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道起終南> 第五十八章 元軍猛攻

第五十八章 元軍猛攻

    當初為了奪取廬州,漢軍這邊可是一直在調兵遣將。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元廷此次出兵的決心和迅速。


    根據元廷以往的表現,就是元廷計劃出兵,等到真正出兵的時候,廬州早就被漢軍打下來了。


    但是,這次元軍不僅僅是迅速救援廬州,而且,脫脫還隱藏后續大軍的蹤跡。


    漢軍不斷增兵廬州,正中脫脫下懷,這也是脫脫想要的。江南已經被漢軍經營數年之久,漢軍在江南已有根基。若是元廷大軍,貿然進攻江南,到時候不但耗時日久,還會把富饒的江南變成一片廢墟。


    脫脫可不僅僅是上馬領兵的大將,還是下馬治民的良臣。


    無論是對元軍戰力的自信,還是對自己的自信。引誘漢軍入兩淮大戰,在脫脫看來,都是最好的選擇;最好的結果就是在兩淮地區,順利的消滅漢軍主力。


    所以,脫脫便以廬州為餌,釣住漢軍。


    等到攻打廬州的漢軍察覺的時候,廬州城下的十幾萬漢軍,已成騎虎之勢。


    廬州城數十萬元軍虎視眈眈,殷野王更是進退不得。


    廬州的元軍可是有大量的騎兵,一旦漢軍撤退,到時候元廷騎兵追擊,漢軍定然死傷無數,說不定還會全軍覆沒。


    當玄陽知道脫脫謀劃后,便迅速抽調大軍,支援廬州戰場。


    廬州的十幾萬大軍,漢軍損失不起,更何況憑借漢軍的戰力,還不知道鹿死誰手呢?


    就是在廬州城下跟脫脫拼個兩敗俱傷,從戰略上來講,對漢軍也是利大于弊。


    漢軍集團現在,最需要就是時間。


    若是擋不住脫脫的三十萬大軍,一切休矣!江南危矣!


    隨著雙方大軍的到達,廬州內外,數十萬大軍匯聚。


    大戰一觸即發。


    但是,廬州戰場的漢軍,一改往昔的攻勢,顯得極為保守、謹慎。


    玄陽自來到廬州之后,就派出小股部隊前去糾纏、試探元軍。而主力部隊則是在廬州城外,加固漢軍軍營。


    雙方這一對峙,就是數月的時間。


    數月以來廬州戰場小戰不斷,但是,對于數十萬大軍來說,無論是脫脫還是玄陽都未找到勝機。


    其實,若非脫脫存了畢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有很大的機會提前消滅殷野王的這路大軍。可是漢軍的快速增援和收縮,超出了脫脫的預計。


    等漢軍援軍前來之后,一直龜縮不出。


    而脫脫的三十萬大軍,倒成了騎虎之勢。


    天下烽煙四起,脫脫顯然不可能在廬州耽擱太久的時間,但是,漢軍不同,每過一日漢軍的實力便增長一分。


    脫脫身為元廷支柱,自是多次清繳過義軍。


    以往的義軍雖然聲勢不小,號稱數十萬大軍,但是,大多都是裹挾百姓的烏合之眾,只要元廷大軍一到,騎兵沖鋒之下,頓成齏粉。


    但是,這次對戰的漢軍卻不同。


    漢軍不僅訓練有素,而且糧草器械充足,絕非草莽之輩。


    隨著時局變化,漢軍居然生生的把攻城戰拖成了守城戰,倒也是一樁奇聞。


    漢軍在大寨前挖了十幾條壕溝,這些壕溝寬約兩丈,深約三丈,壕溝之中,布滿利器尖木,一旦跌落其中,再無生還的機會。


    看著漢軍防線,脫脫心中暗嘆,這神秘的漢軍主將不只是大才還是蠢材。


    自古壕溝,鹿角,都是極為常見的軍事障礙。


    但是在自家營寨前,挖出十幾條壕溝,縱橫交錯隔絕內外的,還真是聞所未聞。


    更關鍵的是,最外邊的壕溝距離漢軍大寨極遠,漢軍的弓箭手根本無法威脅到,根據漢軍營寨的高度,脫脫一眼就看出,漢軍弓手最多也只能威脅到五六道壕溝的樣子。


    脫脫雖然心中感覺不對勁,但是,實在想不明白,漢軍這邊要挖這么多壕溝干什么,在元軍看來這些壕溝唯一的作為就是防止元軍突襲。


    十幾道壕溝雖然是漢軍精心布置,但是,元軍只要驅趕民夫,把這些壕溝填平就是了,根本沒有任何危險。


    大軍當前,脫脫沒事時間仔細琢磨這些。


    蒙古自起兵以來,凡是攻城戰都有驅使百姓攻城的習慣,這次也不例外。


    脫脫派兵在廬州周邊抓捕了大量的百姓,這些挖土填壕之事自然會交予他們來做。


    短短三日。


    漢軍大寨前的十幾條壕溝全部填平,就連最后幾道在漢軍弓箭射程下的壕溝,漢軍都未發一箭,任由這些民夫填平。


    看到壕溝填平,脫脫心中大喜。


    當然,脫脫開心的并非是壕溝填平,而是,漢軍未發一箭。


    蒙古征戰天下,每逢攻城必驅使當地百姓為前驅,不知多少英雄豪杰因為不忍射殺百姓,而使城池陷落。


    漢人講仁義,他們蒙古人可不在乎。


    豈不聞;慈不掌兵。


    此地漢軍主將有仁義之心,對于元軍來說是莫大的好消息。


    脫脫心下大定,當下便整頓兵馬,準備來日攻取漢軍防線。


    漢軍營賬中,殷野王等一干將軍在座。


    “主公,吾等費心挖掘壕溝,可是卻是未發一箭,任由元軍填平,這.……”殷天正身為漢軍樞密院樞密使,此時出言最為適合。


    玄陽看著帳中諸人,微微笑道:“爾等也是不解其意。”


    “請主公解惑。”


    “大寨前的那十幾道壕溝,吾并未有與元軍爭奪的想法。一者;這些填壕溝的都是我漢家百姓;二者;這十幾道壕溝本就是為了驕元廷之心,為了解救百姓做準備。


    元廷情誼便填平了我等苦心準備的十幾道壕溝,必生輕視之心。


    我等與元軍在廬州對峙數月,附近百姓逃走大半,僅剩的百姓便是元廷軍中的苦力。


    元軍既生輕視之心,又急于決戰。


    待明日攻擊吾等營寨之時,定會驅趕全部百姓率先攻城。所以,明日攻城之時,百姓能多救一個是一個吧!


    吾漢軍起兵便是為了天下百姓,雖說慈不掌軍,但是,百姓何辜。


    爾等謹記在實現我方戰略意圖的情況下,必須選擇優于百姓的方案。”


    “末將尊令,主公仁義。”


    玄陽輕嘆一身,并未言語。


    而是,讓諸將下去準備,漢軍準備數月的殺手锏,成與不成,就看明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