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生命邀約> 六十五 隋朝滅亡

六十五 隋朝滅亡

  在中國歷史上,尊崇佛教的皇帝很多。其中,作為典型經常被舉出名字的有南朝的梁武帝,還有一位就是可與梁武帝相提並論的隋文帝。

  隋文帝繼位以後,旋即允許佛教信徒們出家,同時承認印製佛經和製作佛像的自由,並給首都大興城、洛陽等地的主要佛寺以及朝廷內配備了佛教經典大全「一切經」。這些措施極具效果,被壓抑已久的佛教活動迅速復興。從佛教界的記載來看,文帝一代,共計度僧23萬人、建寺3792座。但是文帝此時並沒有為此而耗費國家財政,與梁武帝不同,文帝個人和佛教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開皇二十年(600)是連續發生重大政治事件的一年。十月,皇太子楊勇被廢,十一月,文帝次子晉王楊廣被立為新太子。可稱之為廢佛毀釋的命令,也是在廢立皇太子問題告一段落之後馬上就發布的。此外,在此前一年即開皇十九年,一直擔任宰相的高熲從政壇消失,仁壽元年(601)楊素擔任了這一職務。高熲和楊勇的倒台,楊廣與楊素的登場應當是相互關聯的一個動向。

  導致高熲下台的直接契機,源於前一年即開皇十八年(598)的遠征高句麗。這次出兵,戰事以慘敗告終,高熲也成為戰敗的罪魁。

  高熲與楊勇是兒女親家,但連接兩者的紐帶不僅在這一點上。楊勇作為未來的皇帝,將繼承高熲大力推進的關中本位主義的政治路線。此外,在末世思想盛行的河北出現了一種新佛教教派即三階教,高熲是其忠實信徒。位於首都大興城內的三階教的真寂寺(唐代改稱化度寺),就是在高熲捐贈的宅基地上建造的。

  由於這一教派積聚了雄厚的財力,加之十分團結,因而往往成為權力階層的眼中釘,屢屢受到打壓,終於八世紀中葉滅亡。而三階教遭受的第一次鎮壓,就發生在開皇二十年。自不待言,高熲的下台與此有密切的關聯。

  相對於楊勇、高熲這一政界的主流而言,楊廣和楊素不僅是旁系,而且是後來者。

  楊素出身於弘農華陰(位於今天的陝西省)楊氏這一名門望族的嫡系,而且文武雙全。以楊素的出身和才能,本來他可以很早就進入關隴系統的核心。或許正是因為過人的才能及家世的影響,使楊素過度自信,目中無人,未能融入政界主流。

  楊素在隋平定江南以後征討南朝殘餘勢力,開始在中央政界嶄露頭角,但其前面總有高熲,楊素老是處在二把手的位置上。當時人們就評價楊素說,若論才能和實力楊素當在高熲之上,但作為宰相來說,楊素則略遜一籌。

  對於自己的才能十分自負,政治野心極強的楊廣便悄悄地與自己狀況類似的楊素聯手,決心改變這種狀況,與其兄決一勝負,並且將母親獨孤皇后爭取到了自己的陣營,除掉高熲,最終趕走兄長,取而代之成功地登上了皇太子之位。

  開皇二十年(600)明朗化的廢立皇太子之事,並不能僅僅簡單的歸結為兄弟間爭鬥的結果,應該還存在著其他的背景。簡而言之,楊勇、高熲路線的核心就是要繼承並積極發展關中本位政策;而楊廣、楊素路線則是要脫離關中本位,在包括江南在內的更為廣闊的基礎之上,重新構築權力。

  通行意見認為,隋朝由關中本為路線向非關中本位路線的轉換是在煬帝政權成立以後才明確起來的。實際上,在選擇楊廣為皇太子時,文帝已經親自決定了轉換路線的大政方針。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只要涉及當時的政治動向,往往離不開與佛教的關係。簡言之,佛教在這一時期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仁壽四年(604)七月,六十四歲的隋文帝去世。儘管文帝的晚年在政治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然而通觀其在位二十四年間的總體情況,他不僅統一了全國,確立了新的國家體制,而且帶來了社會以及民生的安定和繁榮。

  隋煬帝前後在位十五年,大致可以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到大業七年(611)為止的前半期,屬於意氣風發、蓬勃向上的時期。進入後半期以後,先是繼前半期的餘緒,從大業八年開始遠征高句麗,陷入了戰爭的泥沼;其後在席捲全國的動亂風暴之中,煬帝又無可奈何地度過每天紙醉金迷的頹廢生活,並終於導致大業十四年(618)三月被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