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我在中唐當皇帝> 第011章 陽亢宗直言死諫

第011章 陽亢宗直言死諫

  李寧不留痕迹地推動了歷史,讓劉禹錫得了太子校書,但年幼的他依舊不能左右朝中大事。

  李寧眼見韓愈考了三次博學宏詞科失敗東歸,卻又無可奈何。對於陸贄等忠臣遭貶之事,他這小小年紀更是束手無策。

  陸贄曾是韓愈的科舉座師。陸贄善於發現人才,貞元八年(公元792年),兵部侍郎陸贄擔任科舉主考官。

  此界進士榜彙集當時天下名士,賈稜、陳羽、歐陽詹、李博、李觀、馮宿、王涯、張季友、齊孝若、劉遵古、許季同、侯繼、穆賞、韓愈、李絳、庾承宣、邢冊等二十三人同登進士第,被後人稱為「龍虎榜」,譽為「天下第一」。

  陸贄也因識人之明受到皇帝李適的重用,沒過多久就拜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任宰相。如果你認為陸贄僅主持了一次科舉考試就被任命為宰相,就大錯特錯了。

  陸贄生於蘇州嘉興甜水井,其家乃是數百年的江南望族。他自幼喪父,受母親韋氏教養長大,學習刻苦勤奮,見解驚人。大曆六年(公元771年),年僅十八歲就高中進士。隨後又在博學鴻詞科考試中得到了最高等,由此可見其才學驚人。隨後以出色的政績步步高升,先後任鄭縣縣尉、渭南縣尉、監察御史、翰林學士、祠部員外郎。

  陸贄曾進數項利國利民之政:用「五術」察看風俗民情、「八計」考察官員政績、「三科」選拔國家人才、「四賦」管理朝廷財政、「六德」安定貧困庶民、「五要」精減國家官員,俱是治世救國之良策。

  皇帝李適做太子時就聽說過陸贄賢名,即位后立即讓他當了為翰林學士,帶在身邊。陸贄為報李適的知遇之恩,竭盡全力相助他推行「兩稅法」,查漏補缺、算無遺策。

  後來在「涇原兵變」時,陸贄護衛皇帝李適避亂奉天。當時情勢危急、千頭萬緒,一日之內,詔書數百。陸贄揮筆起草,思緒如泉、疾筆若飛,言辭精準、陳情動人。一同官員都深深佩服他的才能,所下達的詔書,更是讓軍中武夫悍卒,無不揮涕感激。

  隨後升為考功司郎中,參與軍國大事,事事皆料敵先機。李懷光欲反時,他臨危受命,前往宣旨,看出李懷光心存異志,隨縷次諫言陳軍移師,以備不測。後來李懷光果然反叛,聯合朱泚圍攻奉天。

  陸贄自知苦守已久的奉天城擋不住,幾十萬叛軍,於是審時度勢,果斷帶著李適南逃,拉攏鳳翔節度使李楚琳,借道眉縣,經「褒斜道」趕往梁州。當時雖有宰相,但無論大事小事,皇帝李適都與陸贄商量,聽從他的建議。陸贄也升為諫議大夫,甚得李適倚重,年紀輕輕就被人稱為「內相」。

  李適無論到哪裡去,也一定要有陸贄伴隨。由於秦嶺道路險惡難行,在經「連雲道」至鳳州途中李適曾經與陸贄走散。一夜過後,陸贄還沒有前來,李適很是擔憂,竟然都哭了。他親自下令,找到陸贄的人賞賜一千金。許久之後,陸贄才到,德宗異常高興。

  回到長安后,陸贄又升任為中書舍人,丁母憂之後立即拜為兵部侍郎,隨後又知貢舉,擔任了科舉主考官。

  貞元八年(公元792年)年僅三十八歲的陸贄就擔任了宰相。他政治上堅信:治亂由人,不在天命;理亂之本,繫於人心;立國之權,居重馭輕。

  陸贄在擔任宰相期間廣求賢、改過求治,任賢黜惡、考課貴精,輕徭薄賦、養人資國,善擇將帥、儲糧備邊,使得唐朝在「安史之亂」后迅速恢復了實力。

  陸贄青年得志,安定天下,卻遭到奸臣裴延齡的嫉妒。陸贄嫉惡如仇,對奸佞小人的裴延齡數次彈劾。裴延齡更是對陸贄常加詆毀、百般污衊。

  最終皇帝李適漸漸對陸贄失去了信任,更是在裴延齡構陷陸贄、張滂、李充、李銛等人有謀反亂政之嫌時大發雷霆,將他們全部貶黜。

  陸贄等人的罪名很大,全都被貶官也沒能消除李適的怒意。李適甚至還想殺了陸贄,他絕對是受不了一絲背叛的人。而朝中上下也懾於君威,惶恐不安,竟沒人敢救陸贄等人。

  諫議大夫陽城聽此事後震驚而起直言:「不可令天子信用奸臣,殺無罪人。」於是一腔熱血的陽城立即率領屬下:左拾遺王仲舒、歸登,右補闕熊執易、崔邠等一眾諫官們跑去了延英門為陸贄等人喊冤。

  延英門背後就是延英殿,是下朝之後皇帝與大臣有要事商議的地方。朝臣有緊急事務也可上呈奏書,請開延英門,這種奏表叫「牓子」。陽城等人就上書論述裴延齡奸佞小人,殘害忠良。

  皇帝李適正在氣頭上,得知此事後氣得更是不行,要論陽城等人的罪。太子李誦竭力勸諫李適,全力營救,為其開脫。李適的怒氣這才有所緩解,並令宰相將這群諫官勸走。

  金吾將軍張萬福都八十多歲了,聽聞陽城等人在延英門勸諫后,也趕緊跑來了。張老將軍還邊跑邊大聲慶賀:朝廷有直臣,天下必太平矣!」

  隨後他和那些諫官一起連聲高呼:「太平萬歲!太平萬歲!」這樣一來,李適也不好治這些諫官們的罪了。

  心裡不爽的李適自然更加寵愛裴延齡,還想讓裴延齡當宰相。

  朝堂上的陽城當場就說:「脫以延齡為相,城當取白麻壞之,慟哭於庭。」意思就是說:若裴延齡做了宰相,他陽城就披麻戴孝,為天下人痛苦,在朝堂上以死明諫。

  逼得朝中大臣死諫是昏君才會做的是,李適只好放下任裴延齡為相的打算。不過,李適實在忍不了這陽城了,直接把他貶為國子司業,別在朝廷礙眼,去國子監教書吧。

  其實韓愈離京東歸還和陽城有些關聯。

  陽城少時家裡貧窮,沒有書看,於是做了集賢館的經生,專門抄書。於是陽城得以剽竊官書來讀,連續六年,晝夜不出,終於自學成才。後來隱居中條山,不少人仰慕他的德行跟他學習,連鄉里訴訟之事都請他裁決。

  后他得宰相李泌推薦,穿著粗布麻衣赴京了,辭讓一番后拜官諫議大夫。但陽城做官後天天喝酒,不幹正是。一直無官可做的韓愈便寫了一篇《爭臣論》譏諷於他。

  然而此次陸贄等人遭受陷害,只有陽城一人敢冒著殺頭的風險堵門勸諫。韓愈估計是臉上掛不住,過幾天就離開長安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