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重生者的福利嗎
又過了幾天,他被一件新奇的事困惑住了。
那天晚上,他像往常一下,先是長跑,然後短距離折返跑、蛙跳.……
直到把自己折騰的精疲力盡,正抹汗喘粗氣的時候,突然,有一絲細微熱流從後腦沿著脊柱往下,一直到腿部,接著全身一冷一熱交替,幾秒鐘后,氣流消失了,就像從沒出現過……
他差點以為是幻覺,活動了一下身體,仔細感覺,剛才像灌鉛一般沉重的大腿好像輕鬆了很多?
「咦,什麼東東?」按下心中的疑惑,又鍛煉了一會,停下來,仔細感覺……沒有反應! ……
接下來一周,他早晚做著測試,那股神秘的熱流又出現過兩次,好像運動量達到身體極限以後,有一定的幾率出現熱流,這玩意好像有助於舒緩肌肉緊張,恢復體能,至於還有什麼其他作用就不知道了。
他以為是武俠小說里寫的『內氣』,興奮了半天,畢竟,哪個男人心裡沒有一個武俠夢啊!
連續一個多月,他可勁的折騰,用盡所有能想到的方法,最後連網路玄幻小說里的辦法都試過了,『打坐』、『冥想』、『內視』、『意念流』、『念真言』.……
結果,屁用沒有!
不過,自從有了這個新奇的發現,他慢慢地能在教室里坐住了,也不知道是時間長了適應了,還是注意力分散了,或者其他什麼原因,反正他逃課少了,平時上課要不就坐那兒發獃,大部分時間自己安靜地看書。
老師叫起他回答問題,也難不住他,漸漸地就放過他了。
什麼?泡妹妹,撩班花?兄弟,你小說看多了,先不說有沒有美女,也不說這個時代人的思想觀念有多保守,就說禹天的心理年齡,還有現在的心態,他也很難對十三四歲的女孩動心,他又不是變態。
不過,「嗯哼」「咳咳」,他倒是被班上的女同學調戲了。
這時期還不興男女同桌,禹天同桌是個男生,前排是班裡兩個長得不錯的女生,嗯,已經是注意外在美的少女了,這個年齡段,女生普遍比男生髮育得早,男生仍然屬於男孩子的範疇,女孩已經叫少女了。
兩個少女一個叫宋琴,一個叫白琳玲,宋琴和禹天以後讀的同一所高中,但不同班。
第一年高考落榜,復讀一年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然後二十多年沒有聯繫過,直到2013年相互加了微信,聯繫過幾回;她畢業后就在讀大學的城市安家落戶,工作和生活很安穩;
白琳玲初中畢業讀了油田的技工學校,後來聽說,她工作後轉到了醫院當了護士,嫁了個油田子弟。
兩個少女還想像上學期那樣,無聊的時候逗逗周圍的男生,相互較量一下魅力值,找點心理慰藉什麼的;
這學期發現,她們最喜歡撩撥的禹天,變得不一樣了!
以前禹天眼裡的羞澀、愛慕、嫉妒、慌張這些情緒,現在統統沒有了;
禹天像是換了一個人,眼神變得深邃、沉靜、淡漠.……
結合他清秀的臉龐、散發著男性氣息的健壯身體、有異於同齡男生的獨特氣質,禹天就像一塊磁石,深深地吸引住了她們.……
反覆戲弄沒有反應,少女們愈發不甘心,不甘心慢慢轉化成了好奇心,好奇心加大的結果就是,戲弄變成了調戲,還是兩個相互較著勁展示青澀魅力的少女,這真是,呵呵!
「禹天,你可一定要守住本心啊,禽獸不如沒什麼,真成了禽獸那可就麻煩大了……」 ……
一天復一天,禹天過著談不上痛苦也算不上快樂的平淡日子。
周末有時去市裡轉轉,把以前集郵積攢下的郵票連帶集郵冊換成了七八張80猴,還在舊貨攤上掏了一副不知來歷的舊字畫,後來,慢慢地連市裡都懶得去了。
在家的時候,幫媽媽做做飯,整理一下家務;
空閑的時候整理一下腦海里的記憶,或者練練毛筆字,看看《論語》、《老莊》、《唐詩宋詞》什麼的;
直到有一天,老爸禹志強看到禹天正抱著《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和《毛選》在『啃』,這才後知後覺地發現老兒子改變了太多,書頁上的勾勾劃劃和標註,證明禹天是真的看進去了,摸不著頭腦的禹志強不由得胡思亂想,「祖宗保佑,老禹家可能要出一個大學生了.……」
「老三從小就聰明,難道真跟吃母乳有關係?他可是直到5歲還……」
禹天不知道老爸在想啥,否則一定要惱羞成怒了,「老爸啊,這可萬萬不能往外說……」
以前吃飯挑食,不喜歡吃粗糧,現在不是了,包穀面大餅子就著大蔥、大醬也能吃得歡暢;
爸媽看到禹天的變化,心裡很是欣慰,「孩子長大懂事了……」
禹天也以為,少年時光會一直像這樣平淡如水的度過,直到…… ……
冬去春來,到了85年春天,學校按照慣例舉辦了春季校運動會。禹天報了100米,想驗證一年來的鍛煉效果。
在小組賽上,禹天輕鬆把第二名落下老遠,挺高興,鍛煉很有效果。不過他沒注意,帶初三的體育張老師盯著他看了半天。
第二天百米決賽,禹天還是第一,回頭一問自己的成績:「11秒4」
「?」禹天有點難以置信,記得上高中時,張小樂他們為了高考加分,練了三年體育專項,他還記得小樂說過,「百米成績達到11秒2,是國家二級運動員,高考可以加20分.……」自己才初二啊,身高1米6不到,就能跑11秒4了?
是體育老師掐表出問題了吧?還是因為身體里的熱氣作怪?看來以後還要好好研究研究……
他還不知道,這時,他已經被盯上了。
第二天,體育張老師找到了禹天,讓他穿上釘子鞋再次進行了測試,幾次測試的成績證明昨天老師的掐表沒問題。
好吧,言簡意賅點,禹天的短跑天賦被發現了。後來又去省體田徑中心測試,他的成績已經達到了國家一級遠動員(青少年)的水準,甚至接近國家健將級(青少年)水平。
華夏一向很重視體育,但各方面的基礎太差,蘇聯當時是世界體育強國,理論和成績在世界上都數一數二,國內體育基礎理論主要沿襲蘇聯,後來結合了亞洲體育強國RB的經驗,慢慢發展出了自己的體系。
從短跑運動員的選拔上來看,蘇聯理論認為:優秀短跑運動員需要天才,他們相信,優秀運動員的動作速度是在他從事訓練以前就具有的,它是一種先天的素質,這種身體素質是極其穩定的,也是很難發展的。蘇聯人通過大量數據分析和總結:挑選和預測有天賦的青少年,是培養高水平短跑運動員的先決條件(道理很簡單,但這也是實踐檢驗出來的。)。
省體委方面希望禹天轉學到遼省的海濱城省田訓練學校,邊訓練邊學習。
禹天從來沒想過當運動員,YY里都沒有出現過;自己僅僅是想鍛鍊出一副好身體,以後吃嘛香,幹啥行的,順帶著磨鍊一下意志,沒想到搞出這麼個變數出來了;有點懵!這要是國家把他強制徵召了,未來咋辦?只能說他真想多了。
憂心忡忡地回到家,前思後想,左思右想,翻來覆去地想,最終發現,未必是壞事兒啊.……
「去吧!離開這裡,你需要換個新環境,對你有好處……」心裡有一個聲音在不停地勸導著他。
是啊,獨立自主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更有利於發揮重生者的優勢;城市裡有大型圖書館和書店,可以方便找到各類書籍;在專業人士指導、監督下的訓練能更好地磨練自己的身體和毅力;自己有提升體質的『福氣兒』(熱氣,禹天暫時把它歸於異變,怕說漏嘴,起名叫『福氣兒』),說不定真能讓自己成為世界冠軍,到那時,名和利就不是事兒了,還可以免考、特招進燕京名校,省了高中三年的寒窗之苦.……
弊端倒是沒什麼,反正初中這兩年自己也沒打算從課堂學到什麼,去體校待幾年也未嘗不可,最多就是累點,苦點,正好符合磨鍊自己意志的初衷;
如果三年內看不到出頭的希望,再回來讀高中考大學也不晚,還可以多混20分的體育加分……
經過反覆思考,禹天作出了今生的第一次重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