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大年初一談拜年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
拜年
(明)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文徵明這首詩是說:「新年頭一天,人人都出外拜年。拜年的人,並不求其與主人見面賀禮,只是姿態性地投張名帖,表示禮數已到罷了。」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歲,曾官翰林待詔。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謁」和「名紙」就是現在賀年卡的起源。友人們前來拜年都不要求見面,只是希望通過拜貼(賀年卡)來問候,從早上到現在我的屋中已經堆滿了各種名貴的拜貼(賀年卡)。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這裡的「簡」是省掉、略去的意思;「虛」是不實在,虛套的意思。我也跟隨著潮流學吧,向他人投送拜貼,用這種方式拜年,人們只會嫌棄簡易,而不會認為這其實只是空虛的禮節。
過大年,你忙我也忙,都是文人,交換個「名片」,表個心意,既禮貌,又雅緻。禮到人不怪,只是略嫌簡陋。而拜貼也就相當於今天的送賀年卡。
文徵明的這首詩記載的就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拜年。
「拜年」,是過年時最隆重、最熱烈也是最繁瑣的一項禮儀活動。先是按照血緣關係的長幼親疏來安排親族內的互拜活動,這是核心任務,此後還要有與姻親間的互動拜年,真是讓人忙得不亦樂乎。
拜年的時間一般為初一至初五,過了臘月初八就走親訪友多被視為拜早年,而正月初五以後、十五之前走親訪友為拜晚年。早年和晚年都屬避免遺憾的應急或補救性質,民間有諺語: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叫它做「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裡,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餐后揚長而去,人們才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這就是拜年習俗的由來。
中國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宋代以前,古人的拜年習俗跟現在差不多,親朋好友帶著禮品相互串個門,晚輩給長輩叩個頭,說幾句平安長壽迎新的話,長輩給晚輩拿點壓歲的東西,整個拜年禮儀就算是成了。
到了宋代,人們拜年一般不進門兒了,流行送「飛貼」,相當與現在的賀卡。朝廷里的士大夫有用飛貼互相拜年的習俗,當時士大夫交友很廣,如果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紙,就用竹木削成條,寫上賀詞,派僕人送給親朋好友代為拜年。這種方式一般流行於官場和文人墨客間。
明代人們還是沿用賀卡的形式,也就是以「投謁」代替拜年。明代時期賀年卡的設計更加完美、精緻,卡片上不僅印有姓名、地址,還寫上了「新年快樂」,祝福語。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出現「團拜」的形式,有的是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朋友之間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也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電話拜年、簡訊拜年、微信拜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