據地的創建者,張城在後世里通過網路了解過他們的一些情況,只是情況都籠統得很,並不十分詳細。
雖然大家都是初見,但彼此間還是互相留下了不錯的印象,李玉等人在後世都是飽經考驗的革命先烈,張城面對他們把姿態放得很低,對他們非常尊重。
張城的低姿態不但沒有令李玉等人輕視,反而讓他們受寵若驚,見完面后,李玉等人說起張城這個齊魯分局書記,均坦言和其相處,有令人如沐春風之感,實在讓人心折。
通過深入的交流探討,張城已經初步了解到工農黨領導下的齊魯本地抗日武裝如今已發展到擁有十多支游擊隊的不俗實力。
支隊總指揮張經伍介紹,目前齊魯游擊隊的兵力已有七八千人,雖然這些兵力還不如教導師一個旅的兵力多,但齊魯發展抗日武裝才開始幾個月,僅僅幾個月就能拉起七八千人的隊伍,這說明齊魯的人口是何等的稠密,革命事業大有可為啊。
目前齊魯游擊隊的活動範圍在徂徠山、黑鐵山、天福山等各大山區,這些山區經過李玉、張經伍等人的努力,如今已成為工農黨極為牢固的敵後抗日根據地。
中午吃過接風宴后,在蒙陰的大峪庄正式召開了工農黨齊魯分局的第一次正式會議,分局委員張城、蕭驊、李玉、張經伍、張鳳鳴、李雲龍、丁偉、郭洪滔、胡詆均出席了此次會議,另外齊魯局的各部部長以及教導師各旅、團主官均列席此次會議。
會上首先傳達了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成立齊魯分局、齊魯軍區的命令,並宣布了分局和軍區的主要人事任命,明確了分局和軍區的主要任務為利用齊魯龐大的人口基數,千百倍地擴充工農黨的敵後抗日武裝力量,形成以教導師正規部隊為骨幹,地方部隊,民兵武裝、游擊支隊為基幹的強大軍團,為儘快將日本鬼子趕出中國貢獻巨大的力量。
會議結合原教導師和齊魯游擊支隊的武裝力量,按照齊魯鐵路幹線和黃河流域區劃分為十多個敵後抗日根據地,這些抗日根據地主要是以教導師各旅的武裝力量為主,形成了五大區抗日根據地。
根據決議,這五大區根據地分別是以教導一旅為骨幹的魯中抗日根據地;以教導二旅為骨幹的魯南抗日根據地;以教導五旅為骨幹的濱海抗日根據地;以教導七旅為骨幹的膠東抗日根據地;以八旅為骨幹的環渤海抗日根據地。
在五大抗日根據地之下,又細分為魯西南根據地、魯西根據地、冀東根據地、冀東南根據地、魯東南根據等等根據地,這些次一級的根據地按照地理交通遠近劃分到五大區根據地的管轄範圍。
其次,經中央批准后,教導師和齊魯地方部隊合併,正式組建齊魯縱隊,教導一旅和魯中游擊支隊合併,組成齊魯軍區第一支隊,支隊司令為陳正相;教導二旅和魯南遊擊支隊合併,組成齊魯軍區第二支隊,丁偉為支隊司令;教導五旅組建齊魯軍區第三支隊,張文龍擔任支隊司令;教導七旅組建齊魯軍區第四支隊,支隊司令由楊紫擔任;教導八旅組建齊魯軍區第五支隊,鄧驊擔任支隊司令。
另外,張城為了照顧齊魯本地同志的情緒,提議原齊魯本地武裝合併為齊魯軍區第六支隊,由齊魯軍區副司令員張經伍同志兼任第六支隊司令,江驊同志擔任政委,王兵同志擔任參謀長,活動範圍主要在沂蒙山區,充當齊魯軍區的總預備隊。
同時,為了迷惑日軍以及不過度刺激民黨當局,齊魯省一級的民主政府暫時不予成立,省內事務暫時由齊魯分局負責。至於縣級政府則不在此限令內,可以大張旗鼓地成立。
最後,張城作為齊魯分局的第一書記作了結束陳詞,他總結說道:「今天的會議很快就要結束了,首先我在此感謝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對我們齊魯分局的信任,將發展齊魯抗日武裝的重任交給我們。
我相信,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一定可以千百倍地抗大齊魯敵後抗日武裝的力量,把齊魯敵後抗日根據地建設成中國革命牢不可破的堅強堡壘,為全國的抗戰事業貢獻出最為巨大的力量。
散會之後,同志們回到各轄區,一定要根據會議的精神和決議,深入到群眾中間去,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充分發動群眾,讓日寇以及一切內外敵人陷入我們齊魯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把所有日寇消滅乾淨,還天下一個乾淨明亮的大齊魯。
最後,我想說的是此次齊魯分局的第一次正式會議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此次會議必將掀開齊魯抗戰新的一頁,成為歷史上一件值得紀念的重大事件,而我們作為此次重大事件的決策者、參與者,必將銘刻在歷史的教科書上,諸君,為了這個宏偉的目標,請努力吧!好,此次會議到此結束,散會之後我請大家留下就餐,謝謝大家!」
散會之後,張城果然召開了一個豐盛的筵席招待各位前來開會的同志,同志們經過初步的交流后,很快就熟悉起來,大家一起開懷暢飲,好不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