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章 方白眉
時間流逝。
隨著步虛道、江湖、神庭眾神三分,大明的局勢反而穩定下來,陷入沉寂。
三方勢力之間,大戰不見,轉為零星小戰彼此試探。
神道與步虛道的介入,使得三方勢力內部發生變化。
似是在蟄伏,醞釀更大的風浪。
一晃,便是數月。
……
東境大順。
興化府。
王庭之上,順王李洪基威嚴十足,居於王座。
李洪基起於草莽,原先便與皇龍府抗爭。皇龍府敗在神庭手下,其趁勢而起,立足東境三府,建大順王庭,著實是一代梟雄!
下首眾臣、眾將肅立。
倉促成就的王庭,竟也有幾分氣候。
李洪基手握戰報,反覆看過,目光落在下首,沉聲道,「宗敏戰報,明廷十萬大軍橫亘沛水關外。軍中高手眾多,非但有星辰境大宗師坐鎮,更有步虛道法師隨軍。」
「明廷大將關外叫陣,沛水關中連遣三員大將,三戰全敗,皆不敵明軍!」
「諸位可有對策?」
沉寂數月,竟是大明率先動手。
十萬大軍挺進東境大順,橫亘上沛府沛水關外,勢如猛虎!
大順半步不退,前軍統帥劉宗敏奉命鎮守沛水關。
戰事焦灼。
陣前斗將,三戰全敗,沛水關士氣大傷,形勢對大順不利。
李洪基目光有神,說到『步虛道法師隨軍』之時,更是落在王庭之中一名道人身上。
其他眾臣、諸將,也看向這名道人。
道人一襲素衣道袍,挽著髮髻,背懸法劍,神色泰然。
眾將眾有一人走出,向上首李洪基躬身行禮后,朗聲道,「明廷十萬大軍不足為懼,我沛水關中也有八萬精兵,足以抵禦。唯獨其軍中高手眾多,胎藏境巔峰武將自不必多說,據劉將軍戰報,明廷還遣了至少五尊星辰境大宗師隨軍,又有步虛道法師明廷國師梅樓峰親自壓陣督軍。」
他說著,看向素衣道人,「國師同為步虛道法師,不知可有法子?」
素衣道人,正是止雲山道場——方白眉法師!
方白眉負劍而立,入大順王庭未發一言,未顯一法,未獻一計。
此刻大順王上、諸臣、眾將矚目,他終於不再沉寂——
「李過將軍。」
「順王。」
「諸位。」
眾人期待。
這位方白眉法師雖說是步虛道靈台法師,堪比星辰境。可畢竟未曾顯露分毫,眾人不知其手段如何。
三分期待,七分卻是質疑。
方白眉輕輕昂首,口中道,「貧道不便出王庭。」
「不便出王庭?!」
「國師難道是在說笑?」
李過看向方白眉,嘴角露出一絲戲謔之色。
順王李洪基、殿中諸臣、眾將皆面色古怪。
方白眉神色自若,道,「吾步虛道法玄妙,止雲山一脈更得真傳。不出王庭,貧道也有法可解沛水關之圍!」
他言語自信,令人信服。
李洪基眼中大亮,連忙問道,「還請國師出手,有何需求,儘管說來!」
他為順王,自是知曉步虛道法師的厲害。眼前這位,更是北宗止雲山一脈的佼佼者,背後站著南平州城隍、清溪神君。
他豈敢小覷?
只是不知其手段神通,此刻見方白眉有出手之意,忙不迭接過話。
「順王客氣。」
「勞煩李過將軍為貧道奔走一二便可。」
方白眉向李過頷首笑道,「三日之後,立見分曉!」
李過一愣。
李洪基卻撫掌大笑,道,「好!」
「就應國師之言。」
「李過!」
李洪基喝道。
「末將在!」
李過連忙躬身,心中叫苦。
「命你聽命國師,一應差遣,不可怠慢!」李洪基聲音朗朗,道。
「末將領命!」
李過憋屈,卻不敢抗命,只得應道。
「如此大善!」
方白眉卓然而立,見李過模樣,點頭笑道。
……
三日轉瞬。
興化府城之外,一座步虛法壇立起。
方白眉一身素衣道袍,挽著髮髻,手捧法劍盤坐。
一旁,童子侍立。
又有一員大將立在法壇一側,瓮聲道,「李過奉國師之命,以興化為中央,取五方之土。余者東南西北,俱在十裡外取用,各以布囊盛下,請國師過目。」
李過命甲士將肩上五隻布囊放在法壇之上,看向方白眉,眼中有質疑之色。
他可不是尋常人。
非但是大順掌管后軍的兩員大將之一,更是大順王者李洪基親侄,在大順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方白眉一介閑散之人,驟為國師。他卻被李洪基派來聽命其下,自是難以信服。
對於眼前『故作姿態』之道人,更是斷無好感。
童子見狀,怒目相視。
李過視而不見,目光始終在方白眉身上。
「不得無禮。」方白眉瞥了童子一眼,掃過五隻布囊,笑道,「多謝李過將軍。」
說著,便起身站起。
李過心中冷哼一聲,頷首示意,卻不作聲。
方白眉也不在意,轉頭向童子道,「你且看清楚了。為師此法,傳自止雲山,乃掌教輕授,得傳自清溪神君,非比尋常。」
「弟子明白!」
童子脆聲應道。
掌教魏南山道行超凡,乃是二層靈台境法師。清溪神君更是神道至尊,統帥諸神。老師此法,竟有如此來歷,童子激動不已。
「故弄玄虛!」李過暗道,心中不屑。
方白眉自顧道,「此法修行,世間之物不可少。五方之土尚且尋常,其他,貴的如金珠、賤的如木石、吃的如豆麥、燒的如煤炭、粗的如缸瓮、細的如針線、清的如茶酒、雜的如藥材,色色都要買得完備。」
童子瞪大眼睛,知曉老師傳法,仔細記下要旨。
李過立在一旁,也靜聽著。
步虛道新起,在大明境內只有十餘萬弟子,對於他們這些武者來說頗為神秘。他雖不服方白眉驟得高位,卻也對傳言中的步虛道法好奇萬分。
只見方白眉話音落下,大袖一揮,就有金珠、木石、豆麥……等雜物落下。
李過識得清楚,這些雜物皆是他這些時日採辦。
五方之土,便是最後一樣。
方白眉立在法壇之上,一柄法劍背懸,口中朗朗道,「先期齋戒沐浴,擇六甲日吉時——便是此時,將土布囊定五方之位,相去各尺許。周圍將新磚壘起,約高一尺五寸,空處用五穀填滿。
上設明燈三盞,晝夜不絕。
外用黃布製成神帳一頂罩下。
前面設香案一座,供養著甲馬雲鶴,設茶酒果三品。念凈口咒一遍,凈身咒一遍,凈法界咒一遍,安土地咒一遍,安魂咒三遍,然後依法作用。
此是常規,不必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