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第87章

  皇帝壽誕正日,這一天皇城內是怎樣的情形不必多說。


  早起皇帝要焚香沐浴,祭祀祖先,祈禱風調雨順,國泰平安;午後巡視皇城,和百姓同樂,設流水宴招待京都百歲老人和遠道而來的貴客;晚上還要和皇后演繹琴瑟和鳴,與滿朝文武共襄盛舉,遊園玩樂。


  一整天三大營嚴陣以待,皇家禁軍寸步不離,以護佑皇帝和百官的安全。


  萬幸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直到晚宴上在各國使臣一一展示過主國對萬慶皇帝的禮敬兼另一種形式的顯擺后,鴻臚寺適時出面,獻上壓軸賀禮,即御窯廠並景德鎮數百民窯合數年之力燒造而成的十件寶瓷。


  這十件陶瓷每一件都可稱作「瓷王」,由內侍們捧著從玉階走上來時,各國使臣們一個個目瞪口呆,震驚之色溢於言表。


  即便身為壽星的萬慶皇帝,平生見過數不勝數的好物件,待看到魚貫而入的十件瓷王后,仍不禁片刻失神。


  第一感覺是顏色綺麗繽紛,美到炫目,讓人忘乎所以,不敢呼吸,不敢大聲說話,唯恐驚了觀音娘娘蓮花寶座下的美人們。


  第二感則是工藝之絕,遠超之前。數百年的技藝傳承,從灰胎到白釉,從粗陶到精瓷,即便坐擁全天下最上等的蘇麻離青的波斯人,也無法燒出陶瓷,而在這個天朝,他們所追求的已遠遠不是陶瓷的誕生,而是永恆。


  第三感便是震撼,震撼於每一個恰到好處的細節,紋飾、勾線,釉料和造型,無一不彰顯了皇家御用的尊貴,同時飽含東方底蘊,正應那句詩: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里透分明。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由來太極生。


  天下方圓,盡在其中,叫人一見瞠目,再見傾心,終而難忘。


  當被欽定為「皇瓷」的最後一件也登場時,全場寂靜無聲,片刻后,嘩然而起。


  這是一件集合了當朝最為頂尖技術和顏色釉的大瓶,高約三尺,口徑約有一尺,足徑一尺半。瓶敞口,束頸,頸下漸廣,瓜楞腹,圈足外撇,頸部兩側為貼金彩夔形耳。


  全瓶從上到下共分16段釉彩,各種彩釉間以金彩圈線相隔。口部飾金彩、紫地粉彩、綠地粉彩各一周。頸部飾仿哥釉、青花、松石綠釉各一周。肩部飾窯變釉、鬥彩。腹上部飾粉青。腹部飾十二個霽藍地描金開光,內中彩繪吉祥圖,其中六幅為花卉、蝙蝠、蟠螭、如意、萬字帶等組成的寓意「福壽萬代」的圖案,另外六幅為「三陽開泰」、「丹鳳朝陽」、「太平有象」、「吉慶有餘」以及樓閣山水、博古圖等。腹下及足部依次飾哥釉、青花、綠地粉彩、紅地描金、仿官釉、霽藍釉描金等。瓶身紋飾亦繁複多樣,有纏枝花卉、纏枝蓮紋、團花、焦葉紋、回紋、勾菊紋等……


  總而言之,「皇瓷」的出現點燃了萬壽的高潮,將氣氛烘托到極致。


  皇帝當即傳令封賞,御窯廠一眾官員並安十九都得到了嘉許。尤其安十九,由不得大臣們抗議,皇帝立刻撤消了當初對他「戴死罪徒流罪」的懲處,並將其擢升為五品大使,常駐景德鎮,掌管陶事,只對皇帝負責。


  如此一來,非但曾經只作為「協理」的督陶官之名得以轉正,與浮梁縣衙和饒州府並列京官,更因其官居五品,皇帝親自委任,將不再受地方轄制。


  可以稱得上瓷之一事的「萬人之上」了。


  安十九當即俯首謝恩,淚流滿面。


  皇帝看小十九這一年瘦了也黑了,與大伴相視一笑,頗有幾分長輩的欣慰之感,把人叫到跟前,好生鼓勵了一番。安十九趁機聊表忠心,眼淚糊著鼻涕哭得喘不上氣,真真演繹了一個君臣同心,感人至深。


  當然,經過這幾年的歷練,他早就清楚恃寵而驕的下場,是以哭歸哭,鬧歸鬧,並不敢隨便攬功,除了將自己的付出說出花來,也沒抹殺其他人的功勞。


  皇帝一聽,更為讚許了。


  不久,封賞傳到行館。


  前來宣旨的小太監一臉喜色,先是對民窯代表們進行了嘉賞,隨後叫梁佩秋同他一起,向皇帝當面謝恩。眾人一聽,紛紛拱手道喜,張磊面露憂色,王雲仙因一無所知,傻樂呵地為她準備面聖的新衣,替她打理髮髻。


  梁佩秋不敢讓來使久等,很快出門,臨走前定定看了眼王雲仙,見他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滿是欣喜和艷羨地朝她揮手,又不乏擔心地叮囑她注意言行,她一時愁腸百轉,終而道:「雲仙,你還記得我們的約定嗎?」


  王雲仙覺得好笑,佯作無知,搖搖頭:「哪個約定?」


  梁佩秋惱他這時候還有閑情開玩笑,撲過去揪他耳朵:「那我再說一遍,你聽好了……我這一去前路未卜,不管發生什麼,你都要好好活著,知道嗎?」


  「哦,原來是這個呀!」王雲仙不疑有他,「什麼前路未卜,你別瞎說,也別多想!我看那小太監笑得眼睛縫都快沒了,想必皇帝十分歡喜,叫你去多半想親自打賞。你只管好好表現,快去快回。」


  「好,那我去了。」


  他點點頭,催促道:「快去吧,走快點,小心皇帝等得不耐煩反悔!」


  「呸呸呸,烏鴉嘴。」


  她臨走還不忘回嘴,讓他朝土地公公吐唾沫。王雲仙假模假樣地糊弄過去,望著她走遠的身影,唇角一直漾著笑。


  他早就習慣了和她打打鬧鬧的日子,實在不敢想,他們當中若有任何一人不在了,另外一人要如何活著。


  老頭子死後,他們曾數次談論景德鎮的時局,被迫做出「正確」的選擇。可在他看來,這世上所有的是非對錯都有前提。而屬於王雲仙的前提是,不能犯梁佩秋的禁。


  凡與她相關,無是非對錯。


  他會選擇她,永遠地哪怕地單向地,選擇她。


  /

  這邊梁佩秋走後不久,王雲仙也沒幹等,想著見完皇帝不久就要回景德鎮,順手開始收拾房間。


  前幾日出門時他們買了些乾糧,為防他還沒出發就把乾糧吃光,他們嚴格地做了分配,由梁佩秋統管大部分乾糧,按照行程給他發放。


  王雲仙在行館是個編外人士,沒什麼油水可言,實在是饞,夜半肚子咕嚕咕嚕叫不停,餓得他頭暈眼花,不得不提前把自己那份吃了個精光。索性趁梁佩秋不在,他打算順點私房糧,免得日後被數落還要向她搖尾乞憐。


  這麼想著,自然一陣翻箱倒櫃,於是,在梁佩秋壓著行裝的包袱最底部,王雲仙摸到幾張紙箋。


  梁佩秋一路上都在處理窯務,行囊里有文書絹帛不算什麼,只被壓在衣服最下面,頗有點奇怪。


  王雲仙不知是被什麼心理驅使著,鬼使神差地摸出了紙,展開一看,臉色霎變。


  短短几息,血色全無。


  /

  就在王雲仙跑出房間的同一時刻,和行館只隔著兩條大街的鴻臚寺內,不具備參宴資格的周齊光,被上峰要求留下來加班,將各國使者和各地官員獻上的禮單一一核對並謄抄一份,入庫保存。


  也是這時,他看到了景德鎮地方上貢的賀禮名單。


  為首的是十件寶瓷。


  他原本沒有留意,只快速掃過一眼,急於去看後面民窯與御窯廠搭燒的名目,想確定湖田窯是否完成了他在時劃定的任務,以此推算湖田窯如今的負債情況。


  不想還沒往後翻,餘光瞄到一串熟悉的字眼,翻頁的手頓住,往回,視線定格在最上面一欄。


  皇瓷:各色釉彩大瓶。


  瓷王:鬥彩三秋杯、琺琅彩月季綠竹詩意杯、紅地開光琺琅彩牡丹紋杯、天青釉葵花洗……


  且先不提皇瓷,尾隨其後的三件瓷王,和他生前創燒的三福寶杯名稱相同,連月季、綠竹和牡丹這些紋飾也一模一樣,會是巧合嗎?

  每個匠人都有自己的思想。


  世上也沒有絕對相同的兩件瓷。


  一道兩道工序相同不奇怪,可一件成品需要歷經七十二道工序,最後的結果相同,就不得不讓人起疑了。


  徐稚柳的指尖摩挲著那一行熟悉的字眼,指腹似能感受到當初揉捏胎土時的溫度、觸感和軟硬程度。他把坯胎放在檐下晾曬,看著它們在日光下一點點成型,有了胎骨和靈魂,爾後親自送它們進窯口,點燃爐膛的火,看著火舌將他們吞沒,再反覆進出,上釉,燒制,上釉,晾乾……


  這個過程,在他發熱的指腹間一遍遍重演。


  他驀然間起身,朝著夜色中的皇城疾步而去。


  只沒走多遠,他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那些腳步聲齊整有力,正在鴻臚寺后的小道上有序地穿行。


  這是去往皇城的一條近路,除了每日點卯上朝的臣公,少有百姓知曉。往常他思緒凌亂,被夢魘折磨無法平靜時,就會在這條無人的小道上來來回回踱步,思考出擊的時刻。 然而,此刻的小道上不復往日的平靜,尤其夜幕降臨后,本不該出現的腳步聲出現了,被黑夜襯得愈發離奇詭異。


  徐稚柳敏銳地察覺到什麼,貓身於牆后,借著石墩往上,探出眼睛。


  小道上約莫有個百人的長隊,人人黑衣蒙面,帶著武器,或弓弩或長刀,一邊儘可能悄聲行軍,一邊四下張望,警覺地觀察著周圍環境。


  忽而,一個人從後面追了上來,就在離徐稚柳幾步遠的牆外,手指放在唇邊吹了個響哨。


  黑衣軍團齊齊停下腳步,等待下一步的指令。


  片刻后,那人開口道:「諸位好漢,我等歃血成盟,今日至此,已無回頭路可言。想北地乾旱,餓殍千里,狗皇帝卻在此吃喝享樂,完全不顧老百姓的死活。既如此,不如就掀翻這破敗不堪的天,也叫他知道吃不上飽飯的滋味!即便不成,有此壯舉,黃泉路上見了我等父母妻兒,也能安息了!」


  說罷,他緩慢地抬起手,向前一揮。


  黑衣軍團無聲地揮動武器,響應此人的號召。雖然無聲,但徐稚柳被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了。


  早幾年聽說北地連年征戰,自然災害頻發,那邊不甚太平時,他就猜到了這一天。老百姓過得水深火熱,朝廷財政吃緊,中間官員層層盤剝,到最後落實到地方,只有無盡的剝削和殺戮。


  有些人有洞察危機的本事,拖家帶口搬去南方,可絕大多數人將那塊土地視作故土,視作命根子,是怎麼也不肯背井離鄉的,於是在一年年的苦熬中,等來了妻離子散和死亡。


  一旦到了這一步,被逼叛亂情有可原。只他怎麼也沒想到,在這個特殊的節點,竟會有一隻散兵游勇組成的私人武裝,躍過重重關卡,突破道道守衛,在萬壽當日直搗黃龍。


  這是多麼強大的一股力量。


  若非被逼到無路可走,誰又會以死相博?


  徐稚柳知道,這是一幫可憐人。


  然而此時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的念頭,並非是阻止他們去三大營和禁衛軍送死,而是如何利用這幫註定要死的可憐人,抵達自己的青雲之巔。


  於是,在短暫的思考過後,徐稚柳回到前院取了匹快馬。


  時近入夏,晚風和煦,不見一絲寒意。


  可不知為何,徐稚柳覺得冷。


  /

  是夜,當鴻臚寺一個小小的主簿被破格宣召到帝王面前時,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大殿中央那道孑然單薄、猶有病容的身影上。


  那道身影仰視著王朝至高無上的權威,俯就男兒的膝蓋。


  那一刻,有什麼在玉階上破碎了。


  曾經,徐稚柳立志考學,入朝為官,本想為父親翻案洗刷冤屈,也想為和千千萬萬和自己一樣求助無門的老百姓伸張正義,辟出一條公平公正的道路。


  然而,他家道中落,被迫從商,又連遭背叛,含恨而亡。如今借著另一人的軀殼勉強苟活,終於穿上心心念念的文官補服,卻永遠地失去了原先的自己。


  雖則他依舊可以作為周齊光,當個好官清官,為父親翻案,為百姓伸冤,為自己報仇,可他又不得不面對一個無法改寫的事實——徐稚柳死了,隨之消亡的不止軀體,還有他曾經的清澈、道義和願景。


  他不是徐稚柳,也不是周齊光。


  他只是現在的他。


  皇城守衛不是吃乾飯的,在他出現時就已盤問出了大概,先一步向皇帝稟報和做了準備。等他被皇帝接見並且嘉許時,護城河外已經躺滿屍首,血流成河。


  梁佩秋聽到廝殺聲的那一刻,回頭望去,高高的牆,不見半分貴氣,只讓人覺得壓迫。她問領路的太監:「公公,請問還要走多久能到?」


  在問話之前,她已在皇宮繞了一圈又一圈,早不知身在何處。起先去行館宣旨的太監,在經過東華門的查驗后,將她交接給面前的小太監,就獨自離開了。


  眼看前面越走越荒僻,越走越安靜,她沒來由的一陣心慌,升起不詳的預感。


  小太監安撫她道:「就快到了。」


  說是這麼說,可又走了半柱香,仍是沒到。當前方不遠處出現一座廢棄的宮院時,梁佩秋心裡一個咯噔,意識到被耍了,拔腿就逃。


  小太監早有安排,即在她轉身的瞬間,身後樹叢里又鑽出兩個太監。三人一齊撲上來,扭著她的胳膊,將她五花大綁,套上布袋。


  她掙扎著問他們是誰,沒人回答。


  就在她準備大喊時,一隻布滿粗繭的手覆過來,捂住她的口鼻。


  她當即呼吸困難,眼睛發昏,意識也變得混亂起來。就在她迷迷糊糊失去神智時,一陣打殺聲忽然傳來。


  有個尖利的嗓音急喊道:「哎呀,哪來的賊匪,真是不要命了!」


  「怎麼辦怎麼辦?被禁軍發現我們就完蛋了!」


  「還能怎麼辦?快,先將人鬆綁扔出去。」


  「可是,上面不是吩咐了不留活口嗎?」


  「你傻呀,亂賊都殺進來了,她還能活?」


  說著,一陣窸窸窣窣聲傳來,梁佩秋被人合力抬起,用力拋了出去。身體落地的瞬間,預料中的疼痛如期降臨,她咬著牙極力忍耐,淚水不自覺地往外流,直到眼前出現一道微弱的光。


  是黑夜的光芒!


  一陣欣喜浮上心頭,她幾乎要為這突如其來的轉機笑出聲來,然而,耳邊廝殺聲迫近,余光中她看到身著皇家侍衛服的追兵,高舉著火把正向四面包抄、圍堵。


  就像方才小太監們說的,等到賊匪過來,即便不被亂刀砍死,就這麼癱在地上,她也會被人踩死。


  梁佩秋知道,她不能坐以待斃。


  她在身體幾乎散架的痛楚中,磨著牙齒,狠狠地掐了把腿肉!臉部幾乎疼到扭曲的時候,她猛然提起一口氣,一個鯉魚打挺,借力滾進草叢中。


  這還不夠,離巷道太近了,必須再往前,往前一點。距離深深的灌木叢還剩半臂距離時,她已然力竭。眼看腳步聲就在幾米開外,她的視線飛速掃過周身,落定在草木下一塊碎石上。


  她沒有猶豫,拿起碎石砸向斷腿!


  疼痛不僅能讓人清醒,還能帶起反彈的力道。這股力道,足夠她支起健全的另一條腿,一個猛撲,扎猛子似的撲到灌木中。


  刺刺拉拉的劃破聲中,衣服被勾出數道口子,身上也零零碎碎被扎出鮮紅的血痕。


  她抬起手,拭去臉頰旁正往下滑落的一行血,也不知是哪裡的血,她只是那麼一抹,順勢將衣擺捋直了,讓自己徹底地隱沒於草叢中。


  此時,幾個黑衣人渾身是血地跑了過來,飛快地對視一眼后,毫不猶豫地沖向了內城的方向。


  梁佩秋仰面躺著,眼前有星光寥落,幾隻飛蛾撲向了火。


  本章提到的皇瓷,是故宮目前收藏的瓷器中,最高的一件,也叫做瓷王。有興趣可以搜索了看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