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一品道種> 第11章 坐照

第11章 坐照

  第11章 坐照 

  仙道修行養炁築基一境。 

  分煉臟、採藥、龍虎、神照、先天五個層次。 

  煉臟是養炁之始,修行之要,在於鍛體強身,養鍊氣血。 

  再由外而內,強壯臟腑之能。 

  這一層次的修行,以導引之術為主,入門簡單,只需按部就班,大成不難。 

  此境煉成,修行者身康體健,可得益壽延年之功。 

  輕易難生重病,溫養得當,活個八九十歲,不是問題。 

  而煉臟圓滿,便能邁入下一層次。 

  也即是採藥之境。 

  採藥修行,則是以呼吸吐納之法為修行手段。 

  煉臟有成的修士,臟腑強壯,便可以藉助呼吸之法,吐納精氣。 

  由此在胸中凝得一口氣息。 

  此氣一成,則算是初入採藥之境。 

  壽數也會得到一些增長。 

  此後繼續吐納呼吸之術,壯大這一口氣息。 

  直至氣息圓融,周轉於周身筋骨血脈,反過來又與氣血之力相結合。 

  龍虎相匯,也便是踏入了龍虎之境。 

  所謂『氣血為龍,內息如虎,龍虎相合,則混元一勁在身』。 

  龍虎境修士,二力相輔相成,可以化為一種十分特殊的『混元勁力』。 

  混元勁力,有深化錘鍊體魄之功。 

  勁力一成,人體便可藉助此力之能,得到進一步淬鍊。 

  掌得數千斤神力。 

  舉鼎搬石,飛檐走壁,不過等閑。 

  而到了龍虎境后,修行方法則不見多少變化。 

  依舊是藉助吐納之術、導引之法,壯大人身氣血以及身中內息之力,使之蘊化更多的混元之勁。 

  修為高低,也只在於勁力的積累。 

  尋常散修出身的修士,因為擁有的養炁法訣並無後續兩個境界的修鍊之法,大多止於這一步。 

  王乘如今,便在這個境界。 

  他在龍虎境打熬,已有數年時間。 

  早在來到餐霞山之前,便已經積累不少。 

  畢竟他此生在俗世混跡之時,積累過不少財富,不缺葯食補充。 

  在有明確修行方法的情況下,自然不會落下修行。 

  只是在那之後,他直至餐霞山修行五年下來。 

  都沒能更進一步。 

  五年積累,也不過是在龍虎之境,走得更精深了些,積累了更多的內勁,將自己肉身基礎打磨得更為堅實。 

  除此之外,連半點神照層次的門檻都未曾摸到。 

  之所以如此。 

  並不是王乘不知鑽研,只知道等著正傳道書機緣。 

  而是神照境界的修行,與前三個層次,並無什麼相似之處。 

  神照修行,牽扯人體精神錘鍊。 

  修行目的,在於壯大精神之力,使修行者能夠掌握一種內視能力,遍觀周身經絡、五臟六腑。 

  此境在修行者口中,又謂之『入神坐照』。 

  也唯有修成了內視之能。 

  才能洞明人體虛空,覓得先天一竅,掌握先天一炁,將養炁之境,煉得圓滿。 

  相比於養炁境前三重專註於人體精氣向的修行,神照境關乎到精神靈魄的錘鍊,與前三境之法,基本可以說沒有太大的關聯性。 

  這等情況之下,無有道書指引,單憑前面法門推演,修行者當然很難憑藉自己的想象,修鍊出模樣來。 

  在獲得《元真採藥訣》之前,王乘並未接觸過半點關於神照境的修行法門內容。 

  好在他來到餐霞山多年,又經常沉浸在伏真觀經閣之中,翻閱修行基礎相關的道論典籍。 

  加上《元真採藥訣》中,還有韓玄煉法之時所留下的一些經驗註釋。 

  王乘翻來覆去的將整部《元真採藥訣》看了不知多少遍,其中內容銘記在心。 

  哪怕一時難以明白神照法門所有關竅。 

  入手一步,倒是不難。 

  於是隨著體內氣息調動,他很快便也順著道書法訣的指引,開始了突破神照境修行的第一步。 

  按照《元真採藥訣》上所述。 

  神照境修行,目的在於錘鍊精神靈魄。 

  而人身精神靈魄之基,卻在於神髓也。 

  所謂神髓,也便是勾連人體四肢百骸,五臟六腑的細微感應秘經。 

  此經存於人體骨骼深處,主脈首在脊椎大龍。 

  是以淬神之法,起手一步修鍊,也便主要在於以混元勁力,深入脊椎大龍之中,淬鍊那如蛛網密布,卻十分孱弱易損的神髓秘經。 

  等到脊椎神髓得到強化。 

  再一步步順著這神髓脈絡,漸入大腦,壯大腦部神髓隱脈。 

  此後輻轉周身,再強化全身神髓脈絡。 

  當人體周身神髓脈絡,都得到了足夠的強化,那人身精神靈魄,自然也會愈發壯大起來,直至掌握內視之能。 

  道論有云:「至道不煩訣存真,泥丸百節皆有神。」 

  『泥丸百節』,是人體各部匯總含義。 

  人體精神靈魄所指,便是此中百節身神。 

  而欲要壯大精神靈魄,煉的自然也是百骸神髓。 

  只不過這起手一步,說容易雖也容易。 

  說難卻也難。 

  容易在於王乘這般在龍虎境打磨多年的修行者,對於混元勁力的掌控,已經十分純熟。 

  而龍虎境的修鍊,本也有著骨骼淬鍊的功行火候在。 

  神髓錘鍊,要將混元勁力引入脊椎,尋覓其中神髓脈絡。 

  對於王乘而言,自然不會是一件難事。 

  至於難處。 

  卻在於人體神髓孱弱,極易受損。 

  稍有魯莽,便可能破壞了脊椎之中的神髓脈絡,導致整個身神系統出現問題。 

  甚至於使得肉身軀體,都陷入癱瘓狀態。 

  除此之外。 

  要想使得神髓錘鍊見功,還得依照法訣所述,以其上訣門,催動混元勁力溫養。 

  一旦流程出現問題,也可能使神髓受到損害。 

  雖說按照《元真採藥訣》上韓玄註釋來看,即便是修行過程之中,出現了一些錯漏之處,略有損傷,也不是沒有煉得內視本領的可能。 

  譬如韓玄自己,無人指點,只憑藉自己對採藥訣的鑽研修鍊,也煉成了內視手段,繼而得以修鍊先天一炁。 

  但這卻不代表著,就不需要顧慮錯漏。 

  因為韓玄之所以在突破先天之時,出現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神照之境的修鍊過程中出現了錯漏,未能真正圓滿。 

  王乘見識不多,不知神照之境的修行,是不是真的不需要周身神髓錘鍊圓滿。 

  但他卻很清楚,根基打好,不管何時都沒有錯誤。 

  更何況自己如今身負太虛靈境這一神通,完全可以仔細鑽研每一處細節,根本不必取巧。 

  當然便要認真對待每一步的修行。 

  只可惜。 

  王乘雖然已經足夠小心,也做好了最大的準備。 

  在催動混元一勁進入脊椎之中,覓得神髓脈絡,錘鍊還不多久,便因為一個錯誤,導致行功出錯,損毀了不少神髓脈絡。 

  不得不停下了這第一次的嘗試。 

  而隨著神髓受損,王乘這一副具現而來的軀體,也出現了一些功能問題。 

  不得已。 

  他只得暫時散去軀殼。 

  準備重新用靈境明珠中的神元之力,再凝聚一副新的軀體,繼續嘗試。 

  王乘對於首次嘗試的失敗,並沒有什麼喪氣之感。 

  面對這種結果,他心中更多反而是歡喜。 

  因為這證明了他想要藉助太虛靈境鑽研道書關竅的想法,並沒有什麼問題。 

  這也意味著,只要多做嘗試,他總能將整部《元真採藥訣》鑽研通透,由此反照本尊,修得築基圓滿。 

  這當然不必要失望。 

  只不過他剛生出做第二次嘗試的心思,還沒等動念凝身。 

  身處太虛靈境之中,也依舊能夠感應到外界變化的他。 

  卻被自家竹屋大門傳來的敲門聲所驚動。 

  他一時也顧不得再嘗試法門修鍊,只得收起念頭,將心神回落於外界本尊之上。 

  而也就在他奇怪誰人來訪之際。 

  伴隨著敲門聲的繼續,門外也響起了一道熟悉聲音:「王兄可在?梁某有事請見!」 

  梁華?! 

  王乘聽到這話,心下訝然。 

  此時已近入夜,此人緣何這時上門拜訪? 

  心有諸多不解,王乘這會兒卻也不好琢磨。 

  他站起身來,左右一掃,卻從身後一處牆壁之上,取下了一口劍器。 

  倒持與手,貼在身側。 

  繼而輕步走到門口,身子微微側向,這才一把拉開了大門。 

  門一打開。 

  他更不忘催動體內勁力,幾步飄退開來,保持了與大門的足夠距離。 

  目光方才落在了門外的那道身影上。 

  入眼果然是梁華面龐。 

  不過他雙手在前,手上也不見什麼物件,倒是沒有發生王乘猜想中的一些特殊情況。 

  梁華本來還在等著王乘開門,沒料得未曾聽到內里傳來半分動靜,大門便被突然拉開。 

  這不由讓他有些意外。 

  尤其看到王乘一副遠遠退避的模樣,更是微怔。 

  反應過來之後,失笑道:「一門之隔,王兄竟能做挪移身形而不為我所知,看來這段時間未曾怠慢了修行,修為長進不少。」 

  「就是這性格,未免過於謹慎了。」 

  王乘並未就此回應,也沒有放鬆警惕,目光盯在梁華身上,凝聲問道:「未知梁兄入夜來尋,所謂何事?」 

  梁華搖了搖頭:「放心,梁某並沒有尋王兄麻煩的想法。」 

  「所為更非那伏辯書之事。」 

  說到這裡,梁華話鋒一轉,卻道:「梁某此來,是想與王兄談一樁合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