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土山三事
卻見張遼聞言搖頭笑道:
「雲長誤會曹公深矣。曹公盜墓豈是為私?現在天子在許都受的莫不是君臣之理?昔年天子落難,獨曹公伸明大義,迎天子於許都,救聖上於水火,雲長怎能以偏蓋全?「
關羽正要說話,張遼敘道:
「前次狩獵場上,群臣離獻帝遠,我離獻帝卻近。此事卻非雲長所想,我親耳聽曹公道:這鹿雖是我射的,這天下卻是陛下的。此話豈是奸臣所言?」
關羽躊躇片刻,又道:
「此事可能是誤會,那誅國舅,殺貴妃又如何說?」
張遼冷哼一聲道:
「曹公一心為國,董承等人卻要暗害曹公。曹公此舉當真是無奈之舉,正所謂,功高震主,必有小人猜忌。至於殺董貴妃,滅董氏九族。雲長難道不知這大漢沒落正是由外戚宦官所累?如今曹公滅其九族正是向天下人警示,外戚若敢禍亂朝綱,必是此下場,雖此舉確是有些過分,但云長?刀架在自己脖子上,你當真會坐以待斃?」
張遼口吐蓮花,說得關羽不由為之所動,見關羽若有所思,張遼又道:
「將軍大可留在曹公身邊觀其為人,你在許都之時,可見過曹公有何辱沒皇族威嚴之事?」
關羽聞言道:
「這……卻未曾聽所見。」
張遼心知關羽無話可說,又道:
「你如今困守土城,必死無疑,張遼實不忍見雲長如此。不若虛意投誠,暗中打探玄德下落。一方面可以照料嫂夫人,另一方面一旦尋到玄德,大可棄曹投劉,豈不是一舉數得?」
關羽思量再三方道:
「既如此,便從文遠所言。不過,我有三個條件,若丞相答應,關某願卸甲歸順。如若不從,關某寧戰死此地,絕不肯降。」
張遼一聽關羽改稱丞相,知道大有轉機忙道:
「雲長請講。」
關羽又思量片刻方道:
「第一,我們三兄弟曾發誓匡扶漢室,我今日降漢而不是向丞相屈膝;第二,丞相必須好生贍養二位嫂嫂,不得無禮。需單獨給二位嫂嫂安排官邸,由我擇人侍奉;第三,我一旦得知劉皇叔去向,即便關山重重,我當即去找尋。這三個條件若缺一個,我斷然不降,望文遠如實轉達丞相。」
張遼點了點頭道:
「雲長放心,定不負公。」
說罷下山回報曹操,曹操暗思,其他兩條尚可,只這第三條,卻頗為難,嘆道:
「我招降關羽是為了統一四海,他如今這不是借屋躲雨?劉備若死尚好,但若那劉備不死,關羽豈不是早晚離我而去?」
張遼道:
「丞相,雲長忠義之士,一時難割兄弟之情,也在情理之中。此點不正是丞相欣賞之處?只要丞相以德服人以情動人,雲長就算是鐵石心腸也終會軟化,必會為丞相所用。」
曹操聞言點了點頭道:
「還是文遠考慮周到,就依了他吧。」
張遼回見關羽說曹操答應了此三事,關羽遂降。
張遼遂引關羽來見曹操,曹操親出轅門來迎關羽。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龍資盡顯,霸氣外露,讓曹操這方成蛟的人看的不由心中暗贊其神勇,愈生愛才之意。關羽眼見曹操,下馬跪拜道:
「敗軍之將,謝丞相不殺之恩。」
曹操忙雙手拖住關羽道:
「我素敬雲長英雄,今日得與雲長共圖天下大事,實曹某三生有幸!」
關羽聞言眉頭微皺,恐曹操食言道:
「丞相,文遠轉達之事,丞相……」
曹操聞言哈哈大笑道: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雲長看我曹某是個不仁不義之人嗎?」
關羽心下方定。
卻說關羽回了下邳,果見劉備家小未傷分毫,心知張遼所言不假。待見得甘糜二夫人,備言其事,甘夫人道:
「叔叔既已答應此事,何必與我等女流商議。只恐曹操奸詐,日後不容叔叔去尋皇叔。」
關羽聞言道:「嫂嫂放心,此事,關某自有主張。」
二夫人一介女流亦沒有辦法,只得同意。
曹操平定徐州,遂率軍回往許都。其實這個時候曹操的蛟性仍重(通俗點就是仍很好色),本著以已度人的想法,曹操自認若以美色相誘,或可成事。但需試探一番,想及此處,曹操回身看向關羽,但見關羽騎馬護持在兩位嫂嫂車旁,不由微微一笑,當即心中計定。
入夜,曹軍一行正行至驛館處,安排行房之時,本來館舍便不多,更何況曹操有意為之。便將關羽與劉備兩位夫人安排在一間館舍之中,用以試探關羽。只待他龍性大發,亂其叔嫂之禮。
是夜,曹操身披長衫與許禇來到關羽館舍,遠遠見來卻見門外一熒熒燭火,曹操抬眼望去,卻赫然見關羽立於門外,青龍偃月刀立於身側,如門神一般。曹操不由嘆道:
「雲長,真英雄也。」
一旁許禇亦連連點頭,許禇本來是上古刑天。那時還沒有孔子的儒道,像刑天這種莽漢,見到美女那早都上下其手了,入中原後方有所收斂,但自是難控。相較下,關羽的形象又高大了許多。
夜風微寒,曹操向關羽走去,將身上的披風解下,披於關羽身上,拍了拍曹操嘆道:「夜間風寒,小心身體。」說罷轉身離開,關羽看著曹操遠去的背影,眉頭深鎖。
既到許昌,曹操撥了一處府宅與關公及劉備夫人居住。關公分一宅為兩院,內門撥老軍十人把守,關公自居外宅,內宅則由劉備二夫人居住。
卻說曹操方回許都,便來至許昌城西,卻道這曹操至城西做何?原來此地有一宅院,裡面住的卻是呂布的家眷,貂嬋自在其中。原來貂嬋已產下一子,百日剛過,曹操便以此為名前來探望貂嬋。
貂嬋曾經因嬰兒尚小,故而關羽沒有將那貂嬋隨軍同行去往徐州,貂嬋因而留在了許都。後來劉關張一去不回頭,其府地也被收了回去,而貂嬋便又被送回了天香居。曹操曾多次與貂嬋續舊,都被貂嬋嚴詞拒之,不過貂嬋傾城傾國卻著實為曹操所喜。因此一直未殺,得以保全。
而曹操這次卻顯然心懷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