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第433章 忙

  第433章 忙


  「你團里怎麼說的?」


  徐慶抱著閨女,站在屋裡問媳婦靜紅。


  「團里想讓我留下。」


  馬靜紅說道。


  徐慶面露喜色:「那挺好啊。」


  馬靜紅點著頭,隨後微微搖晃,「但是麗華她們沒能留下,全都要到地方上去,我就沒答應留在團里。」


  徐慶哦了一聲,皺眉看向媳婦:「靜紅,你打算也去地方?」


  馬靜紅伸手將閨女巧馨從徐慶手中接過,抱著道:

  「沒有,麗華她們不去地方,她們見改開了,想自己找工作,我呢,就咱家糧站,和曉雅一塊幫你打理。」


  徐慶無奈笑道:「不後悔?」


  馬靜紅輕哼一聲:「這有啥後悔的,咱閨女還小,我這一轉業,正好以後有時間好好帶她,順便也還能幫伱照看糧站。」


  徐慶嗯了一聲,既然媳婦做出了決定,也就沒再說什麼。


  反正現在家裡的條件,早已不是十年之前他和靜紅剛結婚的時候。


  而且,他現在糧站生意步入了正軌,靜紅上不上班,工不工作,其實並沒有什麼。


  他養的起!


  轉過天一早,天剛蒙蒙發亮,清早有些涼,徐慶穿了一件外套,就和妹妹徐曉雅,各自騎車,一同去了糧站那邊開門營業。


  六點多鐘,馬靜紅才去團里,開始辦理她的轉業手續。


  五天之後,馬靜紅就站在了糧站的櫃檯後面,與小姑子曉雅,以及三虎子媳婦和美娟,連同二麻子,五個人一同忙著自家生意。


  重活累活,有二麻子。


  其他的事情,馬靜紅她們四個女人來應付。


  糧站多了一個人,徐慶心思就全放在庫房那邊,之前聯繫的磨麵粉大機器,也送了過來,工人正在安裝。


  徐慶站在庫房,一邊看著那些工人幹活,一邊思索著等機器裝好,他過幾天就著手招人加工麵粉。


  而購買機器的尾款,因為馬解放媳婦住院,徐慶給借了五百塊,前幾日他還有些發愁這事兒。


  但糧站昨兒盤賬,紅星軋鋼廠幾個分廠結了貨款。


  如此一來,徐慶發愁的事情就迎刃而解。


  不需要跟購買機器的工廠,商量尾款延期支付一事。


  同時,拋去各項支出之後,徐慶算了一下,手頭還能剩餘將近小一千塊。


  這足以讓他在為庫房這邊招到足夠的工人。


  不管怎麼說,這時候的工價不高,一名工人,哪怕是老師傅,一天才一塊多。


  徐慶有著小一千塊,招十幾號人,壓根沒任何難度。


  縱然現在秋收時節,招工並非是件容易事。


  但把工價稍微漲個兩三毛,還是有人願意的。


  下午六點多鐘,庫房的機器安裝好后,徐慶將庫房的門上鎖,給三虎子母親囑託了一下,晚上稍微留點神兒。


  隨後才騎車返回城裡,朝自家糧站過去。


  實際上,糧站那邊已經不用徐慶再操心了,有靜紅和曉雅她們五個人,除了周末,平時他去不去,都沒啥問題。


  只是徐慶還是習慣過去,一來直接回家也是閑著,還不如去糧站,幫著媳婦和妹妹盯會兒生意。


  二來,順道過去,等媳婦和妹妹她們下班,一塊回家。


  然而,當徐慶回到城時,已經是晚上七點多快八點了,天色已微微黑了一下。


  徐慶一到自家糧站,就看到惠麗華和羅紅娟她們在。


  徐慶把自行車停好后,朝惠麗華問道:「好久不見啊。」


  惠麗華轉身看向徐慶,目光不斷打量,嘴角露出一絲笑意,「是啊,好久不見。」


  羅紅娟和趙愛玲笑著也跟徐慶打著招呼。


  而二麻子跟三虎子媳婦以及美娟,三人正準備下班離開,見到徐慶,就沒著急下班。


  在糧站稍坐了一會兒,才走。


  臨走前,二麻子朝徐慶道:「慶子,哥們明兒請個假,我老丈人要過壽。」


  徐慶點了點頭,同意了。


  徐慶在糧站剛開時候就制訂了休假規定,每個月四天時間,跟這年頭廠里上班一樣。


  只不過,二麻子等人休息,不是在周末,而是在周內。


  周末生意正忙的時候,哪能讓員工休息。


  沒辦法,做買賣就是這樣,別人休息的時候,他們生意才是最忙的時候。


  二麻子與三虎子媳婦以及美娟走後,徐慶坐在店裡,陪媳婦和妹妹與惠麗華幾人聊了半個多小時,送她們走後,才關糧站,準備回家。


  回去路上,星光璀璨,月色皎潔。


  大街上最後一班公車還在跑,載著滿滿當當的乘客,一溜煙兒的功夫,就從徐慶三人身邊駛過。


  這年月,公車跟自行車是普通百姓的主要出行工具。


  以前的私家車,經過變天結束后,已銷聲匿跡。


  但凡是路上跑的汽車,除了公車外,其餘的都是各個單位和工廠的。


  開改是改開,可私家車還沒興起。


  當然,國家允許個人買賣了。


  可值得一提的是,就眼下國內的境況,能買的起私家車的人,寥寥無幾。


  徐慶目前是買不起,手頭沒閑錢,價格也貴的離譜。


  這是一方面,另外就是,別看改開了,但風氣並沒有多少變化。


  想買私家車,不是身份顯赫的大人物,就算是有錢,也不見得能弄到。


  國內車企,乘著改開的浪潮,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冒頭。


  上海牌的小轎車,算是一馬當先地開啟了國內民用汽車市場的先河。


  屬於國內首款橋車。


  今年的報紙和廣播以及電視上,宣傳消息是鋪天蓋地。


  而這的確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情。


  雖然大多數人買不起,只有那麼一小嘬人能有資格買到。


  但拉開了國內汽車工業改.革的大幕。


  往後有錢的人,勢必是能買到的。


  徐慶盯上了,就是他暫時弄不到。


  開糧站掙到的錢,他全都重新又投入進拓展糧站的生意上去了。


  建庫房,收糧食,買機器,加上之後僱工人,方方面面都要資金。


  他實在是拿不出錢,先給自己買輛汽車。


  其次就是,上海那邊的車廠,產量還不高。


  徐慶只能等明年再說。


  但買小轎車一事,徐慶有信心,等糧站生意各個關節全都打通,徹徹底底的擺順之後,用不了多久就能實現。


  自己收糧,自己加工,自己售賣。 儘管糧食生意上利潤不大,一斤只有幾分的薄利。


  但在這糧食供應緊張的年月,完全不用發愁沒人買。


  再加上徐慶還有一分為二的能力。


  想賺不到錢都難。


  當然,換做其他人干這門生意,那就得兩說了。


  回到大院,徐慶推著自行車,與媳婦和妹妹在前院與三大爺一家子人打了聲招呼后,就去中院給一大爺家送糧食。


  早上徐慶出門時,一大媽托他買的。


  自從開了糧站,大院各家的口糧,都從徐慶這邊買。


  一個院里的街坊,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徐慶不言語,也沒人會去國營商店或百貨大樓,供銷社那邊買糧。


  何況徐慶在院里的威信,早已壓過了大院的三位管事大爺。


  別看不當廠長,可這些年來,徐慶在院里的好名聲,是誰都比不了的。


  誰家沒找徐慶幫過忙,不管是前院的閻解成媳婦於莉,當年跟人鬧彆扭要換車間,還是中院賈家棒梗插隊調回城,哪一件不是徐慶給擺平的。


  後院就更不用提了,許大茂和二大爺一家子,麻煩徐慶也不少。


  說起來,大院里跟徐慶同輩的人中,能比的上他的人,還真挑不出一個人。


  閻解成就不用說了,沒啥本事,還耳朵軟,怕於莉怕的要死。


  啥事都聽媳婦的。


  偶爾硬氣一兩次,不出三天就立馬又蔫兒了。


  閻解成兩個兄弟,閻解放和閻解曠更沒法提,人都不在大院,論本事,連他們大哥都不如。


  也就鬧騰的本事,一個比一個大。


  正經事上,反而則是完全上不了檯面。


  中院賈東旭去世后,只有傻柱和徐慶同輩,但傻柱還在三廠里當廚子,雖說提幹了。


  可真說道起來,傻柱能提干,是他跟著徐慶去大學深造的原因。


  要不然,就傻柱的脾氣和秉性,縱然是廠里食堂后廚干一輩子,也不見得能被提拔。


  後院的許大茂跟劉海中三兒子,他們四個人,倒是能比前院閻解成三人強些。


  然而,二大爺的三個小子,跟三大爺的三個兒子,半斤八兩。


  也就許大茂能跟徐慶掰掰手腕。


  只不過,許大茂人是精明,奈何見著漂亮女的就走不動道,總想撩哧。


  心眼不少,做生意倒是經驗豐富,可總歸只能小打小鬧。


  要是能改掉那個臭毛病,不管是生意場上還是走仕途,依許大茂的能耐,絕對一把好手。


  可惜,許大茂這輩子最喜歡乾的事情,不是經商,也不是當官,而是鑽在女人堆里。


  老話說,溫柔鄉英雄冢,許大茂完美地詮釋了這句話,可謂是一點不假!

  徐慶把糧食送給一大爺家后,稍微聊了幾句,就轉身朝後院自家回去。


  這時候,靜紅和曉雅已經把保姆馮嬸做的晚飯,從廚房鍋里端了出來,倆人正在往前屋桌上收拾。


  徐慶洗過手后,就一塊吃起晚飯。


  徐愛國從他住的房子過來,他不抽煙,向大哥大嫂和曉雅問了一聲,就坐在炕沿上。


  徐慶咬著手裡的白面饅頭,朝二弟問道:

  「愛國,我兒子跟巧馨,都在你屋?」


  徐愛國點頭道:「是啊,大哥,他們倆正跟我兒子一塊看電視。」


  徐慶聞言,繼續吃晚飯。


  轉眼到了八月底。


  幾場雨後,天氣依舊燥熱,伏天是出了,但並沒有絲毫涼快下來。


  徐慶一早起床,吃過飯,就騎車朝郊外的庫房過去。


  他在城裡招了十幾號工人,這兩天來,每天都在庫房帶工人加工糧食。


  能自產自銷,徐慶除了高興,心中也更加幹勁十足。


  購買的大機器,看著笨重,但質量很好,運轉起來,效率低是低一點。


  可絕對耐用。


  一天下來,磨上千斤糧食沒一點問題。


  月初徐慶和二麻子下鄉收的三十多噸麥子和玉米。


  徐慶前些時候,用能力分了一次,成了六十噸。


  按照一天一千斤算,十二萬斤糧食,得四個月才能磨完。


  這使得徐慶一時還不敢終止,幫國家代售糧食一事。


  光紅星軋鋼廠的幾個分廠,一天就要消耗幾千斤糧。


  就這效率,壓根不成。


  但徐慶現在沒法再多買幾台機器。


  其一,這種大型的機器,要定做,需要時間。


  還有就是,徐慶縱然是將收的三十多噸糧食分了一次,可依然不夠多。


  真要是想實現全年完全自主經營糧站,不幫國家售賣,徐慶最起碼一年要收上萬噸的糧食才行。


  但北方種的是冬小麥,一年一茬,國家徵收之後,徐慶再想收,就收不下多少了。


  要是擴大收糧食的範圍,去隔壁幾個省份,就這年月,難。


  交通不便,就算是收下,運輸成本也高。


  玉米倒是不用愁,四九城周邊的幾個公社,種的最多的就是玉米,比中麥子多了好幾倍。


  可徐慶盯著庫房這邊,騰不出手去收。


  九月他還打算收綠豆,紅豆。


  十月底收小米。


  這些雖沒白面和棒子麵買的快,可既然開糧站,不能沒有。


  徐慶計劃到時候讓二麻子獨自下鄉收去。


  那些東西,算是添頭,收個幾萬斤,今年就足夠了。


  剛一入九月,徐慶就安排二麻子下鄉。


  整個月里,二麻子幾乎沒回城,不是收綠豆,就是騎車在趕往下一個公社收綠豆的路上。


  四九城周邊的幾個鄉里公社,二麻子是挨個跑了個遍。


  徐慶也忙,也幾乎沒回城,一天到晚,一直呆在郊外的庫房。


  白天看著讓工人磨面,晚上還要接二麻子收回來的糧食。


  人住在三虎子家裡,連軸轉了一個月,連媳婦跟兒子都沒見一面。


  直到十月初,秋雨綿綿下個不停,又逢國慶,二麻子從鄉下回來,收綠豆和紅豆一事,才算告一段落。


  但二麻子能歇著了,可徐慶還是很忙。


  忙是忙,可國慶期間,徐慶糧站並沒有開,庫房也停工,讓工人休息。


  因為馬上中秋,曉雅要出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