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龍騰孤雲> 第七十一章●市鎮遭遇

第七十一章●市鎮遭遇

  那個黑臉捕快道:「這麼大的案,發生在這裡,我們做捕快的怎麼不知道呢?說來也奇怪,那麼偏僻的地方發生了事,還真不容易發覺,可是起早就有人來報信。王頭兒已騎馬去勘驗了,說是全寺的十幾個和尚全被殺。」

  薛雲義思想電轉,他心想:「這一定是仇人要嫁禍給我們!這個人真狠毒,他一再窺伺、跟蹤我們。」想罷他一拉上官羲出了酒館,二人從街上買了些點心帶著,匆忙上路。走出街外,薛雲義看看四下無人,才說道:「這仇家真狠毒,為陷害我們竟殺了那麼多和尚!」

  上官羲慘然:「這些和尚都是因我而死,我一定替他們報仇。」

  薛雲義道:「這些武林敗類真該千刀萬剮。他們不惜殺人,不擇手段搶奪你家武功,就是為稱霸武林。這樣的人做了武林盟主,就會製造武林浩劫。羲兒,沒有菩薩手段,難施菩薩心腸,為了拯救武林,免除人們災殃,你也要學好你家劍法和我的龍威功……絕不能讓這個狠毒傢伙當武林盟主。」

  上官羲道:「若依羲兒的心意,早把這樣敗類誅除無遺了,可是,唉!上官羲何時能倚天長劍,可以屠龍啊?我的內功能不能恢復尚且未料,就算是恢復了,得需多少時日,才能學會我家劍法和伯父的各種功夫啊!」

  薛雲義道:「苟子曰:『吾終日而思之,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創劍法很慢,學劍無譜可循,要若思,要鑒別,也慢。別人創了劍法,寫成了劍譜,並做了《秘訣》導你入門,這樣學著就快了。你穎思入慧,悟性很高,只要有信心,有決心,有《秘訣》可循,有書籍指導,一定學得很快的。」

  上官羲悲聲道:「為了給親人報仇,給芳晗姐報仇,給我報仇,為不讓惡人稱霸武林,我能卧薪嘗膽,也有精衛之志,但是我的內力怎麼恢復呢?我怕丐幫濟南分舵主馮程程不給我療毒!」

  薛雲義似有把握地道:「這馮程程我有點了解,他是個明大義、識大體的人,是不會輕信謠言的。就是他不給解藥,我們也總會想出別的辦法的,你放心。常言『吉人天相』、『蒼天不負有心人』,只要你懷志不泯,將來必能練成絕世武功。」

  上官羲點頭,但仍憂容滿面。薛雲義問道:「羲兒,還有什麼擔憂的呢?」

  上官羲遲疑了一會兒,才慢慢說道:「他們殺福慶寺的和尚,這招兒很狠毒,天下僧人都同氣連枝,少林派聽說我殺了這些和尚,一定物傷其類,想殺我為福慶寺和尚報仇,我將在世上無立足之地了!」

  薛雲義安慰道:「賢侄勿憂,自古道『謠言似霧,過不多久,就會真相大白的』,賢侄只是委屈一時,不要憂愁。」

  上官羲道:「愁也沒用,羲兒只得將愁拋開,羲兒若非幸遇伯父,別說恢復武功報仇,簡直真難活下去。」

  薛雲義道:「羲兒,『世事常從寬處想』,也就沒有憂愁了。其實少年時光苦—點兒,更能鍛煉意志。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賢侄少年多經歷些坎坷,對磨練意志是有好處的。」

  上官羲道:「伯父教誨的是,上官羲為報仇吃得一切苦。」

  二人邊說邊走,不覺離開小鎮十來里路,薛雲義拿出從街上買的點心吃了,繼續趕路。到日落西山之時,他們又行了四十多里,二人都感到疲乏、口渴,想找客店投宿休息。抬眼看,眼前又出現一個大市鎮,二人徑奔這市鎮走去。

  二人都化了裝的,不必擔心被人認出,一進鎮,就直奔鬧市,想找個客店住下。可是剛進市鎮。就聽得有喊殺打鬥聲。薛雲義道:「走!咱過去看看!」二人循聲走去,轉過街角,一家大客店的前面,一幫武林人物,正圍著一對中年男女打鬥。

  薛雲義和上官羲直到跟前去看。上官羲走得近了,這才看清楚,被圍的二人,正是如是妹妹的父母李儒淵和王艷華。圍著他們的有七個人,其中有三人認識,一個是蘭景天,另兩人是他的兒子蘭長江和蘭黃河。上官羲仔細看打鬥情形,見李儒淵使的正是自己演的那幾招上官家劍法,可是他們被圍在中心,對蘭景天等人的圍攻,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李儒淵還能勉強應付,王艷華可就狼狽不堪了,只見她頭髮散亂,臂受輕傷。她仍揮刀力戰,但刀法已經緩慢無力,不能威脅對方。

  蘭長江是個好色之徒,前時因欲強姦如是,受了蘭景天的教訓,可是至今惡習未改。王艷華四十左右年紀,雖徐娘半老,但風韻猶存,長得酷似女兒如是。本來上官羲認為蘭景天和李儒淵都是武林敗類,他們之間的爭鬥是狗咬狗,一嘴毛,鱉咬鱉,一嘴血,不管己之事,可是見蘭長江戲弄王艷華心便覺不忍。此時,他想起偷聽到的王艷華與李儒淵的對話,也想起如是妹妹對他學過母親的話。他想:「若沒有王嬸和如是妹妹母女倆,我怎能活得到今天呢?王嬸是個好女人,我得救她,可是只救她一人嗎?救不救李儒淵呢?照他的行事,就應該不救。可是不救他怎對得起如是妹妹和王嬸呢?」想到這裡,低聲對薛雲義道:「伯父,被圍的兩人,是我如是妹妹的父母,請伯父救他們一救吧!」

  薛雲義道:「我早就認出了,那被圍男子就是寡情無義的李儒淵,這樣的人,不值得憐憫,任他被殺好了,何必救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