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戰國明月> 第197章 立叢台於少陽

第197章 立叢台於少陽

  雖然燕后答應明月,見到趙太后以後「會有分寸」,然而在叢台行宮裡,這母女二人自打一見面,就充滿了悲傷。


  燕後人未起,趙太后淚已落,撫著她瘦下去許多的臉,嘆息說她在燕國受苦了。而燕后也動了真情,沒有回答,只是伏在趙太后胸口放聲大哭,似乎想將這些年所受冤曲統統泄出來,一旁的宮婢、傅姆等也默默地陪著落淚。


  一時間,叢台之上哀聲陣陣,趙王在旁好不尷尬。


  兩個月不見,趙王丹已經蓄起了稀疏的鬍子,長安君出使燕國的這段日子,於他而言可謂好事成雙:繼位以來首戰以勝利告終,還拿回了先王時讓給燕國的幾座城池,這無疑在國內外樹立了他的權威。更值得高興的是,他的親信李伯作為代郡偏師的裨將軍,率軍出代邑,攻入燕境,前鋒抵達上谷郡治所沮陽附近,立下了不小的功勞,以其功績,趙王將李伯提拔為代郡郡守,也順理成章,沒有老臣再敢反對。


  這是趙王親信拿下的第一個封疆大吏,也是在全國開始「新朝」的起端。


  在治國上逐漸得心應手,在宮闈里,他身邊也多了從齊國嫁過來的齊王長公主,以及一位陪嫁的紀姬,開始享齊人之福。按照趙國不成文的規矩,一旦娶了夫人,就意味著真正的親政離趙王不遠了!

  可今日在從台,趙王大好的心情,滿腔的壯志,卻被母親和姐姐的哭泣給打破了,過了良久,眼看趙太后和燕后還未停止抽噎,趙王丹便乾笑著說道:「母后,阿姊回國歸寧,本是好事,豈能哭個不停?」


  趙太后止住了哭,瞪了趙王丹一眼,冷冷地說道:「女子善懷,亦各有行。大夫君子,無我有尤。大王當然不會懂得深宮女子的哀怨!」


  這話裡有話,原來,最近趙太后對趙王是有些不滿的,那齊國公主和紀姬剛嫁過來,趙王卻放著兩個如花似玉的美人不親近,只愛與他的佞臣趙穆等男寵鬼混,齊國公主受到冷落,已有哀怨之色,趙國宮廷有分桃之患,趙太后豈能高興得起來?


  雖然在虞信的勸阻下,趙王丹行徑已稍微收斂,將趙穆打發去了外地,也開始經常臨幸齊國公主了。但趙太后打心裡對他這種惡習厭惡至極,她的祖父齊宣王曾坦言:「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知好色則慕少艾是人之常情,可男人對男人感興趣,恕趙太后無法理解。也虧他能忍,在做太子時,絲毫沒有表現出來,等到登上大位,父喪結束后,就開始放肆起來了。


  趙太后不由感慨:「這是我還活著,倘若老婦有一天撒手而去,他還不得把這宮廷鬧得烏煙瘴氣?」


  但縱有不滿又能如何,君位已定,趙王的羽翼也漸漸豐滿,趙太后只能祈求他心裡還有一份自知之明,不要做出對不起祖宗社稷的事來。


  於是趙太后也不太想理趙王,打發他走了以後,叢台才恢復了歡笑,趙太后讓小兒子長安君說起在燕國的經歷,說到有趣的地方咯咯直笑。


  下午在久別重逢的悲喜交加中過去了,到了傍晚饗食之後,趙太后便親自挽著燕后,同她在叢台的苑囿里走動,長安君和廬陵君兩個兄弟則在後低聲交談。


  叢台,這裡曾是趙武靈王演武的地方,登上叢台極目遠眺,西邊的巍巍紫山層巒起伏,西南主城區蜿蜒的城牆隱約可見,當年趙武靈王就在此豢養虎豹心腹,開始了胡服騎射。


  惠文王時稍稍偃武修文,現在叢台校場上早已植物繁茂,成了王室消遣用的行宮園林,趙太后的兒女們就在這裡長大,呆的時間比在趙王宮裡長得多,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有故事的……


  每每走到一處地方,趙太后就會指著那裡,說起燕后和兄弟們小時候的事,然後問她記不記得。


  燕后當然記得,這裡的變化並不大,座座建築在腦海中歷歷在目,猶如昨日才剛別離:天橋如若長虹彩練一般,將一座座不羈的妝閣綁在一起,紅柱碧瓦,畫棟雕梁,重檐獸角。台閣下面則是花苑諸景,也結構奇特,裝飾美妙,碧水清波,荷花飄香,垂柳倒影,讓人流連忘返。


  可最讓燕后難忘的,還是藏冰的雪洞,冬天裡冰人鑿下來的冰都收納在這裡儲藏,走進去一看,迷離如銀海,可那些冰再怎麼冷,也不如燕國的雪花冷。


  多年不見,母女二人彷彿有說不完的話,說得多走得慢,兩歲大的燕國三公子,則在稍微靠前的地方蹣跚學步。


  這孩子看上去就聰明伶俐,也不怕生,剛來到時還有些害怕,可不一會,就已經在趙太后懷裡亂爬了。


  趙太后一心盼著有個孫子,這會笑得滿眼魚尾紋都顯現出來了,她對那些繁雜的政務毫無興趣,只想要含飴弄孫,只可惜,這孩子不是女兒親生的。


  「雖非你親子,但若用心撫養,依然是能待你如親母的。」趙太后瞧了一眼在和長安君交頭接耳的廬陵君,以一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誡燕后。


  「女兒知道。」


  燕后在邯鄲城前打定主意,要「十年後做燕國的宣太后」,便對這個收養的兒子更為上心,她知道,這是未來她在燕國唯一的希望和依仗。不過若想在燕國重新立足,她還得有母家支持才行,趙太后雖疼愛她,可年事已高,趙國大權遲早會落到趙王丹手裡。


  可對那個性格乖戾的弟弟,燕后總覺得他們之間已完全陌生,並不一定指望得上。她從燕國歸來,趙王丹最關心的不是她過得怎樣,而是三番五次地說,要她幫助趙國維持住與燕國的關係。見了她帶回來的三公子,第一想到的,竟是以此子為質,逼迫燕王履行割地的諾言……


  這目光短淺、急功近利的作態,自然遭到了趙太后一陣訓斥,同時也讓燕后對趙王死了心,在她眼裡,這趙王,還不如另一個同母弟長安君靠得住呢。


  只是長安君縱然再聰明,畢竟只是一個沒有太大實權的封君,他又能幫自己到什麼程度呢?


  正想著,趙太后卻回頭找上了小兒子,責怪他道:「這燕國的三公子雖能讓老婦逗弄幾日,終究還是要回去的,老婦做夢都想要一個親孫兒,汝兄弟二人,還不加倍努力?尤其是你,明月,汝兄已娶了王后,你的終生大事,也該有個眉目了!你離開邯鄲這兩個月里,趙國的宗親大臣,來為他們家裡女兒妹妹提親的,幾乎踏破了宮裡的門檻!你要不要見見,若有合適的、賢淑的,縱使身份低些也並無不可。」


  此言一出,明月連忙上來請罪,同時嬉皮笑臉地說道:「讓母后憂心了,其實,兒剛好有一件事,想請母后做主!」


  「莫非是與你婚事有關?」趙太后十分欣喜,讓他快快說來。


  明月鄭重其事地下拜道:「兒在臨淄時,為安平君家的淑女所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無以為報,便承諾要與她琴瑟相諧,生死不相離,還望母后允許,並為我向安平君提親!」


  「你說的莫不是田葭?」趙太后收起了笑,兒子在臨淄的風流韻事,她也讓繆賢細細打聽過,尤其對那安平君之女,更是十分關注,所以知曉些兒子不知道的事,便對明月道:

  」吾兒卻是不知,你去燕國的時候,田葭已被我那齊王兄長加封為公主,搬入王宮中居住,如此一來,此事恐怕不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麼簡單……「


  PS;今天一章,明天三更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