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明聖祖> 第三八九章甘肅將軍

第三八九章甘肅將軍

  「真無聊啊!」朱由校一身便服,在皇宮內四處閑逛著,「沒有仗打的日子就是無趣。」他哈欠連天的抱怨著。這些天,他除了和三維后妃啪啪啪外,就無所事事了,快閑死他了。


  自九月九日重陽節之後,將修路、出海貿易等事情定了個基調后,他就沒有什麼大的事情可做了。尋常政務有內閣,軍事改革由大都督府,繁雜的事情有內府,而他麾下的軍隊,羽林軍和細柳軍輪流派出去,到天下各地接引金銀回到京師鑄幣。


  本來這是城防軍的職責,可惜如今好多省份城防軍還未建立,只得辛苦下野戰軍了。當然,這沒有啥,只是有些辛苦參謀部的參謀了,往往一天要擬制多個命令,而且一次命令要三四份,著實辛苦。


  不過這也正好鍛煉下,將所有軍隊規範到大都督府的調令下,逐漸正規化。


  「若愚,最近有沒有什麼不穩的消息啊?」朱由校問問跟在旁邊的劉若愚,別看他經常幫著起草各種文書聖旨,就以為這是他全部都的工作,那就大錯特錯了,在私底下,劉若愚掌著一套情報體系。


  當然,他這個就沒有那麼多的權利和行動力了,只是單純的起到監督作用,在錦衣衛,在東廠,在大都督府,在內府,都有著他的線人,來接些真實的情況。


  「不穩倒不至於,只是錦衣衛那邊,底下有些怨言,紛紛抱怨指揮使太狠辣了。。」劉若愚思索了下道。


  「哦,許顯純那邊?」朱由校隨口問道,「都說些什麼?」


  「有咒罵許指揮的,有說太累的,事情多了不少,權利卻沒以前多了,還有說……」劉若愚說道這住口了。


  「還有說什麼?」朱由校挑挑眉問道。


  「說……陛下昏庸的,如此亂改錦衣衛,定然自食惡果。」


  「呵呵!」朱由校笑笑,沉默下來。


  「若愚!」大概一刻鐘后,他又突然開口,「上次許顯純送來了一份奏摺,說要清洗一部分老人和掛職的人,再補充一批新人進來,是吧?」


  「是的,陛下,不過陛下暫時擱置了,沒有批複。」劉若愚有些心驚肉跳的回答道,不知道皇帝提起這茬幹啥。


  「去拿過來吧。」


  「是,陛下。」


  劉若愚去的快,回來的也快,很快就捧著幾個本子回來了。


  「陛下,這本。」


  朱由校翻看一看,然後提筆寫了個准字。字很大,而且很用力,寫完后,他將筆一扔,「若愚,將剛才那些人的名單交給許顯純。」


  「是,陛下。」劉若愚心底暗嘆口氣,恐怕又有不少人要掉腦袋了。如今跟了朱由校這麼久,他算是對皇帝的脾氣有些了解,不怕你偷偷摸摸的拿點弄點,只要不過了線,你辦事能力強,能將皇帝的命令執行下去,陛下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作沒看到。


  但是若是那種占著茅坑不拉屎的,尸位素餐的人,他尤其不能容忍,何況還是喜歡到處宣揚的廢物,更加不能忍了。


  「陛下,這裡還有本奏摺,是孫大都督那邊公送過來的。」為了讓皇帝轉移注意力,也為了自己性命,劉若愚遞了本奏摺過去,也只有工作時候,皇帝才是最安全的。


  「哦,這倒要好好看看。」朱由校笑著接過來翻看。


  天啟二年(1622)九月,陝西固原州星殞如雨。平涼、隆德諸縣及鎮戎、平虜等所,馬剛、雙峰等堡地震如翻,城垣震塌七千九百餘丈,房屋倒塌一萬一千八百餘間,牲畜壓死一萬六千餘只,壓死男女一萬二千餘口。


  開頭倒很簡單,只是說一場天災而已,大明這麼大,每年都有個地方發生天災人禍,這並不奇怪,奇怪的是這奏摺怎麼是孫承宗送過來的。


  他帶著疑惑,接著看下去,果然,後面劇情反轉了,當時正好是錦衣衛緹騎四齣,捉拿欽犯的時候,山西固原剛好也有,就是當日指揮人馬半道截殺的漢子,這個將門倒好,直接借著這個天象,起兵造反。


  言稱這是蒼天示警,大明將完。


  好吧,以陝西那邊的軍隊,也就邊軍有點戰鬥力,但是這些人又怎麼可能是一萬驃騎軍的對手呢,當即被趙率教帶著人馬碾壓而過,對方不過堅持了七八天,就被趙率教一刀斬首,剿滅個乾乾淨淨。


  當然,這不是關鍵,關鍵是原本的固原鎮總兵,改制后的甘肅城防將軍,在此次叛亂中不幸喪生。話說也是這個老將軍託大,看到趙率教五十多歲了還帶著騎兵衝鋒,打的叛軍丟盔棄甲的,以為很容易,便也學著帶人衝鋒。


  結果嘛,顯而易見,馬失前蹄,就此歿於戰陣。只是這樣一來,就輪到孫承宗頭痛了,預定好的城防將軍沒了,這可怎麼辦?當初總兵遷調為城防將軍可是皇帝定下的,他沒有決定權,故無奈之下,只好發文回京,請皇帝定奪。


  在後世,寧夏因為民族原因,獨立成了一個省,但在大明,卻不興這麼劃分,陝西過去了就是甘肅,而甘肅也因為蒙古的原因,和後代的形狀不一樣。


  甘肅的形狀就像是一個啞鈴,而在朱由校改制后,就變成了只有靠近陝西,包括寧夏的這麼一坨,在朱由校的設想中,後世的青海、甘肅、寧夏應該是一個省。如今只是因為蒙古未滅,還佔據了西部的土地,故而還未成型。


  但是,也能看出來這甘肅將軍的重要性了。


  想到這些,朱由校也不由有些頭疼,「真是傷腦筋啊。」之前的固原鎮總兵是他好不容挑選出來的,能力不錯,性格彪悍,鎮得住當地的邊民,不然他也不會帶著人自己衝鋒了。可惜,就這麼不小心馬革裹屍了。


  該選誰呢?


  朱由校揉著腦袋,他實在是不願意再去吏部,哦不,是參謀部翻一遍這些將軍的履歷表了。灰多,而且沒有句讀,看的眼睛疼。


  「陛下,大都督的奏摺上不就有一位現成的人選么?」見皇帝苦惱的樣子,劉若愚笑呵呵的提醒了下,「不然大都督也不會將這趙率教的名字寫了好多次。」


  是么?


  朱由校疑惑的再看了遍奏摺,還真是這樣,趙率教的名字出現的頻率非常的高,而且上面都是他的功勞,好像這場叛亂的沒有其他人參與似得。


  「孫承宗這個老狐狸,不明說,還來暗的。」解決了一個難題,朱由校心情還是不錯的,「行,就趙率教吧,他也是那邊土生土長的,對當地情況熟知,之前也是正三品的武職,級別上也不會差這麼多。」


  思索了下趙率教的條件后,他還真發現,對方的條件非常的好,簡直就是按照當地情況量身定做的,最重要的是,朱由校聽過趙率教的名字,好像歷史上就是孫承宗從遼東帶起來的將領。


  心中定了注意后,他便提起筆,在趙率教的名字上花了個圈,然後寫了個准字,算是批複完了。


  「走吧。」將奏摺一扔,他繼續往前走去。


  「陛下,去哪裡?」劉若愚慌忙接住后,趕緊跑過來問,皇帝要去的地方,得提前通傳啊。


  「去……..」朱由校遲疑了下,「去文淵閣吧。」


  文淵閣,大明翰林院所在地,此刻他的身邊就跟著有翰林院的人,寫起居注的郎舍官。當初內閣就是和翰林院一起的,大學士也是翰林院的編製,只是後來內閣逐漸掌權,便漸漸分開。


  直到朱由校,內閣徹底獨立,成為了大明最高的行政機構,雖然裡面的官員還稱作大學士,但這只是傳統,他們其實已經是宰輔級別了。


  而翰林院經過朱由校的這一通改革,算是沒落了,本來的非翰林不得入閣的潛規則沒了,變成了得皇帝首肯者入閣。


  最重要的是,今年殿試之後,沒有了所謂的庶吉士的名頭,分配給翰林院的也不是狀元榜眼之類的高級人才,而是一些排名靠後的。


  甚至,很多朱由校看不順眼的都統統扔了進了翰林院,發揮自己的文化素質,為大明發光發熱。


  皇帝的態度是最後的絕殺,自那之後,翰林院徹底成了個養老機構,好多老頭子天天在裡面吵來吵去的,為如何勘定各種經典的句讀而破口大罵,甚至動粗,就連抄傢伙併肩子上的戲碼也不少見。


  朱由校也是今天想起那些沒有句讀的卷宗,從而起了心思去那邊看看,話說自從他登基之後,還真沒去過文淵閣,從來只是下命令,丟任務過去,卻沒有踏足過。


  當然,更主要的,他還是想看看如今大明律的修訂怎麼樣了,經濟想要發展,社會想要改革,法律就得跟上,不然會造成很多的悲劇。


  「好嘞。」劉若愚得到准信,仰起頭高喊,「擺駕,翰林院!」


  而後,一大群人呼啦啦的往外面走去。後面跟著的起居注舍郎見此,提筆在紙張上記錄下一筆。


  「帝好學,日去翰林院數次。」


  【作者題外話】:今天兩張奉上,六千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