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宋末:我要做中興之主> 第337章 南北科舉

第337章 南北科舉

  第337章 南北科舉

  四月初三,天空遍布白雲,日頭不顯,頗為涼爽。


  校場外,眾多學子呼朋引伴,等候入場。


  池州書院十餘人周邊只有袁桷寥寥幾人,顯得很是鶴立雞群。


  馬上就要考試,倒也沒人過來挑釁,卻也沒人願意接近。


  貢奎倒是不以為意,只與好友閑談。


  不一刻,有軍兵出來,敲了銅鑼后叫道:「諸生準備入場,注意,但凡夾帶者,全部扔掉,若是考試過程中作弊被發現,必然驅逐,永不錄用。」


  都這個時候了,帶了小抄都不會扔掉。


  軍兵只看了准考證,核對無誤后引導各考生進入自己的位置。


  臨時搭建的涼棚,可以遮風擋雨蔽日,桌子上有筆墨紙硯,長椅上有被褥衣服,可供休息。


  袁桷剛坐到椅子上,忽然走過來兩個軍兵,一左一右,如同門神一般,直勾勾地盯著他。


  自從皇帝登基開第一屆恩科起,歷屆科舉就都是在校場舉行,並且由軍兵監考,但是相比以前,如今的硬體設施好了不少。


  不一刻,又有軍兵來,一人送了一壺茶,一碟桂花糕。


  剛到巳時,銅鐘敲響,監考官陳文龍下令封閉考場。


  「等一下,等一下……」一考生匆匆跑來,只是沒等到門口,大門已經關上。


  「放我進去,放我……」這考生剛到門口,就被兩個軍兵攔住了。


  「考場重地,嚴禁衝撞!」軍兵厲聲道:「如此大事卻不知時間,活該如此!且去,三年後再來,若是啰嗦,終身禁考!」


  考生聞言,直接癱倒在地。


  遲到就是遲到,根本不問緣由,一概禁止入內。


  或許是巧合,大都的考試也剛結束了入場。


  左科考場大門已經關閉,而右科考場大門依舊開著,還有考生陸續進來。


  原本,真金是打算所有人一視同仁的,但是蒙古勛貴認為本族基礎差,若是一起考試,只怕一個蒙古人都中不了,影響國族聲望。


  真金到底不是忽必烈那樣的開國之君,拿勛貴們的辦法不多,只得妥協。


  兩個考場分開考試,蒙古人和色目人是考兩場,漢人和南人要考三場,其內容則蒙古人、色目人較易,而漢人、南人較難,考中的名單,蒙古人、色目人列一榜叫「右榜」,漢人、南人另列一榜,叫「左榜」,錄取名額兩榜相等,但派起官來,蒙古進士比色目人高一等,色目人又比漢人、南人高一些,如果蒙古人、色目人願參加漢人、南人的科目考試,考中之後,再加一等派給官職。


  不一刻,試卷派發,擔任考官的留夢炎說道:「科舉既行,國朝英傑畢出,此乃長治久安之策。」


  旁邊,許師敬與姚煒都是點頭。


  「當今既立,自當有新氣象,此次選拔賢才,有益於穩定國政,

  假以時日,未必不能再出一個史天澤。」許師敬說道。


  史天澤是蒙古立國后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漢人宰相,所有漢人都再希望出一個史天澤,好證明大元是真的平等的。


  對許師敬來說,本屆科舉還有一些特殊意義的。


  其父許衡議科舉,罷免詩賦,重視經學,確定科舉制度,沒能等到落實而撒手人寰,如今科舉施行,算是滿足了許衡得遺願。


  元庭考生奮筆疾書,宋庭考生同樣如此。 元庭的內容是經學與策論,只要背的書多,經學部分大體無礙,唯有解釋經典很考察積累,但也有歷代大賢註釋可以借鑒參考,總之還是要多看多背,策論這玩意,就看天賦了,特別是題目是「安民」。


  元庭儒生皆為「儒戶」,可免徭役賦稅,但凡是個死讀書的,就不可能體會到民間疾苦。


  宋庭的經學較少,只是策論的前置,大頭還是在策論上。


  而且宋庭的題目很寬泛,乃是點評朝廷各項政策並提出優化建議,或者對朝政查漏補缺。


  都能寫個一二三四五,但是想脫穎而出,很不容易。


  當然,策論翻車了,還是有補救的。


  數學題目都是行軍、收稅、田畝計量等應用題,答的好的話,不論戶部還是樞密院都是願意錄取的。


  精通刑律,可去刑部、御史台、大理寺,物理化學答的好,工部、少府、將作都是躍躍欲試,而地理水利出色,工部、都水、樞密院還是要。


  總之,文科競爭激烈,分科就會比較好混。


  上午第一場結束,元庭的考生們窩在考舍里吃飯方便睡覺,是禁止走動的,而宋庭的考生們可以選擇出去走一走。


  宋庭只在考試時間嚴加監管,考試間隙是不管你幹什麼。


  下午,宋庭這邊的分科試題一股腦發下來,約莫千餘考生看了題目后,直接選擇了告辭,其中就包括吾丘衍和袁遵道。


  兩人剛出考場,就看到皇帝迎面而來,立刻行禮。


  示意免禮后,趙昰問道:「策論答的如何?」


  袁遵道回道:「臣寫的是加強稅收監督,以免小吏侵害百姓。」


  「哦,如何說?」趙昰問道。


  「小吏收糧,慣用大斗,超過朝廷規制不說,往往還要踢落冒尖部分,百姓無端多繳納糧食,而朝廷無多收穫。


  臣以為,可以允許百姓自由抉擇糧食或者銀錢。


  另外,因為是按照收穫收稅,有人賄賂稅吏,有人搶割拒絕稱量,而官府人力有限,並不能準確落實。


  臣以為,按照州縣範圍,分田五等,按照平均產糧收稅。」


  「不錯。」趙昰點頭嘉許道:「能看到如此細節,做個主簿必然是沒錯的。」


  「臣惶恐。」袁遵道說道。


  算他運氣,因為中樞已經察覺到了如此收稅的難處,只是如何不失信於民是個難題,只要他整體寫的不是太差,必然可中。


  見皇帝望過來,吾丘衍說道:「學生諫言增設醫科考試,只是寫完才發覺醫術不能紙上談兵,卻又懶得修改,便睡了一覺。」


  人各有志,趙昰倒也沒多加點評。


  許是心有靈犀,也或者單純的巧合,真金同樣出來巡視了一圈。


  只是不同於宋國皇帝,他沒有機會與考生交談,所有考試結束后統一出場,也沒人跟他聊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