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飛艇運輸計劃(一)
周末,禹天一大早就陪謝冰逛商場,中間就吃了頓麥當勞,現在這都下午三點了。也就是他現在身體倍棒,換上一世得累癱了;反觀謝冰,早上明明還是一副「含風笑日嬌無力,恰似楊妃睡起時」,現在那,叫一個神采飛揚,步履那叫一個有彈性.……
難怪後世網上有專家發表言論,「政府應鼓勵民眾多花錢,因為花錢能帶給人幸福和快樂感。」這個專家就是沒說,錢要從哪裡來;呵呵,自然是被網民罵了個狗血噴頭。
好不容易,謝冰說了句有點累了,禹天差點抱起她來親一口,唯恐反悔,馬上拉著她上車,打道回府,那啥,去謝府。
到了謝家,禹天光搬東西就往返了三趟,謝冰躺在沙發上揉腿、吃水果,補充水分。
劉阿姨一邊埋怨亂花錢,一邊和謝冰歡天喜地地探討哪件衣服好看,中間還不忘給禹天泡茶、洗水果,一通忙乎。
禹天把謝家當自家了,跟著她們摻和兩句,這件衣服好看,那東西好吃的.……就被「半邊天」給鄙視到一邊和謝子長喝茶去了。
禹天挺喜歡和謝子長聊天的,謝子長同樣如此,倆人一聊起來沒完沒了的。
「.……各省會城市是第一批,投入運營以後,各方面效益顯著;這不緊跟著第二批在交通發達的、發展比較快的城市都已經開建,到明年初,投入運營的建材批發市場的總數可以達到100多家。再以後的視情況而定,據統計,未來十年內華夏還可以容納上千家這類建材批發市場,前景喜人啊,另外,借這個機會,還盤活了一大批軍轉民工廠.……
果蔬批發市場建設方面那更是進展神速,上個月我看到的數據是3000多家,數量還在增長,基本上快對縣級以上城鎮全覆蓋了,有的大型城市建了三、五家數量不等,城市居民充實了菜籃子,城郊農民收入顯著增長,軍隊的伙食質量提高了,成本還下降了;大量的軍隊傷殘、轉業戰士得到了安置……」
說者心情激動,聽者心花怒放,別看哥們翅膀小,那強度、那韌性,石墨烯都比不……
「嗯?石墨烯??!!」禹天心中一動.……
當然,做什麼事情都沒有一帆風順的,兩個批發市場的建設和運營難免觸動一些人的利益,招來一些貪婪的目光;
謝子長說了幾個和建材國企鬥智斗勇的事,逗得禹天哈哈大笑;
還有和車匪路霸、村霸市霸、與地方公檢法勾結的地痞流氓硬對硬鬥爭的事情,謝子長說了一些數據,地方派出所報案后被立案的案件就有數起,不給予立案的報案也數目驚人;
衝突中難免有人受傷,批發市場以及運輸車隊一年來累計傷、殘人數說出來都嚇人;
禹天聽得咋舌不已;
這些事別說讓自己碰上,就是聽到都要頭皮發麻,這還是正規的產業都這樣了,你還能指望私人企業能得到什麼待遇。
這嚴打才過去幾年,社會風氣和治安又敗壞到了如此地步,兩人正感慨呢,謝冰過來叫他們,飯做好了。
好酒、好菜,還有好心情。
飯桌上,禹天和謝冰聽劉阿姨(媽媽)說起,謝子長上周提了一級軍銜,現在已經是大校軍銜了,異常欣喜。一起舉杯為謝叔叔(爸爸)祝賀;
謝子長滿飲一杯,又給禹天和自己倒滿,回敬禹天一杯,啥也沒說,盡在酒中。
酒過三巡,大家閑話聊天,謝冰提起他小舅現在在東海艦隊任職,禹天心中一動,慢慢把話題轉向海上非正常商貿,民間多有各種流言蜚語,暗示未來可能會出大事,建議謝冰小舅千萬不要參與云云;
海上的事情都傳到禹天耳中了,這是謝子長所沒有想到的。
嚴格來說,現在還處於萌芽狀態,遠遠沒有發展到後世那麼嚴重的地步,那畢竟是觸犯國法的事情,只是先期無人過問,巨大的利益蒙蔽了一些人的眼睛,繼而發展到肆無忌憚的地步,最後無數人受牽連.……
謝子長點點頭,看向老婆,劉阿姨也點頭:「我先跟爸說。看看能不能制止這些事,實在不行就讓海軍調離算了……」
禹天突然想起,還有一件事要麻煩謝子長打問,放下茶杯,問道:「謝叔叔,咱們國家飛艇的生產和應用現在是個什麼情況,您清楚嗎?」
謝子長一愣,「你問這個幹什麼嗎?」
禹天道:「飛艇的製造技術並不複雜,用於戰爭,劣勢明顯,但是它畢竟是一種能夠載重飛行的航空器啊,我國地理地形複雜,以西南地區為例,多山多河流,道路和鐵路難以修建;河道落差大,水運難以為繼;如果有一種成本低廉的航空運輸器,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要想富、先修路』,要想解決山區的貧困和發展問題,運輸是避不過去的.……」
謝子長點點頭,又搖搖頭,沉思不語。
謝冰忍不住問禹天:「那些西方發達國家為什麼不發展飛艇呢?我聽說飛艇以前發生過爆炸,不安全。」劉海燕也頻頻點頭。
「一切是利益在主導;前面幾十年間,發達國家在飛機產業上已經投入了無數的研發資金,現在他們已經確保了行業領先和領導地位,巴不得現有的技術用到天荒地老呢。再說飛艇沒有什麼太深的技術門檻,隨便一家有點實力的公司都能生產和運營,如果這樣,誰還會願意買他們製造的昂貴的飛機呢?要知道飛艇飛行雖然速度慢,但它消耗燃料少,運營成本極其低廉;當然,飛艇最早以前充的是易燃易爆的氫氣,曾經在二戰期間發生過幾起爆炸事件,但是飛機也不是絕對安全的啊,更何況現在的飛艇還可以充一種惰性氣體—氦氣,發生爆炸是一點可能性都沒有了。再者說,我們不用它來運人,我們用它做中短途的貨物運輸,在山區合適的地點建一些貨物集散地,那道路不暢的問題就可以解決了;飛艇能夠垂直起降、懸空時間長、速度慢的特點反倒成為了搞貨運的優勢……」
謝冰頻頻點頭,劉海燕看看自己的老公,謝子長眼中光芒閃爍,但是眉頭皺得更緊了,就不解地問禹天道:「那難道沒有不好的地方嗎?」
禹天點點頭,「肯定有,有幾個主要問題不好解決,一是安全性和成本之間的矛盾,氦氣不是自然界中單獨存在的,需要專門的技術和裝置從其他物質中提取,目前階段產量有限,成本很高;用氫氣倒是便宜,安全性方面要差得多;二是飛艇的製造成本並不低,只是運營成本低廉;三是使用過程中的問題,比如異常天氣對飛艇的使用就影響很大;還有飛艇體積龐大,停放、維護保養的麻煩也不少.……」
謝子長點點頭,本來緊皺的眉頭倒是鬆開了,本來他以為禹天只是異想天開,不清楚飛艇的弊端,現在聽禹天這麼說,他反倒認真起來了,提出疑問,「那你有沒有想過怎麼解決這些實際難題呢?」
我也沒有太好的主意;『實踐出真知』,要真正試過才能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但是我覺得華夏目前並沒有更好的選擇。
華夏飛機產業要想達到美歐目前的技術水平至少還需要20到30年,而且,飛機運輸的成本高昂,並不適合解決山區貨物運輸的問題;
華夏西南以及其他廣大山區要想實現通鐵路至少也要20年的時間,錢更是不會少花;那我們何不試試技術含量不高、運營成本低廉的飛艇呢,用不起氦氣我們就用氫氣;二戰時期的氫氣飛艇製造技術和安全性總不能跟現在比吧?就算還是有危險,可是,每年山區汽車運輸出的事故就少了嗎?貧困山區上億的人口還在為溫飽掙扎,因為道路交通不暢,山區人口分散,他們享受不到更好的醫療和教育;信息交流不暢,使他們思想閉塞;物資流通不暢,使他們還處於極度貧窮之中,他們的平均壽命遠低於平原地區,我想,只要氫氣飛艇的事故概率能控制在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這事兒還是值得去做的吧?
華夏不能完全按照西方的技術思路走,更應該多考慮自家的特殊性,審慎的選擇適合自己的技術和發展道路;之前我曾經問過港島的企業家,說,什麼技術是最賺錢的,他們說,最好、最先進的技術;我說,不對,最掙錢的技術應該是那些最成熟、最便宜的技術;最後他們仔細想過以後還是非常認同我的說法;
大載重貨運飛機一架的造價動輒就是幾億、十幾億美元,研發成本更是天文數字,我們暫時不會造、也造不起,更用不起;
西南的橫斷山脈阻隔了華夏西南與緬甸的陸路通道,要想修通火車沒有個二三十年的工夫想都不要想,花的錢更是天文數字,可是如果用載重飛艇做橫斷山脈之間的聯通,一架飛艇承載的物資相當於半節、一節車皮,五十架飛艇就相當於一列貨運火車,利用緬甸國內橫貫南北的鐵路,我國的西南地區相當於有了印度洋的出海口,這對於華夏西南乃至整個華夏的經濟發展能起多大的推動作用啊。
而飛艇從技術含量、製造成本、運營費用幾個方面都遠遠低于飛機,雖然在有些方面還有一些困難需要克服,但是相對它能實現的願景來說,是值得大力投入和發展的……
還有,我聽水木大學的流體力學教授跟我說起,他說在雲層之上有個平流層,氣流和壓力等各方面數值異常穩定,理論上一個超大型的飛艇帶著幾百噸的貨物上升到平流層以後,只需要耗用微小的燃料,就可以將貨物運輸到幾千公里以外的地區,現在美歐已經開始研究這種超大型飛艇,我們也需要在這方面做一些準備.……」