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閱兵授銜
第276章 閱兵授銜
「齊步走!」
軍兵邁動步伐,整齊向前。
腳步有力,甲葉叮噹作響,刀槍在太陽下反射著冷光。
「這就是王師啊,真威武!」
「厲害,難怪能把韃子打的屁滾尿流。」
「皇帝教的好兵,遲早橫掃天下。」
雖說微有歪斜,但是在旁觀的百姓眼裡,這就是當之無愧的精銳之師。
不一刻,隊列到了拜將台前,李三郎一聲大喝:「都有,正步走!」
踏~踏~踏~
沉重的腳步聲猶如重鎚一般砸在圍觀群眾的心上,似乎每一步落下,心臟都要跳出胸腔一般。
片刻的沉寂后,百姓爆發出山呼海嘯般歡呼。
「威武~」
「萬勝~」
歡呼稍歇,隊列抵達拜將台,李三郎大喝:「敬禮!」
唰,軍兵舉起武器。
趙昰立正,拳放胸口,喝道:「諸將士好!」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全軍應和。
「諸將士辛苦。」趙昰又道。
「保家衛國,恢復中華!」全軍應和。
台下,隨駕出行的禮部侍郎吳渭直撮牙花子。
如此對話,顯得禮部很失敗啊。
是,這場閱兵式早就是定好的,一應流程都是欽定,然而在旁人眼中,這都是禮部的事情。
禮部不合禮制,怕是要吃不少彈劾。
隨行觀禮的官吏百姓卻沒想那麼多,只沉浸在王師的強大中難以自拔。
這部軍兵僅僅訓練半年便如此有素,那些歷經大戰的老軍又當如何?
不敢想,越想越慌。
是的,混在人群里的胡商很慌。
當初江萬載入福州,一言不合幹掉了蒲壽庚全族,但是依舊有許多胡商來往或者定居福州。
隨著四漢路歸化,國朝境內掀起了同族論。
何謂同族?
同文同語同俗者是也!
比如佛教的要吃素,是為異類,要改,而明教是因為大家吃不起肉號召大家吃素,是生活所迫,就不是異類。
而胡商的信仰、飲食、節日等與國朝大相迥異,更是異類中的異類。
朝廷沒有說話,但是報紙上多有評論:異族要麼移風易俗,要麼徹底消亡。
慌不慌?
此時見了國朝大軍如此威武,生怕大軍出動實行肉體到精神的徹底毀滅。
就在胡商們各懷心事時,一萬大軍此次經過拜將台,閱兵進入了尾聲。
「宣李三郎、鄧寶,登台覲見。」親衛次第呼喝傳令,二人全副武裝到台下,取下頭盔用右手托好后登台。
武將覲見不適合解下兵器,那麼慣用的右手托著頭盔,既可以表示尊重,又可以防止取兵器刺駕,實乃一舉兩得的事,因此禮部定為常制。
到了台上,二人拜下。 有親衛打開聖旨,念道:「宋皇帝趙昰敕:
門下,今有李三郎,鄧寶,於朕為難是投軍,勤勉文武,護持左右,及戰,不畏艱險,必以身先,多有功勞。
今於福州練兵,效果卓著,大漲王師之威,今賜李三郎少將銜,領禁衛第一師師長職,賜鄧寶少將銜,領禁衛第一師教導職。
望爾二人恪盡職守,忠勇之心不改,部領第一師為國朝開疆拓土,威名永傳。」
二人行禮:「謝陛下,臣定肝腦塗地,不負陛下厚望。」
「平身。」趙昰擺手,道:「近前來。」
二人正步到皇帝面前,立正站定,有親衛托著肩章過來。
金線繡花環繞,一顆金星居中,純金的金,這要是放到戰場上,肯定是敵兵奮勇爭奪的目標。
趙昰替二人把肩章戴好,仔細打量一番,道:「不錯,好好乾,莫要辜負了第一師的名頭。」
「陛下放心,若是墜了第一師的名頭,定然提頭來見。」李三郎說道。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們之所以能成為第一師,不過是佔了改革試點的便宜,真要放對,有的是能吊打他們的存在。
可以預見,以後的挑戰必然不斷,要是不能拿下大功,這第一的序號恐怕得讓出去。
二人侍立拜將台一角,副師長、參謀長、副教導等上台。
這些人軍銜為大校,兩條銀線編織的線條,純白的四顆銀星。
校尉,秦漢時中級軍官,后因封賞泛濫而成了低級軍官,軍銜設置時,以校為中級軍官,尉為低級軍官。
同將軍,各分上中下,因為下將寓意太差,改為少將,大校屬於將校之間過渡,特置。
全部授銜完畢,皇帝親衛接管警戒防務,全師賜宴。
熱鬧中,趙昰單獨找到了李三郎和鄧寶,詢問新編製是否好用。
「相對以前,確實便於指揮,只是未經實戰,缺乏說服力。」李三郎說道。
「陛下,不如將第一師調撥四漢路平叛,低烈度作戰有利於軍隊成長,待四漢路平定,正好去倭國。」鄧寶笑道。
他也是親衛營出身,打仗差了點意思,親和力足夠,因此做了總教導。
也就是和李三郎搭檔,若是和姜才那樣的存在搭檔,會有一個更加響亮的稱呼——監軍。
負責思想建設、愛國衛民忠君教育、紀律監督,加上皇帝親衛的身份,與以前的監軍確實相差不大。
趙昰笑道:「去高麗打磨一年,再去倭國打磨兩三年,待你們回來,說不得開封已經拿下了,你們確定?」
「那還是把主攻開封的任務給我們吧。」李三郎笑。
「朕不給保證,看你們表現,要是伱們第一個打進開封,給你們封侯。」趙昰說道。
「陛下放心,絕不墜了天子親軍的威風,只是封了侯,陛下得給我賜名。」李三郎說道。
「應有之義。」趙昰應下。
本來親衛營里多數人的名字都由皇帝賜予,也有一些比如李三郎這般的,心氣高,想著做出些成績再改名。
對此,皇帝自然是很讚賞的。
但實際上,能夠達成心愿不多,截止目前,等待功成名就時改名的親衛,已經沒了三成。
少年兵一腔熱血,戰必當先,戰損率很高。
在福州逗留了半個月,看著義務教育開始實施,趙昰動身回承天府。
出來轉了一大圈,四個月時間,眼看著孩子就要出生,不回去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