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人心
第360章 人心
「百餘艘偽元戰船進入了外海?」張世傑皺眉問道。
「是。」傳信的朱振興有些緊張,生怕張元帥發飆。
敵船遊盪在外,不要說運輸船,連沿海各地都會有危險,牽扯實在是太大。
「知道了,下去休息吧。」張世傑揮揮手,沒有多做表示。
傳令兵離開,陳蔚問道:「元帥,是否按時發動進攻?」
「留一個團守住港口,其餘按計劃行事。」張世傑說道。
彈藥、藥材等已經齊備,些許糧草後續運來也行,實在不行走陸路。
就在張世傑部做最後的準備時,林桂芳率部抵達成都,就在元軍以為他會立刻強攻時,宋軍一分為二,一部分城外對峙,一部轉道南下。
他們要打通滇黔川之間的通道,接應更多的宋軍入川。
帖木兒不花看出了林桂芳的計劃,卻無計可施。
事實上打到這個時候,據守成都的意義就是拖延時間。
三月初四,宋軍抵達雙流,一戰而下,初八至新津,不戰而下,同日,彭山遣使請降,十五入眉州。
什麼叫勢如破竹?
這就是!
北方,楊鎮龍已經抵達雄定關下,只要拿下此處,就能長驅直入山西。
本來,太行陘上處處險要,奈何士氣一墜,真就是擋不住。
阿難答不敢怠慢,增派五萬大軍並百餘門火炮抵達,穩住了山西的大門。
這個時候,就看出真金容忍阿難答的好處了,關鍵時刻是真的能拉出兵來。
就在這時,陳蔚率兵三萬抵達清州。
元軍以清州城為核心,構建了大量的工事,並且配置了大量的火炮火槍。
城內,阿術默默地打量著宋軍。
歷史上,阿術的墳頭草已經換了好幾茬,而今,或許是一直在中原打轉,阿術依舊是活蹦亂跳的。
「元帥,要不要趁其立足未穩,出去打一陣?」參議張易說道。
「初來乍到,士氣正高,難以動搖。」阿術否決了張易的提議,又道:「待其城下受挫,師老疲憊,或許有機可趁。」
「城防堅固,宋軍必然受挫!」張易信心十足地說道。
宋國復起,歷史大改,許多人的命運隨之改變,阿術是其一,張易也是一個。
原歷史中,王著刺殺阿合馬時,假髮太子真金的命令,讓當時的樞密院副使張易調兵,然後案發,張易被殺。
城外,陳蔚也在打量著元軍工事。
壕溝犬牙交錯,城堡林立密布,元兵隱藏其間,不見蹤跡。
宋軍沒有急著發動進攻,而是先修築營地,保證有個休整的地方。
三天後,宋軍大營構築完成,工兵們開始向元軍防線方向挖掘壕溝。
速度飛快。
自從火藥大規模應用,宋軍便開始以壕溝接近防線,如今這技能熟練度已滿,不但速度快,防護性也是一流。
僅僅兩天,五條縱橫交錯的壕溝就到了元軍防線外圍兩里處。
為了阻礙宋軍推進,元軍開炮轟擊,只是彈道平直的大將軍炮對付壕溝確實是無力。
當宋軍距離進到二百步時,元軍使用投石機釋放天雷。 只見地下忽地飛出一個黑點,黑點落地后轟地炸開,一片塵土飛揚。
雖說投石機準頭也就一般,但是數量多了,終究是有落入宋軍工事中的,傷亡產生了。
忍了兩天後,宋軍迫擊炮,一舉摧毀了所有發現的元軍投石機,隨後炮火蔓延向元軍大炮所在處。
元軍大炮的堡壘半埋地下,即便沒有鋼筋水泥,卻也不是迫擊炮可以輕易摧毀的。
炸了兩天後,陳蔚發現要想把所有元軍工事摧毀,攜帶的炮彈絕對不夠用。
「傳令,步軍出擊!」陳蔚下令。
激烈而又慘烈的攻防戰開始了。
激烈指的是宋軍,以隊為規模,三面同時發動進攻,晝夜不歇。
慘烈指的是元軍,雖然有壕溝堡壘,但是在手銃、大噴子、手雷和迫擊炮的打擊下,損失很大。
半個月,宋軍付出兩千人,殺死殺傷元軍過萬,抵達城牆下。
炸毀城牆后,宋軍殺入城內。
城內同樣工事眾多,過程卻與城外相差彷彿。
因為不怕死的大多已經死在城外,而且大勢已去,城內士氣低迷,不斷有元兵投降,僅僅五天,阿術麾下可用之兵僅餘三千,其地盤只有城北一小片。
「元帥,事不可為,是否突圍回大都在做計較?」灰頭土臉的張易說道。
「罷了。」阿術搖頭道:「想我十八歲從軍攻大理,逢戰必先,無一敗績,后十八年,屢戰屢勝,直至揚州城外遇挫。
彼時,我以為天下唯有李庭芝可堪為對手,只是宋國大勢已去,不足為慮。
卻不想宋國小兒以火藥破陣,大敗虧輸,至今日又二十年,居然一敗再敗,竟至於斯。
大勢已去……」
聽出阿術生出死志,張易急忙勸道:「國朝大將凋零,元帥堪為定海神針,當繼續坐鎮一面啊。
宋國厲害,不過在於武器,國朝疆域廣大,自可節節抵抗,假以時日,定然能夠剋制,元帥當留有用之身以圖將來。」
「真是武器問題嗎?」阿術失笑反問。
張易立刻支支吾吾。
「事到如今,有何忌諱可言?」阿術意興闌珊地說道:「縱觀兵將,凡有怯薛領兵督戰,方能死戰不退,怯薛一去,無論蒙漢,立刻降者無數。
人心既喪,大勢如何挽回?
說到底,蒙古人是蠻子,非正統,又不能徹底收復人心,看北地百姓喜迎宋軍便知一二。」
「元帥……」張易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他是傳統的漢人,最講究「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這一套。
當初他由劉秉忠推薦進入忽必烈幕府時便得信重,最終官至中書右丞、樞密副使,可謂漢人之極了。
真金繼位,榮寵不減,如此狀況下,他是不願意背叛的。
但是目前的局勢,願意為元庭死戰到底的確實不多了,特別是基層軍兵。
雖說真金登基后採取了一系列減負的政策,但是糧食就這麼多,再減也減不了多少,加上官員豪強的上下其手,百姓負擔其實沒輕多少。
吃不飽飯還賣命?不把槍口頂在腦門上是不可能的。
特別是宋軍優勢明顯,建功立業求富貴的可能性不大,就更加沒人願意賣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