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暗流涌動(求訂閱)
朱由檢對於現在西南諸省的情況很滿意,現在西南需要的就是穩定,朝廷現在相當大的精力都放在賑災上了。
當即,朱由檢就下旨,讓西南大營的總督朱燮元即刻開始對五萬土司兵的徵收,這些軍隊還是有很大用途的。
很快鄭三浚就帶領著一支龐大的隊伍從天津抵達了北京城,一路上都得到了大量百姓的圍觀,即便是在月月都有抄家、人們對於這些事情已經見怪不怪的崇禎朝,如此龐大的囚車隊伍也並不常見,一年之中也就是一兩次罷了。
隊伍的確是相當龐大,此次在天津以及天津周圍幾府抄家的鹽商多達三十餘家,參與其中的官員、太監也多達二十餘家,家中所有人加起來足足有一千餘人,再加上押送的軍隊,這的確是一個龐大的隊伍,隊伍連綿數里之長。
鄭三浚的抵京也吸引了京城中大量士子、官員的注意,顯然是都在等待著朝廷究竟要如何去判這販賣私鹽之大案。
朝廷也沒有讓他們失望,鄭三浚剛剛到達京城大門口,手持聖旨的高起潛就在門口等著他。
高起潛順利的宣讀了朱由檢讓刑部尚書鄭三浚、大理寺卿陳揚美、都察院左都御史鄭崇檢三人共同審理此大案,違法者必然嚴懲不貸。
這樣的舉動向天子臣民表示了朕對於販賣私鹽是絕對不會輕饒的,表明了朝廷對此事的重視。
於是京城內的目光都被如此大案的審理所吸引,很少有人注意到朝中的重臣們卻彷彿對此案毫不在乎,整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也不知道在做些什麼?
而在審理的過程中,大明的鹽業卻開始暗流涌動,不管留守在長蘆鹽場的一眾官員如何遮擋,長蘆鹽場的事情在這短時間內還是逐漸暴露出來了。
畢竟那麼大的長蘆鹽場根本就不可能做到長期保密,現在能堅持一個月朱由檢已經很滿意了。
現在大明真正的大鹽商們已經知道皇上的產業少府也在賣鹽,而且價格比他們還要便宜半成,若是僅僅如此也就罷了,朝廷自己又能有多少家店鋪呢?自己完全承受的起。
但是萬萬沒想到朝廷竟然做的是批發生意,少府大量的將鹽以稍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售賣給其他在鄉下活動的小商販。
即便是如此,最初他們也並沒有著急,長蘆鹽場的產量他們心裡都有數,如此低的產量根本就不可能佔據多大的市場份額,就當是給皇帝一個面子了,皇上都親自下場了,他們這些人總不能無動於衷吧,萬一給皇帝逼急了可不太好。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月過去了,他們終於發現事情不太對了,長蘆鹽場什麼時候有這麼高的產量了?就算把以前的私鹽都算上也遠遠達不到現在的水平啊。
現在北直隸一個布政使的鹽幾乎都快要被少府佔據了,他們的鹽距離近天生成本就低,他們從南方向北運成本太高,他們真的搶不過少府。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揚州的大鹽商在某天夜晚進行了以此小規模會議,經過一番商談他們暫時定下了兩個主意,一是想盡一切辦法去長蘆鹽場打聽清楚,他們懷疑長蘆鹽場有新的製鹽之法。
二是他們自己的鹽業要降價了,無論如何不能讓朝廷的鹽再擴張下去了,一個布政使,數百萬人的用鹽足夠朝廷吃的了。
就在鹽商開始和少府的鹽業開始競爭之際,崇禎三年五月初四,私鹽案經過將近一個月的審理,今天終於要正是宣判了,一大早大量的士子百姓都來到今上登基以來在京城設立的公審台周圍。
當鄭三浚等三位主審官到來時,此地已經擠滿了人,初步估算也有數萬人。
三人都是見過大場面的,現在完全是絲毫不慌,三人有條不紊的申案,一名又一名的罪犯被帶到高台上,專人誦讀他們的罪證,以傳達給下方的百姓,最終被三人下達處罰令,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
足足用了三天時間,此案才宣布徹底結案,被判秋後問斬的也已經超過百人,皆是罪大惡極之輩。
……
可惜這個時候朝中重臣們都在忙碌著其他的事情,大明徹底開放海禁已經走到了最後關頭,就在鄭三浚等人忙碌著審理大案、少府鹽業和大明鹽商聯盟暗中鬥法之際,朱由檢等人正在對接下來的海貿政策進行著不斷的調整。
很快又是近一個月獲取,五月三十,大明皇宮武英殿中,大明朝廷的一桿重臣皆在於此,一眾朝臣此時皆是面色略帶蒼白,緊張的盯著正在看著手中厚厚奏摺的朱由檢,等待著皇上最後的決定。
按理說開海禁的具體策略交給稅部來制定就足夠了,畢竟這開海禁最積極的就是稅部和鴻臚寺了,而且海禁最重要的是什麼,還不是收稅嗎?
因此其他各部尚書並不太願意摻和其中,並不是他們不支持皇帝,實在是他們有其他要事要做,尤其是今天多災多難的大明北方再次發生了大旱,旱情比崇禎元年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這些人都在忙碌著開始籌備賑災了。
可是皇上卻將他們都給拉了進來,皇上要他們做,他們也不敢不做,況且能夠名正言順的參與到稅收的制定中這可是一個巨大的權力,也是有不小好處的。
可誰又能想到,皇帝對這個事情要求這麼嚴格,自從三個月前他們拿出第一版的細則被皇上提出一大堆問題,打回修改,到現在這種事情已經發生了五次了。
希望這次能讓皇上滿意吧,不然的話是真的要遭罪了啊,他們從來沒有想過一個小小海貿體系的建立怎麼就牽扯到了這麼多的事情?而且這樣類似的事情皇上可是從來沒有做過的啊,這次怎麼?
大殿內的寂靜持續了很久,一直到朱由檢仔仔細細的把它看完。
朱由檢緩緩合上奏摺,臉上終於露出了眾臣期望見到的笑容。
「好,現在這一份細則就很不錯,各方面考慮的都很齊全,朕很滿意。
諸位愛卿,為了表示朝廷對此事的重視,明日朝廷會召開大朝會,朕會當庭宣布。
大明海禁政策將於崇禎三年六月初一正是廢除!」
「吾皇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