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風流軍師> 第116章 功敗垂成

第116章 功敗垂成

  劉輝和耿明洲的大軍終於到達延州城下,他們兩個人一直很疑惑,沒有猜透李秀寧這是什麼戰術。這麼犀利的手段取得延州,但為什麼不再進攻,而是在延州堅守呢?另一路兵馬進攻卻很快,難道是為了掩護另一路進攻,拖住自己?

  最後兩個人只能得出這種結論,劉輝認為李秀寧太簡單了,難道大梁只有這些兵馬嗎?這是主力方向,如果不能再延州擊敗自己,另一路偏師也勝利不了。因為王承基已帶領兩萬人馬增援清澗,薛越這個人不足為慮,連還手的餘地都沒有就被李秀寧擊敗投降。


  李秀寧踞城而守是兩個人沒想到的,並沒有準備攻城器械,只好現準備。一面讓人製造雲梯和攻城撞車,一面調集糧草,準備突擊攻城。


  外面的劉輝準備,城內也在準備。延州城裡的百姓被發動起來,往城上運送守城物資,什麼木料,石頭,大鍋和木柴。這些李彥在影視中見過,但卻沒有親身經歷過。對此,段達和公孫武達卻不陌生,所以有條不穩的準備。


  薛越的大軍進攻一直比較順利,因為正面大梁兵力被李秀寧主力軍隊吸引,而東側沒有重兵把守,同時,梁師都也沒想到,毫無徵兆大唐會進攻他。所以,薛越一路勢如破竹,進攻順利,後面有宜川準備的糧草,也不擔心什麼,一路殺向清澗。只要攻下清澗,就可以直取梁師都的都城雕陰,建立首功。


  「報。」探馬報告:「清澗方向大梁勇將王承基帶兵兩萬增援,已迎著我軍殺來。」


  薛越一愣,這可不好辦,他才一萬人馬,面對大梁兩萬大軍,實在是沒有勝利的把握。薛越也算智將,否則不能使用詐降之術,讓大唐沒轍,不得不派兵增援。如果不是李彥的計謀高,戰術特殊,可能就攻下隴州。


  他的一萬人馬迎戰兩萬確實沒有勝利的可能,只能是想辦法。他下令部隊停止前進,後退十幾里,在延州東北方向馬家坡一個險要的地方安下大營,深挖壕溝,用原木製作營寨,準備弓箭做出堅守的準備,一面準備堅守,一面派人向李秀寧報告,請求定奪。


  當王承基到達馬家坡的時候,看到堅實嚴密的大營,他也不能不佩服薛越,確實有才能,並沒有傻傻和自己決戰。但也沒有退回延州,而是就地紮營,阻住自己的前進道路。想合圍延州就必須打敗薛越,奪回宜川,才能和劉輝兵力合攻延州。


  對於薛越只有一萬人馬,王承基還是不在乎的,立即派人討敵罵陣,希望薛越能出戰。但無論王承基如何罵,薛越就是堅守不出。進攻了幾次,但薛越布置很嚴密,用弓箭就能守住,短時間王承基還真不好辦,幾天時間。他接到消息,延州失守,劉輝打敗,這讓他大吃一驚,打算退兵。


  可隨後接到劉輝的命令,讓他擊敗當面的薛越,攻佔奪回宜川,合圍延州。因為,劉輝和耿明洲合兵反過來進攻延州的李秀寧。


  薛越像是縮頭烏龜,堅決不出戰,他的副將給王承基出主意,找尋一條可以通過馬家坡的小路,派兵繞過去,截斷薛越的糧草補給,他也就堅持不下去了。


  王承基大喜,讓副將錢棱帶兵兩千,從鄉間小路繞過薛越大營,在後面截斷他的糧草供應。


  大營中薛越很著急,他不明白李彥為什麼停在延州。他是了解的,這一切計謀都不是李秀寧的,應該出自李彥的手裡。這個少年太狡詐,根本不知道他能想出什麼辦法。正在他等著延州方向消息的時候,士兵進來報告,主帥命令。


  前來的士兵把李秀寧的命令交給薛越,看過之後,心頭高興。他就知道,李彥一定有鬼主意,正好接到報告,後面出現大梁軍隊,宜川運過來的糧草被燒毀,薛越傳令,明日出戰。


  看到薛越終於出戰了,王承基一陣高興。看來他的糧道被截,堅持不住了,立即領兵布陣準備擊敗薛越。戰鬥打了半天時間,在騎兵的衝擊下,薛越果然不敵,大軍後退。


  王承基大旗一揮,舉兵追殺,他要順勢佔領宜川和劉輝合力擊敗李秀寧,那樣自己就是功勞最大的。


  當他追擊到延水關的時候,在白馬灘遇到伏擊,他不知道一路撤退,自己緊隨其後,唐軍怎麼會有時間準備陷阱。白馬灘河水被水壩阻起來,在王承基過河的時候,大水突然加大,而薛越大軍殺回來,同時還有部隊從他側面進攻。


  這可是五千兵馬,加上薛越的人,雙方兵力已經差不多了。被河水一隔兩半,又被沖走一部分,王承基大敗。


  薛越和王聰,楊懷匯合,開始一路追殺,逃回清澗的王承基只剩下五千人馬,大部分投降失蹤。他一面向劉輝報告,一面向梁師都請罪。


  雕陰城裡的梁師都有些傻眼了,突厥還沒有消息。他知道遠隔陰山,始畢可漢不可能這麼快派兵。但他已經無兵可派,急的直轉圈。


  「報。」兵部尚書有些慌張的跑來:「啟奏皇上,大唐軍隊佔領靖邊,向都城殺來,已兵臨城下,怎麼辦?」


  梁師都有些不知道怎麼辦,雕陰城牆矮小,城中也存糧不多,所以很難堅守。左僕射劉啟說道:「皇上,臣以為我們應該撤離雕陰,向定襄撤退,遷都朔方城。那是我們的根基,離突厥又近,他們不會坐視不管。大唐還不敢進攻突厥,只是看突厥遠離我們才敢進攻的。」


  劉啟的話立即得到了所有的大臣同意。這個時候,哪有不想跑的,大唐軍已兵臨城下,能想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逃跑。對劉啟的話都表示支持,沒有什麼主意的梁師都也很害怕,點頭同意。


  大梁亂套了,根本沒人派兵阻擋李仲文的大軍。他偷襲靖邊府之後,向雕陰一路衝殺,所有的州縣是望風而降。梁師都派人通知劉輝退兵定襄,在定襄堅守阻擋唐軍,他帶領所有大臣和錢財,倉皇撤離雕陰向朔方城撤退。


  「報。」守城的士兵跑進來:「啟稟大帥,劉輝退兵。」


  李秀寧一愣,李彥跳起來:「太好了,李仲文成功了。」


  他這一說,中軍大帳中的人都明白過來,段達說道:「公主,臣請領兵隨後追殺,一定能消滅劉輝。」李秀寧也認為是好時機,點頭同意:「那好,段將軍,追殺劉輝和耿明洲。」


  劉輝接到梁師都聖旨的時候,震驚的差點摔倒,他終於明白為什麼李秀寧要堅守延州。


  把自己的兵力牽制在延州,派兵奇襲京城,無兵無將的梁師都放棄雕陰,撤往朔方城。他哪還敢耽誤,王承基兵敗,雕陰失守,如果慢一些,可能被三路大軍包圍,所以他一點也沒有猶豫,立即領兵撤退,向定襄方向撤退。


  李秀寧派出段達追擊劉輝的時候,接到薛越報告王承基放棄清澗,引兵向定襄撤退。李仲文快馬飛報他的左路軍已進入雕陰,請示是向哪個方向追擊。


  李秀寧一臉的笑容:「大郎,該怎麼辦吶?」


  李彥也高興,這是自己指揮的第一次完整戰役,勝利的如此完美。心情一好,也就說道:「你是主帥,這個時候還問我?」


  看李彥得意的樣,李秀寧瞪他一眼:「有什麼得意的,你以為我不知道啊?你不是就想徹底滅了梁師都,平定黃河以內的地區嗎?不過,河奎地區是好地方,梁師都的老巢就在朔方城,他一定退守那裡。」


  李彥可不了解這些,對梁師都的了解還是開戰以後才知道的,問道:「那你打算怎麼辦?」


  李秀寧說道:「想滅了梁師都不難,他雖然退回朔方城,那裡也經營十幾年,城高牆厚,儲備豐厚,但沒有兵將用什麼守?所以,消滅劉輝才是主要的。」


  李彥點頭承認李秀寧確實有軍事才幹,說道:「這不是知道嗎?還問我?」


  李秀寧見自己的意見,李彥不反對,立即傳令,李仲文放棄追擊梁師都,大軍返回截擊劉輝兵馬。薛越的右路軍不用進入雕陰,從清澗向西追擊,段達和公孫武達也尾隨追擊,李秀寧打算用三路大軍把劉輝和耿明洲的四萬軍隊消滅,離開這些軍隊,梁師都就算退回朔方也守不住。


  劉輝也清楚,他是馬不停蹄向西撤退,慢一慢就會被合圍,在京機道西北方向展開了追擊。第五天的時候,李秀寧接到報告,李仲文大軍佔領榆林,段達的兵力遭到鐵勒的阻擊,不得不轉向。劉輝根本沒有戰鬥的意思,就是一路撤退。


  「報,公主。」士兵進來:「趙侍郎到。」隨著報告,趙景茲在外面進來,先給李秀寧施禮:「臣趙景茲參見公主。」


  李秀寧一愣:「趙侍郎怎麼來了?」


  趙景茲施完禮說道:「平陽公主接旨。」李秀寧趕緊跪下,李彥也跟著跪下。趙景茲把聖旨讀完,李秀寧和李彥全傻眼了,李秀寧被免職,調回長安,趙景茲接任河東道大總管,指揮左驍衛大軍。


  李秀寧臉色很難看:「趙侍郎,這是怎麼回事?」


  趙景茲無可奈何的說道:「皇上聽說你們抗旨,並沒有進攻河東,而是向北進攻梁師都,非常震怒。這有可能引來突厥南下,大臣們的意見也是,秦王進攻洛陽,長安兵力空虛,一旦突厥進兵,長安危險,所以命公主立即退兵。」


  李彥沒說什麼,他又能說什麼,大唐對突厥畏子之虎,談突厥色變,膽小如鼠,嚇得不敢進兵。李秀寧被解除兵權沒什麼,進不進攻梁師都也沒什麼,但李秀寧被調回長安,自己躲災的計劃就沒有了,這讓他有些不痛快。


  李秀寧嘆口氣,她也沒辦法,只好說道:「趙侍郎,梁師都已然放棄雕陰退往朔方城,希望你不要放劉輝跑掉,失去劉輝的大軍,梁師都守不住朔方。」


  當李秀寧把情況向趙景茲介紹完的時候,趙景茲吃驚的說道:「京師並不知道這些情況,公主請不要走,我馬上修書向皇上稟報。京城並不知道你們取得的戰果,如果皇上知道,不會這樣決定的。」


  李秀寧搖搖頭:「趙總管,我不能抗旨不遵,還是你指揮吧。我已快馬向父皇稟報,我會等待聖旨到達。」


  趙景茲也不能改動聖旨,只好點頭:「好吧,我立即上報。」


  但前面的薛越和李仲文還有段達有些蒙了,怎麼會這樣,一時都不知道怎麼辦,大軍停止追擊。劉輝喘上一口氣,所有軍隊撤到定襄,立即嚴加防守。李秀寧和李彥的計劃落空,接到報告的趙景茲也大喊可惜。


  長安城裡,李淵很高興,他接到李世民報告,大軍在洛陽城外,大敗王世充,準備合圍洛陽,山東徐世績也送來降書表示歸降。正在宮裡歡樂呢,孫毅進來:「皇上,河東道平陽公主戰報到了。」


  李淵放下手裡酒杯:「快,給我看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