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生命邀約> 六十四 開皇之治

六十四 開皇之治

  在開皇新令方面,除了包括以三省六部制度為首的中央官制以及地方行政組織在內的整個統治機構的整備問題之外,同時,如何能確保新的人才來源,又怎樣安排這些人才等方面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隋代之前的很長時期一直都是貴族制的時代,在九品官人法之下,貴族們憑藉其門第家世,把持著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權力。於是,隋文帝決心首先針對這種情況開刀。

  隋文帝的第一把火,先是把地方行政的人事權收回中央。在此之前,由中央任命的地方長官在轄區內可以自行錄用下屬,稱之為「辟召制」。魏晉南北朝時代各地的豪門貴族正式憑藉「辟召制」把持地方行政,成為支撐貴族制的溫床。

  文帝基於對「辟召制」弊端的反省,採取了新的對策,決定地方長官以外的官吏也均統一改由中央派遣,以此排除貴族以及地方豪強的勢力。此外,對於派往各地任職的官吏,又同時確立了文官三年、武官四年的任期制,以及不得在官吏本人的出身地(本貫)任官的迴避制度。

  隋文帝又將之前的州、郡、縣的三級地方行政制度改為州、縣兩級制度。在此之前的漫長的分裂時期,地方政區的基本單位州被細分化,出現了州郡的區別不明顯,官多民少的弊端。

  隋文帝果斷實行廢郡,不僅精簡了各級機構,裁撤了冗官冗員,同時也削減了開支,推動了清除貴族影響的進程。

  如何確保新體制所需要的人才遂成為一個新的課題。隋文帝決定拋棄九品官人法的門第家世主義,面向社會廣泛招募人才。根據這一基本的設想,隋文帝嘗試著導入了考試的方法。

  開皇七年(587)發布了一道命令,該命令要求各州每年必須向中央推薦三名人才。儘管當時遴選人才的辦法並沒有因這道命令而立刻產生根本性的變化,然而無疑這是其後發展起來的科舉(選舉)制度的出發點。

  隋代被其後唐代的光環所遮擋,因而歷來往往不被重視。然而,正如秦與漢(西漢)的關係一樣,隋代實際上奠定了唐代前半期體制的基本框架。不僅如此,開皇年間實施的一系列政策,都是在準確把握國家體制的基礎上,經過系統周密的設計而提出來的。作為行政改革以及策劃制定新國家形象的一個嘗試,隋代的各項政策成為後世的樣板和鏡子。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充分理解為何將隋代視為歷史大轉折點的這種見解。

  隋朝奠定了統一國家體制的基礎,而在此之前,亟待解決的各種問題堆積如山。許多人摩拳擦掌力圖打造一個新的國家。在這些人之中就有高熲。高熲曾前後二十年擔任開皇年間的宰相,幾乎參與了當時所有政策的制定實施過程,成功地推出了「開皇之治」。

  高熲乃渤海郡蓨(音tiao)(位於今天的河北省)人,其父高賓不知什麼緣故從北齊逃到了北周,成為獨孤信的幕僚,並改姓為獨孤。換言之,高家在北周完全處在一個無足輕重的旁系位置,高炯本人也是從基層小官吏開始幹起來的。這些不僅鍛煉了高熲在政治和軍事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培養了其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高炯比較體察民情且對人和藹等也應該與他的經歷有關。

  隋朝建立以後,在關隴系統佔據政界主流的情況下,旁系出身的高熲的地位還是十分微妙。於是,高熲便採取了啟用關隴系的正統人物,以尋求關隴集團支持的辦法。

  高炯啟用的這個人物就是蘇威。蘇威出生於關中的漢族名門武功蘇氏,其父是負責起草西魏(北周)的大政方針《六條詔書》的蘇綽,屬於關隴系統的嫡系。

  蘇威本人雖然很想繼承父親開創的事業,但他屬於遇事小心謹慎、缺乏魄力,僅憑自己的力量很難成為政界領袖的那一類人物,與高熲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於是,高熲通過與蘇威的聯手而鞏固了自己的根基,蘇威則藉此得以展現自己的實力,二者相得益彰。給予後世以很大影響的開皇前半期的新政,正是在這兩個人的合作之下推行起來的。

  此外還有在周隋革命時期十分活躍的李德林。李德林出生於博陵安平(位於今天的河北省)李氏,他開始時效力於北齊,以山東貴族這一顯赫的家世和廣博的學識及文采而名重一時,北齊滅亡以後,他作為舊北齊系統的代表人物受到了楊堅的重用。楊堅之所以將李德林納入自己的陣營,除了欣賞他的學識之外,也是因為看到了他對於舊北齊勢力所具有的影響力。儘管如此,在楊堅發動政變成功並掌握政權以後,並沒有給予李德林多少表現自己的機會。其原因當時由於李德林的貴族習氣極其自大,導致他未能融入抱團的北周及關隴集團之中的緣故。

  北魏以來,作為社會基層組織來說,實行的是管理100戶的三長制。到了隋代初年,在進行了一系列行政改革之後,蘇威提出了設置鄉里制的提案。即為了加強對於村落的強有力的統治,在舊有的100戶(里)之上,設置由500戶(5里)構成的鄉,各鄉設鄉正作為最高負責人。只有李德林一人堅決反對這個方案,因為在他看來,這一政策勢必會導致舊北齊系貴族的既得權益受到威脅。

  在平定陳朝以後的第二個月,即開皇九年(589 )二月,鄉里制方案還是被強制加以推行。其後,隨著新設的鄉正出現瀆職問題,廢除鄉里制卻又提上了議事日程。於是,李德林當面對隋文帝說:「我以前反對過這個方案,當時不採納我的意見,現在卻又要廢除,這是朝令夕改。」隋文帝聽后大怒,遂將李德林貶黜到外地任官,李氏到死為止再也沒有回到京城。

  高熲與蘇威、李德林的閱歷和資質各異,倘若三人能夠很好地磨合,相信一定會給隋初的政治帶來獨特的氣象,然而可惜他們的合作似乎並不盡如人意。

  李德林因為參與了隋朝的建立過程,遂忘記了自己本來屬於被征服的一方,因而孤芳自賞。高熲則未能將李德林拉攏過來。這些情況充分反映出,開皇之治乃是由西魏(北周)以來的關隴集團所主導的結果,北齊系統並沒有在其中發揮什麼作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