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數學天文學家
第361章 數學天文學家
「師長,來了,來了……」
李三郎一骨碌爬起來,舉起望遠鏡看向遠處。
一部三千餘敗兵,各個倒拖兵器,垂頭喪氣地往北走著。
張易騎在馬上,思考著怎麼才能夠挽回局勢。
其實一直以來,元庭都不願意承認他們失去了人心,因為討論這個問題就繞不開正統性,當大元如日中天的時候,自然沒什麼可說的,可是如今江河日下啊。
認真說起來,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頒布《建國號詔》,才算是大元正式建國,這樣算的話,其實才二十五年而已。
當然,大元是繼承了大蒙古國的遺產,從鐵木真統一蒙古算起來,也有九十年了。
事實上,不論是大蒙古國還是大元肯定比西晉十六國強太多,但是本質其實一樣是異族政權,而有幾個人承認十六國是正統政權呢?
宋國皇帝承認了。
遼金都是宋國皇帝承認的,所以北地漢人才會毫無障礙地奉元為正統,特別是忽必烈批了一層皮的情況下。
如此狀況下,張易殫心竭慮一點都不奇怪。
只是還沒想出頭緒,忽然一聲炮響,隊伍中炸開一條血槽來。
元兵當即就亂了。
「不好,有埋伏。」
「跑啊。」
「快逃。」
沒頭蒼蠅般亂竄,四散而逃,只是沒跑幾步,周圍黑壓壓的宋兵圍了上來。
「集合,集合,殺出去!」張易聲嘶力竭。
沒人鳥他。
本來就已經士氣盡喪,忽遭埋伏,有理智的早早跪了等待收押,沒理智只會亂跑亂叫,要麼撞在宋兵槍口上被幹掉,要麼精疲力竭后被俘虜。
「主人,怎麼辦?」唯一陪在身邊的老僕瑟瑟發抖。
「事到如今,只好已死明志!」張易說道。
投降宋國容易,背叛志向難,他認大元為正統才出仕,否認大元正統就是否認自己的三觀,這是不能接受的。
就在張易拔刀時,左近一夥元兵忽然把他抓住,道:「樞密使位高權重,且留一條命來,換我兄弟幾個前程。」
「爾等叛國之輩自去便是,何故如此無恥!」張易氣瘋了。
他不算文弱,然而不是軍兵的對手,被牢牢地反剪雙臂,如何都掙扎不開。
就在他還在掙扎時,宋軍已經合攏。
幾個元兵押著張易迎了上去,點頭哈腰地說了情況。
宋兵聽聞拿到了韃子的樞密副使,立刻飛報李三郎。
「韃子素來以親王掌樞密院,只挂名監督,實務由樞密副使負責,這張易定然掌握了許多機密,不可放過。」說完,李三郎讓人把張易帶過來。
已經搜身確認沒了兵器,所以張易沒被為難,就在幾個宋兵圍繞下到了近前。
張易頗有風度地說道:「久聞李師長大名,今日一見,果真不同凡響。」
「至今無有大功勞,愧對陛下栽培,不值當先生誇獎。」李三郎謙虛了一句,直接問道:「敢問先生,可願助我軍拿下白溝河防線?」 張易回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勢窮力蹙獲執,本以不忠,如何能為內賊?」
「來啊,把這漢賊押回元帥府審問。」李三郎當即翻臉。
張易愕然。
果真是年輕人,說翻臉就翻臉。
李三郎和鄧寶不知道張易的價值,張世傑的書記官虞汲確是十分清楚。
張易為學駁雜,洞究術數,不僅學兼儒、佛、道三家,於天文地理,陰陽五行、律歷等無不精通。
在許衡因病致仕后,兼領秘書監、太史院、司天台事的就是張易,其雖未參與《授時歷》的編撰,卻是領導者。
當然,因為局勢越來越差,而且軍工研發佔據了太多的資源,元庭的授時歷主要集中在天時上,天文的內容就比較少。
即便如此《授時歷》還是經典曆法,可用百年的那種。
宋國其實是打算組織編撰一部類似《授時歷》的新曆法,但是缺乏專業的領導人,只能把計劃停留在紙面上。
而且在遠洋航行中,確定方向有指南針,確定方位是依靠觀察星空,隨著航行範圍的擴大,原來的觀星經驗已經不怎麼夠用,誤差也相當大,亟需重新定位。
這比編撰曆法更加困難,而且從南到北,工程浩大,沒有專業人士的主持,事倍功半都不止。
張易便是一個相當合適的人選,是與郭守敬相差彷彿的存在。
奈何這樣的存在,因為摻合進暗殺阿合馬的破事里被抄家,不但自己被埋沒,著作也全部流失其參與授時歷編撰的功勞也跟著被刪除。
「編撰曆法,重定星位,利在當下,功在千秋,更可以青史留名,永垂不朽,不比背負漢奸之名遺臭萬年的好?」虞汲很清楚文人注重的是什麼,一上來就直擊要害。
張易氣的夠嗆,反駁道:「我為正統之忠臣,如何就是漢奸?」
虞汲輕笑著反問:「為韃子死心塌地,不是漢奸又是什麼?」
「大元終究不同!」張易並不輕易服軟。
「腥膻禽獸,率獸食人,有何不同?」虞汲冷笑著說道:「莫非先生以為,忽必烈行漢法便是漢人?
其用漢法,不過是因為漢法先進,有利於發展罷了,而非因為想化胡為漢。」
虞汲也是飽學之輩,雖然大多數精力放在了軍事上,與張易辯駁確實不難,特別是逮著忽必烈出身窮追猛打的時候。
畢竟,再怎麼說,忽必烈是正兒八經的蒙古人,連葬禮都是傳統的蒙古人埋葬方式,與漢禮沒一毛錢關係。
最終,張易啞口無言。
「先生家在太原,家人眷屬不在身邊,卻也不用擔心,最遲一二年,王師必入山西,只委屈先生隱姓埋名一段時間便可。」張易說道。
張易梗著頭不說話。
虞汲不以為意,道:「以先生操守,不願為內應並不奇怪,我不會強迫,只是希望先生寫信給郭守敬,勸他離開大都,免得槍炮無眼誤傷了。」
皇城司對郭守敬的覬覦一直沒有放鬆,奈何忽必烈給的侍衛一直沒撤,確實沒有下手的機會。
郭守敬是劉秉忠的得意門生,而張易是劉秉忠的至交好友,若是張易勸上一勸,在目前的局勢下,郭守敬大概率是願意離開大都的。
就算老郭不回家鄉自投羅網,只要離開大都沒了護衛,皇城司有的是辦法把他搞到南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