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多勒詳說法門寺
中使說:「此乃是佛門叢林,信奉佛教之人出家修行的地方。
京城有個白馬寺,此處有個阿育王寺,是咱大漢最出名的兩個地方。
自明帝敕建白馬寺以來,有多位高僧自西域而來傳經講法,朝庭上、皇宮裡有許多人信奉佛法。
寺中之人,最是慈悲不過,我等外出宣旨,凡是路過此地,均不在城中歇息,卻要在此落腳,聽那大和尚講解一番。待會見了主人,均要依他規矩,不可造次。」
眾皆稱諾。
眾人正在說話間,忽聽得寺內鳴鐘擊馨,梵音繚繞,馬騰聽了不由心中一顫,頓生歡喜。
這時,只見一個胡僧,身著袈裟,徐徐降階,緩緩走到眾人面前,雙手合什,道:「阿彌陀佛!貧僧多勒歡迎各位施主。」
愚奇慨嘆佛祖慈悲,曾賦詩云:
本在彌勒院,又是兜率天。
為度凡塵子,現身在人間。
中使躬身合什,恭敬地說:「我等今日卻又要麻煩大師了。」
馬騰等遂依中使樣子,齊齊向多勒行禮。
多勒笑道:「寺院乃是天下人的福田,千人來得,萬人住得。凡進我門者,皆是與我佛有緣。」
馬騰見這多勒和尚,長得雖迥異於中原之人,然面容恬淡,處變不驚,一雙眼睛透著中和渾厚之氣,讓人頗生親近之心。
多勒轉身,剛欲引領眾人入寺,中使卻道:「各位將軍所帶兵器,均是殺人無數,血光衝天,是否留在寺外?」
石山第一個不答應,怒道:「我等兵器,片刻離不得身,你卻要我放在哪裡?」
「無妨。」多勒和尚言道,「我看諸位將軍氣宇軒昂,目無邪色,應是為國殺敵。
兵器雖說沾染了諸多人的鮮血,然這也是一番機緣,待晚間多勒將之超度即可。
那些喪身諸位刀下之人,今日能得聞我佛正法,脫離地獄,從此種下阿賴耶識種子,也是他們的幸事。阿彌陀佛!」
來到門口,馬騰問道:「多勒和尚,請問你們這裡為何是三個大門?這可有什麼說法沒有?」
多勒道:「施主慧眼如矩,天下佛門均是如此。
由於佛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門,一般是三門而立,中間大兩邊小,象徵『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
門者通也;解脫即是自在,即是涅槃,即是成佛。
何以成佛?從這三門入。
若能我見皆空,則會不起著於相,可無所欲求,終會成佛。此乃是我佛門以物表法之意。」
馬騰道:「多謝大師賜教。我剛才聽中使說了白馬寺的由來,不知這阿育王寺緣何而來?」
多勒道:「這裡有個傳說。」於是多勒和尚向馬騰等人說起了諸般由來。
相傳,殷周時的扶風地區,有個小村叫美陽村,村中有一青年叫法阿門。
他痛心豪強橫行,盜賊四起,民不了生;他篤信天竺傳來的佛教,可以教化民眾行善積德,普渡眾生。
於是,建立「教壇」,演化佛教,一時從者甚眾,后被當權者以「蠱惑民心」為由所殺。
釋迦牟尼得知此事深為感動,對阿育王說:「我入化后,將我體斷成四萬八千塊,一塊送往東土周朝法阿門的故居。」
再說公元前二五九年,古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國王阿育王統一了北印度諸國,宣布佛教為印度的國教,同時舉行了佛教歷史上第三次,也是最隆重,最具開創性和劃時代意義的集結。
最後,決定打開大般涅槃堂,取出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派出僧眾和信徒持舍利與佛經到國內偏遠地區和國外,佈道施法,弘揚佛教。
秦始皇元年仲秋,西域沙門僧釋利房等一行十八人,手捧盛裝十九份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寶匣,披星戴月,跋山涉水向東土中國走來。
話說西域沙門僧釋利房等一行十八人,於秦始皇四年來到中國西部周原腹地。
在晚霞退去,夜幕覆蓋大地時,偉大的佛陀顯身:「暫不要將我殘存肉身顯示於世。等眾生普度,萬民歸佛后,再顯我靈骨吧……」
最後,眾人一致同意,先將佛骨舍利全部埋入一座高高的「聖冢」之下,然後再到咸陽面見秦王。
誰料面見秦王贏政之後,宰相呂不偉以「惑亂民心,毀我大秦」為由,將釋利房等人打入地牢,所帶經卷物器全部燒毀砸爛,棄之於野。
幸而有一丈六金剛打破牢門,搭救了眾僧,他們終於又鼓起了勇氣,並決定一行十八人分四路,以秦都咸陽為中心,分別向南向北,向西向東,疏散民間,秘密與眾說法布經。
到每年的四月初八——佛誕日這天,在周原腹地美陽的「聖冢」前會面,交流各自的傳法經過和佈道經驗。
由於缺少經書,只憑口傳,佛法的普及面難以擴大,直到他們十八人先後去世,佛法在中國都未形成氣候。釋利房等人的遺願還要在幾百年後才能實現。
轉眼已是後漢永平平七年,孝明皇帝劉庄,召令群成臣謀議,如何才能將佛法引入大漢帝國。
即遣羽林郎蔡愔,博士弟子秦緊景、王遵等十二人,進入西域,尋找佛門弟子,求迎佛法。
經過近兩年的時間,終於在月支國發現了乘白馬攜釋迦牟尼真像和「四十二章經」的沙門僧人迦葉摩騰、竺法蘭。
孝明帝永平十年秋,將迦葉摩騰、竺法蘭迎奉安置在洛陽西郊外,以國禮相待,並請二位高僧住院翻譯佛經,與帝說法。
明帝並詔命為二位高僧修建白馬寺。由於孝明帝對佛法的尊崇和支持,佛法從此流通無阻,綿綿不絕。
漢桓帝建和二年,西域安息國的高僧安世高,又來到了中國。
當安世高來到周原腹地的美陽城外時,夜晚三更時分,忽見破屋窗外一片霞光五彩繽紛,直衝鬥牛,安世高激動萬分,察看四面田野中間高高地隆起一堆黃土。
這個隆起物到底始於何時,怎麼會有佛門聖物的靈光,難道……。安世高不再久留,他日夜兼程趕赴東都洛陽,面見漢桓帝劉志。
桓帝聽后自然異常高興,立即令白馬僧靜安法師等人跟隨安世高到關中挖掘荒冢。
只半日工夫,便挖出八塊帶有梵文的青磚。青磚上的梵文為西域僧人釋利房所書,文字中敘述了他們一行十八人來中國的歷程、聖冢的發現經過以及釋迦牟尼的真身顯世和叮囑。
當然,最重要的記述,還是在青磚之下三尺的地方埋藏的十九份佛指舍利。
很快地,盛裝十九份釋迦牟尼佛骨舍利的寶盒被挖掘出來。安世高泣不成聲,趕緊送到京都洛陽。
漢桓帝一見驚喜萬分,於是下詔在宮中建造浮屠,以示供奉。
安世高為了使佛法迅速傳播,進言桓帝:「請陛下詔令,將宮**奉的佛骨舍利分散於九州大地,建造精舍廟宇供養,佛陀的聖光將普照整個華夏,大漢帝國將會出現四海無波,八荒來服的鼎盛景況……」。
桓帝撥出官銀,命靜安法師隨安世高一道籌措分發佛骨舍利及在各地建造佛塔寺院事宜。
二人領旨后,決定先在關中的周圓腹地的「聖冢」之上建造寶塔,並在四周修築寺廟,在塔下挖掘地宮,以存放佛骨舍利。
很快的,周原腹地的荒冢上,架起了四層木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