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鑄剛明> 第五百零六章 全面開海(求訂閱)

第五百零六章 全面開海(求訂閱)

  大明崇禎三年七月一日,皇極殿,一月一度的大朝會正在這裡舉辦。

  朱由檢做在丹陛上的龍椅上,見眾人都在眼巴巴的看著自己,顯然是在等待自己宣布退朝。

  哎,現在的大朝會是越來越沒有意思了,不光是自己,這些大臣們也都提不起什麼力氣了啊,不過這也正常,大量的官員已經感覺沒有什麼參與感了。

  見狀朱由檢也不再猶豫,他揮揮手,王承恩等人立刻會意,很快一卷聖旨就被送了上來,王承恩緩緩將之打開。

  見到這個場景,眾臣已經明白消停了近一年的皇上又要有所行動了,眾人倒也沒有什麼驚訝,顯然是見怪不怪了,緩緩跪地,豎起耳朵。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我大明陸上面積廣袤無垠,六千餘萬大明子民,皆生於斯長於斯。

  ………

  大海更加的廣袤,成祖曾令鄭和下西洋,揚我國威於諸多小國,可謂是遠行數萬里,我大明名傳萬國。

  然之後我大明卻棄之如敝屐,大行海禁,現在來看這可謂是自廢武功。

  鄭和第七次下西洋距今已經一百餘年,然此時西方之歐巴羅一眾小國卻在這個時候向海洋進軍。

  歐巴羅者,古之大秦也,和我華夏兒女非同族,百餘年前歐巴羅之眾小國,可謂是國貧民弱。

  然其憑藉我中華先人的火藥、指南針踏上海洋,從泰西之地直達我大明,絲綢之路再也無用。

  甚至其西行發現所謂新大陸,新大陸面積廣闊無垠,足有我大明數倍之多。足以養活數萬萬黎民百姓。而後又證實我等腳下之大地為一球形。

  歐巴羅,蠻夷也,不識禮義廉恥,殺戮成性,每到一地,皆屠戮當地百姓。

  故,全世界皆是血流成河。

  就連我大明子孫也難逃禍患,萬曆年間,西班牙人在呂宋屠戮我大明子民,天啟年,荷蘭人又在大員殺害我大明黎民。

  幸而崇禎二年我大明水師奪回大員,為我大明黎民報仇。

  ………

  短短百餘年,當今世界已經發生大變,和之前再也不一樣了。

  所幸,隆慶年,我大明一眾英傑已識此事,行開海大業。

  如此短短數十年,有超過萬萬兩源於新大陸的白銀來到我大明。

  ……

  現在朝中也有徐光啟、畢懋康等知西重臣。朕又重用湯若望等,他們有其獨到之處,尤其是我中國發明之火器。

  依朕看,此時當全面開海禁!

  ……

  自崇禎三年八月初一起,從北向南沿海漁民可從任何地方出海打魚,所有商人只要順利繳稅,皆可通過朝廷開放的港口出海經商。

  具體章程,著稅部公布天下。

  咸使聞知!」

  話音剛落,就在大多數人還在發愣的時候,以黃立極為首的一眾重臣直接高呼吾皇聖明了,其他人見此情形心中悲喜交加。

  開海,我們又不會拒絕,我們也是支持的,可惜皇上卻不和我們討論此事。

  現在誰不知道海外就是金山銀山,有肥沃的土地,有大量的金礦銀礦?之前就算是我們這些無甚輕重的人也上奏過請求皇上開海,只是皇上他老人家卻絲毫沒有當一回事兒。

  無奈之下,他們家庭有條件的也已經在私下裡開始準備出海的各種條件了。皇上您不讓走,我們偷偷摸摸自己出海不行嗎?反正現在出海的多了,不差我們一家。

  像那些地方上的大家族,朝廷的那些勛貴甚至都直接在海邊開設造船廠,準備大幹一番。

  可惜皇上您不開海也就算了,還從北到南打擊一遍海盜,甚至以禁海的名義將那些造了一多半的船隻以及大量的船匠給收走。

  這才過去半年時間皇上您就要開海了,這吃相也太難看了,尤其是跪在地上的一眾勛貴臉上很是不好看,事情怎麼就走到這一步了?皇上啊,現在都開海了,您能不能把我家的船和工匠還回來啊。

  一些文官心中更是麻木不已,又是這樣,每次都是這樣,朝廷要行如此大事,我等大明「重臣」事先又是一點兒都不知道,實在是太過分了。

  雖然眾人心中各有各的想法,但是沒有人願意說出來,不管之前皇上究竟做了什麼,現在的開海是所有人都期望的。

  近三年來,大量歐巴羅諸國、新大陸的信息在大明內部流傳,現在只要對此稍微留意的人都知道海外並不是像古人描述的那麼荒蕪,而是極其富裕的。

  幾乎所有人都在盼望著朝廷改變海禁政策,徹底放開,好讓他們這些人去海外,去拿回那裡的金山銀山,甚至佔領那裡的土地,讓大明百姓去種地,要知道那裡隨隨便便就可以獲得萬畝的肥沃土地。

  也就是掌握著軍隊的朱由檢才能夠壓制住大明幾乎所有有權有錢有勢人的共同意願。

  現在對於一眾大臣而言,現在的情況正是他們所希望的,結果已經是極好,甚至比之前他們預想中的最好結果都要好。這個時候還有什麼理由不支持呢?

  於是,整座大殿內超過百人竟然沒有一人對此提出異議。

  龍椅上的朱由檢笑了,很好,一點兒都沒有超出自己的預料。

  對於大明這些有權有錢的這一批人,朱由檢手下的錦衣衛和東廠一直都沒有放鬆。

  這段時間大明內部輿論的變化朱由檢是很清楚的,隨著大明不斷取得勝利,在北方不斷的收復失地,民間關於開海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在這之前朱由檢一直在壓制來自民間那越來越大的呼籲開海的聲音。不是他不想開海,而實在是自己還沒有準備好,開海不是一件小時。

  那個時候大明人僅僅是被外界的金銀所吸引,根本就沒有其他的考慮,包括朝堂上的那些大明重臣。

  此時一旦放開,朝廷沒有做好準備,讓他們野蠻生長數年,之後想要建立規則就太過困難了。

  但是現在朱由檢感覺時機已經成熟,大明內部的官吏已經被朱由檢整理了一遍;大量官道的修建也進行的如火如荼;專門的、獨立的收稅機構已經建立;數萬里的沿海地區已經全部給清理了一遍;全國的軍隊已經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足夠了!

  於是朱由檢開口了,「好,諸位愛卿果然是朝廷的肱骨之臣,出海的相關具體章程,如何收稅稅部已經確定,稅部內將成立市舶司,專門管理此事。

  李若星!」

  「臣在!」

  「下朝後將稅部擬訂的章程一字不差的公布天下。」

  「臣明白。」

  「秦士楨!」

  「臣在!」

  「本月十五的邸報可將此聖旨和稅部章程刊登完畢?」

  「請皇上放心,已經全部刊登,現在數十萬份邸報正在向各地運輸。」

  ………

  「退朝!!」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