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我在中唐當皇帝> 第039章 歐陽詹忠貞殉情

第039章 歐陽詹忠貞殉情

  李寧誤打誤撞進了宰相賈耽在集賢館的雅間,跟在身後的柳宗元想阻止卻沒來得及。

  宰相賈耽除了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官職外,還兼領集賢殿大學士。唐代宗大曆年間,改集賢院學士置,以宰相兼,掌修書之事。所以賈耽是集賢殿的老大,經常在此查閱書籍,編撰圖冊。

  前不久,淮南節度使杜佑獻上三十六年辛苦而成的一部巨著《通典》,深得皇帝李適的讚賞。而他賈耽,掌管著大唐最大藏書之地,又是第一宰相,豈能落於別人之後。

  賈耽本來準備在年後獻上,精心研究而成的《海內華夷圖》一舉成名。但現在風頭全被杜佑搶了,他只好讓人趕快抄錄《通典》之州郡典,相互驗證,查找缺漏,快速完成此書。

  李寧一開始碰到的那個中書省小吏就是賈耽所派眾多經生之一。

  賈耽回集賢殿後發現,他精心所畫之圖竟被人篡改,不由得勃然大怒。很快僅是從九品集賢殿正字的柳宗元,就被賈耽叫到小黑屋訓話了。

  可憐的柳宗元進集賢殿快三年了,只見過這位老大三次,第三次竟是這樣的方式。他只好如實向憤怒的賈耽供出,李寧曾進過去他的房間。

  第二日宰相賈耽在集賢殿等了一日也沒等到李寧前來,實際上李寧是去了盧砧父子家中。第三日李寧才又去了集賢殿,然後遇到了賈耽。

  李寧雖不知這老者是誰,卻也猜出是個大官。賈耽問李寧:「此輿圖可是你修改。」

  李寧回道:「正是。」

  賈耽又問:「豈能胡亂修改老夫之圖,你有何憑證?」

  李寧只好撒謊道:「昔日聽一經商老伯所言,他曾見大食商人所作《西域天竺圖鑑》」

  賈耽追問:「老伯身在何處?」

  李寧頓了一下說:「已經作古,不過他將西域天竺經商之事,及南海經商之事悉數告知於我。」

  隨後賈耽問了李寧許多問題,李寧均回答上來。李寧前世學的最好的科目不是歷史,而是地理。他還將後世的繪圖理論講於賈耽,沒想到賈耽一點就通。

  原來賈耽最崇拜的就是地圖學家裴秀,見到李寧就像遇到知己一般,連連讚揚李寧小小年紀,竟懂得裴秀所創製圖六體。

  李寧並不知裴秀是誰,製圖六體為何物,只得以笑掩飾。

  製圖六體理論是由魏晉時期的地圖學家裴秀所創,即: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裴秀也被李約瑟稱為「中國科學製圖學之父」。

  這月月末,宰相賈耽獻上《海內華夷圖》和《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

  其中海內華夷圖是一幅超大的畫軸,圖上一寸相當於實際百里,廣三丈,縱三丈三尺,約等於後世的九米長,八米寬。由此浩大的輿圖前所未有,一面牆都掛不全。

  賈耽獻圖當天,將此輿圖懸與大明宮城牆之上,等皇帝李適前來后,輿圖滾滾而下,佔據一片宮牆,著實壯觀。在場官員無不嘆服賈相才能,皇帝李適也被這場面驚到了,大喜之下直接封賈耽為魏國公。

  這風頭比前不久的杜佑還要高。誰讓現在是和吐蕃對戰的關鍵時期,政治典章制度不及輿圖實用。

  在城牆上掛輿圖正是李寧給賈耽出得主意。他得知此番巨大輿圖,必定震驚中外,因此提前向賈耽要了一張三尺見方的縮小輿圖,趁機印製一些輿圖來賣。

  李寧將小輿圖親自送至永安坊盧氏父子家,正好碰到李振和紀逸等人。李寧疑惑道:「今日大家為何下學如此之早?俱來書鋪作坊參觀?」

  李振回道:「近日歐陽助教遊學歸來,身體驟然抱恙,這才過早下學。」

  紀逸也道:「聽說,作坊又出了新技術,特來觀看。你小子竟瞞我等這麼久。」

  李寧滿臉歉意得回:「新法尚不成熟,正在試驗。」說完就拿出一副輿圖轉移話題:「此乃賈相所獻小版輿圖,快速印製必能大賺一筆。」

  紀昆看到這輿圖后驚道:「京中方傳,賈相今日獻一巨型輿圖。此刻,你竟已抄錄而得。」

  李寧笑道:「不過多使些銀錢罷了,今日你等都在,正好一齊勞作一番,可不能白來。」

  盧砧父子雕刻輿圖之時,李寧和眾人閑談交流。紀昆悄悄告訴眾人一個八卦消息:「聽聞歐陽師傅遊歷河東時曾遇一樂姬,恩愛非常。」

  李寧也八卦起來問:「後來如何?」

  紀昆道:「是時歐陽師傅窮困,並未帶走那樂姬,只約盟回長安再相接。」

  紀逸也問:「後來如何?」

  紀昆答:「歐陽師傅三次參選才任助教,自然無法顧及那樂姬。兩月前,他突然得河東來信,便火速趕去,回來時已重病在身了。」

  李振也來就興緻問:「為何如此?」

  紀昆嘻笑著慢慢道:「這可是我打聽許久方才得知。那樂姬相思成疾,已經離世,歐陽師傅並未見她最後一面,這才驟然得病。」

  李振插嘴道:「歐陽師傅常年客居、清貧之至。不想,竟為一樂姬病倒。」

  眾人閑談之後,又一齊製作輿圖,倒是快活和樂。第二日,李紀書鋪便開始出售賈耽版輿圖。因賈耽突然獲封魏國公,輿圖之名徹底傳遍大街小巷。

  李寧又大賺了一筆錢財,但他還是派人將三成的利潤送至賈府,畢竟那是別人的勞動成果。

  幾日後,李寧從紀逸那裡得知了一個重大消息,國子監四門館助教歐陽詹突然去世了。此消息著實震驚了不少人,歐陽詹因愛姬離世,也緊隨其後慟哭而亡。

  從歐陽詹的住處,還發現兩首詩,一篇是歐陽詹的《初發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另一篇是那樂姬的《訣命詩》。時人這才認清歐陽詹的重情重義。

  原來,歐陽詹在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遊歷河東時,在節度使府遇到一貌美樂姬,與之相處甚歡,深深地愛上了她。但歐陽詹窮困潦倒,要回去參加調選,無力帶走他。

  歐陽詹與她訂立盟,說會京師安頓好之後,便來接她,還寫了一首詩相贈。詩曰:

  驅馬漸覺遠,

  回頭長路塵。

  高城已不見,

  況復城中人。

  去意既未甘,

  居情諒多辛。

  五原東北晉,

  千里西南秦。

  一屐不出門,

  一車無停輪。

  流萍與系瓠,

  早晚期相親。

  但歐陽詹遺憾落選,在京城都要借錢居住,實在不忍那樂姬前來受苦,於是慢慢和她斷了聯繫。

  但那樂姬非歐陽詹不嫁,舍妓從良,不再迎客,一心等著情郎來接。那樂姬相思成思,終日以淚洗面。她臨別之際將自己的頭髮剪下裝在匣子里,對身邊的丫環說:「我死後,若歐陽公子遣人問詢,你可將此匣交於他。」

  匣內尚有那樂姬留下絕命詩一首,詩曰:

  自從別後減容光,

  半是思郎半恨郎。

  欲識舊時雲髻樣,

  為奴開取縷金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