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新宋·大結局(全15冊)> 第166章 勵精圖治(19)

第166章 勵精圖治(19)

  第166章 勵精圖治(19)


  石越卻似乎無動於衷,笑道:「馮相不必擔心。這些些陰謀,又能成什麼氣候?無非爭權奪位而已。我本以為此事是針對我的,不料竟然不這麼簡單……」說罷輕輕一笑,道:「富韓公的奏摺已經遞了進去,韓國公支持修路與軍屯之事,眼下就只看王介甫的意見了,料來此事通過已有九成。然軍屯之事,究竟由工部屯田司負責,還是由樞府東南房負責,或者組成新的衙門來推行,依然有待商議。我特意想問問馮相的意見,不知如何更好?」


  馮京微一沉吟,他自是知道由樞府負責,事情皆由文彥博,於石越而言,遠不如由工部屯田司更好施加影響。大抵尚書省諸相,這一點上都與石越利益一致。不過如此一來,工部的職位,立時就炙手可熱了。馮京不願意輕易表態,笑道:「軍屯之事,不可操之過急。朝廷方針一定,依我之見,可以讓樞府職方館、東南房,兵部職方司、驛傳司,工部工部司、屯田司,以及將作監有司,各遣能員,秘密分遣各地,負責堪定修路之路線,軍屯之地點,作好前期準備。」


  「此議甚善。」石越微笑贊道:「其妙在『秘密』二字,便是不許擾民。各官員司責須當明確,路線地圖要測繪清楚,一切困難、預計開支,至於周邊物產民情,皆要上報。待日後執行,若是一如所報,則記功獎賞;若有不實虛妄,則要追究其責任,加以嚴懲。每地各部司各派一人或數人,如此則不易欺瞞。此外,我欲稟告皇上,請皇上允許,派各學院博物系學生隨行實習。爭取年底之前,完成此事。明春就可以進行軍屯,修路則選農閑時進行。」


  「修路由工部司負責,一切自有成規,只要勤於督促,便可放心。」


  「雖說如此,我卻每每擔心小吏舞弊,使朝廷良法,反成惡政。思來想去,惟完善制度,方能杜絕此弊。」


  「制度雖善,亦須人來執行。若人存心不正,制度再好,亦流於形式。依我之見,與其多事完善制度,不如澄化風俗,肅清吏治為上。」


  「非也。夜不閉戶,道不拾遺,歷代以來,非上賢不能為之。然上賢不常有,故平常人家,皆有門閂與銅鎖。敢問馮相,門閂與銅鎖,是用來防範何人?」


  馮京不知石越葫蘆里賣的什麼葯,笑道:「自然是防盜賊。」


  「非也。此二者,防君子不防小人,防良民不防盜賊。」


  「這……願聞其詳?」


  「若真是盜賊,豈有門閂與銅鎖能防範得住的道理?若能防住,世間便再無盜賊。門閂與銅鎖,最多讓盜賊稍稍麻煩一點而已。但是二物卻能讓君子與良民,見而止步,故曰,防君子與良民甚有用。」馮京一時沒有明白石越之意,一頭霧水,只覺石越強辭奪理。石越知他不解,又笑道:「倘若某屋,大門洞開,堂中放著黃金千兩,且無人看守,敢問馮相,世間不取此黃金者,能有幾個?」


  馮京笑道:「此萬中難覓一人。」


  「正是。」石越又問道:「若是這千兩黃金,大門緊閉,鐵箱銅鎖,試問馮相,世間不取此黃金者,又將有幾人?」


  「大抵清白持家者,必不會取。若越牆破門而入,便是盜賊了。」


  「正是如此。」石越笑道:「制度之設,便如門閂與銅鎖,其目的是為保護大部分人的名節。制度愈是完善,則世間君子越多。故我以為,欲使民風官風澄朴如古,一則自然還要德化,以德治天下,若處道德淪喪之時,便有嚴刑峻法,亦不能止人為盜賊,好的制度並不能決定一切,同樣的制度,在此處是良法,在彼處則是惡政,便是道德不同所致,此所謂徒法不足以自行。所以,既便是三代的制度,也不能照搬於今日。但另一方面,僅有德化,亦不足以自恃。譬如日日有黃金千兩唾手可得為誘惑,便是一日在其耳邊念上《論語》三百遍,亦難使其不作賊。故此我以為,道德教化與完善制度,二者不可偏廢。」


  「道理自是如此……」


  「人情都是趨利避害。制度之設計,便是要使眾人知道,做好人便是利,做壞人便是害。」


  馮京苦笑道:「子明,種種情弊,想要杜絕,絕非易事。制度過於嚴密,也並非好事。做宰相的,要有包容之心。要知道陰陽為天地之道,宰相之道,在於調和陰陽,而並非執其一端。否則,徒然多事,讓天下不安而已。」


  石越知道馮京倒也並無惡意,只是一時難以完全理解自己的想法,當下笑道:「馮相放心,我絕不會做商鞅、李斯的。」


  石越與馮京到達石府之後,二人方坐下來,便聽侍劍來報,韓宗吾與竹娘已經請到。石越與馮京微微一笑,連忙吩咐侍劍將這位韓衙內與竹娘請進客廳。


  韓宗吾雖然是宰相之子,但是身份比起石越來,卻有天淵之別。他於石越,素來是高攀不上,此時忽然接到石越的帖子,心中不免惴惴不安。走進廳中,正要行禮,卻又見馮京也在,更是吃了一驚,連忙拜道:「學生見過馮參政、石參政。」竹娘也盈盈跪了下來,欲要參拜。


  石越卻抬抬手,笑道:「韓世兄、竹娘姑娘,不必多禮。來人,看座——」


  早有僕人過來,給二人上茶看座,韓宗吾見石越如此客氣,稍稍放心,一面抱拳問道:「參政召學生前來,不知有何吩咐?」


  石越笑道:「的確有事相詢,不知韓世兄與竹娘姑娘,可否如實相告?」


  「參政下問,焉敢不答?」


  「如此便好。」石越站起身來,慢慢踱到二人面前,看著韓宗吾,笑道:「在下便是想問問二位,那份奏摺,是不是韓世兄泄露給唐坰的?」 韓宗吾被石越嚇了一跳,抬起頭來,愕然道:「不是,不是。」


  「韓世兄,此事你隱瞞無益。你若能坦白告訴我,或還有轉寰的餘地,也保住了這位竹娘姑娘一條小命。我坦白向你說罷,你可知道今日來滿風樓的人是何人?此人朝中赫赫有名,乃是御史安惇。世兄今日得罪了他,只怕明日令尊都難免要受到牽連……你若再瞞上這等大事,到時候只恐真的要禍及家門,牽連不淺呀!」石越看著韓宗吾與竹娘,從容而懇切的勸說道。


  馮京也溫言說道:「我與石參政,與令尊,令叔皆是交好,今日之事,賢侄還是要實話實說,以免誤了大事!」


  韓宗吾萬萬料想不到自己打的竟然是當朝的御史,尤其安惇的名字,他也是聽說過的,當下臉上青一陣白一陣,想起後果,不由得后怕,竟然癱在椅子上渾身顫抖,半晌說不出話來。那竹娘被捲入這等大事中,早已目瞪口呆,只是垂頭屏氣,連喘息都不敢稍大一些兒。


  石越靜靜的望著韓宗吾,柔聲說道:「那份奏摺,是令尊帶了抄本回家,所以被你看到了么?」


  「不是,不是。」韓宗吾似乎還沒從震驚中回復過來,聽了石越的問話,條件反射似的一顫,便即慌忙否認。


  「那你是如何得來的?」


  「我……」韓宗吾望了石越與馮京一眼,一咬牙,道:「我是揀來的。」


  「揀來的?」石越與馮京不可思議的望著韓宗吾,齊聲反問道。


  韓宗吾見二人似有不信之意,急道:「家父家規甚嚴,我等兄弟輕易不能入家父書房,我怎能偷看到?實是那日我約了唐坰去滿風樓喝酒,在樓外的街上與人發生口角,那人傷了我兩個家人,逃跑之時,不慎遺下這個包袱,學生想查知此人是誰,便打開了這個包袱,只見裡面除了一些銅錢外,便是這封奏摺。學生當時也不知是真是假,便和唐坰炫耀……」韓宗吾在此處,卻是撒了點小謊——他以為既是撿來的東西,無論真假,告訴唐坰也不會與他韓宗吾有關,這才沒有顧忌。


  石越見他神色惶急不似撒謊,不由得苦笑問道:「你看到這個包裹,也不覺得可疑么?」


  「學生以為那或是個盜賊……」


  「沒腦子!」石越一邊在心中暗暗罵了一句,一邊卻在口裡安慰道:「既是如此,奏摺還在么?當時必有家人為證。」


  不料韓宗吾低垂著頭,低聲道:「那奏摺,學生在唐坰入獄時燒掉了,但做證的家人倒是有。」


  「草包!」石越再次在心中暗罵了一句,他望著韓宗吾,心中頗有些哭笑不得。當真是龍生九子,子子皆有不同,韓家也並非沒有英傑之士,否則那能在宋代盛極一時?但韓宗吾此人,卻的的確確是既無心機又無膽色,十足的一個紈絝子弟。如今還親手毀掉了物證,縱是韓絳只怕也要百口莫辯了。


  「世兄現在即刻回府,快將此事原原本本告知令尊。以令尊之明,自然能猜到事情真相如何。只是事已至此,只怕也沒什麼更多的辦法。單單隻今日滿風樓之事,便已足夠令尊頭疼了!」石越幾乎是嘆息著的說道,想起以韓絳的厲害,竟然會有這麼一個草包兒子,他的心中對韓絳,但也有些同情。


  「我若回去,會被家法活活打死的。」韓宗吾臉上露出極恐懼之色,一邊哀求的看著石越與馮京,似乎想懇求些什麼。


  「事到如今,只怕令尊已經沒有空來打你了。」石越又嘆了口氣,一邊高聲喚道:「石安,送韓衙內回府。」


  待石安將韓宗吾與竹娘送走,石越與馮京相顧一嘆,二人心中皆是雪亮:韓絳在尚書省政事堂的日子,只怕已經是屈指可數了!

  果然,次日早朝,安惇便即彈劾尚書左僕射韓絳教子無方,縱子行兇,毆打朝廷命官,且事涉泄露朝廷軍機。頓時令得滿朝驚駭,韓絳自韓宗吾回家,便已知悉此事,早已準備了謝罪的表章遞上,自請引咎辭職。安惇一個七品御史,僅憑一己之力,扳倒宰相,一日之內,便名噪天下。


  接下來數日之內,趙頊接連降詔,罷韓絳相位,奪韓宗吾勛品,以安惇為殿中侍御史,韓絳這個尚書左僕射屁股還沒有坐穩,短短几個月就被罷相,尚書省暫時便形成了以尚書右僕射呂惠卿為首的新格局。


  而唐坰亦在交納巨額罰金之後釋放出獄,但是《諫聞報》在財政上受到重大打擊,無力復刊,只得暫時停刊。唐坰出獄之後,因為一貧如洗,不得已遠赴杭州,加盟《海事商報》。


  但是這一切,對時局產生的影響,其實相當有限。韓絳本身是個沒有特別堅定政治信念的相公,他在政事堂的作用,甚至連石越都認為幾乎是可有可無——無非是用來蓋印而已。而《諫聞報》也並非是有影響力的大報,雖然這可以看成是報業發展的一個小小的挫折,但是無論是石越,還是三大報的編輯們,都沒有誇大這件事的負面影響的意圖。


  總之,大宋前進的車輪依然沒有停止,並且一直停留在石越所希望的軌道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