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馬騰天下> 第94章 左元放面授機宜

第94章 左元放面授機宜

  上回書說到元放先生教授馬騰為學之道,並點給他兩篇書目,囑他好自為之。


  談起治理之道,元放先生說:「治理地方,同治理天下都是一樣的道理。


  在這方面,你祖上文淵公就做得很好,文治武功,天下揚名,你得空可善自揣摩。


  今天,我先給你說三點。」


  馬騰躬身道:「請師父教誨。」


  元放先生道:「一曰尊賢。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同樣,為之一郡,非太守一人之郡,全郡人之郡也。


  賢明之君清凈無為,垂拱而治,靠的是什麼?一是要有一顆仁心,二是任賢,廣開耳目,以察萬方;三是要有自己的主見,抓好吏治。


  今天咱們先說這任賢。


  古時候的君王,任用賢達之人輔佐自己,得以天下大治。即使是象堯、舜這樣的明君,假若沒有一些股肱之臣,政令何以通達天下?


  朝無賢人,就像是鴻鵠沒有翅膀。要遠渡大海者,靠的是船;行遠路者,靠的是車;治理天下者,靠的是任賢。


  所以說,治理天下也好,為政地方也罷,首先要謹慎選人,務於求賢,設一眾屬官來輔佐自己,有英俊之才負責考核督查下屬。


  對這些人才,要給以高官厚祿。考核優異者,進以顯榮;不稱職者,退而勞力。


  像當時虞舜左有大禹,右有皋陶,不下堂而天下治,道理就在這裡。」


  元放先生又道:「若要任賢,首先要尊賢。


  《易經》有雲,『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又雲『以貴下賤,大得民也』。《道德經》曰;『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然何以尊賢?

  你想一想周文王、周武王是如何對待姜尚的,就明白了。


  貴爵厚祿,只是其一;舉賢而不用,徒有舉賢之名,而不得真賢之實。


  只有兩者結合起來,以爵祿利其心,以才學達其志,方得尊賢之要旨。」


  馬騰稱諾。


  「二曰實邊。」元放先生說,「張掖處河西走廊中段。


  西邊通過敦煌與西域相連,西南與諸羌接壤,北、東與鮮卑毗鄰,東南則通過武威與中原內地相連,位置十分重要。


  張掖地廣人稀,物產豐饒,又與其他邊郡不同。


  《周書》有雲,『土多人少,莫出其材,是謂虛土,可襲伐也。土多人少,民非其民,可匱竭也』。所以說土地人民必須相稱。此其一。


  張掖地方,漢羌雜居,南匈奴歸降之人,以及其他少數民族,多有居住,是故牛羊多而糧食少,所需要糧食往往從內地轉運而來,耗費極多,務須矯正。此其二。


  張掖之地,匠人稀缺,以致軍械壞了不能修,更別談製造了。身處是非之地,所需要軍械嚴重依賴內地,這與張掖的地位是不相稱的,必須改變,此其三。


  諸如此類,還有許多。是以你上任之後,必須儘快有所作為,改變這種狀況。」


  馬騰點頭稱諾。


  「三曰教化。」元放先生接著說,「西北蠻荒之地,習慣於弱肉強食,人文尚未開化。若要佔領一個地方,也許一戰即可。


  但若要長久統治一個地方,則需教化其人,洗其心,革其面,這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何以教化?一是令其讀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


  《易》言:『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所以要聘請名師,通過教授《禮》、《樂》以開化其心;通過教習《詩》、《書》引導他們知書達禮;通過學習《易》,使他們明白天地之道;通過演講《春秋》讓他們知道上下尊卑。


  如此一來,即可慢慢地開化這些少數邊遠民族的心智。


  二是製作禮樂。孔子曰:『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元放先生說:「四曰至公。


  《書》曰:『不偏不黨,王道蕩蕩』。說的就是為人做事要大公無私。


  古時候,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只有帝堯。他貴為天子,富有天下。但他得到舜以後,把天下傳給了舜,而不是傳給自己的子孫。


  對待天下都這樣,何況其他?除了帝堯,誰還能做到這點?


  所以孔子說:『最高大廣闊無私的,莫過於天,人世間只有帝堯能夠效法天的美德』。


  《易》曰:『無首吉』,說的就是這個。這就是作為人君之大公無私。


  對待天下能做到這樣,這不是一般的道德水準所能達到的。


  做臣子的,做官的時候能夠不營私舞弊,大公無私,我看只有伊尹、姜尚能做得到,是以名揚於後世。


  《詩》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說的就是西周時人們的道德修養。


  對臣子來說,何謂大公無私?那就是一心為公不能兼營自家,為官清廉不能收受賄賂,公正執法不能偏私親故,為國舉賢不迴避仇敵,仁以待人,奉行恕道,不結黨營私。


  若能做到這些,可稱之為公。


  另外,所謂公生明,偏生暗,恭謹則通達,詐偽即困頓,誠信可神奇,虛誇致困惑。


  這六個方面,日常行為舉事,當為所慎。」


  說到這裡,元放先生語重心長地說:「騰兒啊,至公是非常重要的。


  平常處事不公,下屬即會離心離德,何談治政?更何談大業?即使是有所繁榮,不過是曇花一現,空中樓閣。


  在國家大事上若有私心,則難免會偏離大道。偏離大道即是失德,失德即失天下。


  要記住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才是我道家真趣!」


  馬騰道:「師父放心,弟子記下了,絕不敢有負師望!」


  元放先生道:「讀書一節,《易經》是天道,《道德經》是人道。


  然地道在哪裡?在人心,唯有人心才能承載這一切。


  剛才我又給你講了治政四點。這四點,有如五行中的金木水火,然土在哪裡?還是在人心。


  所以說,千說萬說,人心最重要。有什麼樣的心地,就會結什麼的花朵。


  應該以什麼樣的心地來面對這一切?這就是我一直給你說的清凈之心,慈悲之心。


  此心不失,大業方成;此心一失,萬劫不復。徒兒要慎之又慎啊!」


  馬騰躬身稱諾,又向師父說:「師父,我從京城回來后,即與紜霏成婚。屆時,師父可下山受我二人一拜?」


  元放先生嘆道:「徒兒就要結婚了。真是時光荏苒白駒過隙,逝者如斯夫!


  你與紜霏是佳配,也是上天早就註定的姻緣。我喜靜不喜熱鬧。


  山,我就不下了,在此遙祝也是一樣。你們婚後,當有幾個子女,善自撫養,必成大器。」


  馬騰有些失望,但師父既然說了,不敢違拗,又說:「師父,我成婚後就要去張掖赴任。


  我知道你喜歡清凈,我想能否在張掖城中給你置辦一個清凈之所,以方便我不時請教諮詢?」


  元放先生哈哈一笑,說道:「徒兒,我知道你的心思,其實大可不必。


  你往居延投軍,我也沒跟著去,你不照樣做得很好嗎?

  張掖也是一樣,不過是個開端而已。我若時時在你身邊,你就會有所倚靠,影響你的思考和判斷,那樣你就永遠不會長大。


  放心好了,我該出世的時候自然會出世,不過不是現在。」


  這正是:

  乾坤離坎定四維,金木水火御五行。


  唯有靈識載大道,脫卻塵濁入上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