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3
阿殷陪薛姬等了有兩炷香的功夫,便有人過來遞話,請薛姬過去奏樂助興。
太子設宴之處就在這湖心的島上,從這屋舍沿曲折的木橋過去,也不費多少功夫。薛姬抱了琵琶先行,阿殷緊隨其後,到得湖心,薛姬自入屋中拜見眾人,阿殷停在門口,朝里望過去,正巧定王也往這邊看過來。
今日他穿了身墨色長衫,玉冠束髮,愈見眉目英挺輪廓分明。比起上首稍稍躬身塌下去、精神略欠的太子,他坐得端正挺拔,更見肩寬腰瘦,風采卓然。
四目相交,阿殷心中愈發鎮定,於是側身立在門外。
裡頭薛姬琵琶輕撥,曲聲玲瓏。
阿殷不知這已是第幾回聽她彈奏了,先前在西洲時就有過兩回,彼時薛姬修飾雍容,姿色過人,抱著琵琶端坐時,曲樂之中情韻深藏,令人神搖。今日她彈得依舊極好,如珠玉落盤,卻又情致婉轉,更兼她容色姝麗,席上眾人,無不凝神細聽,甚至有兩個坐在後排的小官員眼睛都直了,一錯不錯。
薛姬卻慣於這種情形,眉目微垂,唇角緊抿,唯有十根玉蔥般的手指玲瓏撥彈。
一曲既畢,席上誇讚之聲不絕於耳,太子似也心悅,命人重賞於她。旋即看向定王,「玄素這一趟西洲之行果真是收穫極豐,不止剿了土匪博得父皇盛讚,竟還得了這般妙人。京城中樂工甚多,似薛姑娘這般的,卻鳳毛麟角。聽說她舞跳得也極好,若有機會,真想一觀。」
定王便挑眉看向太子,「不止太子是從何處聽得她會跳舞?」
這滿京城裡,除了定王府上的人,便只有曾在西洲為官的姜玳、高儉言等人知道薛姬的底細,其中姜玳已然革職查辦,高儉言也治了重罪,原本要貶謫到千裡外的蠻荒之地做個微末小官,太子力保之下,才免了這苦楚,只是丟了官職,賦閑在家。定王府中眾人的嘴是封嚴了的,太子不能從姜玳處得知,自然是從高儉言那裡聽聞,可見兩人依舊有所往來——太子對這高儉言還真是格外賞識。
太子自也發覺不妥,笑了笑沒做聲。
下首坐著的正是崔忱的兄長崔恪。當年永初帝還是王爺時,崔家便與他府上來往頗多,崔恪不敢輕慢王府中人,跟定王也有所來往。後來崔南鶯成了太子側妃,崔恪自然投向東宮,卻也未徹底與定王交惡。加之崔忱是為救定王而死,定王又常照拂如松,兩相往來,面子上也算和睦,聞言便笑道:「向來只聽定王慣愛沙場征伐,舞樂也喜雄渾剛武,倒不知也愛這等美姬。」
「聽著有趣,順手帶回罷了。」
崔恪便又笑道:「這豈不埋沒了薛姑娘。」他沖定王拱了拱手,依舊笑得和煦,「殿下恕微臣多嘴一句,這位薛姑娘琴藝精湛,觀其體態,必也是玲瓏善舞之人。只是琵琶多情,恐怕未必對殿下的胃口。微臣訪得一位公孫姑娘,曾是將門之後,雖流落坊間,卻頗有剛武之子,最擅舞劍,所奏的破陣樂也是無人能及,想來更合殿下胃口。今日既是雅宴,微臣斗膽,不如將那公孫姑娘贈與殿下如何?」
他郎朗說罷,目光掃過體態妖嬈的薛姬,繼而看向定王。
定王但笑不語,旁邊常荀正將一杯酒喝罷,嘖嘖嘆了兩聲,笑道:「崔侍郎若果真有此美意,我倒要先替殿下謝過了。只是有一句我可得說在前頭,雖說這等雅事該當禮尚往來,不過這薛姬,卻是絕不能贈予崔侍郎。回頭我便另訪美姬,答謝厚意如何?」
崔恪那一番話,原本是說定王不懂欣賞婉轉琵琶,推出公孫姑娘來,便是想換薛姬過去,轉贈給太子以投其所好,哪還需要另尋別的美姬?不過常荀旁邊就坐著他二叔常鈞,這位是戶部侍郎,且常家又是京城世家門第中的翹楚,崔恪不敢得罪,於是只笑了笑,卻將目光投向常蓀。
常鈞身為長輩,對常荀說話,自然威儀些,道:「崔侍郎是與殿下說,你怎可擅自替殿下做主,還不向殿下賠罪?」
「二叔冤枉我!」常荀立時擺出點委屈的神情來,對著長輩也露恭敬,「這位薛姬當初是我尋訪得來,引薦給殿下,其中良苦用心,實不足為外人道。薛姬雖說住在定王府,我卻尚未明言贈予殿下,細算起來還不是殿下的人。」他回頭笑著看向定王,續道:「殿下已經領了我的情,如今除了聽那破陣之音,偶爾也願意賞鑒琴曲琵琶,不怕諸位笑我臉皮厚,算起來這都是我引薦有方的功勞。」
他在這等酒樂場合,天然便帶幾分笑意,旋即舉樽看向定王,「殿下應不會怪我多事吧?」
「人是你的,自然仍舊由你處置。」定王當即應了,舉樽飲盡,目中稍有笑意。
常鈞看著旁邊笑眯眯的侄兒,卻是無話可說了。
惠定侯府常家,如今當家的是侯爺常鈺,如今的中書令。
常鈺為人行事方正有節,雖是太子的岳丈,卻不涉足黨派之爭,凡事只以忠君事主、為百姓謀福為上。他膝下兩個兒子,長子常茂與太子親近,去年姜玳被查后,便是他被太子舉薦,任了西州刺史。次子常荀卻與定王交好,戰場上袍澤之誼結下來,絲毫不為太子招攬所動,依舊留在定王府做個司馬,自得其樂。
兩個兒子各有選擇,常鈺也不曾評說誰優誰劣,只是有一條,絕不能因勢結黨、欺君罔上。
常鈞雖有意扶持太子,卻不敢太過違背兄長,且常鈺向來偏疼行事玲瓏的常荀,如今他挑不出常荀的錯處,自然沒法指責了——別瞧常荀總是含笑,若真箇惹惱了他,回頭變著法兒捅到常鈺那裡,他這個做弟弟的也兜不住。
倒是常荀又看向崔恪,彌補道:「雖說不能贈予,不過崔侍郎若欣賞薛姑娘技藝,何妨常來相會,聆聽雅音?往後但凡崔侍郎有意,不管聽曲還是觀舞,我自當命薛姬相陪。說起來——」他含笑睇著崔恪,「近來定王殿下正為那戶部的賬目頭疼,崔侍郎最擅此道,聽曲之餘若能襄助一二,豈不兩全其美?」
這一招崔恪可不敢接,當即哈哈笑著以敬酒為由扯開話題。
太子原打算討要了薛姬過去,既已受挫,難免有些不悅。
他今日特地請薛姬過來,自然不止一曲而已,遂命她擱下琵琶換了琴,又是一番妙音。
其時春光正濃,湖心小島上曲樂玲瓏,早已惹了旁人注意。那曲折木橋上有人手持摺扇緩緩行來,駐足聽了許久,待得薛姬彈罷,便上前來。他衣衫華美,佩飾雅緻,取了隨身的名帖遞上去,不過片刻,便得允准,走了進來。
此時樂曲才罷,眾人尚且評談,他跪地朝太子和定王行禮,「國子博士詹師定,拜見太子殿下、定王殿下。」
太子問道:「是有何事?」
「微臣與家父應邀在湖邊觀景,聽得這琵琶琴音,十分仰慕,一時沒忍住,便尋了過來。唐突攪擾,望太子殿下恕罪。」他生得倒是頗好,雖不及陶秉蘭的丰神俊朗,卻也容貌出眾,加之渾身儒雅,言語愈發悅耳。
太子聞言便道:「令尊何人?」
「家父鄯州刺史,那邊席上還有懷恩侯府的姜二老爺,聽得琵琶,交口稱讚。得知是太子殿下在此設宴,遣微臣斗膽問一句,能否借這雅音片刻?」他說完了,回頭將薛姬打量一眼,便又衝上首行禮。
這竹園裡來宴飲的多是富貴豪門,各家養的歌舞姬妾各有所長,若恰好碰見令人驚艷的,便會借去助興,次數多了,倒傳位風雅佳話。所以似詹師定這等行徑,實是常有之事,不足為怪。
太子沒能借崔恪之言討到薛姬,原本有些失望,聽了詹師定之言,便挑眉看向定王,「玄素,如何?」
定王面不更色,「樂姬而已,借之何妨。」他又看向常荀,「上迴路過鄯州未去拜訪詹刺史,你也一道過去,打個招呼。陶殷——送薛姬過去,切勿叫她失禮於人。」
外頭阿殷已經等候了許久,此時應命,抬頭時便見定王的目光越過眾人望過來,其中竟有些許擔憂。她自然知道他擔憂什麼,遂微微勾唇,篤定道:「殿下放心,卑職定不辱命。」等常荀走出來,便帶了薛姬,由詹師定引著往湖邊假山後的閣樓中去。
這頭定王應付了太子一句笑語,目光忍不住望外,隔著窗扇,春光下的美人背影挺拔,腰間彎刀醒目。那把刀是定王依她身形手法特意情名匠製作,而後以配刀的名義送給她的,鋒銳靈活,削鐵如泥,刀柄也按她手掌製作,格外趁手。
除了那彎刀,她那襲官服之下,應還穿了護身的軟甲,正是上回阿殷對戰周綱時穿過的。
今日會有場惡戰,她主動請命,他也未阻攔。若此事功成,她入定王府的事,便又多兩成的把握。
定王按下擔憂,目送她走過曲橋,廣袖之下五指微收。
*
此時的阿殷卻並無畏懼退避,前面常荀正同詹師定閑談,她便跟在薛姬身側,開口道:「薛姑娘妙音,每回聽了,都令人心馳神搖。」
「陶副帥過獎。」
「待會要見的是懷恩侯府的人,先前那位姜刺史的二叔。」阿殷低聲,將彎刀換了個方向,聲音卻更沉了,甚至有涼意,「薛姑娘可要好生彈奏,若還像上回在百里春時那樣心有旁騖,殿下知道了,必會震怒。」她平常都是明朗颯然之姿,極少用這種略帶陰沉威脅的語調說話,薛姬詫然看過來,便對上阿殷鋒銳的目光。
也不知是不是受了定王影響,明明只是個十六歲的姑娘,那目光里卻含了威壓。
薛姬心跳驟然亂了些許,想要避開目光,卻聽阿殷道:「興許今日姑娘會遇到熟人,不過無需擔心,殿下英明,會將那熟人請來,與姑娘……單獨相會。」越來越低的字句卻如同雷聲貫入耳中,薛姬懷裡抱著琵琶,腳步未亂,聲音卻有些發顫,「陶副帥的話,我聽不明白。」
阿殷卻未再細說,只冷哼了一聲,刀鞘微抬,驚得薛姬心神大亂——
他們難道是發覺了嗎?今日的事本該隱秘,神鬼不覺,他們怎會知道?
薛姬拿餘光看向阿殷,便見她縴手按在彎刀之上,如同臨敵之態。
到得閣樓,詹師定帶常荀入內,裡面除了姜家的二老爺姜嗸,還有三老爺姜哲,及一位氣度端方的中年男人,想必就是鄯州刺史了。環視一圈,卻沒見姜瑁,想必是被前日鴻臚寺少卿翟紹榮被刺案連累,如今奔忙在衙署,沒能出現在這場合。
——倒是方便了她行事。
常荀幾乎與所有人都能說上話,進去先是一番含笑的客套,同鄯州刺史致意,繼而問候姜嗸兄弟,兩府都是京城世家的魁首,往來熟悉,常荀順理成章的入席坐定。
阿殷緊隨薛姬進去,待薛姬坐入綉凳,便隔了一步的距離,站在薛姬斜側。
上首姜哲見了,皺了皺眉,「那侍衛,你且去外面等著。」
他是姜玉嬛的父親,明明是認得阿殷的,此時卻只稱呼那侍衛,阿殷便也拱手為禮,「回稟侍郎,定王殿下命卑職貼身陪伴薛姑娘,卑職不能違抗,還請侍郎見諒。」語聲清晰,不卑不亢,隨即不再理會,手按在刀柄上,依舊如小松樹般站立。
姜哲不悅,欲待開口,常荀便道:「姜侍郎有所不知,這薛姬得定王殿下看重,貼身陪伴確實是殿下之命。」
「可她執刀在此,叫人如何賞曲?」
「諸位是為聽曲,又不是為了看曲,這有何妨?若是不便,近處應有屏風,挪一件來遮住她二人,想來也是無礙的。」
他這話要反駁並不難,譬如聽曲之時看看美人妙手彈撥,也是樂事。然而姜哲心裡藏了事情,又不肯太過刻意引得常荀猜疑,只好按下話頭,裝出個笑臉感謝定王大方,點了個曲子,請薛姬彈奏。
薛姬琵琶精通,自是彈得極好,只是比起從前在百里春的得心應手,今日卻總有滯澀,若非留神,輕易察覺不出。
曲樂過半,外頭有人來稟事,悄悄附在姜嗸耳邊。
姜嗸點頭揮手,令他下去,片刻后又換人來稟報,似是瑣碎事務頗多。
如實四次,也沒人注意他身邊的人來人往了,便有個身形粗壯的男子輕手輕腳的走進來,跪在姜嗸身側,目光卻不時掃向這邊。
阿殷此時就在薛姬身後站著,因為時刻留意,便發覺這男子進來時,薛姬的脊背有些僵硬。
她立時看向那男子,穿著襲不起眼的藍布長衫,與尋常府邸中的下人無異。只是身形頗高大,即便跪坐在姜嗸身側,也要高出一個頭,那臉上生了把濃密的絡腮鬍子,面容瞧著總有些怪異——應該就是他了!
阿殷微不可察的挪動彎刀,薛姬的琵琶立時錯了半個拍子,繼而生硬折轉,如同催促。
那漢子原本是往薛姬臉上偷瞄的,不期與阿殷目光相觸,立時惶恐的垂首,全然恭敬膽小。然而即便如此,目光相觸的時候,阿殷也還是覺出其中精光,心中再無猶疑,看向常荀時,便見他也點了點頭。
那漢子已經起身,悄無聲息的往外退,阿殷不動聲色的退出去,招門外兩個侍女進去陪著薛姬。她握緊了彎刀四顧,繞至閣樓之側,見那漢子腳步匆匆的出來,立時隱了身形。目光向閣樓后的另一處假山瞧去,便見假山不起眼處擺了朵折下的牡丹。
看來馮遠道已經得手。
阿殷不再猶疑,立時跟了上去,遠遠盯著那漢子。
這竹園佔地頗廣,離了此處閣樓,便是兩處頗恢弘的宅院。不過近來外出踏青的人多,這兩院暫時空著沒有客人,那漢子身法極快,瞧著左右沒人,便閃身鑽入院門。片刻后,他又換了身灰白的短衫出來,絡腮鬍子依舊,只是戴了頂破茂,身形微微佝僂,看其打扮,與市井中不起眼的販夫走卒無異。
阿殷怕他掉包,看向屋脊,那頭馮遠道露出半個頭,沖她比了個手勢。
她稍鬆了口氣,待得那人走遠些,才走至那邊隱蔽處,低聲道:「如何?」
「外圍安排的人已拔去,無人察覺,不過此人戒心甚高,剛才在桌上留了字條。安排的人已經跟著了,你先尾隨,我隨後就來。」馮遠道低聲說罷,飄然自後窗進了屋中。
阿殷遠遠隨著出了竹園,便見那漢子趕著輛半舊的馬車,裡頭裝了幾個箱子,卻是平常屠戶送生肉用的。
——有了這車馬掩飾,再看身其形打扮,還真像是個屠夫行當中的人,就連那絡腮鬍子都順眼了。
然而也只是像而已,此人一瞧便是身手極好,恐怕比周綱還要厲害許多,即便有意偽裝,步伐卻十分穩健。
阿殷一路跟隨,從竹園出去,繞過兩條巷子,便是鬧市。穿過熙攘往來的街市,從東南一路行至西邊,他似是察覺了被人追蹤,變著法兒的甩了幾回,要不是有馮遠道在,阿殷還真得跟丟了。
眼看著他是要將阿殷引向某處,馮遠道哪會中計,叫阿殷跟緊了,他仗著對京城地形熟悉,在幾處巷口設個疑兵,硬是將那漢子騙進了一道僻靜的所在。這一帶多是富貴人家的別苑,遠離鬧市,草木蔥蘢陰翳,多用於夏日避暑或是加價賣錢,這時節里人煙稀少,且因宅邸外多有空地,頗為寬敞。
馬車轆轆行過,那漢子加快步伐,卻在見到對面馮遠道快步走來的身影時頓住了。
無聲的交戰已經持續了大半個時辰,那漢子哪能不知對方來意,疾退兩步,手伸入車廂底下,竟從中取出個狼牙棒來。他生得粗壯高大,那狼牙棒也做得駭人,上頭生滿倒刺,怕是有幾十斤重,若是沾了身,立馬能給人刺出許多窟窿。
阿殷彎刀已然出鞘,見馮遠道出手,當即飛身過去。
那漢子舉起狼牙棒來迎,口中一聲唿哨,不過片刻,便有七個人趕來相助,都是市井販夫走卒的打扮,身手卻都出挑。
阿殷同馮遠道並肩而立,面前是那漢子,周圍卻是七人環伺。
那漢子忽然冷笑了兩聲,操著不熟練的大魏官話,「兩位,久等了。」
「果真機變過人。」馮遠道也盯著他,道:「我竟不知你是何時傳訊,引來這些暗樁。」
那漢子也不答,只道:「你們有句話叫識時務者為俊傑,兩位如今還要糾纏嗎?你們打不過我,趁早認輸的好。」
「我們還有句話,不知尊駕是否聽過,叫做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馮遠道也未料他竟會招這麼多人,抬手時袖箭發出尖銳的呼嘯,直竄出去。那漢子面色大變,舉起狼牙棒便猛力襲來,後面七人各自露了兵器,直撲阿殷。
而在不遠處,四名馮遠道精心挑出來的暗衛無聲無息的飛身趕來,如同鬼魅——這四位是定王府最精銳的暗衛,身手出眾自不必說,最難得的是跟蹤和隱藏的功夫極好,即便那漢子發覺了阿殷的尾隨,卻是從頭至尾都沒發覺這四人的蹤跡。如今六人對八人,並非沒有勝算。
阿殷與馮遠道心有靈犀,合力直取那漢子,剩餘四人則如屏障般攔住那七個助手,將對方分割兩處。
拉車的馬早已被袖箭射殺倒地,這附近除了春風搖動枝葉的微弱聲響,便只剩往來招式所帶的勁風。
阿殷這幾個月身手又有許多長進,且與馮遠道相處日久,熟知各自短長,聯手攻擊,更見威力。那漢子卻比周綱還要厲害許多,狼牙棒帶著尖刺呼嘯來取,每一式都帶著重力,像是要將人砸成肉泥,加之他招招攻取要害,手法兇險,一時間竟叫阿殷尋不到破綻。
大開大闔的狼牙棒將阿殷籠罩在寒芒之下,自跟隨定王以來,她還是頭一回碰上如此強勁的對手。
額間漸漸見汗,袖箭趁著空隙飛出,卻箭箭落空。那大漢雖生得粗壯,卻極敏銳靈活,袖箭好幾回擦破他的衣衫,卻總未能傷他,甚至有及至被他借勢掃向馮遠道,叫阿殷掣肘。在她漸感吃力的同時,那漢子也稍稍現出遲滯之態,畢竟那狼牙棒粗重,比之彎刀長劍耗費體力得多。
這對於阿殷自是好事,她原本就身體靈便,彎刀輕巧,此時反倒佔了便宜。
雙方各自受了些傷,馮遠道腿上已是鮮血淋漓,長劍依舊翻轉揮舞,幾乎纏住了那狼牙棒。阿殷身如靈燕,罔顧腰肋間的疼痛,又一次從側面襲擊,將彎刀側滑向他手臂,趁他反應慢了一瞬,刀刃立時劃破肌膚,悶重的觸及骨頭。那漢子大喝一聲,竟自騰身飛起,狼牙棒隔開馮遠道,雙腿卻是踢向阿殷。
阿殷眼疾手快,折身躲過。旁邊馮遠道拼力疾攻,漢子添了新傷,又是凌空,難免顧之不及,阿殷瞅準時機,彎刀借勢蓄力,直取那漢子胸腹,刺破小腹深深沒入。
那漢子一聲怒吼,竟不顧重傷,陡然沉身墜下,腿腳飛旋,再踢阿殷。
阿殷原可撤刀後退,然而後面那商人打扮的男子卻拼著被砍斷一條腿,闖過這邊來,直取阿殷后心。
進退無路,右側是高牆,左側是馮遠道。阿殷卻在此時生出豪氣,不去撤退躲避,反倒舍欺身向前,手中刀柄壓下,趁著那漢子尚未站穩,從他腋下迅速穿過,彎刀挑破他的肚膛,逼出一聲痛呼。
那漢子反手,狼牙棒直衝阿殷砸過來。
此處正是拐角,左右皆是牆壁,那漢子這招雖兄,卻已是強弩之末。
阿殷餘光瞥見,用足了力氣,反刀砍向他手腕。
斷手連通狼牙棒一起砸向牆壁,馮遠道的劍已刺穿那漢子的雙肩。那漢子卻不知哪來的力氣,竟將另一支負傷的手臂向阿殷擊來,在倒下去的那一瞬,重重砸在阿殷小腿。
牆壁轟然倒塌,將那漢子的半身埋住。阿殷小腿劇痛,有些踉蹌的撲向前面,恰被馮遠道接住。
此時的定王,正循著馮遠道留下的蹤跡,往這邊匆匆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