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馬騰天下> 第130章 溯本正源說道德

第130章 溯本正源說道德

  永嘉先生贊道:「善哉善哉,國人不聞德久矣!且聽某徐徐道來。


  溯本正源,我們先從『德』這個字的字形說起。


  先人在創造這個『德』字時頗為費了一番腦筋。它是一個會意字。


  從甲骨文形體來看,它的左邊是『彳』,它在古文字中多表示『行走』之義;

  右邊是一隻眼睛,眼睛上面有一條直線,表示眼睛要看正;二者相合就是『行得要正,看得要直』之義。


  金文的形體與甲骨文的形體基本相似,只是在右邊的眼睛下加了『一顆心』。


  這時的人們又給『德』字的含義加了一條標準,即除了『行正、目正』外,還要『心正』,可見人們對『德』字的含義標準要求越來越高。


  小篆的形體結構基本沿襲了金文的形體結構,隸體的形體又沿襲了小篆的形體。


  從這個字的字形表面來看,強調了不僅要按目光直視,走通行大路的準則去行,而且必須這樣去想。


  這就是周人對『德』的發展,從而使『德』的字面中,含有正直、公開以及去行、去想四層意義。


  其次,我們再從字義上來說。


  『德』字的本義是指『道德和品行』。《荀子?非十二子》中說:『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為德。』


  意思是說:一個人不知道就要向別人請教,不會幹就要學習,雖然會幹了(懂了)一定要謙讓,這才算是有『德』之人。


  在古代不同的領域裡『德』字有不同的含義,《尚書.皋陶謨》描述共有九德--九種行為的標準:

  『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

  在《尚書.洪範》篇中,另外說到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

  在《周禮.地官》篇中,又有講到六德:『知、仁、聖、義、中、和』;

  儒家以『溫、良、恭、儉、讓』為修身五德;而兵家以『智、信、仁、勇、嚴』為將之五德。


  但不管怎麼說,『德』總是美好的東西,有了高尚的品德才會被人所尊重,『德高望重』就是這個道理。


  再次,從社會層面上說。


  從一個個人的修行操守,一躍而升為一個社會的文明標誌,始從西周開端。


  在作為西周文化的重要內涵的『禮樂文明』中,『德』是核心。


  德歸納為『勤樸古健、果義敢為、居安思危、善始善終。』就是對德的最好總結。


  孔子當年之所以念念不忘『克己復禮』,就是因為以德為核心的西周之禮是儒家思想最為推崇的道德標準。


  周人製作禮樂,隆禮重儀,確立了以『德』為先的價值原則。敬天、保民、明德、慎罰是周人的基本的精神信仰。


  周人認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德』是和『天』聯繫在一起的,個人、家族、國家有德,便能得到上天的垂顧,成為『受命之人』、『受命之族』、『受命之國』。


  周人認為殷之所以滅亡,是因為無德,天命轉移到了有德的周人身上。


  《周易?繫辭》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德』是涵蓋了誠信、仁義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範疇。


  『德』的價值原則,被孔子發展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的王道原則;


  被孟子發展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原則;


  被《禮記?大學》發展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道德綱領。


  『德』成為中國倫理的核心概念,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


  『德』的外化即為禮,在心為『德』,發之於心而表現為行為即為『禮』。


  《尚書大傳》:『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


  周人『制禮作樂』,系統整理審定了社會禮儀規範,嚴格規定了人的尊卑秩序和行為準則,

  將整個社會成員納入到上下一統的尊卑有分、貴賤有等、長幼有序、輕重有別的社會關係中。


  周禮的誕生,為中國成功地建設文明社會奠定了基石,為文明社會道德政治秩序和倫理生活方式。


  在後世這些基本的價值觀得到了展開,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形成了儒道法等各種流派道德理論思想融合而成博大精深、系統完備的中國傳統文化。


  仁愛孝悌、精忠愛國、勤儉誠信、見利思義、謙和好禮等,這些美德成為中國民族民族性格的一部分,而世代相傳,在今天依然發出絢爛奪目的時代光彩。


  再次,從宗教層面上說。德和道相對應,組成道教教義的核心。


  《道教義樞?道德義》稱『道德一體,而其二義,一而不一,二而不二』。


  《道德經》中有多處提到『德』字,但是對於『德』的含義卻沒有具體的解釋。


  第五十一章稱:『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將『道』和『德』兩者規定為『生長萬物』和『畜養萬物』的關係。


  《莊子》的《天地篇》說到:『通於天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道也。』


  並稱:『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窮生,立德明道,非至德者邪?』


  早期道教沿用了先秦道家的學說,同《道德經》的思想一脈相承。


  後來一些內丹家則稱:『道者德之用,德者道之體,人能明乎其德,而天性自現,體乎其道,而沖和自運,是之謂寂然不動,感而遂能也。』


  另一些內丹家則強調內丹修鍊必須『積德修行』,認為『德』就是『恤老憐貧,惜孤憫寡,施藥舍茶,修橋補路,扶危救困,輕財重義,廣行方便』,

  稱『道者,為己之事;德者,為人之事。修道有盡而積德無窮』,

  感嘆『德者,自己人世之事;道者,師傳成仙之事。不積德而欲修道,人事且不能,仙道怎得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